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PC需要很多个部件组成,如果在某次灾难中你只能保留一个部件,大家会选择留下哪个部分?这时候不管你的CPU多么高级,显卡多么有信仰,正常的人类应该都会选择留下硬盘吧,因为硬盘里不仅住着很多美日欧漂亮姐姐,最关键的是里面保存了你的使用记录,说的文艺点就是只有硬盘才能留住你的记忆,人要是没了记忆,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活鱼还有7秒的记忆)。

作为PC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杯具的是硬盘还往往是最拖累系统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纯机械硬盘平台上。整套平台性能要想极大地提升,硬盘速度就不得不革命。时至今日,HDD硬盘依然是很多实体店装机的首选,但更快速的SSD已经是用过都说好,它好你也好。在这场革命中,为了实现更快的速度,硬盘的接口也在不断进化,今天的超能课堂我们就来谈谈硬盘的主流接口都有哪些。

▲不同规格的硬盘上会使用不一样的接口

大家都能说出不少,不过小编还是自己先曝答案吧——如上图所示,视硬盘大小不同,硬盘接口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能见到的至少有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及U.2等,其实这些还只是一部分,因为我们没提到的还有很多,比如BGA封装的,针对外置设备的eSATA接口,企业级市场用的SAS 3.0接口,习惯独来独往的苹果甚至还定制了很多自家专属的硬盘接口。考虑到它们跟日常使用的关系不大或者你知道了也没个卵用(因为是专属的),所以我们重点介绍的是普通人见得着的接口,如下图所示:

▲硬盘常见接口及特色

上述表格中一共列举了SATA 6Gbps、mSATA、SATA Express(以下简称为SATA E)、M.2、U.2及PCI-E接口,实际上每个接口下面通常还会有很多子类型,比如SATA硬盘还有1.8寸规格的,mSATA还有mSATA mini,PCI-E插槽除了常见的HHHL半高半长之外,还有全高全长、全高半长等等,不胜枚举,我们就选择最典型的吧。

下面我们再详细介绍下每个接口的规格和特点。

SATA 6Gbps接口

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实际上SATA 6Gbps接口这个说法并不规范,准确的称呼是SATA III,接口速度是6Gbps而已,只是现在大家习惯这个说法了。SATA 6Gbps接口是目前最最常见的HDD/SSD硬盘接口,大部分人现在买的硬盘都在用这种接口,接口及线缆如下所示:

▲从上到下分别是主板的SATA接口、硬盘接口及线缆

▲SATA 6Gbps接口

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硬盘接口,SATA 6Gbps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太成熟了,6Gbps的带宽虽然比起新接口的10Gbps甚至32Gbps带宽差多了,但普通2.5寸SSD也没这么高的需求,500MB/s多的读写速度也够用了,而在HDD硬盘上6Gbps带宽远远谈不上瓶颈,谁让HDD硬盘发展太慢了,速度一直没有质变。

当然,SATA 6Gbps也是有缺点的,它已经服役多年了,对新技术的支持是不够的,比如NVMe标准就不支持,而且体积相对比较大,不适应SSD日益小体积的发展趋势,6Gbps的带宽对新一代SSD来说也不够用了。

mSATA接口

既然SATA 6Gbps接口不利于SSD小型化,半高SATA设备又有点不受宠,所以针对便携设备开发的mSATA(mini SATA)接口就登场了,你可以把它看作标准SATA接口的mini版,物理接口跟mini PCI-E接口一样,所以二者容易混淆,但mSATA走的是SATA通道而非PCI-E通道,所以需要SATA主控。

▲mSATA在SSD小型化之初还是很火的

JEDCE定义了两种尺寸的mSATA硬盘规格,分为MO-300A和MO-300B,前者又分为mSATA mini和mSATA,其中mini硬盘长宽是30x26.8mm,mSATA尺寸是51x30mm,单面厚度约为4.85mm,而MO-300B一般是30x30mm,比较少见。

▲标准的mSATA硬盘布局

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过mSATA依然没有摆脱SATA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SATA接口的潜力也就是这样了,要想进一步发展还得寻找新的手段。

M.2/NGFF接口

M.2接口硬盘已经成为新一代高性能SSD的首选

取代mSATA的接口是M.2接口,最初叫做NGFF,全名是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它可以做的比mSATA硬盘还要小巧,基本长宽只有22x42,单面厚度2.75mm,双面闪存布局也不过3.85mm厚,但M.2又有丰富的可扩展性,最长可以做到110mm,可以提高SSD容量。

