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UM枚举

1.1 枚举概述

枚举是指将变量的值一一列出来,变量的值只限于列举出来的值的范围内。举例:一周只有7天,一年只有12个月等。

回想单例设计模式:单例类是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

那么多例类就是一个类有多个实例,但不是无限个数的实例,而是有限个数的实例。这才能是枚举类。

格式是:只有枚举项的枚举类

public enum 枚举类名 {枚举项1,枚举项2,枚举项3…;}

1.2 注意事项

  • 定义枚举类要用关键字enum
  • 所有枚举类都是Enum的子类
  • 枚举类的第一行上必须是枚举项,最后一个枚举项后的分号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如果枚举类有其他的东西,这个分号就不能省略。建议不要省略
  • 枚举类可以有构造器,但必须是private的,它默认的也是private的。枚举项的用法比较特殊:枚举(“”);
  • 枚举类也可以有抽象方法,但是枚举项必须重写该方法
  • 枚举在switch语句中的使用

1.3 枚举类中的几个常见方法

1.4 枚举的应用

用法一:常量

在JDK1.5 之前,我们定义常量都是: publicstaticfianl…. 。现在好了,有了枚举,可以把相关的常量分组到一个枚举类型里,而且枚举提供了比常量更多的方法。

public enum Color {RED, GREEN, BLANK, YELLOW
}

用法二:SWITCH

JDK1.6之前的switch语句只支持int,char,enum类型,使用枚举,能让我们的代码可读性更强。

enum Signal {GREEN, YELLOW, RED
}
public class TrafficLight {Signal color = Signal.RED;public void change() {switch (color) {case RED:color = Signal.GREEN;break;case YELLOW:color = Signal.RED;break;case GREEN:color = Signal.YELLOW;break;}}
}

用法三:向枚举中添加新方法

如果打算自定义自己的方法,那么必须在enum实例序列的最后添加一个分号。而且 Java 要求必须先定义 enum 实例。

public enum Color {RED("红色", 1), GREEN("绿色", 2), BLANK("白色", 3), YELLO("黄色", 4);// 成员变量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index;// 构造方法private Color(String name, int index) {this.name = name;this.index = index;}// 普通方法public static String getName(int index) {for (Color c : Color.values()) {if (c.getIndex() == index) {return c.name;}}return null;}// get set 方法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getIndex() {return index;}public void setIndex(int index) {this.index = index;}
}

用法四:覆盖枚举的方法

下面给出一个toString()方法覆盖的例子。

public enum Color {RED("红色", 1), GREEN("绿色", 2), BLANK("白色", 3), YELLO("黄色", 4);// 成员变量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index;// 构造方法private Color(String name, int index) {this.name = name;this.index = index;}//覆盖方法@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this.index+"_"+this.name;}
}

用法五:实现接口

所有的枚举都继承自java.lang.Enum类。由于Java 不支持多继承,所以枚举对象不能再继承其他类。

public interface Behaviour {void print();String getInfo();
}
public enum Color implements Behaviour{RED("红色", 1), GREEN("绿色", 2), BLANK("白色", 3), YELLO("黄色", 4);// 成员变量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index;// 构造方法private Color(String name, int index) {this.name = name;this.index = index;}
//接口方法@Overridepublic String getInfo() {return this.name;}//接口方法@Override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this.index+":"+this.name);}
}

用法六:使用接口组织枚举

public interface Food {enum Coffee implements Food{BLACK_COFFEE,DECAF_COFFEE,LATTE,CAPPUCCINO}enum Dessert implements Food{FRUIT, CAKE, GELATO}
}

把常量定义在接口里与类里都能通过编译,那2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那个更合理?

1.5 常量接口

public interface ConstInterfaceA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ONST_A = "a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ONST_C = "ac";
}  

存在问题:

  • 无法限制开发员继承/实现接口.

  • 开发员能够在子接口里继续添加常量.而这些常量可能得不到祖先层的支持.

  • 常量作为参数时,是String,int等弱类型,开发员可以传入没有在常量接口里定义的值,这个问题无法通过编译器发现.

  • 由于开发员可以直接写常量值, 所以不能用==对比,只能用equals对比,不能优化性能

  • 开发员在没有参考资料时,不可能知道某个int型的参数到底应该赋什么内容.

