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传输

大气传输理论是指研究红外辐射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理论。包括吸收、散射、折射和湍流的影响情况。大气特性(压力、温度、密度及各种成分的含量)随时间、地点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方式变化,因此辐射在大气中传输受到的影响也是相当复杂的。

定义大气传输理论是指研究红外辐射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理论1。

简介包括吸收、散射、折射和湍流的影响情况。大气特性(压力、温度、密度及各种成分的含量)随时间、地点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方式变化,因此辐射在大气中传输受到的影响也是相当复杂的。红外辐射的大气衰减主要表现为吸收和散射。吸收主要指分子吸收和溶胶吸收,一般均属选择性吸收。其中以水蒸气, 二氧化碳和臭氧为主, 一氧化碳,氧化氮和甲烷对远距离传输也表现出稍强的吸收。散射主要是分子散射和溶胶散射,性质有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无选择散射等。大气中的霾和雾分子散射也对辐射产生衰减。大气湍流则使辐射在传输中发生折射和闪烁散射,引起辐射强度起伏,类似噪声效应2。

强激光大气传输热晕效应及其相位校正强激光大气传输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各种非线性效应的产生, 热晕效应是其中之一。所谓热晕效应是指由于大气分子与气溶胶吸收激光能量导致发射激光束横截面上的空气折射指数的变化从而使激光束发生弯曲、畸变等。因此, 有时也把热晕效应称为热畸变效应。原则上讲, 只要大气对激光能量有吸收就会产生热晕效应, 只是在激光功率很低或吸收系数很小的情况下, 热晕效应对激光束传输影响极小而不予考虑。

研究热晕效应的重要性不仅是当激光功率足够高时导致高能激光束质量严重退化, 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是一种非线性效应, 当激光功率增加到一定值时, 到达靶面的功率密度达到最大值, 而当激光功率进一步增加, 不仅不会增加靶面上的功率密度, 而且反而会减小。这就是所谓最大阐值激光发射功率, 简称阐值功率。换句话说, 由于热晕效应的存在, 到达靶面上的功率密度不可能超过这个最大值, 这将是对某些激光应用的最终限制。这个闭值功率伴随着大气湍流的存在而进一步减小, 即所谓湍流与热晕相互作用的小尺度热晕不稳定性。

另外, 热晕效应不仅与传输介质有关, 而且与激光光强有关, 因此在利用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相位校正时, 将会产生正反馈, 这将在一定条件下导致相位校正的不稳定性(Pcl)。从而在最大限度内限制了到达靶标上的最大激光功率密度。基于这种情况, 它已成为强激光大气传输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2。

研究现状大气传输理论的研究尽管复杂,但学者们在总结了许多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建众了多种描述大气传输的数学模型供工程系统使用,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数学模型和计算软件已经相当完善。提供的版本是LOWTRAN7,它是一种比较完整计算低光谱分辨率、大气透过率和辐射的程序

大气辐射传输

大气辐射传输是指电磁波在大气界质中的传播输送过程。这一过程中,由于辐射能与介质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吸收和散射,同时大气也放射辐射。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氧气、臭氧、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对长波辐射的主要吸收成分是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因此,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可以应用于气候研究和遥感研究领域。

大气辐射传输学是研究辐射能在地球大气中的传输和转换过程的学科,是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中一个较为古老,近年来又获得新的发展的分支。大气辐射传输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分子光谱学和电磁波传播理论之上,其近代应用则主要是大气遥感和气候研究。
大气辐射传输是指电磁波在大气界质中的传播输送过程。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氧气、臭氧、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不同气体对不同波段辐射的吸收作用也不同。这种性质称为大气对辐射能的选择吸收。散射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及散射质点的性质和大小。当散射粒子的尺度远小于波长时,称为分子散射或瑞利散射,散射系数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主要是空气分子的散射。当粒子尺度可与波长相比拟时,称为米氏散射,散射系数是波长和粒子半径的一个复杂函数。当粒子尺度远大于波长时,称为无选择性散射。散射系数与波长无关。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输规律对于研究地球辐射能量收支、环境资源遥感及反演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分布情况有重要意义。