此外,M.2接口可以同时支持SATA及PCI-E通道,后者更容易提高速度,早期的M.2接口使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论带宽10Gbps,不过在9系及100系芯片组之后,M.2接口现在全面转向PCI-E 3.0 x4通道,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远高于之前水准,大大提升了SSD性能潜力。

有趣的是,厂商的M.2接口有的选择了CPU原生的PCI-E通道,有的是通过PCH南桥扩展出来的,我们之前也针对这两种方案做过测试,实测性能基本没有差异。详情可以参考:

直的好还是弯的好?南桥M.2与原生PCI-E接口性能测试

▲M.2实际上是个庞大的规范

最后要说的是,Intel主导制定的M.2接口实际上是个庞大的总集,我们常见的M.2硬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据类型和用途不同,它还有A/B/C/D/E/F/G/H/J/K/L/M之分,其中A、E两种类型常用于WiFI/BT无线模块、NFC模块、WiGig模块等,B、M可以用于SSD,而我们常见的2242/2260/2280/22110规格的M.2属于M分支的。

PCI-E接口

早在SATA接口的SSD发展之初,PCI-E接口的SSD就出现了,因为后者的优势实在太大了,其他SSD不论采用什么接口,都是从SATA向原生PCI-E走进,而PCI-E接口的SSD直接是一步到位,省去了中间过程。不过PCI-E硬盘最初多用于企业级市场,因为它需要不同的主控,性能高的同时成本也高了,消费级市场也没多少需求,只是这两年来PCI-E硬盘才在高端消费级市场上崛起。

▲Intel 750硬盘是目前高性能PCI-E硬盘的代表

跟显卡类似,PCI-E硬盘的规格也会根据长度、高度分为全高/半高、全长/半长等不同级别,最常见的PCI-E硬盘多是HHHL半高半长的,长度为167mm。

PCI-E接口的硬盘速度也逐渐从当初的PCI-E 2.0 x2走向了PCI-E 3.0 x4通道,速度也达到了32Gbps,可以满足未来一段时间的使用了,而且早期PCI-E硬盘不能做启动盘的问题也早解决了,现在PCI-E硬盘已经是最为高大上的选择了,旗舰级SSD大多会选择PCI-E接口。

SATA Express接口

M.2接口解决了mSATA接口的后继问题,不过SATA 6Gbps接口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在6Gbps速度之后,SATA接口要想继续提高速度已经很难了,SAS接口倒是可以把接口提高到12Gbps,但那是针对企业级市场的,对原接口做了很大变动,而且后者对成本并不敏感,但是消费级市场就不一样,要考虑到现实,对此SATA-IO给出的解决方案是SATA Express(SATA E)接口。

▲SATA E接口也是很多100系列主板的标配功能了

为了提高接口带宽,SATA E接口也放弃了SATA通道,走向了PCI-E通道,他们选择的是PCI-E x2通道,具体有PCI-E 2.0 x2或者PCI-E 3.0 x2两种选择,因此就有了10Gbps以及16Gbps两种,最初是10Gbps居多,现在的主板逐渐开始提供16Gbps的SATA E接口了,因为100系芯片组的南桥通道数量大幅提升了。

无论厂商选择PCI-E 2.0还是PCI-E 3.0方案,接口速度相对原来的6Gbps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带宽更不是瓶颈了。

▲SATA E接口是2个SATA接口组合成的

SATA E的物理接口实际上是通过SATA 6Gbps接口改造的,这有点类似SAS接口,它使用了2个SATA 6Gbps接口和一个只有4pin针脚的mini版SATA接口组成,其中小接口只能接入PCI-E线,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保持向下兼容,因为目前SATA E硬盘的数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或者说就没见到有几款正式商用的,搞成向下兼容的接口,SATA E至少还可以当成2个SATA 6Gbps接口使用,没设备用也不会浪费。

▲SATA E接口的数据线

SATA E标准推出有2年时间了,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SATA E普及之路还非常遥远,唯一明智的就是向下兼容了SATA 6Gbps接口。

U.2/SFF-8639接口

SATA E接口取代SATA 6Gbps有点不靠谱,不过我们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U.2接口,它之前叫做SFF-8639,今年的台北电脑展上SF-8639接口改名为U.2接口,跟目前的M.2接口对应起来了,看这意思是希望在台机领域复制M.2接口在移动市场的成功。