  • 编译时,是直接把常量的值编译到类的二进制代码里,常量的值在升级中变化后,需要重新编译所有引用常量的类,因为里面存的是旧值.

常量类

public class ConstClassA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ONST_A = "a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ONST_C = "ac";  private ConstClassA() {  }
}  

常量类可以设置构造函数为private,从而限制继承,也就没有继续添加常量的问题了.
但是其他问题与常量接口一样无法解决

枚举常量类

public class EnumClassA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EnumClassA(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atic final EnumClassA CONST_A = new EnumClassA("aa");  public static final EnumClassA CONST_C = new EnumClassA("ac");
}  

解决了以上所有问题,主要体现在:

  • 私有构造函数,避免被继承和扩展.

  • 定义方法的参数时,必须用枚举常量类类型,如上面的EnumClassA类型,这样就转变成了强类型,不会出现弱类型引起的问题.

  • 常量值地址唯一,可以用==直接对比,性能会有提高.

  • 开发员可以根据该参数类型打开对应的类,从而找到定义的常量.

  • 编译时,没有把常量值编译到代码里,即使常量的值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引用常量的类.

enum类型

public static enum Grade {  A(4),  B(3),  C(2),  D(1),  F(0);  private int points;  Grade(int points) {  this.points = points;  }  int getPoints() {  return points;  }
};  

这是JDK1.5引入的,其实就是枚举常量类的代码封装简化而已。查看enum反编译后的代码与枚举常量类的结构非常相似。这可能是因为java的设计者一开始觉得enum与OO思想不符,所以没有提供支持,但是随着常量接口的滥用和枚举常量类方案的出现,才在JDK1.5里增加了enum

2. 静态导入

1、要使用用静态成员(方法和变量)我们必须给出提供这个方法的类。使用静态导入可以使被导入类的所有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在当前类直接可见,使用这些静态成员无需再给出他们的类名。

2、不过,过度使用这个特性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代码地可读性。
3、格式:import static 包名….类名.方法名;
4、静态导入的注意事项:

  • 方法必须是静态的
  • 如果有多个同名的静态方法,容易不知道使用谁?这个时候要使用,必须加前缀。由此可见,意义不大,所以一般不用,但是要能看懂。
package cn.itcast_02;/** 静态导入:* 格式:import static 包名….类名.方法名;* 可以直接导入到方法的级别* * 静态导入的注意事项:*      A:方法必须是静态的*      B:如果有多个同名的静态方法,容易不知道使用谁?这个时候要使用,必须加前缀。由此可见,意义不大,所以一般不用,但是要能看懂。*/
import static java.lang.Math.abs;
import static java.lang.Math.pow;
import static java.lang.Math.max;//错误
//import static java.util.ArrayList.add;public class StaticImport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java.lang.Math.abs(-100));// System.out.println(java.lang.Math.pow(2, 3));// System.out.println(java.lang.Math.max(20, 30));// 太复杂,我们就引入到import// System.out.println(Math.abs(-100));// System.out.println(Math.pow(2, 3));// System.out.println(Math.max(20, 30));// 太复杂,有更简单//      System.out.println(abs(-100));System.out.println(java.lang.Math.abs(-100));System.out.println(pow(2, 3));System.out.println(max(20, 30));}public static void abs(String s){System.out.println(s);}
}

3. 增强for循环

1、增强for:是for循环的一种。
2、格式:

