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卓晴老师:

您好!

我是清华大学教务处公众号"学在清华"团队的成员,很荣幸可以就"标杆课教师"采访您。采访预计40分钟左右。以下是我的采访提纲,如有您认为不恰当或者应当补充的问题,请随时调整,非常感谢!

李凯睿

  • 后续补充采访内容及其回复

▌采访问题与回复


1. 我了解到您有一个"教育影响效能"公式,其等于教学内容输出×学生接受效率×教育影响时间,您能跟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公式吗?以及您是如何提出这个公式的?

⊙ 回复: 首先关于这个 教育效能公式 的提出是基于去年下半学期的一次 教学评估汇报 时提出的。为了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几点探索通过一个中心概括起来,为此就给出了这个公式,如下图所示:

▲ 教学效能公式

这个公式以系统的观点,从教学工作效能的角度,将教学效能划分成三个相互影响的因素。当然这与传统教学研究中将教学过程划分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个主题要素不同,而是透过主体分析背后的任务,它们分别是教学内容输出、学生接收效率以及教育影响时间。

在汇报中,我又分别将这三个因素分别细分成三个小的实现方式,共九条小的方面来概括我在教学工作中一些工作。其中具体的内容可以通过前面的连接看汇报所使用的PPT的内容了。

虽然我从事教学多年,但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探索还在进行中,上述的公式应该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的。

2. 您从2005年开始就面向自动化系本科生开设信号与系统课程,迄今已有16年了,在这16年间,您都做过哪些对教学方式和课堂的改革?效果如何?

⊙ 回复: 这门课程是我们自动化系的专业基础课程。留校工作时,在我们系教育前辈老师的帮助下,继承课程讲授工作。首先,基于我们系同学专业特点,继承了前辈老师在课程体系、授课思路、作业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方面是在教学内容呈现方面,自行开发了一套 TEASOFT 教学的软件,针对这类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授方面提高了内容呈现、推演、总结的效能。力图适应生活在当代互联网下成长学生们的思维特性和观看习惯,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带节奏”的效果。

同一个软件,开发了课程交互的能力,通过同学们通过图文信息实时交互(弹幕)、课程小练习、课堂即时应答(CRS: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等功能增加课程的反转练习特性。当然任何变化都会具有两面性,现在仍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如何能够达到教学内容、目标和手段的有效统一。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现在网络教学要求,对讲授内容制作了MOOC教程。它包括教学内容的展示、作业练习和测验考试的讲解、应用实例的呈现等。为了提高内容制作效率,制作了一套MOOC制作系统,它可以同时将内容呈现、字幕、背景音乐、教师出镜、手写板展示等一次录制而成,真正实现“零后期”的目标,并在字幕提示、实时暂停控制、NG自动标注等功能帮助讲授者克服录制过程中的困难。

最后一方面是借助于网络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CSDN博客等)给课程同学提供更多的空间。将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讨论问题、教学素材形成微信推文、博文进行深入的探索。不仅帮助了学生,同时也锻炼了自己,达到“教学相长”目的。

3. 《信号与系统分析》属于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您是如何将同学们迅速带入整个课程的体系中的?这门课程是如何在大家的学习体系中扮演承上启下的作用的?

⊙ 回复: 在自动化系(包括电子工程系等)将“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安排在本科大二下学期(春季学期),此时同学们在前面三个学期中已经把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等)刚刚学完,在同学期也在同期学习自控原理等相关课程,所以课程教学时间安排比较合理满足了课程体系要求,同时与专业知识内容也能够比较容易相互支撑。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包括自动化系、CDIE),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不同的侧重点,提高课程内容与他们前期、后期以及平行课程内容之间的互补性,在讲授内容、作业、考核方式以及研讨内容等方面做好针对性的裁剪。

信号与系统课程作为工科专业基础课,它的理论体系本身就在很多课程中具有很强的联系。比如研究对象具有(增量)线性时不变,或可以近似成线性时不变时,信号与系统所提供的局部与整体、分解叠加、变换分析、连续与离散等主要观念和理论都可以应用,并且是现在工程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所以,在本课程中,同学们很容易发现,在之前学习的很多基本内容都可以在本课程中得到应用,同时在后续课程中它也在不断地发挥作用。

4. 您的"Tsinghua Joking"公众号在学生中非常有名,粉丝和阅读量都很可观,您也提到这是"课堂的延伸",您认为这个公众号在您的教学体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和作用?

