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IBM发布了Personal System/ 2(PS / 2),这是一款新系列的IBM PC,它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有了深远的影响。

  在1987年PS / 2发布的时候,IBM PC-AT 和 PC-XT的兼容机——未经授权可以安装和使用IBM PC专用软件的兼容机器已经蚕食了IBM PC平台的相当一部分。一些数字可以证明这点:1983年,IBM控制了大约76%的PC市场份额,但1986年,IBM的份额已经下降到了26%。

  因此IBM制定了一系列计划,通过开发一种新的系列架构 ——PS / 2系列,重新获得对PC市场的控制。该架构拥有专用的扩展总线、操作系统和BIOS,如果他们想参与PS/2的生意,就需要克隆厂商支付高额的授权费以获得兼容机的架构许可。不幸的是,对于IBM来说,PC克隆制造商已经在做他们自己的生意了。
最终的结果如大家看到的,IBM未能夺回市场。虽然这个市场未能被IBM控制,但是PS / 2系列给PC行业留下的影响延续至今。


PS/2彩版广告

克隆们的进攻

  当IBM在1981年开发PC时,它使用了大量易于获得的、现成的配件来构造机器。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将它们整合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但是IBM增加了几个功能,使这款机器具有IBM独有的特色。第一个是它的BIOS,这是初始化IBM PC所使用的基本程序。第二个是它的磁盘操作系统,它是由微软提供的。

  当微软签署了向IBM提供PC-DOS的协议时,它包含了一项条款,允许微软向其他电脑厂商出售同样的操作系统,而微软在PC发布以后真的这么做了(MS-DOS)。

  一开始,这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那些兼容机虽然运行MS-DOS,但却不能合法地利用IBM PC的软件和硬件选件。

  随着IBM PC系列在销售和影响力方面的增长,其他电脑制造商开始着手制造PC兼容机。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将IBM PC 的BIOS ROM进行反向工程,用一种所谓净室技术让自己免于侵犯IBM的版权和商标。

第一台兼容机:MPC 1600

  1982年6月,一家名为Columbia Data Products 的公司推出了第一台IBM PC兼容机。1983年,Dynalogic和康柏紧随其后发布了他们自己的IBM PC兼容机产品。很快,像Phoenix Technologies这样的公司开发了IBM PC兼容的BIOS产品,他们可以自由地授权给任何一个公司。闸门开了,从此PC的市场不再属于IBM。至少在早期,没有IBM的影响,这个市场是不存在的。IBM的PC-XT(1983)和PC-AT(1984)都带来了大量的设计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很快就被复制了。

  IBM的创新的领先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康柏公司发布了Compaq DeskPro 386,这在1986年是一台性能强劲的PC机,它使用了Intel的80386处理器(译者注:它是第一台使用80386处理器的PC兼容机)。这对IBM来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打击,因此,蓝色巨人意识到它必须做一些重大的调整来巩固它的地位。

  人们体验到了价格较低性能却更强大的电脑,但并没有对其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知道IBM即将面世的PS / 2将会领先于PC兼容机的行业的竞争。PS/2也确实有一些特点,可以让兼容机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忙着追赶。


康柏 Deskpro 386

四个初代型号

  IBM在1987年4月发布了4个PS / 2 的初代型号:Model 30、50、60和80。他们的性能和价格都有很大的区别;在低端,Model 30(PC-XT相当)包含8MHz 8086 CPU,640KB的内存,20MB硬盘,并以2295美元的价格发售。

  Model 80配备了当时最新锐的 80386 20MHz CPU、2MB内存和115MB硬盘,发售价格为10995美元。这两种配置都不包括操作系统——你必须额外花120美元购买PC-DOS 3.3

  IBM提供的以下配置规格表现了1987年初代PS/2详细配置,并说明了PS/2配置的复杂程度。


初代机配置规格

  每一个机种的配置都至少包含了IBM对PC产品的改进和新特性

  下面将介绍这些新特性以及他们如何影响PC行业。

整合的I/O功能以及新的内存标准

  从1981年的PC-XT到1984年的PC-AT,IBM在设计上更喜欢在主板上保留最少的功能。它允许用户用插入内部插槽的扩展卡扩展他们的系统。—— 1981年的PC-XT,它有5个ISA 8位插槽,它包含一个显卡、一个磁盘控制器、一个串口卡和一个并卡,它的扩展空间很小,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配置。

  到了PS / 2时代,IBM选择将许多常用的I/O端口整合到主板上。上面那些PS/2的配置中的每个型号都包含一个内置的串口、并口、鼠标口、显卡和软驱控制器,这些整合释放了内部空间和插槽以供其他的扩展需要。

  PS/ 2还有其他一些的改进,比如16550 UART的串口速率,这是一种更快的串口速率(在使用modem时有用),以及SIMM 72pin内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改进都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工业标准。

PS/2 键盘和鼠标接口

  详细的介绍一下前面提到的鼠标口。 整个PS/2系列都包括一个重新设计的键盘口和一个新的鼠标口,这两个端口都使用6针minidin接口。

  IBM在设计上计划将鼠标作为标准的外围设备,因此,鼠标在PS / 2系统中扮演主要角色。IBM在PS/2发售之初承诺将会发布一个适配PS/2的全新图形操作系统(我稍后会讲到),它将与苹果Macintosh在窗口功能上竞争。