 for(元素数据类型 变量 : 数组或者Collection集合) {使用变量即可,该变量就是元素}  

3、好处:简化了数组和集合的遍历。
4、弊端: 增强for的目标不能为null。
5、如何解决呢?对增强for的目标先进行不为null的判断,然后在使用。

package cn.itcast_01;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JDK5的新特性:自动拆装箱,泛型,增强for,静态导入,可变参数,枚举* * 增强for:是for循环的一种。* * 格式:*      for(元素数据类型 变量 : 数组或者Collection集合) {*          使用变量即可,该变量就是元素*      }*   * 好处:简化了数组和集合的遍历。* * 弊端: 增强for的目标不能为null。* 如何解决呢?对增强for的目标先进行不为null的判断,然后在使用。*/
public class For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int数组int[] arr = { 1, 2, 3, 4, 5 };for (int x = 0; x < arr.length; x++) {System.out.println(arr[x]);}System.out.println("---------------");// 增强forfor (int x : arr) {System.out.println(x);}System.out.println("---------------");// 定义一个字符串数组String[] strArray = { "林青霞", "风清扬", "东方不败", "刘意" };// 增强forfor (String s : strArray) {System.out.println(s);}System.out.println("---------------");// 定义一个集合ArrayList<String> array = new ArrayList<String>();array.add("hello");array.add("world");array.add("java");// 增强forfor (String s : array) {System.out.println(s);}System.out.println("---------------");List<String> list = null;// NullPointerException// 这个s是我们从list里面获取出来的,在获取前,它肯定还好做一个判断// 说白了,这就是迭代器的功能if (list != null) {for (String s : list) {System.out.println(s);}}// 增强for其实是用来替代迭代器的//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for (String s : array) {// if ("world".equals(s)) {// array.add("javaee");// }// }// System.out.println("array:" + array);}
}

4. 可变参数

1、可变参数概述:定义方法的时候不知道该定义多少个参数
2、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数据类型…  变量名){}

注意:

  • 这里的变量其实是一个数组
  • 如果一个方法有可变参数,并且有多个参数,那么,可变参数肯定是最后一个

代码示例1:

package cn.itcast_03;/** 可变参数:定义方法的时候不知道该定义多少个参数* 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数据类型…  变量名){* *      }* *      注意:*          这里的变量其实是一个数组*          如果一个方法有可变参数,并且有多个参数,那么,可变参数肯定是最后一个*/
public class Args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个数据求和int a = 10;int b = 20;int result = sum(a, b);System.out.println("result:" + result);// 3个数据的求和int c = 30;result = sum(a, b, c);System.out.println("result:" + result);// 4个数据的求和int d = 30;result = sum(a, b, c, d);System.out.println("result:" + result);// 需求:我要写一个求和的功能,到底是几个数据求和呢,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在调用的时候我肯定就知道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就提供了一个东西:可变参数result = sum(a, b, c, d, 40);System.out.println("result:" + result);result = sum(a, b, c, d, 40, 50);System.out.println("result:" + result);}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a) {// System.out.println(a);//return 0;int s = 0;for(int x : a){s +=x;}return s;}//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a, int b, int c, int d) {// return a + b + c + d;// }////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a, int b, int c) {// return a + b + c;// }////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运行结果:

代码示例2:把数组转成集合

package cn.itcast_03;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static <T> List<T> asList(T... a):把数组转成集合* * 注意事项:*      虽然可以把数组转成集合,但是集合的长度不能改变。*/
public class Arrays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数组// String[] strArray = { "hello", "world", "java" };// 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strArray);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hello", "world", "java");//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list.add("javaee");//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list.remove(1);list.set(1, "javaee");for (String s : list) {System.out.println(s);}}
}

运行结果:

5. 基本数据类型的自动拆箱与装箱

1、自动装箱:把基本类型转换为包装类类型
2、自动拆箱:把包装类类型转换为基本类型

package cn.itcast_05;/** JDK5的新特性* 自动装箱:把基本类型转换为包装类类型* 自动拆箱:把包装类类型转换为基本类型* * 注意一个小问题:*      在使用时,Integer  x = null;代码就会出现NullPointerException。*      建议先判断是否为null,然后再使用。*/
public class Integer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了一个int类型的包装类类型变量i//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0);Integer ii = 100;ii += 200;System.out.println("ii:" + ii);// 通过反编译后的代码// Integer ii = Integer.valueOf(100); //自动装箱// ii = Integer.valueOf(ii.intValue() + 200); //自动拆箱,再自动装箱//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uilder("ii:")).append(ii).toString());Integer iii = null;// NullPointerExceptionif (iii != null) {iii += 1000;System.out.println(iii);}}
}

1. 泛型

6.1 泛型概述

泛型(Generic type 或者 generics)是对 Java 语言的类型系统的一种扩展,以支持创建可以按类型进行参数化的类。可以把类型参数看作是使用参数化类型时指定的类型的一个占位符,就像方法的形式参数是运行时传递的值的占位符一样。

泛型是Java SE 1.5的新特性,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的创建中,分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Java语言引入泛型的好处是安全简单。