⊙ 回复: TSINGHUAJOKING的公众号最初(2015年)是为了应用于课堂教学而建立的。通过软件开发将该公众号与课程教学软件TEASOFT能够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课堂交互的功能。比如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公众号向讲授屏幕发送文字、图片等。后期还可以对交互内容进行汇总呈现。

通过公众号的推文可以容纳图文、音视频、投票统计等各种功能,借助于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形式可以将在课上、课下与同学们讨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形成图文并茂的推文发送给同学们,便于平时随时查阅。

现在这个公众号平台也在我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每天更新、及时推送、留言讨论等也提供了竞赛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快捷的沟通平台。同时借助于推送技术报告、校内赛报道等也提供了同学交流的机会。

5. 我知道您平常的科研压力、课业压力都是比较大的,那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您是如何保持公众号每日更新的频率的?

⊙ 回复: 总结一下就是 “习惯成自然”。 将公众号平台看成与同学们交流的窗口,每天的更新就像和朋友们聊天交流非常自然。 形成推文需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总结,顺便提高了统御文字和内容传播的能力。

6.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是您讲授的最重要的课程吗?推动您不断改善教学方式的动力是什么?

⊙ 回复: 想来想去,其中的动力还是自己的兴趣使然。 前面介绍了在课程中所自行开发的TEASOFT软件、录制MOOC系统、公众号与课堂结合等的背后是一些编程开发工作,它结合了自己的专业爱好和能力。探索一下这些技术应用对工作所产生的作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7. 您对于课程知识讲解内容采用的是串-并相结合的讲授方法,您能结合简单的例子给我们讲讲这个讲授方法的奥妙吗?

⊙ 回复: 首先这种“串-并”相结合的讲授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方法,是由我们系王文渊教授提出并实践的。我是王老师的学生,自然就继承了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体系的特点,在时间连续性上,信号与系统分成“连续与离散”两种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类型,因此它们在建模、分析、应用方面有很多的内在联系。

”行讲授就是指对连续、离散通过并行讲解、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在尊重课程发展演化的历程,对于一些具有很强工程背景,自成体系的内容,比如在傅里叶变换,则采用“”行方法,揭示概念的演化内在逻辑和发展过程。

当然,随着工程应用技术中的数字化推广和网络学习教学环境的普及,通过和国外同领域教材的对比,将来也会在“”向讲授方面进行探索,来适应现在数字化时代的内容。原本作为结论应用的部分在讲授顺序上提前,并反推其理论基础。最终形成“串-并-反”的讲授模式,适应“新工科”教学的要求。

8. 我了解到您自行编写了一个教学软件TEASOFT,是什么契机让您编写了这个软件?这个软件和现有的教学工具相比,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 回复: “TEASOFT”教学软件是我使用CB++开发的Windows应用程序,最早从2007年开始,现在还在不停升级改善过程。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对当时的PowerPoint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局限进行改变,自行编写一种在教学内容准备、课堂呈现、辅助讲授方面更加灵活高效的软件工具。它结合自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逐步开发完善而来的。

和现在很多优秀的教学软件相比,它还显得稚嫩。但由于是自我开发和完善,所以使用起来非常顺手。它主要集成了四个功能:

  • 在讲授内容集成方面应用了更加复杂,内部逻辑多的理论课程的要求。通过缩放、嵌套达到内容展示的 点-线-面有机结合。
  • 在内容展示方面使用了“底层逻辑+中层批注+高层素材”的立体结构。以海报页为基础的底层逻辑可以将结合标题概念、思维导图、验算推导完整体现;中层的批注和屏幕事件(高亮、屏蔽、放大)演绎讲解过程的焦点;高层素材是指在备课过程中将随手可得的网络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进行穿插。
  • 课堂交互功能,通过与我的TSINGHUAZHUOQING公众号的连接,完成课程应答和课堂练习的功能;
  • 制作MOOC,结合一些外部硬件(多视角摄像头、脚踏开关)完成零后期MOOC课程的制作;

它的优势体现在是课程教授者根据自己的工作要求给自己量身定做的一个款软件。

9. 您还会在课程中间发送一些"诱导弹幕",您一般会从什么角度设置这些弹幕的问题?

⊙ 回复: “诱导弹幕”这是我在使用 TEASOFT软件进行课程教学中的一个尝试。同学们平时是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上公众号在课堂上发送弹幕来提问的。“诱导弹幕”则是TEASOFT软件在教师备课室准备的“弹幕”文字,主要目的是使得同学们可以“反向质疑”和“拓展思维”。

传统有教师主导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同学就像在水里游泳,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抬头换气,校正前进方向和增加力量。“诱导弹幕”实际上就是给同学们抬头换气的机会。因此在设置这些弹幕问题的时候,主要的考虑方式就是从质疑、发散、总结三个方面来设置。

由于它们是在整个讲解过程中与教师讲述是“异步”的,不是“同步”强制内容输出,同学们可以选择关注这些弹幕和忽略这些弹幕,因此适应同学们在思考习性和学习进度的差异性。

10. 您提到APPLE作为一种知识组装和传授方式,来自于在大学期间中融汇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经验:普通的理论教学课堂以及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您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创新是什么?

⊙ 回复:APPLE ” 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教学内容,并进行知识内容组织。 它是从问题提出-基础理论-问题分析-实验验证-总结延伸 来组织教学内容的。我在 APPLE:疑问驱动下的学习与实践 中描述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两个主要方面:(1)面向问题展开讨论;(2)具有可体验、有获得感的实验验证环节。


传统学科在内容组织上是以 理论体系为先,然后到问题求解和工程应用,这种方式教授效率和体系完整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从学生在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方面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APPLE”模式则是以问题优先,验证获得方面提高同学们在内容接受和知识转化方面的效果。但反过来在教授效率和体系完整方面则有一定劣势。

我想在未来课程教学中,需要多种形式的相结合,适应不同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11. 如果用三个词描述您自己,您会选哪三个词,为什么?

⊙ 回复: 人们在生活中一般很少关注描述自己,就像在水里的鱼、风中的花一样,更多的是与环境的融合。不过你的问题挺好,我在今天早上起床后刷牙的时候还在想,这三个词应该是什么?思来想去也就是以下三个词:

1、勤: 勤于思考、学习、实践;勤能补拙;

2、专: 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乐此不疲。

3、真: 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总感到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很多方面还是需要多多向周围的同事、同学们学习。

12. 您一天中的时间安排是什么样的?

⊙ 回复: 想来想去,我的时间安排好像没有什么规律。不过我还是有在网络上记日记的习惯,将to-do-list列下来在合适的时间段来完成。

13. 您是否有过特别累的时刻?在那些时刻,您是如何保持乐观心态或者鼓励自己的?

⊙ 回复: 我应该一个自带“BGM”的人,身心疲惫的时候是有的,但积极乐观的心态永存。


  • 对话标杆课 | 自动化系卓晴:自带硬核“技术流”的内省式教学

卓晴老师“标杆课教师“采访提纲相关推荐

  1. 带你认识清华标杆课教师 | 卓晴:自带BGM的硬核“技术流”教师

    文案.排版 | 李凯睿 责编 | 李慧韬   TsinghuaJoking,在这个公众号的介绍里写着"这是一个公众号,它不端.不装,与你同游在课下.课上."公众号的主人--清华大学 ...

  2. 清华导学故事|卓晴:在每个人生阶段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笔直的腰杆,挺立的胸膛,灿烂的笑容,卓晴老师总是用饱满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卓老师对待知识是严格认真的,而传授知识的方式却是生动有趣的:兼顾教学.科研与比赛,卓老师 ...

