在上一篇博文《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中已经提到,如果当前UE的传输模式是TM4,且可以执行空分复用(一个PDSCH信道传输2个TB块),那么需要采用DCI2格式来承载控制信息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需要参考UE反馈的PMI值,因此属于闭环性质的空分复用。相应的,LTE系统中也有一种开环的空分复用:如果当前UE的传输模式是TM3,且可以执行空分复用,那么此时PDCCH需要采用DCI2A格式发送,这时的空分复用就属于开环性质的空分复用,不需要参考UE反馈的PMI值。本文就具体介绍这个DCI2A格式。

1.组成DCI2A格式的bit内容

由于DCI2A格式用于TM3模式下的开环空分复用,而DCI2格式用于TM4模式下的闭环空分复用,因此DCI2A格式与DCI2格式包含的字段内容,除了与PMI反馈有关的“预编码信息”不同外,其他字段均是相同的。具体的,DCI2A包括以下字段:

- 资源分配头(Resource allocation header) – 本字段与DCI2格式相同,固定占1 bit。如果当前DCI2A使用资源分配方式0,则本bit位设置为0;若当前DCI2A使用资源分配方式1,则需要将本bit设置为1。与DCI2格式一样,如果当前的下行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也就是如果当前的下行带宽是1.4MHz的时候,DCI2A只使用资源分配方式0,此时DCI2A就没有这个1bit的“资源分配头”字段了。

- RB分配字段(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 - 本字段与DCI2格式相同,固定占ceil(N_DL_RB /P)bit。其中,N_DL_RB是下行带宽的RB个数,P是RBG_SIZE。具体参考《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

- PUCCH的TPC字段(TPC command for PUCCH) –本字段与DCI2格式相同, 固定占2 bits。具体参考《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

- 下行分配DAI字段(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 – 本字段与DCI2格式相同,固定占2 bits。具体参考《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

- HARQ进程号(HARQ process number) - 本字段与DCI2格式相同,如果是FDD制式,则固定占3 bits,如果是TDD制式,则固定占4 bits。具体参考《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

- TB块与码字的映射关系(Transport block to codeword swap flag) –  本字段与DCI2格式相同,固定占1 bit。具体参考《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

对于TB1块,与DCI2格式相同,同样对应以下字段:

- MCS字段(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 固定占5 bits。表示TB块1的调制方式,结合RB个数可以查36213-7.1.7.2表获取TB size。

- NDI指示字段(New data indicator) – 固定占1 bit。通过NDI是否反转,来判断TB块1在该HARQ进程中是新传还是重传。

- 冗余版本号RV(Redundancy version) – 固定占2 bits。

对于TB2块,同样对应以下字段(与TB1字段相同):

- MCS字段(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 固定占5 bits。当前TB块2的调制方式,结合RB个数可以查36213-7.1.7.2表获取TB size。

- NDI指示字段(New data indicator) – 固定占1 bit。通过NDI是否反转,来判断TB块2在该HARQ进程中是新传还是重传。

- 冗余版本号RV(Redundancy version) – 固定占2 bits。

如果上述某个TB块,对应的MCS=0且RV=1,那么就表示该TB块无效。通过这种设定,就可以让PDSCH携带2个TB块还是1个TB块,继而明确“Transport block to codeword swap flag”字段的含义:解析TB块与码字对应关系的时候,是应该用上文中的Table 5.3.3.1.5-1还是用Table 5.3.3.1.5-2。

- 预编码信息字段(Precoding information) – 本字段与DCI2格式不同,用于向UE发送传输层数(layer)的值,占用的bit位个数与天线端口数有关,如Table 5.3.3.1.5A-1所示。

如果当前的天线端口数等于2,则本字段占用0bits,即此时DCI2A格式没有预编码信息字段(Precoding information)。之所以能这么处理,是因为如果是2天线端口,那么层数(layer)可以由当前DCI中有效的TB块个数给出,并不需要这个字段:如果是两个TB块都有效,那么传输层数layer=2,使用开环双流的预编码方案;如果只有1个TB块有效,则使用发射分集。

TM4模式时UE会上报PMI和RI(秩指示)这两个参数,此时无论RI=1还是RI=2,都可以进行空分复用,只是选择的预编码矩阵会有所不同,具体参考《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或下文的Table 6.3.4.2.3-1)。而在TM3模式下,虽然UE不再需要反馈PMI,但仍会向eNB发送RI参数,此时只有当RI=2(对应层数=2)的时候,TM3模式才可以进行空分复用。