在Java SE 1.5之前,没有泛型的情况的下,通过对类型Object的引用来实现参数的“任意化”,“任意化”带来的缺点是要做显式的强制类型转换,而这种转换是要求开发者对实际参数类型可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强制类型转换错误的情况,编译器可能不提示错误,在运行的时候才出现异常,这是一个安全隐患。

泛型的好处是在编译的时候检查类型安全,并且所有的强制转换都是自动和隐式的,以提高代码的重用率。

可以在集合框架(Collection framework)中看到泛型的动机。例如,Map 类允许您向一个 Map添加任意类的对象,即使最常见的情况是在给定映射(map)中保存某个特定类型(比如 String)的对象。

因为 Map.get() 被定义为返回 Object,所以一般必须将 Map.get() 的结果强制类型转换为期望的类型,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Map m = new HashMap();m.put("key", "blarg");String s = (String) m.get("key");

要让程序通过编译,必须将 get() 的结果强制类型转换为 String,并且希望结果真的是一个 String。但是有可能某人已经在该映射中保存了不是 String 的东西,这样的话,上面的代码将会抛出 ClassCastException。

理想情况下,您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即 m 是一个 Map,它将 String 键映射到 String 值。这可以让您消除代码中的强制类型转换,同时获得一个附加的类型检查层,该检查层可以防止有人将错误类型的键或值保存在集合中。这就是泛型所做的工作。

package cn.itcast_01;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ArrayList存储字符串并遍历* * 我们按照正常的写法来写这个程序, 结果确出错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开始存储的时候,存储了String和Integer两种类型的数据。*      而在遍历的时候,我们把它们都当作String类型处理的,做了转换,所以就报错了。* 但是呢,它在编译期间却没有告诉我们。* 所以,我就觉得这个设计的不好。* 回想一下,我们的数组*      String[] strArray = new String[3];*      strArray[0] = "hello";*      strArray[1] = "world";*      strArray[2] = 10;* 集合也模仿着数组的这种做法,在创建对象的时候明确元素的数据类型。这样就不会在有问题了。* 而这种技术被称为:泛型。* * 泛型:是一种把类型明确的工作推迟到创建对象或者调用方法的时候才去明确的特殊的类型。参数化类型,把类型当作参数一样的传递。* 格式:*      <数据类型>*      此处的数据类型只能是引用类型。* 好处:*      A:把运行时期的问题提前到了编译期间*      B:避免了强制类型转换*      C:优化了程序设计,解决了黄色警告线*/
public class Generic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ArrayList<String> array = new ArrayList<String>();// 添加元素array.add("hello");array.add("world");array.add("java");// array.add(new Integer(100));//array.add(10); // JDK5以后的自动装箱// 等价于:array.add(Integer.valueOf(10));// 遍历Iterator<String> it = array.iterator();while (it.hasNext()) {// ClassCastException// String s = (String) it.next();String s = it.next();System.out.println(s);}// 看下面这个代码// String[] strArray = new String[3];// strArray[0] = "hello";// strArray[1] = "world";// strArray[2] = 10;}
}

6.2 泛型的好处

Java 语言中引入泛型是一个较大的功能增强。不仅语言、类型系统和编译器有了较大的变化,以支持泛型,而且类库也进行了大翻修,所以许多重要的类,比如集合框架,都已经成为泛型化的了。这带来了很多好处:

6.2.1 类型安全。

泛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 Java 程序的类型安全。通过知道使用泛型定义的变量的类型限制,编译器可以在一个高得多的程度上验证类型假设。没有泛型,这些假设就只存在于程序员的头脑中(或者如果幸运的话,还存在于代码注释中)。

Java 程序中的一种流行技术是定义这样的集合,即它的元素或键是公共类型的,比如“String 列表”或者“String 到 String 的映射”。通过在变量声明中捕获这一附加的类型信息,泛型允许编译器实施这些附加的类型约束。类型错误现在就可以在编译时被捕获了,而不是在运行时当作 ClassCastException 展示出来。将类型检查从运行时挪到编译时有助于您更容易找到错误,并可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6.2.2 消除强制类型转换。