U.2接口跟SATA E接口的思路差不多,都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物理接口,但接口带宽更快,从PCI-E x2变成了PCI-E 3.0 x4,此外还增加了许多新协议支持,比如NVMe,这些都是SATA E接口不具备的(U.2其实才是SATA E的完全体)。

▲U.2接口规范

U.2的设备端接口融合了SATA及SAS接口的特点,中间用针脚填满了SATA接口留下的空缺,并预留了L型防呆设计,所以可以兼容SATA、SAS及SATA E规范,主板那一端则是mini SAS(SFF-8643)接口,设备端的U.2线则是一端接在SATA电源上,一端接在U.2硬盘的数据口上。

▲主板上的U.2接口

▲U.2接口的Intel 750硬盘及U.2线(来源于Anandtech网站)

U.2接口有很多优点,接口带宽达到了32Gbps,支持NVMe协议,甚至供电能力也提高了,这都有助于提高SSD性能,但U.2不好的地方在于它依然是新兴事物,很多主板目前并没有U.2接口,而且U.2接口的消费级硬盘少的可怜,目前正式开卖的也只有Intel的750系列。

▲通过U.2转接卡可将U.2硬盘当成M.2硬盘使用

如果想在普通主板上用U.2硬盘,那么最好的选择是U.2转M.2转接卡,华硕、微星、华擎都出过这样的小配件,支持U.2转为M.2接口,只要M.2接口也是32Gbps带宽的,这种转接是不会有性能损失的。

总结:

这么多接口,到底谁能主宰浮沉?小编在每个接口的介绍中都加入了自己的点评,SATA 6Gbps规格上已经落伍,但廉颇岁老,吃饭还是可以的,普通用户对性能的要求谈不上苛刻,SATA 6Gbps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最主要的选择。

mSATA不用说了,已经被淘汰了,M.2接口现在风头最劲,不仅在移动平台占据主要位置,随着32Gbps的M.2接口在100系主板上的普及,它在桌面平台也越来越流行。

PCI-E虽然要占据一个显卡插槽位,但它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主板没有特殊要求,在高端市场上依然会占有一席之地。

SATA E接口未老先衰,到今天为止只剩下尴尬了,小编对这个接口一点也不看好,恐怕它等不到自己的春天了。

U.2接口各种高大上,不论性能还是新技术支持都走在了前列,它被众人看好会成为SATA 6Gbps接口之后的新王者,不过小编可没这么乐观,私以为U.2接口还缺少关键吸引力,现在主板的支持力度还是太小了。

如果U.2与M.2接口只能有一个胜出,小编认为M.2接口优势更大,因为现在的M.2接口速度和技术都不输U.2接口,厂商的支持力度更高,而且M.2硬盘直接安装在主板上,不需要2.5寸硬盘位,也少了理线的麻烦。其潜在的缺点在于硬盘容量可能比不上U.2硬盘,毕竟体积小很多,但以目前的SSD价格来看,这根本不是问题。

桌面计算机主流硬盘接口,M.2和U.2谁更好?主流硬盘接口大扫盲相关推荐

  1. 桌面计算机主流硬盘接口,M.2、U.2谁更好?主流硬盘接口大扫盲

    HDD硬盘依然是很多实体店装机的首选,但更快速的SSD已经是用过都说好.在这场革命中,为了实现更快的速度,硬盘的接口也在不断进化,今天的超能课堂我们就来谈谈硬盘的主流接口都有哪些. 一套完整的PC需要 ...

  2. 叶杰平:主流强化学习过分简化假设,与真实场景差距较大

    智源导读:决策智能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强化学习是实现决策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与环境进行不断的交互,基于环境的反馈学习如何选择一系列动作,以使长期累积的奖励和最大. ...

  3. 中文语言能力评测基准「智源指数」问世:覆盖17种主流任务,19个代表性数据集,更全面、更均衡...

    来源:AI科技评论 作者:琰琰 编辑:青暮 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评测基准成为大模型发展的风向标.从扁平到全面系统,从简化到多重维度,智源指数CUGE旨在尝试为大模型评测设计一张全面评估综合能力的新考卷 ...

  4. 英语和汉语谁更高效?17大主流语言测试结果:没有优劣之分,带宽都是每秒39bit...