  即使在今天,尽管它们因为不能热插拔等原因逐渐被USB取代,但一些新的电脑主板仍然为鼠标或键盘提供了“PS / 2接口”。


初代高端型号 PS/2 Model 80, 采用当年少见的塔式设计。

新的软驱

  PS/2系列的每一个型号都搭载了3.5寸的软驱,3.5软盘最早由索尼开发,在此之前,苹果Macintosh电脑中最突出的就是使用了3.5软驱。低端的PS / 2 Model 30型只能读写720KB的2DD磁盘。其他型号都是新锐的1.44MB 2HD软驱,3.5寸的2HD/2DD软驱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未来20年的PC软驱标准。(译者注:并且成为了软驱标准大战的胜利者)

  IBM发售搭载带有3.5软驱设计进PS/2时,3.5软驱的规格在PC兼容机的世界中还比较新。其实在PS/2设计时,IBM公司自己更青睐传统的5.25软驱。这种急剧的规格变化最初对PC用户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烦恼,因为在5.25软盘上仍然有大量的软件资源和数据。

VGA和MCGA

  PS/2在PC历史上最重要的进化, 是它引入了VGA标准。

  在众多的模式中,VGA可以在屏幕上显示640×480像素的分辨率,同屏16色,当分辨率为320×200像素时,同屏256色。这是当时对于PC兼容机的一个显著改进。并且,它是是向下兼容EGA和CGA的。

  另外 , PS/2系列开始内置“VGA接口”这个在现在仍然常用的接口。一种15针的高密DB15插口。这接口也成为了工业标准。

  某些低端型号的PS/2 有一个MCGA的模式。当分辨率为320×200像素时,同屏256色。但当640×480像素时,同屏只有单色的色深而且不能兼容EGA。只有少数的低端PS/2型号搭载了这种模式,兼容机也没有这个模式。

微通道(MCA)架构(总线)

  PS/2系列的最大改进应该是它的全新的总线规范。即微通道架构。除了model30以外所有的初代型号都搭载了MCA总线用来插扩展卡。 也就只有Model 30 包含3了个ISA插槽。—— 最初IBM PC使用的总线。 这并不奇怪,其他PC兼容机也使用了ISA总线,因此内部实质上是PC兼容机的Model 30 也应该可以使用ISA总线的扩展卡。

  借助PS/2, IBM抓住了开发全新扩展总线的机会。 但它的设计和许可被严格的保护起来。因此限制了PC行业克隆PS/2系列架构。

  ISA在80年代后期逐渐跟不上需求。MCA总线通过将数据宽度从16位增加到32位并提升了总线速度来提升总线性能。


MCA总线的网卡(10M BNC细缆接口)

  MCA还引入了一种有限的即插即用功能。MCA的扩展卡都带有一个4字节的ID。通过PS/2的参考磁盘(内有设置BIOS参数的使用程序磁盘)可以帮助BIOS配置扩展卡。

  理论上,这种方法听起来好像要比ISA上的跳线设置要省事儿的多,但实际上它变得有点笨拙。扩展卡的资源配置并不在卡本身上,而是要依赖参考磁盘上的配置文件。当旧的参考磁盘没有新扩展卡的配置文件时,这就需要用户更新参考磁盘。 所以,除非你总是有最新版本的参考磁盘(在网络时代之前是不可能的),否则你可能需要一个专门设计的磁盘来使用新的MCA扩展卡。

  PC兼容机业界对MCA总线的引入并不感兴趣。在MCA推出一年之后,一格由9家PC兼容机制造商组成的产业联盟推出了他们的对应竞争总线规范——EISA总线。 它将早期的ISA总线扩展到32位,并且有着较低的许可成本。最重要的是,EISA向下兼容ISA。 最终,有少数的电脑(主要是服务器)使用EISA, 主流标准继续沿用着16位ISA。 直到英特尔在90年代推出PCI规范,这是另一种新的总线标准了。

OS/2

  前面说到,IBM计划发布一个全新的PS/2,专用的操作系统——OS/2,该操作系统将利用高端的Model 80中80386 CPU的新特性,利用内置的PS/2鼠标口,向PS/2用户提供与苹果Macintosh类似的图形窗口环境。

  唯一的问题是: IBM雇佣了PC-DOS(以及MS-DOS和Windows)的开发商微软合作开发OS/2。当时,微软正享受着从卖给兼容机厂家的MS – DOS授权中获得的商业繁荣(译者注:其它使用了x86CPU的PC机移植版和非x86架构移植版DOS也在授权范围之内),而一个专有平台的操作系统绝对不符合它的最大利益。

  与此同时,微软正在准备Windows 2.0的发布,它在1987年末推出了OS/2的大部分功能,却比IBM推出OS/2早一年多。这是让其竞争对手创造产品的惨痛教训。令人惊讶的是,IBM并没有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利益冲突。