泛型的一个附带好处是,消除源代码中的许多强制类型转换。这使得代码更加可读,并且减少了出错机会。
尽管减少强制类型转换可以降低使用泛型类的代码的罗嗦程度,但是声明泛型变量会带来相应的罗嗦。

3、优化了程序设计,解决了黄色警告线

6.3 泛型的应用

6.3.1 泛型的内部原理

泛型是提供给javac编译器使用的,可以限定集合中的输入类型,让编译器挡住源程序中的非法输入。但是,编译器编译带类型说明的集合时会去除掉“类型”信息,目的就是使程序运行效率不受影响。因此,对于参数化的泛型类型,getClass()方法的返回值和原始类型完全一样。

package com.itheima.day2;import java.util.ArrayList;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rrayList<String> collection1 = new ArrayList<String>();ArrayList collection2 = new ArrayList();System. out.println(collection1.getClass() == collection2.getClass());//结果:true}
}

由于编译生成的字节码会去掉泛型的类型信息,只要能跳过编译器,就可以往某个泛型集合中加入其它类型的数据,例如,用反射得到集合,再调用其add方法即可。

package com.itheima.day2;import java.util.ArrayList;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ArrayList<Integer> collection1 = new ArrayList<Integer>();collection1.getClass().getMethod( "add",Object.class).invoke(collection1, "abc");System. out.println(collection1.get(0));}
}

ArrayList类定义和ArrayList类引用中涉及如下术语:

  • 整个称为ArrayList泛型类型
  • ArrayList<E>中的E称为类型变量或类型参数
  • 整个ArrayList<Integer>称为参数化的类型
  • ArrayList<Integer>中的Integer称为类型参数的实例或实际类型参数
  • ArrayList<Integer>中的<>念着typeof
  • ArrayList称为原始类型

参数化类型与原始类型的兼容性:参数化类型可以引用一个原始类型的对象,编译报告警告,例如

Collection<String> c = new Vector();//考虑到对以前代码的兼容性,编译器是可以通过的

原始类型可以引用一个参数化类型的对象,编译报告警告,例如

Collection c = new Vector<String>();//原来的方法接受一个集合参数,新的类型也要能传进去

参数化类型不考虑类型参数的继承关系:

Vector<String> v = new Vector<Object>(); //错误!不写<Object>没错,写了就是明知故犯
Vector<Object> v = new Vector<String>(); //也错误!

注意:

假设Vector<String> v = new Vector<Object>();可以的话,那么以后从v中取出的对象当作String用,而v实际指向的对象中可以加入任意的类型对象;

假设Vector<Object> v = new Vector<String>();可以的话,那么以后可以向v中加入任意的类型对象,而v实际指向的集合中只能装String类型的对象。

编译器不允许创建泛型变量的数组。即在创建数组实例时,数组的元素不能使用参数化的类型。

例如,下面语句有错误:

Vector<Integer> vectorList[] = new Vector<Integer>[10];

思考题:

下面的代码会报错误吗?

Vector v1 = new Vector<String>();
Vector<Object> v = v1;

答案:编译的时候是不会报错的,因为编译器是一行一行按照语法检查代码的,因此不会出错。

6.4 泛型类

把泛型定义在类上,格式:public class 类名<泛型类型1,…>,注意:泛型类型必须是引用类型

package cn.itcast_04;/** 泛型类的测试*/
public class ObjectTool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bjectTool ot = new ObjectTool();//// ot.setObj(new String("风清扬"));// String s = (String) ot.getObj();// System.out.println("姓名是:" + s);//// ot.setObj(new Integer(30));// Integer i = (Integer) ot.getObj();// System.out.println("年龄是:" + i);// ot.setObj(new String("林青霞"));// // ClassCastException// Integer ii = (Integer) ot.getObj();// System.out.println("姓名是:" + ii);System.out.println("-------------");ObjectTool<String> ot = new ObjectTool<String>();// ot.setObj(new Integer(27)); //这个时候编译期间就过不去ot.setObj(new String("林青霞"));String s = ot.getObj();System.out.println("姓名是:" + s);ObjectTool<Integer> ot2 = new ObjectTool<Integer>();// ot2.setObj(new String("风清扬"));//这个时候编译期间就过不去ot2.setObj(new Integer(27));Integer i = ot2.getObj();System.out.println("年龄是:" + i);}
}
//泛型类:把泛型定义在类上
class ObjectTool<T> {private T obj;public T getObj() {return obj;}public void setObj(T obj) {this.obj = obj;}
}