原理

电磁辐射在介质中传输时,通常因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减弱。辐射强度的减弱主要是由物质对辐射的吸收和物质散射所造成的,有时也会因相同波长上物质的发射以及多次散射而增强,多次散射使所有其它方向的一部分辐射进入所研究的辐射方向。当电磁辐射为太阳辐射,而且忽略多次散射产生的漫射辐射时,光谱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可以表述为 dIλ/kλρds=-Iλ [1]
式中,Iλ是辐射强度,s是辐射通过物质的厚度,ρ是物质密度,kλ表示对波长λ辐射的质量消光截面。令在s=0处的入射强度为Iλ(0),则在经过一定距离s1后,其出射强度可由上式积分得到 Iλ(s1)=Iλ(0)exp( kλρds)
假定介质是均匀的,则kλ与距离s无关,因此定义路径长度
则上式可表示为Iλ(s1)=Iλ(0)exp(-kλμ)
上式就是比尔定律,也称朗伯定律。它指出,通过均匀消光介质传输的辐射强度按简单的指数函数减弱,该指数函数的自变量是质量消光截面和路径长度的乘积。它不仅适用于强度量,而且也适用于通量密度和通量。
根据式子我们可以定义单色透过率Tλ为 Tλ=Iλ(s1)/Iλ(0)
式中,μ为θ的余弦值。
一般在大气辐射传输实际应用中,假定局域大气为平面平行的,因此只允许辐射强度和大气参数(温度和气体分布廓线)在垂直方向(即高度和气压)上变化,这种假定在物理意义上是适当的。 [1]

典型模型

随着对气候变化、环境监测、大气遥感等领域研究的深入,大气辐射传输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往往需要进行辐射传输模拟,计算大气透过率、光谱辐亮度等参数,进行部分气象要素的反演等,因此亟需发展快速精确、普遍适用的辐射传输模式。 [2]
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一些学者对遥感影像的大气订正研究做了许多工作,在模拟地—气过程的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发展了一系列辐射传输模型,如6S、LOWTRAN、MODTRAN和FASCODE模型等,下面分别介绍。 [1]
6S模型
6S(SecondSimulationoftheSatelliteSignalintheSolarSpectrum)模型估计了0.25-4.0μm波长电磁波在晴空无云条件下的辐射特性,是在Tanre等人提出的5S(SimulationoftheSatelliteSignalintheSolarSpectrum)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假设均一地表的前提下,描述了非朗伯反射地表情况下的大气影响理论,而后Vermote又将其改进为6S模型。
6S模型主要包括以下5个部分:太阳、地物与传感器之间的几何关系,大气模式,气溶胶模式,传感器的光谱特性和地表反射率,它考虑了太阳的辐射能量通过大气传递到地表,再经地表反射通过大气传递到传感器的整个传播过程。对于吸收系数的计算公式,采用了吸收线的随机指数分布统计模式,这对于宽带传感器是一种很好的近似。为了考虑多次散射及分子散射与气溶胶散射及其相互作用,6S采用最新近似(state-of-the-art)和连续散射SOS(SuccessiveOrderofScattering)方法来求解辐射传输方程。 [1]
LOWTRAN
LOWTRAN是由美国地球物理实验室开发的单参数,谱带模式的大气传输模型,是计算大气透过率及辐射的软件包,其原意是“低谱分辨率大气透过率计算程序”,适用于从紫外、可见、红外到微波乃至更宽的电磁波谱范围内,包括云、雾、雨等多种大气状况的大气透过率及背景辐射。 [1]
MODTRAN
MODTRAN是LOWTRAN的改进模型,其程序的基本结构和框架保持原样。它覆盖了0-22600cm-1(即波长0.44μm-∞)的光谱范围,具有2cm-1的光谱分辨率。它利用二流(twosteams)近似模型考虑大气多次散射效应。MODTRAN是一个中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吸收带模式参数用最新HITRAN数据库计算而得,采用Curtis-Godson近似将多层的分层路径近似为等价的均匀路径,而且可以计算热红外的辐射亮度、辐照度等。 [1]
FASCODE
FASCODE是一个全世界公认的、以完全的逐线Beer-Lambert算法计算大气透过率和辐射的软件,它的分辨率很高,提供了“精确”透过率计算,并且考虑了非局地热力平衡状态的影响,原则上它的应用高度不受限制。因此,FASCODE通常用作评估遥感系统或参数化带模型的标准,也常用于大气精细化结构的研究。 [1]

