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4日,汽车行业的年度盛典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CASCS2022)盛大开幕,全国汽车供应链大咖再次聚首中国车谷,怿星科技CEO潘凯在圆桌《新汽车软件到底怎么办》上分享了观点。会议同期,国内最具权威的零部件年度产业贡献奖——“铃轩奖”颁奖盛典举办,怿星科技与艾拉比携手推出的“OTA车云一体全链路仿真测试平台”凭借技术创新性以及行业内的广泛应用一举斩获“铃轩奖”量产类大奖。

圆桌《新汽车软件到底怎么办》

2020年,国内领先的智能汽车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怿星科技]与国内最大的OTA技术服务提供商[艾拉比]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内首推融合了云端、管端、车端的“OTA车云一体全链路仿真测试平台”。该平台融合了怿星科技的仿真测试、自动化测试、实车测试以及艾拉比的云端测试解决方案,具备高自动化、高复用性、全链路、自成长等特点。同时,专业聚焦、强强联合下的产品平台,在功能性、灵活性、适配性、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能够灵活适配OEM、Tier 1等不同开发平台,保障OTA系统开发质量与时效,在成本控制和服务品质上亦得到多家主机厂高度认可。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加速推进、OTA上车的普及,如何在推进智能化的同时,保障汽车OTA的安全稳定,成为了全行业攻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汽车面对车型开发周期紧,实车测试前的零部件覆盖度、异常场景覆盖度、压力覆盖度不够等问题,一旦实车测试出现问题,反向回推至研发测,不仅解决周期长,还会再度给研发端带来巨大的压力。

“铃轩奖”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评奖备受关注,一直被誉为汽车行业“奥斯卡”。本次获奖的“OTA车云一体全链路仿真测试平台”为汽车供应链带来了先进、全面且高效的OTA全链路仿真测试,可以服务于车型研发、测试、交付等各阶段,解决了行业车云研发不同步、车云测试无法协同、跨部门协调沟通、产品迭代困难等多个痛点。

研发阶段的全链路仿真验证:通过仿真对手件验证OTA主控模块/OTA从节点的通信机制、刷写逻辑、功能流程等,有效解决车云研发不同步难点。

零部件接入的一致性验证:支持零部件接入刷写特性验证,实现从研发到测试的无缝连接,提高测试流程契合度及供应链的管控能力。

系统级升级策略测试:通过车云一体的完整链路实现OTA系统流程、OTA系统策略、人机交互、先决条件测试等一系列系统验证,有效提升测试覆盖度,解决研发、测试周期紧等问题。

系统升级性能测试:实现系统OTA性能及压力测试验证,便于整车OTA性能提升。

目前“OTA车云一体全链路仿真测试平台”已经为一汽红旗、零束、东风日产、江铃、华人运通、吉利等十多家客户提供了平台产品及相关服务,在OTA全链路仿真测试平台的细分领域,该平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关于怿星科技

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汽车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怿星科技面向软件研发过程中的“V+敏捷”开发流程,提供软件开发与验证解决方案,在赋能客户研发体系的同时,也为量产车型提供稳定可靠的软件产品。怿星的产品竞争力来源于对以太网通信、计算机图形学、操作系统、仿真、测试验证、软件工程等核心技术的长期研究,也受益于在软件开发和测试验证领域长期的工程实践和量产经验的积累,如实时通信中间件、智能驾舱软件、以太网/OTA/SOA/5G-V2X测试、智能座舱功能测试、域控制器DV测试等。

本次斩获铃轩奖的OTA车云一体全链路仿真测试平台,已在一汽红旗、智己、飞凡、极氪等品牌的多款车型上运用,满足OTA全功能验证的自动化测试需求,并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持续发展,怿星致力于融合汽车电子与ICT技术,助力行业变革,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不断提升自身产品价值,通过OTA技术赋予汽车持续进化能力,成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OEM最贴心的合作伙伴,让每一台智能汽车都有我们的贡献。

>>关于艾拉比

艾拉比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投入最早、规模最大的 OTA 技术研发服务团队,以汽车硬件升级(FOTA)、汽车软件升级(SOTA)、智能汽车云诊断(DOTA)和物联网设备升级(IOT-FOTA)为主要产品。作为中国的自主OTA创新企业,艾拉比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监管标准的制定工作,在OTA领域申请100多项相关专利及软件著作权,通过国际软件CMMI-3级认证、Aspice L2认证,以“产品交付+能力交付”为服务宗旨,赢得了客户的良好口碑。目前,艾拉比在汽车领域,已服务超过40个主机厂,与50+零部件供应商及软件服务商展开了实际项目合作,合计达成100款以上车型的OTA体系建设。

强强联合,怿星科技艾拉比携手斩获“铃轩奖”相关推荐

  1. 怿星科技参加2022(第六届)高工智能汽车年会

    2022(第六届)高工智能汽车年会将于下周三在上海虹桥拉开帷幕,怿星科技作为本次活动的赞助商,将在11月30日下午的[座舱算力与系统]分论坛与大家分享关于智能汽车软硬分离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演讲.此外,在 ...