6.5 泛型方法

把泛型定义在方法上,格式:public <泛型类型> 返回类型 方法名(泛型类型 .)

package cn.itcast_05;public class ObjectTool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bjectTool ot = new ObjectTool();// ot.show("hello");// ot.show(100);// ot.show(true);// ObjectTool<String> ot = new ObjectTool<String>();// ot.show("hello");//// ObjectTool<Integer> ot2 = new ObjectTool<Integer>();// ot2.show(100);//// ObjectTool<Boolean> ot3 = new ObjectTool<Boolean>();// ot3.show(true);// 定义泛型方法后ObjectTool ot = new ObjectTool();ot.show("hello");ot.show(100);ot.show(true);}
}
//泛型方法:把泛型定义在方法上
class ObjectTool {public <T> void show(T t) {System.out.println(t);}
}

6.6 泛型接口

把泛型定义在接口上,格式:public interface 接口名<泛型类型1…>

package cn.itcast_06;public class Inter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第一种情况的测试// Inter<String> i = new InterImpl();// i.show("hello");// // 第二种情况的测试Inter<String> i = new InterImpl<String>();i.show("hello");Inter<Integer> ii = new InterImpl<Integer>();ii.show(100);}
}
//泛型接口:把泛型定义在接口上
interface Inter<T> {public abstract void show(T t);
}
/实现类在实现接口的时候
//第一种情况:已经知道该是什么类型的了//public class InterImpl implements Inter<String>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show(String t) {//      System.out.println(t);
//  }
// }//第二种情况:还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
class InterImpl<T> implements Inter<T> {@Overridepublic void show(T t) {System.out.println(t);}
}

6.7 泛型高级(通配符)

为了解决类型被限制死了不能动态根据实例来确定的缺点,引入了“通配符泛型”,针对上面的例子,使用通配泛型格式为

package cn.itcast_07;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泛型高级(通配符)* ?:任意类型,如果没有明确,那么就是Object以及任意的Java类了* ? extends E:向下限定,E及其子类* ? super E:向上限定,E极其父类*/
public class Generic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泛型如果明确的写的时候,前后必须一致Collection<Object> c1 = new ArrayList<Object>();// Collection<Object> c2 = new ArrayList<Animal>();// Collection<Object> c3 = new ArrayList<Dog>();// Collection<Object> c4 = new ArrayList<Cat>();// ?表示任意的类型都是可以的Collection<?> c5 = new ArrayList<Object>();Collection<?> c6 = new ArrayList<Animal>();Collection<?> c7 = new ArrayList<Dog>();Collection<?> c8 = new ArrayList<Cat>();// ? extends E:向下限定,E及其子类// Collection<? extends Animal> c9 = new ArrayList<Object>();Collection<? extends Animal> c10 = new ArrayList<Animal>();Collection<? extends Animal> c11 = new ArrayList<Dog>();Collection<? extends Animal> c12 = new ArrayList<Cat>();// ? super E:向上限定,E极其父类Collection<? super Animal> c13 = new ArrayList<Object>();Collection<? super Animal> c14 = new ArrayList<Animal>();// Collection<? super Animal> c15 = new ArrayList<Dog>();// Collection<? super Animal> c16 = new ArrayList<Cat>();}
}class Animal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

Java基础:JDK1.5新特性相关推荐

  1. Java基础之Java8 新特性

    hp实训8.19_Java基础之Java8新特性 // 信息展示方法 ,接口中,就可以提供一种实现. 就可以使用这种功能.default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 ...

  2. Java基础语法96-Java91011新特性

    Java基础语法96-Java9&10&11新特性 一.java9新特性 一. JDK 和 JRE 目录结构的改变 bin 目录 包含命令行开发和调试工具,如javac,jar和jav ...

  3. 【JAVA基础】java基础之-java8新特性

    写在前面的话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的是一直没有搞懂脑子的内存删除机制是什么,所以啊,入行多年,零零散散的文章看了无数,却总是学习了很多也忘了很多. 痛定思痛的我决定从今天开始系统的梳理下知识架构,记录 ...

