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年,我还挺关注儿童专注力这一领域。不过我关注的内容,不是早教市场上那种噱头的“专注力”,而是更加实打实的,每个家庭里,专注力各不一样的孩子们,分别都经历了什么。

在我看来,专注力这个事儿,如果不是基因等先天因素的话,家长能背一大半的锅。

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于2014年出具的一个报告中,家长们仍然最期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尽责”与“努力”,但更值得一提的数据是:拥有大学学历的家长比没上过大学的家长更在意孩子是否拥有“持久性”这一优势,而这个优势的直观表现,便是长期的坚持与短期的专注。

我也体会过家长们对专注力的在意。作为该领域的从业者,我总能从各种渠道收到这样的求助:“老师,我觉得我们家孩子专注力不行,怎么办?他干什么都静不下心,他做事总不认真,他学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可允许我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我觉得对于非常多的家庭而言,想改善孩子的专注力,恐怕不应该从买书买课开始,而应该先拿家长自己开刀。

因为一个不够专注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他的大人。

这样的事儿在我们身上屡见不鲜,因为“隔辈亲”的存在,还尤其高发于家里的老年人群体:

孩子正在专注的玩玩具,突然有大人端着个碗出现在他的旁边:“来宝宝,吃点东西。”

孩子正在专注的看绘本,突然有大人不由分说的把孩子抱起来,情之所至,狠狠地亲了一口。

孩子正在涂鸦画画,突然有大人路过,冷不丁来了一句:“宝宝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正在玩一套大人可能不太愿意让他继续玩的玩具,大人会直接选择以其他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宝宝你看你看,这个更好玩更有趣呢!”

最常见的一个是,当孩子在探索某些地方,或者在做一些我们不大愿意让他们做的事情的时候,有的家长会选择不由分说的直接把孩子抱走,带到新的环境中去。

这些场景都是对孩子“专注”的打断,且孩子在承受这种“被打断”的时候,通常都无力而被动

也许有的家长不以为然:孩子是在玩游戏玩玩具,又不是学习,打扰一下还能怎样?又没耽误他干正事。再说了,有早教专家说了,转移注意力是让孩子离开当前环境的良好方法。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

专注力是一种通用技能。弹钢琴、写书法就不是通用技能,刻苦的练习弹钢琴,一般不会给孩子学习编程有什么加分,随名师学书法,也不会对孩子学游泳有太大帮助。与此同时,一个孩子不会弹钢琴,恐怕并不意味着他就不能学编程。然而专注力则不一样,你在做甲事的时候,专注力得到了负面影响,会导致你在做乙事的时候,专注力也好不到哪里去,纵然甲事和乙事可能在形式上相去甚远,但在“保持专注”这个层级上,它们调用的是同一个能力。今天你打扰了你家孩子玩玩具,明天你就可能要因为“我家孩子看书看不进去”这类问题而感到困扰。

“专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非情绪体验,所以对“打扰”的承受能力更弱。如果孩子在表达情绪,比如因为想要立刻买某个玩具而嚎啕大哭,或者因为和其他小朋友有所冲突而极端愤怒,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其情绪在很多时候是可行的。然而“专注”是一个持续的认知活动,一旦转移注意力,往往就意味着被迫中断。这种被动中断,对于专注力的保持与培养是很有害的,好好的事情做到一半被打断,人是很容易不爽的——它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对注意力的保持能力,从干扰中恢复专注的能力,以及在专注过程中是否有积极的主观体验。

专注力直接相关于一个心理学中的研究热点:工作记忆。您可能知道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甚至知道“海马体”这个对记忆来说举足轻重的脑组织。而工作记忆,指的是人在进行高级的认知活动中,所调用的记忆模块——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成我们平时使用电脑时候的“桌面”,我们可以在上面同时开几个服务于当前工作的软件和窗口,然后开始投入的干工作。可是有的人的电脑好一点,同时开十几个软件也不卡,连着开三个月不用重启,有的人的电脑次一点,开三个网页鼠标就不动了,还随时可能因为硬件过热直接当机——这就是工作记忆的差异。而一个人的工作记忆从容量到耐力都不行,专注力也必然会受波及。

我们的孩子看似在做无足轻重的事儿:玩玩玩具,翻翻书,做些小小的涂鸦,好像就算干扰干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请您记住,他们看似轻松写意开开心心,可是放到更宏观的角度,这些貌似不值一提的小事,恰恰有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本质。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专注屡受干扰,没什么摩拳擦掌的机会,他们会面对哪些挑战呢?