  3. 怎样设计访谈提纲_如何设计采访提纲

    如何设计采访提纲 新路小学 易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访问提纲设计.应用法,能够在教师引导.帮助下修改.完善活动 方案. 2 .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调查.访谈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

  4. 陈老师排课软件12A(正式版)

    陈老师排课软件12A版是12.0的加强版,输入人事安排表更加简单方便,适合于小学.初中.普高.职高.大中专院校的教务排课.  一.新课表排课流程 1.将<原始分布>中的各科目与对应的任课教 ...

  5. 计算机课吐槽,让上课更有趣!这位老师的课学生可发弹幕提问吐槽

    上课可以发弹幕向老师提问和吐槽?在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信息工程学院302教室,这样的课堂形式是常态.讲台上的老师不但不管,还乐呵呵地看着同学们"玩手机". 这是该校通信信息工程学院张毅 ...

  6. 新高考全走班(4选2、6选3、7选3)陈老师排课原理及方案

    全走班排课流程: 1.收集选课信息及统计选课人数. 2.确定走班班级个数及走班班级上课顺序. 3.自动走班班级分班. 4.配备走班班级教室与走班班级的任课教师. 5.自动生成每位学生的走班班级.走班教 ...

  7. php说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万能模板|应聘攻略人人网,QQ空间,登陆,renren,注册,校内,刷人气 - Powered by phpwind...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万能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万能模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XX>.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教 ...

  8. 在“双减”政策下,利用《陈老师排课12.0》排主课、早自习、课后服务三种不同时段的综合课表

    陈老师排课12.0是排课11.0的升级版.可以对不同时段分别排课,最后把几张课表综合在一起.排课12.0把VB程序与EXCEL课表打印系统完美结合,先对全校原始课表进行课时智能分布优化,按<排课 ...

  9. 陈老师排课软件12A的功能介绍及历史版本

    陈老师排课软件12A版是把传统手工(利用磁牌在铁质黑板上排课)排课.调课的方法,全部写成自动排课<课时智能分布>和<一健排课>两个VB程序,再配以EXCEL课表自动打印系统,是 ...

最新文章

  1. Windows下搭建PHP开发环境
  2. 【Stage3D学习笔记续】山寨Starling(八):核心优化(批处理)的实现
  3. Windows Live Messenger  正式版已经发布
  4. 高调coding,低调做人 peakflys Libjingle和各协议的关系
  5. 中国IT运维O2O市场产值规模预测及发展策略建议报告2022年
  6. Linux下程序的保护机制(checksec)
  7. WebBrowser 控件 内存溢出 补丁 From Microsoft
  8. python将Unix时间戳转换成时间
  9. Nginx基本功能及其原理
  10. Building Apps for Windows Phone 8.1教程下载地址整理
  11. Active Directory的安装
  12. 记录一下----关于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13. 贝叶斯学派与频率学派有何不同?
  14. 共享一个从字符串转 Lambda 表达式的类(2)
  15. 使用git命令把自己的代码上传到gitlab上
  16. TIA WinCC Professional入门经典(1) 组态第一个WinCC Professional项目
  17. 二十分钟精通排版神器Markdown,从此word和秀米是路人
  18. android x86 修改器,烧饼修改器3.0X86专属版
  19. 图像超分变率与分辨率
  20. 部署DoraCloud实现桌面虚拟化,一款非常简单方便的桌面虚拟化管理平台

热门文章

  1. 《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一1.6 实例研究:万维网
  2. 在持续交付中加入自动化验收测试支持
  3. JAVA字符串格式化-String.format()的使用
  4. Android Studio 添加Assets目录
  5. 概率论快速学习03:概率公理补充
  6. oracle checkpoint
  7. linux下常用命令之nc
  8. 从EXCHANGE03转移到EXCHANGE07
  9. (转载)浅析HTTP协议
  10. 【收藏】C# 2.03.0新特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