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昌毅责编 | 伍杏玲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机遇,很多创业者伺机而动;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很多创业公司九死一生。笔者在初创公司摸爬滚打数年,接触了各式各样的 Java 微服务架构,从中获得了一些优秀的理念,但也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现在,笔者总结了一些创业公司存在的 Java 服务端乱象,并尝试性地给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使用Controller基类和Service基类

1、现象描述

  • Controller 基类

常见的 Controller 基类如下:

/** 基础控制器类 */
public class BaseController {/** 注入服务相关 *//** 用户服务 */@Autowiredprotected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静态常量相关 *//** 手机号模式 */protected static final String PHONE_PATTERN = "/^[1]([3-9])[0-9]{9}$/";.../** 静态函数相关 *//** 验证电话 */protected static vaildPhone(String phone) {...}...
}

常见的 Controller 基类主要包含注入服务、静态常量和静态函数等,便于所有的Controller 继承它,并在函数中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资源。

  • Service 基类

常见的 Service 基类如下:

/** 基础服务类 */
public class BaseService {/** 注入DAO相关 *//** 用户DAO */@Autowiredprotected UserDAO userDAO;.../** 注入服务相关 *//** 短信服务 */@Autowiredprotected SmsService smsService;.../** 注入参数相关 *//** 系统名称 */@Value("${example.systemName}")protected String systemName;.../** 静态常量相关 *//** 超级用户标识 */protected static final long SUPPER_USER_ID = 0L;.../** 服务函数相关 *//** 获取用户函数 */protected UserDO getUser(Long userId) {...}.../** 静态函数相关 *//** 获取用户名称 */protected static String getUserName(UserDO user) {...}...
}

常见的 Service 基类主要包括注入 DAO、注入服务、注入参数、静态常量、服务函数、静态函数等,便于所有的 Service 继承它,并在函数中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资源。

2、论证基类必要性

首先,了解一下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简称LSP):所有引用基类(父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其次,了解一下基类的优点:

  • 子类拥有父类的所有方法和属性,从而减少了创建子类的工作量;

  • 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子类拥有父类的所有功能;

  • 提高了代码的扩展性,子类可以添加自己的功能。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Controller 基类和 Service 基类在整个项目中并没有直接被使用,也就没有可使用其子类替换基类的场景,所以不满足里氏替换原则;

  • Controller 基类和 Service 基类并没有抽象接口函数或虚函数,即所有继承基类的子类间没有相关共性,直接导致在项目中仍然使用的是子类;

  • Controller 基类和 Service 基类只关注了重用性,即子类能够轻松使用基类的注入DAO、注入服务、注入参数、静态常量、服务函数、静态函数等资源。但是,忽略了这些资源的必要性,即这些资源并不是子类所必须的,反而给子类带来了加载时的性能损耗。

综上所述,Controller 基类和 Service 基类只是一个杂凑类,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基类,需要进行拆分。

3、拆分基类的方法

由于 Service 基类比 Controller 基类更典型,本文以 Service 基类举例说明如何来拆分“基类”。

  • 把注入实例放入实现类

根据“使用即引入、无用则删除”原则,在需要使用的实现类中注入需要使用的DAO、服务和参数。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用户DAO */@Autowiredprivate UserDAO userDAO;/** 短信服务 */@Autowiredprivate SmsService smsService;/** 系统名称 */@Value("${example.systemName}")private String systemName;...
}
  • 把静态常量放入常量类

对于静态常量,可以把它们封装到对应的常量类中,在需要时直接使用即可。

/** 例子常量类 */
public class ExampleConstants {/** 超级用户标识 */public static final long SUPPER_USER_ID = 0L;...
}
  • 把服务函数放入服务类

对于服务函数,可以把它们封装到对应的服务类中。在别的服务类使用时,可以注入该服务类实例,然后通过实例调用服务函数。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获取用户函数 */public UserDO getUser(Long userId) {...}...
}/** 公司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CompanyService {/** 用户服务 */@Autowired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获取管理员 */public UserDO getManager(Long companyId) {CompanyDO company = ...;return userService.getUser(company.getManagerId());}...
}
  • 把静态函数放入工具类

对于静态函数,可以把它们封装到对应的工具类中,在需要时直接使用即可。

/** 用户辅助类 */
public class UserHelper {/** 获取用户名称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UserName(UserDO user) {...}...
}

把业务代码写在 Controller 中

1、现象描述我们会经常会在 Controller 类中看到这样的代码:

/** 用户控制器类 */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us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用户DAO */@Autowiredprivate UserDAO userDAO;/** 获取用户函数 */@ResponseBody@RequestMapping(path = "/getUser",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public Result<UserVO> getUser(@RequestParam(name = "userId", required = true) Long userId) {// 获取用户信息UserDO userDO = userDAO.getUser(userId);if (Objects.isNull(userDO)) {return null;}// 拷贝并返回用户UserVO userVO = new UserVO();BeanUtils.copyProperties(userDO, userVO);return Result.success(userVO);}...
}

编写人员给出的理由是:一个简单的接口函数,这么写也能满足需求,没有必要去封装成一个服务函数。2、一个特殊的案例案例代码如下:

/** 测试控制器类 */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系统名称 */@Value("${example.systemName}")private String systemName;/** 访问函数 */@RequestMapping(path = "/access",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public String access() {return String.format("系统(%s)欢迎您访问!", systemName);}
}

访问结果如下:

curl http://localhost:8080/test/access
系统(null)欢迎您访问!

为什么参数systemName(系统名称)没有被注入值?《Spring Documentation》给出的解释是:

Note that actual processing of the @Value annotation is performed by a BeanPostProcessor.BeanPostProcessor interfaces are scoped per-container. This is only relevant if you are using container hierarchies. If you define a BeanPostProcessor in one container, it will only do its work on the beans in that container. Beans that are defined in one container are not post-processed by a BeanPostProcessor in another container, even if both containers are part of the same hierarchy.

意思是说:@Value是通过BeanPostProcessor来处理的,而WebApplicationContex和ApplicationContext是单独处理的,所以WebApplicationContex 不能使用父容器的属性值。所以,Controller 不满足 Service 的需求,不要把业务代码写在 Controller 类中。

3、服务端三层架构

SpringMVC 服务端采用经典的三层架构,即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分别采用@Controller、@Service、@Repository进行类注解。表现层(Presentation):又称控制层(Controller),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向客户端响应结果,通常采用HTTP协议。业务层(Business):又称服务层(Service),负责业务相关逻辑处理,按照功能分为服务、作业等。持久层(Persistence):又称仓库层(Repository),负责数据的持久化,用于业务层访问缓存和数据库。所以,把业务代码写入到Controller类中,是不符合SpringMVC服务端三层架构规范的。

把持久层代码写在 Service 中

把持久层代码写在 Service 中,从功能上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也是很多人欣然接受的原因。

1、引起以下主要问题

  • 业务层和持久层混杂在一起,不符合SpringMVC服务端三层架构规范;

  • 在业务逻辑中组装语句、主键等,增加了业务逻辑的复杂度;

  • 在业务逻辑中直接使用第三方中间件,不便于第三方持久化中间件的替换;

  • 同一对象的持久层代码分散在各个业务逻辑中,背离了面对对象的编程思想;

  • 在写单元测试用例时,无法对持久层接口函数直接测试。

2、把数据库代码写在Service中

这里以数据库持久化中间件 Hibernate 的直接查询为例。

现象描述: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会话工厂 */@Autowiredprivat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根据工号获取用户函数 */public UserVO getUserByEmpId(String empId) {// 组装HQL语句String hql = "from t_user where emp_id = '" + empId + "'";// 执行数据库查询Query query = 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createQuery(hql);List<UserDO> userList = query.list();if (CollectionUtils.isEmpty(userList)) {return null;}// 转化并返回用户UserVO userVO = new UserVO();BeanUtils.copyProperties(userList.get(0), userVO);return userVO;}
}

建议方案:

/** 用户DAO类 */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DAO {/** 会话工厂 */@Autowiredprivat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根据工号获取用户函数 */public UserDO getUserByEmpId(String empId) {// 组装HQL语句String hql = "from t_user where emp_id = '" + empId + "'";// 执行数据库查询Query query = 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createQuery(hql);List<UserDO> userList = query.list();if (CollectionUtils.isEmpty(userList)) {return null;}// 返回用户信息return userList.get(0);}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用户DAO */@Autowiredprivate UserDAO userDAO;/** 根据工号获取用户函数 */public UserVO getUserByEmpId(String empId) {// 根据工号查询用户UserDO userDO = userDAO.getUserByEmpId(empId);if (Objects.isNull(userDO)) {return null;}// 转化并返回用户UserVO userVO = new UserVO();BeanUtils.copyProperties(userDO, userVO);return userVO;}
}

关于插件:

阿里的 AliGenerator 是一款基于 MyBatis Generator 改造的 DAO 层代码自动生成工具。利用 AliGenerator 生成的代码,在执行复杂查询的时候,需要在业务代码中组装查询条件,使业务代码显得特别臃肿。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用户DAO */@Autowiredprivate UserDAO userDAO;/** 获取用户函数 */public UserVO getUser(String companyId, String empId) {// 查询数据库UserParam userParam = new UserParam();userParam.createCriteria().andCompanyIdEqualTo(companyId).andEmpIdEqualTo(empId).andStatusEqualTo(UserStatus.ENABLE.getValue());List<UserDO> userList = userDAO.selectByParam(userParam);if (CollectionUtils.isEmpty(userList)) {return null;}// 转化并返回用户UserVO userVO = new UserVO();BeanUtils.copyProperties(userList.get(0), userVO);return userVO;}
}

个人不喜欢用 DAO 层代码生成插件,更喜欢用原汁原味的 MyBatis XML 映射,主要原因如下:

  • 会在项目中导入一些不符合规范的代码;

  • 只需要进行一个简单查询,也需要导入一整套复杂代码;

  • 进行复杂查询时,拼装条件的代码复杂且不直观,不如在XML中直接编写SQL语句;

  • 变更表格后需要重新生成代码并进行覆盖,可能会不小心删除自定义函数。

当然,既然选择了使用 DAO 层代码生成插件,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应该接受插件的缺点。

3、把 Redis 代码写在 Service 中

现象描述: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用户DAO */@Autowiredprivate UserDAO userDAO;/** Redis模板 */@Autowiredprivate 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 用户主键模式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USER_KEY_PATTERN = "hash::user::%s";/** 保存用户函数 */public void saveUser(UserVO user) {// 转化用户信息UserDO userDO = transUser(user);// 保存Redis用户String userKey = MessageFormat.format(USER_KEY_PATTERN, userDO.getId());Map<String, String> fieldMap = new HashMap<>(8);fieldMap.put(UserDO.CONST_NAME, user.getName());fieldMap.put(UserDO.CONST_SEX, String.valueOf(user.getSex()));fieldMap.put(UserDO.CONST_AGE, String.valueOf(user.getAge()));redisTemplate.opsForHash().putAll(userKey, fieldMap);// 保存数据库用户userDAO.save(userDO);}
}

建议方案:

/** 用户Redis类 */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Redis {/** Redis模板 */@Autowiredprivate 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 主键模式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KEY_PATTERN = "hash::user::%s";/** 保存用户函数 */public UserDO save(UserDO user) {String key = MessageFormat.format(KEY_PATTERN, userDO.getId());Map<String, String> fieldMap = new HashMap<>(8);fieldMap.put(UserDO.CONST_NAME, user.getName());fieldMap.put(UserDO.CONST_SEX, String.valueOf(user.getSex()));fieldMap.put(UserDO.CONST_AGE, String.valueOf(user.getAge()));redisTemplate.opsForHash().putAll(key, fieldMap);}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用户DAO */@Autowiredprivate UserDAO userDAO;/** 用户Redis */@Autowiredprivate UserRedis userRedis;/** 保存用户函数 */public void saveUser(UserVO user) {// 转化用户信息UserDO userDO = transUser(user);// 保存Redis用户userRedis.save(userDO);// 保存数据库用户userDAO.save(userDO);}
}

把一个 Redis 对象相关操作接口封装为一个 DAO 类,符合面对对象的编程思想,也符合 SpringMVC 服务端三层架构规范,更便于代码的管理和维护。

把数据库模型类暴露给接口

1、现象描述

/** 用户DAO类 */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DAO {/** 获取用户函数 */public UserDO getUser(Long userId) {...}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用户DAO */@Autowiredprivate UserDAO userDAO;/** 获取用户函数 */public UserDO getUser(Long userId) {return userDAO.getUser(userId);}
}/** 用户控制器类 */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us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用户服务 */@Autowired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获取用户函数 */@RequestMapping(path = "/getUser",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public Result<UserDO> getUser(@RequestParam(name = "userId", required = true) Long userId) {UserDO user = userService.getUser(userId);return Result.success(user);}
}

上面的代码,看上去是满足 SpringMVC 服务端三层架构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把数据库模型类 UserDO 直接暴露给了外部接口。

2、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存在问题:

  • 间接暴露数据库表格设计,给竞争对手竞品分析带来方便;

  • 如果数据库查询不做字段限制,会导致接口数据庞大,浪费用户的宝贵流量;