《生物钟优势》(The Body Clock Advantage)的作者马修·艾德伦博士(Dr. Matthew Edlund, M.D.)认为,在专注进程中频繁被干扰,会有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学习能力受阻。在干扰消失的一瞬间,人不可能立刻恢复到满负荷运转的认知状态。干扰持续的时间可能很短,但是人因为干扰付出的认知成本会很长。干扰让专注水平跳崖一样从巅峰瞬间跌落,却永远无法为其重新爬回山顶提供任何助力。同样是学习一个小时,如果有一分钟的干扰,可能就要多付出超过10分钟的时间成本。干扰的负面影响并不取决于干扰的持续时间,而是取决于从其中恢复到专注状态的时间。

因为缺乏短期专注的能力,而缺乏长期坚持的能力。玩积木、下象棋、讲故事,这些都是短期专注。但人的绝大多数长期成就都离不开长期专注——比如写一本书、运营一家企业、抚养一个孩子。对于一些我们在乎的人和事,我们是要保持长期的联结与关注的,而如果在一个短期任务中我们都难以抗干扰,更遑论在长期任务中做到不忘初心了。

缺少高峰体验的机会。我们都体验过某种类别的高峰体验——可能通过体育活动,可能通过电子游戏,可能通过上台表演。我们不会在边骑自行车边唱歌的同时有高峰体验,因为高峰体验通常都需要有足够高度的认知活动来为其提供平台。而专注力就是高认知活动的重要燃料。缺乏专注,会直接导致高峰体验在生活中成为更难得的奢侈品。

成瘾与物质依赖风险增加。“来吃点”,“亲一口”,“更好玩的玩具”都可能成为家长重新定向孩子专注力的目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干扰的刺激通常都挺强烈——这让我们的孩子面对有吸引力的干扰往往更加缺乏抵抗力,不能把手头的事情坚持做完。孩子小的时候,这些干扰是无伤大雅的零食与玩具,但在青春期过后,这些刺激也许就不那么喜闻乐见了:电子游戏,高糖饮料,色情视频。

身位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最基本的,当孩子在专注的进行一个认知活动时,不要轻易打扰他,这不仅仅是养育的技巧,更是对孩子的尊重。你打麻将打到兴头的时候,老婆来电话,你也是不想接的;你跟闺蜜聊的开心的时候,老板催你回公司加班,你也会不爽的;就算你在地铁上刷朋友圈,有个人过来让你扫他的二维码,你也很不耐烦,不是吗?我们的孩子亦是同理。我们应该把“做什么”的选择权与主动权还给孩子,更不应当剥夺他享受当下的难得机会。

你可以尝试加入他,而不是打断他。有些干扰的初衷其实非常美好,比如家长情之所至的深情一吻。但比起这些,你不妨尝试融入孩子的专注场合,甚至成为他攻克目前难题的重要帮手?很多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局限在“我为孩子做些事情”,而没有延展到“我与孩子一起做些事情”——前者其实很容易变成没必要的打扰,而后者,在不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同时,还很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你们的亲子关系。

给孩子一个用于专注的无干扰空间。不管是写字台、游戏垫还是游戏桌,都可以是一个用于专注的空间。告诉孩子,在这个空间,就是可以无干扰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玩玩具、阅读、绘画,甚至发呆。与此同时,这个空间也应该尽量远离干扰风险:人来人去的门廊,电视机,动不动飘出香味的厨房。在这里,让孩子可以安全的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同时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一个界限感:他在他的空间做他自己的事,我们不要去打扰他。

如果一定要打断,给他一点时间。我们家有一个育儿神器:计时器(我们家现在使用的是Google Home,因为可以声控,非常方便,只是想在国内使用的话会有些麻烦)。当我们需要出门或者吃饭,而孩子还在专注的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口头告知他,比如“十分钟后我们穿衣服出发会奶奶家”,而且也不期待什么主动的回应,然后再上好一个十分钟的计时器。十分钟后,计时器准时响起,而人们会集合到客厅,很多时候,我的儿子会主动结束手头的事儿,起身开始和我们交流,而我会把计时器关掉。如果他依然处于专注的状态,计时器的持续铃声,会成为一种代替了我们的中立干扰,我们会在铃声响了一分多钟后,再主动和孩子交互。从我家的情况来看,这么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既不会让孩子因为专注突然被打断而情绪不好,也会为他从专注中的抽离提供一个相对缓和的空间。

为人父母,有的时候会有好心办坏事的风险——比如打扰了我们专注的孩子。当意识到了风险,感受到了趋势,我们要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时候,或许可以先把“花钱与上课”的优先级降一降,不去想那么多“我要给孩子些什么”,而是先把思考的对象集中到我们自己身上:“为了我的孩子,我还需要改变些什么。”

作者:叶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547062/answer/6102545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提高孩子专注力?相关推荐

  1. 【from知乎回答】提高孩子专注力

    [from知乎回答]提高孩子专注力 专注力 专注力是通用能力 #待议,至少多方面. 专注是认知活动行为 #待议,进入心流体验,也是种良好心理体验.# 小孩对抗打扰能力很弱. 与工作记忆有关.#专注认知 ...

