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20日,北京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

(“越过长城,我们能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 )

这封邮件当时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它被视为中国与互联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钱天白教授,也被世人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

其实,当时钱天白所使用的网络,并不是我国自主建设的Internet骨干网,而是1986年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合作建设的一个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CANET)。

这封邮件的传输路径,也颇为曲折。邮件发出之后,首先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侧的PAD机,跨过半个地球,进入意大利本土的ITAPAC主网。然后,再进入德国的DATEX―P分组网。最终,到达卡尔斯鲁厄大学。当时,这条线路的速率,仅仅只有300bps。

不管怎么说,这封邮件还是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序幕。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加入到互联网的研究中,并尝试组建更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

▉ 技术探索

1988年初,中国邮电部正式建成了国内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

同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将该单位的DECnet(DEC公司推出的一种小型机网络)与西欧中心的DECnet进行连接,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还实现了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加拿大UBC大学引进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采用X.400协议),通过X.25网与加拿大UBC大学相连,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

1989年5月,中国研究网(CRN)通过当时邮电部的CNPAC,实现了与德国研究网(DFN)的互连。借助DFN的网关,CRN可以与Internet沟通。

1991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DECNET协议,以X. 25方式连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LIVEMORE实验室,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

一个又一个连接的建立,振奋了国人。然而,这些连接都只能算是“Internet间接连接”或者“单功能(邮件)连接”,并不是真正的“完整Internet直接连接”。后来,学术界和政府层面很快开始了建立完整直接连接的尝试。

1989年10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世界银行提供贷款,国家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教委(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同参与投资和支持。世界银行将其命名为“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也就是NCFC

1992年底,NCFC完成了三个院校网(中科院院网CASNET、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北京大学校园网PUNET)的建设。一年后,NCFC主干网工程完工,采用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实现了三个院校网相互联通。

接下来,NCFC的目标,就是直接连入Internet。

▉ 阻力重重

众所周知,Internet源于美国,虽然叫做国际互联网,但实际上当时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中国想要真正连入Internet,必须得到美国方面的同意。

中美双方的学术界人士,对于中国连入Internet这件事是非常积极的。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发言人怀特·托基提出,中国应该尽快接入Internet。

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提出,希望能够连入Internet。

钱华林

结果,中方提出的请求,遭到来自美国政界的反对。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会利用Internet偷取美国的信息和技术研究成果。

经过反复的谈判和沟通,美方勉强同意,可以先建立一根专线连接。美国对这根专线提出了苛刻的要求:1、只能连入能源科学网(ESNET);2、不得散布病毒;3、不得用于军事和商业领域。

为了长远考虑,中方接受了这些条件。1993年3月2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成为中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

1993年6月,NCFC专家们在INET'93年会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全功能连入Internet”的要求,获得大部分到会人员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的进展。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美方的认可。至此,所有的阻碍都被消除。

胡启恒

1994年4月20日,NCFC接入Internet的64K国际卫星专线正式开通(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从这一天起,中国正式迈入互联网世界的大门,被国际上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77个国家

一个月后,5月21日,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中国顶级域名CN由钱天白教授于1990年11月28日代表中国正式在SRI-NIC正式注册登记。)

NCFC连入Internet之后,中科院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

1995年4月,中科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简称“百所联网”工程),目标是在北京地区已经入网的30多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把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与Internet互联。

1996年2月,中科院做出决定,将以NCFC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个互联网络,正式改名为“中国科技网(CSTNet)”

▉ 四大IP骨干网

1994年9月,就在中国迈入互联网世界后不久,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正式启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建设。这个网,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中国第一骨干网——ChinaNet

1995年1月,根据协议约定,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海开通了接入美国Internet的64K专线(同样是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节点之间,采用2M带宽相连。

1996年1月,电信总局正式开始向全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这一举动,宣告了中国互联网民用化时代的开始。

由于窄带拨号接入的入网领示号为163,因此ChinaNet也被称为163网络(和网易的163没有关系)。

除了中国科技网(CSTNet)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之外,国内当时还同步建设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

1994年8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式立项。

1995年12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建设完成。这张网,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教育网”(大学生读者应该比较熟悉)。

  •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1993年3月12日,朱镕基副总理主持会议,提出和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简称金桥工程)。

1993年8月27日,李鹏总理批准使用300万美元总理预备费,支持启动金桥前期工程建设。

1994年6月8日,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1995年8月,金桥工程初步建成,在24省市开通联网(卫星网),并与国际网络实现互联。

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入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

最终,国内形成了四大骨干网的格局。正是这些网络,支撑起了中国互联网的起步。

1997年12月,四大骨干网实现互联互通。此后,中国的互联网,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未完待续。。。

想知道169、CN2、CMNet的故事吗?敬请期待:大话中国骨干网(下)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发展史,B站

2、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历史,百度

3、中国互联网二十年发展历程回顾,刘璐、潘玉

4、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百度

大话中国骨干网(上)相关推荐

  1. 大话中国骨干网(下)

    上篇文章(链接),小枣君给大家介绍了国内骨干网的诞生过程.今天,我将继续介绍国内运营商IP骨干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中国电信 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中国邮电部在1995年建立了ChinaNet(中 ...