如果当前的天线端口数等于4,则本字段占用2bits,具体含义如下文的Table 5.3.3.1.5A-2所示,表中的值不同,对应着不同的层数(layer)值。需要留意的是,表中的“One codeword”这一列,即只有一个码字有效(一个TB块有效)且index=1的时候虽然可以进行空分复用,但此时的空分复用是不能用于新传数据的:只有当上一次的TTI传输是层数layer=2的空分复用,发送了2个TB块,而本次TTI只需要重传其中的一个TB块,才可以选择这种“只有1个码字有效的空分复用”方式。

关于天线端口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1)-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2.开环双流的预编码矩阵

前文提到,TM3模式下,两天线端口的时候,只有RI=2的时候才能进行空分复用,如果UE上报的RI=1,不能进行空分复用,只能进行发射分集。既然空分复用的时候,DCI2A码流中没有预编码矩阵相关的字段,说明开环下预编码矩阵是固定的,不像TM4模式下有多种可能性。两发两收的eNB-UE系统示意图如下所示。

TM3模式和TM4模式下,两天线端口的空分复用可以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如下表Table 6.3.4.2.3-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TM3只有在2个码字的时候才存在预编码矩阵,且这个矩阵确实是唯一的。

如果是四天线端口,由于DCI2A中携带了层数layer的值,根据这个layer值就可以唯一的确定预编码矩阵,只是相对两天线端口而言过程稍微复杂点,但原理相同,这里不再展开。

3.下行双流的流量制约

这里所指的“双流“,是指空分复用时一个TTI内同时传输两个TB块(传输块),不区分到底是开环还是闭环,即包含了TM3和TM4两种场景。

下行双流的流量除了受到上下行子帧配置(LTE-TDD)、MCS调制方式、带宽大小、误码率等影响外,还受到UE category的制约。以20MHz下行带宽为例,如果将所有的100个RB全部分配给某个UE,并且这个UE的MCS设置为最大值28,那么不考虑UE能力限制的情况下,每个TB块可以携带75376 bits,一个TTI(2个TB块)就可以传输75376×2=150752 bits。

但实际上不同的UE-category,1个TB块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数(用tbs表示)是不同的,如下表Table 4.1-1所示。比如,如果当前UE的Category=3,那么下行每个TB块最多可以传输75376 bits,但一个TTI内(即2个TB块之和)最多只能传输102048 bits,而不是75376×2=150752 bits。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下行最大吞吐量,R9版本的UE,Category至少要达到Category4。如果是Category1,甚至不能进行空分复用,即eNB不能给Category=1的UE同时传输2个TB块。

每种系统配置下的下行双流流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近似推出(不考虑系统信息等占用的资源):

(A)如果当前是LTE-FDD制式,UE Category=4,20M带宽、空分复用、无误码率、MCS=28,那么每10ms可以传输的bits = (0子帧+1子帧+...+9子帧)流量 = 75376 bit × 2 × 10 = 1507520 bits,换算成Mbps,则等于 (1507520 × 100)/(1000×1000)= 150.752 Mbps。

(B)如果当前是LTE-TDD制式,则稍微复杂点,因为TDD制式有个特殊子帧的概念,而在特殊子帧里,100个RB实际能承载的bit数目只等效于75个RB,而75个RB在MCS=28的时候,能传输的bit数目是55056 bit,要小于75376 bits。

若当前UE Category=4,20M带宽、空分复用、无误码率、MCS=28,上下行子帧配置等于2(该配置有2个特殊子帧、2个上行子帧和6个下行子帧),那么每10ms可以传输的bits = (0子帧+1子帧+...+9子帧)流量 = (75376 bit × 2 × 6 + 55056 bit × 2 × 2)= 1124736 bits,换算成Mbps,则等于 (1124736 × 100)/(1000×1000)= 112.4736 Mbps。我在有线环境下测试的时候,下行最大流量大概在100~110Mbps之间。

参考文献:

(1)3GPP TS 36.212 V9.4.0 (2011-09)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2)3GPP TS 36.213 V9.3.0 (2010-09)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3)3GPP TS 36.211 V9.1.0 (2010-03)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4)http://www.sharetechnote.com

(5)3GPP TS 36.306 V9.9.0 (2013-12)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ies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8)-DCI2A格式和下行双流的流量制约相关推荐

  1.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PCFICH信道

    1.PCFICH信道的作用 PCFICH信道即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英文全称是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该信道中承载的内容CFI是当前子帧中控 ...