  • 如果数据库查询不做字段限制,容易把敏感字段暴露给接口,导致出现数据的安全问题;

  • 如果数据库模型类不能满足接口需求,需要在数据库模型类中添加别的字段,导致数据库模型类跟数据库字段不匹配问题;

  • 如果没有维护好接口文档,通过阅读代码是无法分辨出数据库模型类中哪些字段是接口使用的,导致代码的可维护性变差。

解决方案:

  • 从管理制度上要求数据库和接口的模型类完全独立;

  • 从项目结构上限制开发人员把数据库模型类暴露给接口。

3、项目搭建的三种方式

下面,将介绍如何更科学地搭建 Java 项目,有效地限制开发人员把数据库模型类暴露给接口。

第1种:共用模型的项目搭建

共用模型的项目搭建,把所有模型类放在一个模型项目(example-model)中,其它项目(example-repository、example-service、example-website)都依赖该模型项目,关系图如下:
风险:表现层项目(example-webapp)可以调用业务层项目(example-service)中的任意服务函数,甚至于越过业务层直接调用持久层项目(example-repository)的DAO函数。

第2种:模型分离的项目搭建

模型分离的项目搭建,单独搭建API项目(example-api),抽象出对外接口及其模型VO类。业务层项目(example-service)实现了这些接口,并向表现层项目(example-webapp)提供服务。表现层项目(example-webapp)只调用API项目(example-api)定义的服务接口。
风险:表现层项目(example-webapp)仍然可以调用业务层项目(example-service)提供的内部服务函数和持久层项目(example-repository)的DAO函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好管理制度上要求表现层项目(example-webapp)只能调用API项目(example-api)定义的服务接口函数。

第3种:服务化的项目搭建

服务化的项目搭,就是把业务层项目(example-service)和持久层项目(example-repository)通过 Dubbo 项目(example-dubbo)打包成一个服务,向业务层项目(example-webapp)或其它业务项目(other-service)提供API项目(example-api)中定义的接口函数。
说明:Dubbo 项目(example-dubbo)只发布 API 项目(example-api)中定义的服务接口,保证了数据库模型无法暴露。业务层项目(example-webapp)或其它业务项目(other-service)只依赖了 API 项目(example-api),只能调用该项目中定义的服务接口。

4、一条不太建议的建议

有人会问:接口模型和持久层模型分离,接口定义了一个查询数据模型VO类,持久层也需要定义一个查询数据模型DO类;接口定义了一个返回数据模型VO类,持久层也需要定义一个返回数据模型DO类……这样,对于项目早期快速迭代开发非常不利。能不能只让接口不暴露持久层数据模型,而能够让持久层使用接口的数据模型?

如果从SpringMVC服务端三层架构来说,这是不允许的,因为它会影响三层架构的独立性。但是,如果从快速迭代开发来说,这是允许的,因为它并不会暴露数据库模型类。所以,这是一条不太建议的建议。

/** 用户DAO类 */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DAO {/** 统计用户函数 */public Long countByParameter(QueryUserParameterVO parameter) {...}/** 查询用户函数 */public List<UserVO> queryByParameter(QueryUserParameterVO parameter) {...}
}/** 用户服务类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用户DAO */@Autowiredprivate UserDAO userDAO;/** 查询用户函数 */public PageData<UserVO> queryUser(QueryUserParameterVO parameter) {Long totalCount = userDAO.countByParameter(parameter);List<UserVO> userList = null;if (Objects.nonNull(totalCount) && totalCount.compareTo(0L) > 0) {userList = userDAO.queryByParameter(parameter);}return new PageData<>(totalCount, userList);}
}/** 用户控制器类 */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us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用户服务 */@Autowired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查询用户函数(parameter中包括分页参数startIndex和pageSize) */@RequestMapping(path = "/queryUser",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public Result<PageData<UserVO>> queryUser(@Valid @RequestBody QueryUserParameterVO parameter) {PageData<UserVO> pageData = userService.queryUser(parameter);return Result.success(pageData);}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文章的内容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我工作过的创业公司,是您们曾经放手让我去整改乱象,让我从中受益颇深并得以技术成长。作者简介:陈昌毅,花名常意,高德地图技术专家,2018年加入阿里巴巴,一直从事地图数据采集的相关工作。声明:本文系作者投稿,版权归作者所有。【END】

80%Python工程师都认同的学习路径分享给你!

https://edu.csdn.net/topic/python115?utm_source=csdn_bw

 热 文 推 荐 

☞“根本就不需要 Kafka 这样的大型分布式系统!”