  2. 怎样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孩子专注力差的原因?

    怎样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孩子的专注力差.反应慢是有很多复杂等原因引起的,最主要的还是所父母的影响多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孩子专注力差的原因及父母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采纳. 孩子专注力差的原 ...

  3. 红备军:近九成大学生减肥半途而废 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与自控力?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4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2.73%的受访大学生对自己的体型表示不满意,77.78%受访者有减肥的经历或正在减肥,而减肥计划执行到一半终止的受访大 ...

  4. 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分享实战妈妈的训练妙招

    在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总是坐不住,坐着发呆,小动作多,做事磨蹭,不听课也不看老师,总的来说就是"不够专注".可是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明明就很专注,为什么一 ...

  5. 怎么打断点_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7招提升儿童专注力,方法简单效果好...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人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眼看着这学期都已经过去大半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学的日子还遥遥无期.不过,学校的宗旨是"停课不停学",在没法开学的这段时间,学 ...

  6. 如何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为本教育]

    常听到妈妈们说,自己家的孩子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感觉任何东西都没法让他集中注意力,这以后上学了可怎么办啊? 专注力要小时候开始培养,很小的小孩子是很难用语言去交流的,所 ...

  7. 交替性注意力_如何提升专注力

    孩子培养一直是父母的一块心病,有的父母会碰到孩子专注力不够,想要给孩子做一些培训,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苦于没有办法,下面就让中国注意力训练网的专家来给大家介绍几个招式,相信对大家会非常有帮助的. 1 ...

  8. 交替性注意力_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专注力”,“专注力”对一个人的影响?...

    谢邀! 专注力也叫注意力,大白话就是把心思放在某件事情上的状态.专注力对于人的一生影响很大,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 我们在心理学上,将专注力分为五个重要的品质,分别是集中性专注力.选择性专注力.交 ...

  9. 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就等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每年各种大型考试都会涌现一批学霸,让很多家长羡慕不已,也由此埋怨自己的孩子.事实上,能够成为学霸不是比别的孩子智商高,而是学霸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动机超出普通的孩子,专注力更是如此. 细心观察我们身边的 ...

最新文章

  1. python知识点:文件读写以及其他基础知识点
  2. lettuce--Advanced Redis client
  3. java泛型通配符和类型参数的范围
  4. java.util 找不到_java.util.MissingResourceException:找不到基本名...
  5. arcgis9.2的安装方法
  6. Android开发进阶1 思维改变 如何知道我需要学什么(上)
  7. [Java] 蓝桥杯 BASIC-5 基础练习 查找整数
  8. 用“压缩映射”原理证明数列收敛
  9. Win10最新批量激活
  10. 你知道视频去水印的方法有哪些吗?分享2个实用的去水印方法
  11. 数字后端设计中的时钟
  12. 风之大陆 服务器不稳定,《风之大陆》手游官网——异世界奇幻冒险MMO手游
  13. uniapp ios端云打包失败,求助
  14. 加强杂交和环境选择的高维目标进化算法
  15. 机器学习----决策树(一)
  16. DO DIFFERENT TRACKING TASKS REQUIRE DIFFERENT APPEARANCE MODELS?——阅读笔记
  17. Mp4文件播放原理分析
  18. aplus翻译_promise/A+规范翻译以及手写实现
  19. 28个数据可视化图表的总结和介绍
  20.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时间

热门文章

  1. Oracle APEX初体验
  2. Linphone 查看国家码
  3. 单叶双曲面母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
  4. 阿里云国际版如何使用NGINX作为HTTPS转发代理服务器
  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6. 【CTSC2016】时空旅行
  7. Ring Buffer (circular Buffer)环形缓冲区简介
  8. React Native 连接夜神模拟器
  9. 《编写有效用例》读书笔记(6)——前置条件、触发事件和保证
  10. 使用python开发一个剪切视频、音频的小工具(完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