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一、简介
  • 二、基础知识
  • 三、电感实物
  • 四、实用参数
  • 五、电感参数的影响及其选型

一、简介

主要参考的博客: 电感

  • 1、理论分析: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理解寄生电感

    问题:电感是什么,怎么产生的?
    目的:分析引脚电感,过孔电感,传输线理论模型等等寄生电感。
    
  • 2、讲解示例:功率电感

    各种参数:电感值、饱和电流、温升电流、额定电流、DCR、Q 值、屏蔽性、价格等等
    

    因为材料,封装,工艺等等的差异,也会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电感参数也会差异比较大。

二、基础知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通过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在线圈两端就要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且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磁通的变化率,即


因此可以得到以下特性:

1-不能让电感电流突变
电流突变会造成 di/dt 的值无限大,也就是说在电感两端产生无限大的电压,这通常会对电路造成破坏,需要尽量避免。
2-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直流电路中,di/dt 为 0,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0,也就是说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3-电感两端加恒定电压时、电流线性增大或者减小
在电感两端加上恒定电压 U 时,感应电动势与所加电压相等,方向相反,等于-U(负号表示感应电动势要阻止电流变化)。根据上述公式,di/dt=U/L=常数,这说明电感的电流是线性的增加的。
这一点就解释了 DCDC 开关电源中电感电流波形为什么是三角波。在开关打开时,电感两端电压为 VinVout,因此电感电流线性增加,给电感充电。而在开关闭合时,电感两端电压为-Vout,电感电流线性减小,电感放电。

经验公式计算电感值
1:导线电感值


①线长越长,电感越大
②线越细,电感越大
这两个结论对我们理解寄生电感很有帮助,要想减小寄生电感,走线要尽量短,尽量粗。也能大致看出为什么地平面是低电感路径。

2:不带磁芯电感


①电感与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但是匝数越多,轴向长度越长,会使 k 减小
②电感与线圈的直径成正比,直径越大,电感越大。
具体使用方式,参见原文链接

3:带磁芯电感


电感量与其磁导率、匝数 N 的平方、及等效磁路截面积 Ae 成正比,而与等效磁路长度 le 成反比。

电感的储能、等效模型、复阻抗表达式及其模值、谐振频率





可以看到,在谐振频率处,阻抗达到最大值;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电感主要呈现感性;而在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感主要呈现容性。

三、电感实物

1;电感分类

电感依铁芯形状不同有环型、E 型及工字型;
依铁芯材质而言,主要有陶瓷芯及两大软磁类, 分别是铁氧体及粉末铁芯等。
依结构或封装方式不同有绕线式、多层式及冲压式,而绕线式又有非遮蔽式、加磁胶之半遮蔽式及遮蔽式等。

2:电感制作工艺

①绕线电感:铜线绕制
②叠层电感:丝网印刷
③薄膜电感:薄膜工艺

④一体成型:压制成型

3 : 电感内部结构

①绕线电感:铜线绕制
②叠层电感:丝网印刷
③薄膜电感:薄膜工艺
④一体成型:压制成型

四、实用参数

1;基础参数

(1):电感值:1H=103mH=106uH=10^9nH
(2):电感精度:一般不高,一般标称值为±20%或者±30%。
(3):电感电流:

饱和电流Isat:饱和电流 Isat 一般是标注在电感值衰减 30%(一些厂家是 10%,40%)的偏置电流。
温升电流 Irms:指电感自我温升温度不超过 40 度时的电流。
额定电流 Irat:电感最终的额定电流,是饱和电流和温升电流中的小者。

1.如果其直流电流已经使磁芯饱和,电流中的交流分量将不能再引起磁通量的变化,电感器就失去了作用,这时磁芯完全饱和。电感量是与磁导率成正比的,所以电感量随电流增大而减小。
2.磁芯温度一旦超过其居里温度,它的磁导率会急剧下降,也就说在到达居里温度后,磁芯的电磁效应已无法起到作用,相对磁导率为 1,和空气接近。
3.我们在电路设计中,关于额定电流一般至少会留 20%的裕量。即电感通过的最大电流要小于手册中的额定电流的 80%。

(4):直流导通电阻 DCR:同等电感量,额定电流越大,导线会越粗,DCR 越小。
(5):自谐振频率 SRF:电感存在寄生电容,因此有个自谐振点,并且是串联谐振,在谐振点处,电感的阻抗最大
(6):电感 Q 值:也叫电感的品质因数,是衡量电感器件的主要参数。Q=无功功率/有功功率
_ _ Q 是表示电感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Q 值的大小,表明电感线圈损耗的大小,其 Q 值越大,线圈的损耗越小;反之,其损耗越大。

2:电感的损耗:

1.直流导通电阻DCR,和交流电流感受到的电阻 ACR(由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导线的等效电阻随频率提高)
2.磁芯损耗主要由两种构成,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一部分磁畴要克服磁畴壁的摩擦发生刚性转动,使磁芯发热。涡流损耗:感生出的环形电场会使磁芯中形成环形电流。电流流过电阻,就会发热,产生损耗.