  2. 喜上加喜|怿星科技荣获高工智能金球奖两项大奖

    12月2日晚,2022第六届高工智能汽车金球奖年度颁奖典礼在上海虹桥正式开幕,来自行业内的100多家头部企业出席了此次盛会. 金球奖是由高工智能汽车组织的聚焦于汽车智能网联产业链的年度颁奖盛典.参选企 ...

  3. 2023轩辕奖出炉,怿星科技共创荣誉

    12月16日,第十届轩辕奖颁奖典礼,理想L9凭借着极致的座舱体验,在一众车型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年度汽车"终极荣誉.作为理想L9在车载网络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伙伴,怿星科技与有荣焉 ...

  4. 助力智能网联发展,中认车联网与怿星科技合作实验室正式揭牌

    4月22日,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认车联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宣布成立车载网络"合作实验室",并举行揭牌仪式. 为助力大湾区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合作实验室将重点围绕车载 ...

  5. 北京学易星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学易星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门从事教育科研.提供教育资源.教育服务与网络技术的实体性高新科技企业,以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为己任,依托国内最大教学门户网站--中学学科网, ...

  6. 金融科技排头兵金证股份携手微丰,基于企业微信的新一代CRM为客户提供智能服务

    近日,国内最大的金融证券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微丰,打造基于企业微信的新一代CRM,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的运营和服务. 随着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及国家配套政策出台的支持,&qu ...

  7. 清华姚班校友马腾宇斩获斯隆奖!与鬲融师承一脉,李飞飞点赞祝贺

    杨净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最近,有着"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斯隆研究奖公布. 此次共有128名来自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者获得,一经发布就在 ...

  8. 灵雀云ACP 斩获“2022金边奖-最佳云原生边缘云平台”

    近日,由边缘计算社区主办的全球边缘计算大会·上海站成功召开,灵雀云凭借出色的全栈云原生技术实力.专业的高品质服务以及在边缘云场景的丰富落地实践,斩获"2022金边奖-最佳云原生边缘云平台&q ...

  9. 7天酒店斩获五洲钻石奖“年度投资价值酒店连锁品牌” 打造酒店投资极致性价比

    近日,"2022文旅国际峰会暨第十五届世界酒店论坛"在海南隆重召开,300多位来自中外的业界精英和跨界企业家代表等受邀参加,齐聚行业盛会.同期,"第十四届五洲钻石奖&qu ...

最新文章

  1. 让人造太阳更近!DeepMind强化学习算法控制核聚变登上Nature
  2. 易优cms问一下大家 二级目录 真的完全不能装吗
  3. anaconda使用python写游戏,python娱乐时间:Anaconda方式搭建python开发环境
  4. F. Cheap Robot(kruskal 重构树)
  5. 常量池在堆还是方法区_详解Java 虚拟机(第③篇)——String 类和常量池
  6. camera(21)---camera 客观测试 Imatest教程--曝光度测试
  7. MyBatis扫描mapper
  8. cmd跑绿色代码_cmd装逼代码-cmd命令,装逼
  9. 从贝叶斯定理到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
  10. 重构改善既有的代码设计(代码的坏味道)
  11. PostgreSQL下载与安装
  12. 如何计算机内存的品牌,如何检查计算机内存模块的品牌?如何检查计算机的内存...
  13. 基因序列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for Genomics: A Concise Overview
  14. 未明学院:3月喜报,未明学员拿下BU、USC、NYC等世界名校offer!
  15. Servlet 执行原理
  16. 学习用 JS/CSS 画一个时钟
  17. 自学Java (day6),面向对象
  18. RSS精选(一)-文摘
  19. 用outlook收发live mail
  20.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热门文章

  1.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Facebook账号会被立刻封禁
  2. 知乎上一些JAVA精选问答
  3. LeetCode 167.Two Sum II 解题报告
  4. tar包解压和打包方法
  5. JavaScript名字的由来
  6. 大厂面经系列 | 前端 | 美团,字节,京东,顺丰,携程 等题目分享
  7. 解决乱码的方法(转)
  8. 基于 51 单片机室内灯光控制系统
  9. bzoj 4585 烟火表演 - 动态规划 - 可并堆
  10. 大型互联网系统架构演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