  2. ​大话中国骨干网(下)(转)​

    ▉ 中国电信 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中国邮电部在 1995 年建立了 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也就是大家俗称的 163 网. 这张网,当时是国内普通网民接入互联网的主要通道. 因为当 ...

  3.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ZZ】

    linked from http://www.guoxue.com/article/list.asp?id=6095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作者:   (国学网2006-5-12发布) 有人 ...

  4. 华为出鸿蒙是不是给人看的,谁来成为鸿蒙OS失去的“躯壳” 鸿蒙OS(HarmonyOS),在很多人眼中,是华为万物互联的起点,也是反抗之下诞生出的杰作,亦是中国科技史上重要的里程... - 雪球...

    来源:雪球App,作者: 速途网,(https://xueqiu.com/2989821209/181729468) 鸿蒙OS(HarmonyOS),在很多人眼中,是华为万物互联的起点,也是反抗之下诞 ...

  5. OSChina 周六乱弹 —— 中国历史上路子最野的人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特大消息~江苏一快递货车着火了,4000多件快递报废,同志们赶紧去看看里面有没有你的快递! @evang:duo手党快去看看 ...

  6.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线上峰会开幕,发力汽车产业链、少年人工智能等

    亚马逊云科技于9月9日-14日举办以"构建新格局 重塑云时代"为主题的中国线上峰会,推出涵盖行业视野.技术创新.开发者和开源.云安全.以及人工智能的5大主题演讲.覆盖云计算各细分领 ...

  7. 一切转型始于数据和模型 | 2020 MATLAB EXPO 中国线上用户大会:即将上线

    2020 MATLAB EXPO 中国线上用户大会 一切转型始于数据和模型 2020 年 7 月 21-24 日 | 线上直播 MATLAB 和 Simulink,作为业界普遍使用的科学计算与模型仿真 ...

  8. 看KubeEdge携手K8S,如何管理中国高速公路上的10万边缘节点

    摘要:为保证高速公路上门架系统的落地项目的成功落地,选择K8s和KubeEdge来进行整体的应用和边缘节点管理.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是在高速公路ETC联网和推动取消省界收费站的大前提下,门架系统的落 ...

  9. 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唐王朝. 作为中国人,我也赞成上述观点,只是要进一步对这一观点精确化.我认为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唐帝国的"贞观王朝",也就是李 ...

  10. 中国电影史上最大泄漏事故?国家版权局出手了...

    [TechWeb]2月11日消息,大年初一,<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疯狂的外星人>等多部影片上映,但刚上映一天,所有影片就在网上出了盗版资源,甚至有人以" ...

最新文章

  1. 全球首次!阿里云把 Apache 顶级开源项目会议搬到线上
  2. FreeRTOS 临界段和开关中断
  3. Linux终端设备详解
  4. ubuntu 11.10上安装osdlyrics 歌词插件
  5. 月亮之上--数学分析版
  6. Linux I/O 模型(待修改)
  7. 华为Android10版怎么截屏,安卓手机截图方法 华为手机如何截图 - 云骑士一键重装系统...
  8. 剑指offer 面试题64. 求1+2+…+n
  9. 单点登录 用友nc_用友NC与OA集成解决方案!
  10. 汇总3种获取水系数据的途径
  11. 持续更新免费的 API,做一个 API 的搬运工
  12. MATLAB 如何使用pascal函数创建Pascal(帕斯卡)矩阵
  13. C课设/宾馆客房管理系统/内附源码
  14. 无人机运动规划4:ego-swarm无人机群运动规划
  15. 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定义
  16. AndroidStudio高德地图获取key
  17. 湘军团练志:罗泽南、李续宾、王錱
  18. 天融信TopApp-LB 负载均衡系统漏洞总结
  19. 树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0. 重磅 | Hadoop的第二个十年

热门文章

  1. matlab拟合三维直线,三维数据拟合直线
  2. 利用Hilbert变换进行相位调制信号的解调
  3. OI、ACM大佬楼天城的回忆录
  4. 华为交换之间静态路由配置实例
  5. 访问oracle索引需要什么权限,Oracle索引 权限
  6.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7. 什么是ROM、EPROM、EEPROM、FLASH ROM、RAM?
  8. 使用计算机时应先按,自考试题及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
  9.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发布
  10. 电子商务概论(农)之形考作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