3:电感特性

(1):直流偏置特性--------电感量会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一旦超过饱和电流,铁氧体铁芯的磁导率会陡降,而铁粉芯则可缓慢降低,即有较好的直流偏置特性。

(2):电感的频率特性--------在频率远小于谐振频率时,电感量可视为常数。

在远高于工作频率d的高频段,因寄生电容与电感所产生的谐振,电感值会上升

4:减小寄生电感的思路

信号线/焊盘的寄生电容:在设计PCB时,一是要减小铜皮覆盖的总面积;二是要增加层间距(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选用层间距大的PCB层叠结构,或者挖空相邻层的参考面)
芯片引脚电感:        最好的设计方法是使用大面积地线(以减小电感)。最好能够在多层印制电路板中使用单独的地线层,即使没有这个条件,至少也要在双层电路板的两面敷上“网格状”地线。此外,大量使用旁路电容也是必须的。这些问题在高电压CMOS上不那么明显(因为其状态转换比较慢),而在F,AS以及AC(T)系列逻辑电路中非常眼中。事实上,AC(T)系列的这类问题非常突出,以至于生成厂家不再把芯片上的电源和地的管脚位置设计成“边角型”,而是设计成“中间管脚”,因为把电源和地的管脚放在一排管脚的中间会减小其内部的电感。此外,有的厂家还是用的多达4个的邻近管脚,以进一步降低对地电感。考虑到这些噪声问题,设计时最好使用更加高速的数字逻辑芯片。
过孔电感:            需要使用小孔径的过孔、加大过孔和铜皮的间距、选用更薄的PCB板材
引线电感:            对寄生电感影响最大的是线长L,将L的长度缩短是减小信号线寄生电感的最有效方法。

五、电感参数的影响及其选型

(5):自谐振频率 SRF:

1、当电感用扼流圈使用时,如射频放大器输出端的直流供电电感时,应该让信号的最高频率在电感的自谐振频率处。
2、在其它应用,滤波器电路,或者是匹配电路时,电感值在信号带宽内应该尽可能的恒定。此时,电感的自谐振频率要比信号最高频率高 10 倍。

(6):电感 Q 值:

Q 值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应用,并不是越大越好。
1.例如,如果设计一个宽带滤波器,过高的 Q 值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将使带内平坦度变坏。
2.在电源退耦电路中采用 LC 退耦应用时高 Q 值的电感和电容极容易产生自谐振状态,这样反倒不利于消除电源中的干扰噪声。
3.反过来,对于振荡器我们希望有较高的 Q 值,Q 值越高对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和相位噪声越有利。
(1).实际上,Q 值的提高往往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2).如导线的直流电阻、磁芯损耗和屏蔽引起的损耗以及高频工作时的集肤效应等。
(3).因此,线圈的 Q 值不可能做得很高,通常 Q 值为几十至一百,最高也只有四五百。

3:电感特性

(1):直流偏置特性--------电感量会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在电源转换器的应用中,此特性很重要。若电感的缓饱和特性不佳时,电感电流上升到达饱和电流,电感量突降会造成开关晶体的电流应力突升,容易造成损坏。

(2):电感的频率特性

1.工作频率时,频率远小于谐振频率时,电感量可视为常数。
2.在远高于工作频率的高频段,因寄生电容与电感所产生的谐振,电感值会上升

4:减小寄生电感的思路

信号线/焊盘的寄生电容:在设计PCB时,一是要减小铜皮覆盖的总面积;二是要增加层间距(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选用层间距大的PCB层叠结构,或者挖空相邻层的参考面)
芯片引脚电感:        最好的设计方法是使用大面积地线(以减小电感)。最好能够在多层印制电路板中使用单独的地线层,即使没有这个条件,至少也要在双层电路板的两面敷上“网格状”地线。此外,大量使用旁路电容也是必须的。这些问题在高电压CMOS上不那么明显(因为其状态转换比较慢),而在F,AS以及AC(T)系列逻辑电路中非常眼中。事实上,AC(T)系列的这类问题非常突出,以至于生成厂家不再把芯片上的电源和地的管脚位置设计成“边角型”,而是设计成“中间管脚”,因为把电源和地的管脚放在一排管脚的中间会减小其内部的电感。此外,有的厂家还是用的多达4个的邻近管脚,以进一步降低对地电感。考虑到这些噪声问题,设计时最好使用更加高速的数字逻辑芯片。
过孔电感:            需要使用小孔径的过孔、加大过孔和铜皮的间距、选用更薄的PCB板材
引线电感:            对寄生电感影响最大的是线长L,将L的长度缩短是减小信号线寄生电感的最有效方法。

电感参数+如何选取电感相关推荐

  1. 【电子器件笔记4】电感参数和选型

    引言 最近打算重新学学电子的知识,做做笔记,就有了这个系列,笔记都是从B站up主唐老师讲电赛那摘录来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希望自己能一步步进步. 引言 1.电感的分类 2.电感的参数 2.1 精度 ...