IBM个人电脑主导地位的终结

  在推出之后,IBM ps/2系列产品在短时间内销售得很好(大约在1988年1月售出了150万台),但相对于pc兼容机,其相对较高的价格却让大多数消费者级用户望而却步。对于IBM来说更糟糕的是,它在PS / 2中所做的每一项改进都被或克隆,然后被兼容机厂商超越。PS/ 2的销售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后期急剧下滑,而PS / 2系列则成为IBM的一个令人尴尬的平台。

  显然,到1990年,IBM不再主导pc兼容机的市场了。1994年,康柏取代IBM成为美国最大的个人PC生产商。

  IBM在2004年之前一直坚持PC市场,在这之后它将PC业务卖给了联想。到那时为止,IBM已经在一些消费级PC方面——图形标准和便携式计算机(特别是ThinkPad系列)取得了更多的创新成果,但是在PS / 2之后,它的机器没有一个能像上世纪80年代早期和中期那样产生同样的影响。

IBM Personal System/2 —— 25年的PC历史相关推荐

  1. java ui调试_如何使用 IBM i System Debugger 调试 Java 程序

    当在 IBM i 上使用 Java 时,您可以使用 Qshell Interpreter 或者 CL 命令提供的 Java tools,在 Qshell 环境和 IBM i 环境上进行与 Java 开 ...

  2. IBM X System ServerGuide 8.41 服务器 系统安装引导盘

    IBM X System ServerGuide 8.41 支持操作系统: 32位: Microsoft Windows 2003/2003 R2 (Enterprise, Standard, Web ...

  3. IBM X System ServerGuide 8.41 服务器 系统安装 引导盘

    IBM X System ServerGuide 8.41 支持操作系统: 32位: Microsoft Windows 2003/2003 R2 (Enterprise, Standard, Web ...

  4. IBM Power System P550双机系统方案

    1.1 硬件拓扑 服务器群集的核心是共享的存储,所以存储架构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选择完善的技术方案是重中之重.根据本次项目情况,我们推荐采用服务器与存储直连的架构,整个平台采用IBM的p550服务器和D ...

  5. IBM PureApplication System中的硬件之旅:第二代

    IBM PureApplication System是一体式云计算系统,具有集成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在云中部署和执行工作负载-换句话说,企业数据中心添加私有云环境所需的一切. 本文专门针对IBM Pur ...

  6. IBM 3250 m5重装linux,IBM/Lenovo System x3650 M5 系统全新安装教程

    <IBM/Lenovo System x3650 M5 系统全新安装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BM/Lenovo System x3650 M5 系统全新安装教程(3 ...

  7. 在IBM PureApplication System中启用IBM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监视

    IBM®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APM)是用于监视关键应用程序和生产中用户体验的新一代监视解决方案. 到目前为止,IBMPureApplication®S ...

  8. IBM flex system P260

    CMM 机箱管理模块 提供如下功能: 电力控制风扇管理机箱和计算节点初始化交换机管理诊断:机箱.IO选项和计算节点资源发现和库存管理资源告警和监控机箱和计算节点的电源管理安全策略管理基于角色的接入控制 ...

  9. powervm_使用IBM Flex System Manager管理IBM PowerVM环境

    IBM PureFlex System是一个专家集成系统,它将计算节点,存储和网络资源与预先构建的智能和自动化专业知识及模式结合在一起. 尽管系统在出厂时已预装了许多组件并已将它们集成在一起,但是您必 ...

最新文章

  1. 奥密克戎新毒株XE出现!传播速度快10%
  2. opencv 斑马线,条纹检测
  3. Altium Protel PCB Layer
  4. Kotlin极简教程:第7章 面向对象编程
  5. 基于vue-cli、elementUI的Vue超简单入门小例子
  6. 利用Python实现gif动图倒放
  7. HEVC-CABAC
  8. 看《疯狂的程序员》,很好很新奇
  9. 带参数的sigmoid
  10. javascript---淡入淡出的效果轮换转播后续
  11. 数据库 Oracle监听实例详解
  12.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7):程序员加油站 -- 完美主义也是一种错
  13. 基于JavaWeb的房屋出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txt文件的编码结构
  15. Android创建txt文件并写入
  16. 恩尼格码机的原理以及破解方法
  17. TTML(IMSC)字幕
  18. linux pt 客户端,下载工具系列——rTorrent (轻量级优秀BT/PT客户端)
  19. SAP中的电子数据交换EDI
  20. python相对路径找不到文件_Python里使用相对路径的坑

热门文章

  1. 100+套大数据可视化模板
  2. Vue登录拦截 登录后继续跳转指定页面
  3. VUE的前端开发规范文档整合
  4. 如何把视频kux格式转换mp4 手机怎么观看kux视频
  5. CVE-2020-1938 Tomcat AJP漏洞复现
  6. coderwhy老师上课所有代码、PPT 、笔记及 supermall最新接口分享
  7. 矩阵最小二乘法(正规方程化)
  8. PowerBUS 双总线收发器
  9. 2.1 深度学习常用软件包和环境配置
  10. 五分钟学GIS | 多进程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