  2.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2)-PCFICH信道和资源组REG

    本篇博文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什么是PCFICH信道,PCFICH信道的作用是什么 (2)REG是什么 (3)PCFICH信道实际在REG中映射的内容是什么 (4)PCFICH信道的位置在哪里 1 ...

  3.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4)-CCE

    在之前的博文中已经讲到,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基本映射单位是RE(参考博文<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1)-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PCFICH信道的基本 ...

  4.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1)-PUSCH上行跳频之Type1频率跳频

    1.什么是PUSCH频率跳频(PUSCH Frequency Hopping) 博文<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9)-集中式和分布式资源映射>中提到了分布式的下行资源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方式 ...

  5.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2)-PUSCH上行跳频之Type2频率跳频

    博文<PUSCH上行跳频(1)-Type1频率跳频>里提到了为什么要使用PUSCH跳频,以及详细介绍了Type1方式的跳频,本文继续这个话题,介绍Type2方式的跳频. 1.采用PUSCH ...

  6.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3)-PHICH信道

    在阅读本文之前,建议先看下博文<LTE-TDD HARQ(1)-上行HARQ时序>,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文内容. 本文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什么是PHICH信道,它的作用是什么 (2)怎么 ...

  7.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1)-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上篇博文<LTE物理传输资源(3)-时频资源>的最后提到了PCFICH等几种下行物理信道,这篇博文本来想写PCFICH信道的,但在准备写PCFICH的时候,发现需要用到天线端口的相关内容, ...

  8.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3)-上行物理信道和参考信号的位置

    1.上行传输机制 与下行类似,当UE需要给eNB传递信息时,也是通过物理信道和参考信号发送的.上行物理信道包括PRACH随机接入信道.PUCCH控制信道.PUSCH共享信道,上行参考信号包括解调参考信 ...

  9. LTE上行物理层传输机制(4)-UCI在PUCCH和PUSCH中的传输

    1.什么是UCI 在下行物理信道中存在着PDCCH控制信道,根据其中承载信息的不同,携带着各种不同的DCI格式,比如DCI0.DCI1A等等,那么在上行物理信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控制信道,我们叫做PUC ...

  10. 物理层传输格式的用法,关于TF,TFS,TFC,TFCS,TFI,TFCI

    本文摘自:http://blog.csdn.net/radonmar/article/details/7458496 本文总结一下自己对物理层传输格式相关概念的理解. 先列出相关的概念及缩写. TF: ...

最新文章

  1. Linux自学笔记——haproxy
  2. C# FTP下载文件
  3.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C#程序的157个建议》勘误表
  4. Python中面向对象的讲解(2)
  5. (网页)css和js的版本号问题
  6. python自动补全库_这个库厉害了,自动补全Python代码,节省50%敲码时间
  7. python 面向对象 析构方法
  8. 最专注和高效的查词法?网易有道词典笔2.0评测
  9. Convert Sorted Array to Binary Search Tree 将有序数组转为二叉搜索树
  10. InfoGAN详解与实现(采用tensorflow2.x实现)
  11. Python笔记(21)正则表达式
  12. vue项目实战-电商后台管理系统
  13. html调色板快捷键,在线网页调色板
  14. macOS Big Sur 11.6.5 (20G527) Boot ISO 原版可引导镜像
  15. 一款网页游戏外挂开发-数据抓包
  16. 游戏服务端(MMORPG)的基础算法一、AOI
  17. Win7系统怎么用笔记本做wifi热点?
  18. 华为数通笔记-AAA
  19. 体育直播android,500体育直播
  20. 【C熟肉】字符串len cpy实现

热门文章

  1. vep加密文件如何转换为mp4提取去水印录屏教程
  2. CS61B-JAR File
  3. MessageBox 用法合集
  4. linux中如何编译成bin文件,gcc 如何编译成bin文件
  5. STM32学习——矩阵键盘
  6. 纪念DOS下的经典软件
  7. 腾讯地图获取地址的经度和纬度
  8. C语言面试题大汇总之华为面试题
  9. 史上最全的MathCAD安装教程
  10. appfabric 性能监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