    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哪种语言是世界上最高效的语言?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也难以量化. 首先,不同语种的说话速度差异很大.有研究证明,意大利人语速最快,每秒能说9 ...

  5.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支持HTML的视频格式5,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支持HTML 5吗?

    9 个答案: 答案 0 :(得分:8) 不同浏览器支持HTML5的各个部分,用于"支持"的各种定义. 现在有几个部分可靠地工作.您在问题中询问的data- *属性在每个浏览器中都能 ...

  6. java开发的主流_盘点2019年Java开发中7项主流、热门的IT技术!

    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编程语言,Java历经数十年依然盘踞在编程榜前三的位置,与它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运用分不开.Java技术的更新迭代是开发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下面千小编就为大家盘点2019年互联网企业在J ...

  7. 9600kf功耗和温度评测_谁更受主流消费者青睐:AMD锐龙5 3500X对比英特尔酷睿i5-9600KF...

    AMD和英特尔除了在高端处理器上争夺地比较激烈之外,对于主流消费者群体的争夺也同样激烈.尤其是AMD,自从锐龙销量大幅提升之后,处理器的市场占有率也大幅提升.这让习惯于躺在温室中的英特尔不得不疲于应对 ...

  8. 第四大主流币XRP说归零就要归零,那么其他主流币还靠得住吗?暴跌来了,你怎么又不敢卖房梭哈了?

    如果时间能够倒回到两周前,有人站出来说,当心,瑞波近期可能会暴跌.估计多数人都会笑话他是痴人说梦,当时很多人还在等在0.5抄底,我就好几次差点忍不住冲进去抄底,幸好当时有几个羊毛很肥美,转移了我的注意 ...

  9. 前端主流浏览器兼容写法(css、js)以及主流框架vue,react的兼容性

    前言: 前端样式很重要,但是因为浏览器种类繁多,内核不同,会导致各种兼容问题.尤其ie,但好在微软对ie不在更新了. 常见浏览器: 常见的浏览器有:IE.Edge(替代了ie).Firefox.QQ浏 ...

  10. 现在计算机上主流显卡是什么,电脑显卡的价格 为什么现在主流选择GTX1050

    以前我们在说一台电脑性能好不好的时候一般都会之在意这台电脑的CPU是否好坏,不过在当今这个cpu过剩的年代显卡才是决定电脑性能最主要的硬件,显卡也是电脑硬件中最贵的部分,那电脑显卡的价格现在是个什么样 ...

最新文章

  1. html整体垂直居中,htmlcss垂直水平居中
  2. 学习了哪些知识,计算机视觉才算入门?
  3. Vivado IP核生成设置
  4. 零基础基于U-Net网络实战眼底图像血管提取
  5. 华为代码质量军规 (1) 数组访问,必须进行越界保护
  6. CDQ分治嵌套模板:多维偏序问题
  7. FFmpeg常用命令合集
  8. 基于 abp vNext 和 .NET Core 开发博客项目 - 博客接口实战篇(三)
  9. Acitivty生命周期
  10. mysql8 修改权限_MySQL8修改重置root密码,远程连接权限设置
  11. 恒生估值系统_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12. js获取一个月份最大天数和获取月的最后一天
  13. Java基础知识——Java常用类的使用
  14. sqlserver 当月、 时间_sqlserver 获取时间年月日时分秒
  15. 均线策略python代码_Python版商品期货多品种均线策略
  16. java爬取app_Java实现爬虫给App提供数据(Jsoup 网络爬虫)
  17. python读取nc出图_python读取nc文件
  18. 3.25万颗!真正前装上车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有哪几家?
  19. vtk 中vtkMapper的各函数解析
  20. Gradle入门(五)——Gradle其它模块与Plugin插件详解

热门文章

  1. 杭州计算机学校课程表,超级课程表电脑版
  2. 计算机技术检索,计算机检索常用技术.ppt
  3. 论文查重时的近义词同义词替换清单?
  4. C语言:输入一个三位数,反向输出该三位数
  5. Excel远程连接Oracle,excel连接数据库_怎么用oracle命令连接远程数据库�9�3
  6. 511遇见易语言教程API模块制作cmd复制文件
  7. 学习c语言-----输出图形
  8. Keil C51 Code Banking
  9. 【灵感一剖】WPS简历助手使用反馈
  10. nutch代码分析第一篇——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