亚马逊与 Uber,软件开发的方式有何不同?

豪投10亿!华为放话2025年97%的大企业采用AI!网友神回应了

Python爬取B站5000条视频,揭秘为何千万人为它流泪

☞主链100强榜单出炉, XRP竟与比特币比肩; 以太坊每周产生1248种新代币 | 数据周榜

Docker,一个傲娇的男人

AI“生死”落地:谁有资格入选AI Top 30+案例?

最前沿:堪比E=mc2,Al-GA才是实现AGI的指标性方法论?

边看边用!这本 Python 3.6 的书火爆了 IT 圈!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Java 服务端乱象大盘点相关推荐

  1. 那些年,我们见过的 Java 服务端乱象

    点击上方"方志朋",选择"设为星标" 做积极的人,而不是积极废人 Photo by The Book Tutor @Youtube 文 | 陈昌毅 导读 查尔斯 ...

  2. 那些年,我们见过的Java服务端乱象

    导读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机遇,很多创业者伺机而动: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 ...

  3. 聊一聊 Java 服务端中的乱象

    点击上方"方志朋",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666"获取新整理的面试文章 来源:阿里巴巴中间件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 ...

  4. springboot中service中注入dao失败测试类中注入成功_聊一聊 Java 服务端中的乱象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机遇,很多创业者伺机而动: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红利 ...

  5. 那些年,我们见过的 Java 服务端“问题”

    导读 明代著名的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有云: 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 ...

  6. 精品手游小精灵大作战源码 安卓+IOS+H5三端Cocos Creator 客户端 JAVA服务端

    小精灵大作战 数据库说明 数据库使用MySQL,推荐管理软件Navicat For MySQL. 创建数据库命名为pet_battle,字符集选用utf8 -- UTF-8 Unicode,排序规则选 ...

  7. java服务端是什么,持续更新~

    Java反射机制是什么?Java反射机制是Java语言的一个重要特性.在学习Java反射机制前,大家应该先了解两个概念,编译期和运行期.编译期是指把源码交给编译器 Java反射机制在服务器程序和中间件 ...

  8. Flex通信-Java服务端通信实例

    Flex与Java通信的方式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有以下方式: WebService:一种跨语言的在线服务,只要用特定语言写好并部署到服务器,其它语言就可以调用 HttpService:通过http请求 ...

  9. 人人都能掌握的Java服务端性能优化方案

    转载自 人人都能掌握的Java服务端性能优化方案 作为一个Java后端开发,我们写出的大部分代码都决定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如果我们的代码性能不好,那么用户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就要浪费一些时间等待服务器的响 ...

最新文章

  1. 2021年大数据ELK(四):Lucene的美文搜索案例
  2. Linuxubuntu chmod和chown命令用法详细介绍
  3. 单工 半双工 全双工
  4. Django中如何防范CSRF跨站点请求伪造攻击
  5. (二)docker安装并持久化postgresql数据库
  6. 关于Remoting信道的通信的问题
  7. python内置的数字运算函数_Python 内置函数1
  8. 怎么在mysql查询自己建的表格_oracle数据库中怎么查询自己建的表
  9. 移动端常用的四个框架
  10. 服务器一般安装那种centos_CentOS系统云服务器宝塔面板安装以及微信小程序服务器搭建...
  11. Bailian2819 W的密码【密码+模拟】
  12. torchvision.transforms
  13. 惠普公司推出新的数据中心动态冷却技术
  14. java实习几个月没有项目组_Java实习报告总结范文3篇
  15. 搞定 office 2007 错误 1706
  16. python错题集(1)
  17. 数据挖掘基础之数据库
  18. Thief-Book v1.0.1免费版
  19. 一睹64位Windows XP的芳容(也是从网上copy的,扫了一下,没有仔细看)
  20. 产业转型季运营商现离职潮

热门文章

  1. u盘安装linux系统自动关机,将u盘拔出后电脑自动关机怎么解决【解决方法】
  2. 【IDEA】idea中Git的使用小技巧
  3. 【maven】配置ali镜像
  4. 【待完善】【表达学习】稀疏表达SRC方法研究
  5. 矩池云上Ubuntu18.6安装COMSOL Multiphysics 5.5
  6. php.js 文件下载,使用JavaScript开始下载文件
  7. ServerSideIncludeModule不是可识别的本机模块
  8. Node VS C#
  9. linux系统mysql创建表,Linux系统下手动新建数据库
  10. 华为员工利用Bug越权访问机密卖给第三方,获利1.6万元,被判有期徒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