  4. java 10新_【Java基础】Java10 新特性

    Java10 新特性 局部变量类型推断 局部变量的显示类型声明,常常被认为是不必须的. 场景一:类实例化时.在声明一个变量时,总是习惯了敲打两次变量类型,第一次用于声明变量类型,第二次用于构造器. 场 ...

  5. 【Java】JDK1.8新特性Date类----日期/时间改进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新的Java日期/时间API? 1.8之前JDK自带的日期处理类非常不方便,我们处理的时候经常是使用的第三方工具包,比如commons-lang包等.不过1.8出现之后这个改观了很多 ...

  6. 【Java基础】Java7新特性—Files类,Path类,Paths类的用法

    文章目录 Java7新增文件IO类 一.Paths 1.创建Paths 二.Path 1.创建Path 1.1.创建Path的三种方式 2.Path常用方法 三.Files 1.判断方法: 2.删除方 ...

  7. java基础知识总结:基础知识、面向对象、集合框架、多线程、jdk1.5新特性、IO流、网络编程

    目录 一.基础知识: 二.面向对象 三.集合框架 四.多线程: 五.jdk1.5的新特性 六.IO流 七.网络编程: 一.基础知识: 1.JVM.JRE和JDK的区别: JVM(Java Virtua ...

  8. java 1.7 可变参数,JDK1.7新特性(2):异常和可变长参数处理

    异常 jdk1.7对try--catch--finally的异常处理模式进行了增强,下面我们依次来看增强的方面. 1. 为了防止异常覆盖,给Throwable类增加了addSuppressed方法,可 ...

  9. JAVA day20、21 双列集合Map<K,V>: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Hashtable, ConcurrentHashMap;JDK1.9新特性

    一.Map<K,V> Java提供了专⻔的集合类⽤来存放这种这种⼀⼀对应的关系,叫做映射对象,即 java.util.Map 接⼝. 类型参数: K - 此映射所维护的键的类型 V - 映 ...

  10. JDK1.8 新特性(全)

    JDK1.8 新特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JDK1.8版本中的一些新特性,乃作者视频观后笔记,仅供参考. jdk1.8新特性知识点: Lambda表达式 函数式接口 方法引用和构造器调用 Stream AP ...

最新文章

  1. undefined reference to 'WinMain@16' 的四种情况
  2. 计算机视野仪检测青光眼的操作,计算机视野仪检测青光眼的操作及体会
  3. 为什么说能源管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突破口?
  4. 《现代操作系统》第3章读书笔记--内存管理(未完成)
  5. C++ 有符号整数和无符号整数修饰符之间的差别
  6. 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模拟_系统设计硬核知识(4)——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
  7. 阿里云参加ONS EU 2018,飞天洛神亮相网络顶会
  8. 012-Java有几种文件拷贝方式?哪一种最高效?
  9. asp教室使用_为什么要在教室中使用开放式硬件?
  10. H264--NAL层的处理--3
  11. 移动通信原理学习笔记之二——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
  12. Linux终端命令工具修改语言切换中文
  13. Linux 各种网卡信息查询方法
  14. Win10 dell驱动触摸板安装
  15. cadence的工艺角仿真、蒙特卡洛仿真、PSRR
  16. 打砖块游戏源文件_2020年10月手游海外买量分析: 多款RPG游戏上新,休闲厂商霸占Top 推广榜...
  17. 为什么要参加hadoop培训
  18. 2015年2月8日工作日志------赵鑫
  19. Unity打包exe生成的文件夹合并成单独的exe
  20. 树莓派4b ubuntu 设置屏幕热插拔

热门文章

  1. 批量安装zabbix-agent脚本
  2. 基于管道模式的容器设计
  3. F5 network
  4. Python网络编程—(TCP、UDP区别)
  5. BZOJ.3227.[SDOI2008]红黑树tree(树形DP 思路)
  6. ListListObject list = new ArrayListListObject(); 求回答补充问题 list.get(position).add(Object);为什么会...
  7. 【C++】源自指针的报错
  8. Java中的简单浮点数类型float和double不能够进行精确运算
  9. 热烈祝贺Polymer中文组织站点上线
  10. 【转】解决父容器高度不跟随子元素扩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