  2. DC-DC升压和降压电路电感参数选择详解

    转载原始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1022640100zsg1.html 注:只有充分理解电感在DC-DC电路中发挥的作用,才能更优的设计DC-DC电路. ...

  3. Boost PFC参数计算——PFC电感

    基本参数定义: PFC部分相关电流.电压值的计算: PFC工作的占空比为: PFC电感计算: PFC电感上流过的电流包括交流基波电流和叠加在基波电流上的高频波动电流. 高频波动电流的峰-峰值(Ip-p ...

  4. 了解电感—参数、特性、选型

    作者:AirCity 2020.2.12 Aircity007@sina.com 本文所有权归作者Aircity所有 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基带硬件领域常用的功率电感和高频电感,以功率电感为主. 我们最常用 ...

  5. 在电感选型时,电感的额定电流和饱和电流,这两个参数有什么差别

    在电感选型时,电感的额定电流和饱和电流,这两个参数有什么差别 从介质磁饱和状况以及温升两个方面来考量,大电流电感的额定电流有两种,分别为 Isat和 Irms. 基于自我温度上升的额定电流通常称为 I ...

  6. 共模电感适用的频率_分析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寄生电容抵消的方法

    这篇文章比较复杂,有的地方我也没有理解或理解不准确,==,如有兴趣,欢迎留言交流! 文章分析了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寄生电容抵消的方法,从而改善其高频性能. 首先考虑寄生电容时差模电感的等效电路模型 将上 ...

  7. 电感计算软件_一文让你了解到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的差异

    常见的接地符号有哪些? 五张图看懂EMI电磁干扰的传播过程 (点击上方红字,即可获取) 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 电源滤波器的设计通常可从共模和差模两方面来考虑.共模滤波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共模扼流圈,与差模 ...

  8. 8.3 TensorFlow BP神经网络构建与超参数的选取

    前言 之前的8.1 构建回归模型的重点在于计算图概念,8.2则介绍一些在整个流程中更靠后的部分:损失函数,优化函数,以及一些其他常用的函数.而本片中的重点在于构建计算图,与模型的训练与测试BP 代码与 ...

  9. lc滤波器是利用电感的感抗_电感知识

    一.电感器的定义. 1.1 电感的定义: 电感是导线内通过交流电流时,在导线的内部及其周围产生交变磁通,导线的磁通量与产生磁通的电流之比. 当电感中通过直流电流时,其周围只呈现固定的磁力线,不随时间而 ...

最新文章

  1. 静态库调用中“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错误
  2. php smarty 分页类,Smarty分页类Smartypaginate
  3. Controlling Execution
  4. 拳王虚拟项目公社:闲鱼操作虚拟资源的案例拆解,教你玩转闲鱼虚拟资源,货源+方法
  5. .NET和JAVA的比较- 体系结构
  6. Python入门学习笔记(1)
  7. 帆软报表设计器菜单栏介绍之二文件菜单
  8.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初级开发者?
  9. vb初学回顾: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素数求取
  10. I tell you网站如何下载
  11. Python中常用英文单词大全
  12. 完美卸载itunes
  13. 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14. 我做出一个决定!(2-3nian后时间来证明对错!)
  15. 索引一般加在什么字段上_在价值上亿的豪华游轮做服务员,是什么体验?网友:也就一般般吧...
  16.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无代理安全防护更出色
  17. 开源博客项目eblog完整搭建教程!
  18. Arduino和单片机有啥区别?
  19. 利用excel与notepad++采集京东热门图书榜的清单
  20. html移动端表格插件,移动端类table组件封装

热门文章

  1. java远程唤醒_远程开机 .java
  2. 格式化数据方法 sanitize
  3. android SwipeRefreshLayout 源码分析之 弹力计算分析。
  4. android 动态注册,Android studio实现动态注册Native方法
  5. 程序猿一般喜欢游览哪些网站,推荐?
  6. 【三维点云】CC教程1(Context Capture)
  7. 几款代码比较工具BeyondCompare、TextDiff、WinMerge等下载
  8. RobotStudio 创建机械装置
  9. Arduino云台,关键是可以调角度!!!基于MPU6050,用卡尔曼滤波进行角度处理,保证你能一次过学会从硬件到软件的制做!!!(第一节)
  10. saltstack高级状态的使用、top file的使用、数据系统grains和pillar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