大气传输、大气辐射传输相关推荐

  1. modtran matlab,大气辐射传输模型(6S,MODTRAN)

    相对辐射校正和绝对辐射校正 基于物理模型的绝对辐射校是利用一系列参数(例如,卫星过境时的地物反射率,大气的能见度,太阳天顶角和卫星传感器的标定参数等)将遥感图像进行校正的方法.仪器引起的误差畸变一般在 ...

  2. 浅谈经典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5S模型 1986年由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大气光学实验室Tanre D.等人研发了5S模型,5S模型不仅可以用来模拟太阳辐射传输过程,还可以计算辐亮度.该模型假设大气吸收和散射作用可以耦合. 6S模型 6 ...

  3. AI Earth 深度学习模型替换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中的参数化方案-大气辐射传输方案

    1.背景 太阳辐射和热辐射是大气和海洋运动的最根本的驱动力.大气辐射传输过程实际上已经可以通过一种叫做LBLRTM的辐射模型精确计算,但是LBLRTM模型同时也最为耗时.因此,有各种各样的辐射传输参数 ...

  4. 王道考研 计算机网络19 传输层 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 TCP UDP

    传输层 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一套标准协议. 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 ...

  5. 大气快速辐射传输模型RTTOV12.2安装教程及心得体会

    写在前边的话 安装RTTOV这条路是真的不容易啊,一不小心全是坑!为此我还请教了我的二导,导师手把手地教我,让我感激涕零,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二导!!鞠躬!再次被二导的学识渊博所折服!我一定会好好跟着您 ...

  6. 文件服务器传输,文件服务器传输

    文件服务器传输 内容精选 换一换 本节操作介绍如何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本地主机上使用FTP上传文件到云服务器.已在待上传文件的云服务器中搭建 FTP 服务.如果您的云服务器为 Windows 操 ...

  7.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 : TCP 可靠传输 ( 可靠传输机制 | 快速重传机制 )

    文章目录 一.TCP 可靠传输 二.TCP 可靠传输机制 三.TCP 快速重传 机制 一.TCP 可靠传输 可靠性 : 保证 接收方进程 从 TCP 缓冲区 中读取的数据 与 发送方进程 发送的数据 ...

  8. CSocket文件传输 分段传输的关键代码

    分段传输的关键代码 struct FILEINFO {  int fileLength;//文件长度  char fileName[100];//文件名 }; 服务器: CFileDialog fil ...

  9. php视频流传输,视频流传输协议RTP/RTCP/RTSP/HTTP的区别

    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RTSP发起/终结流媒体.RTP传输流媒体数据.RTCP对RTP进行控制,同步.之所以以前对这几个有点分不清,是因为CTC标准里没有对RTCP进行要求,因此在标准RTSP的代码中没 ...

  10. java socket 消息中转,Java中Socket实现消息传输(传输原型)

    项目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其中做了一个消息的转发功能,所以自己也写一个简单的例子看看 先一步步的来吧,先写好一个Socket的消息传输的原型来,再一步步的改进吧. 其实在这个基础上要中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1 ...

最新文章

  1. 【Leetcode】刷题之路4(python版)
  2. vue vue-router vuex element-ui axios 的学习笔记(七)完善登录注册
  3. Cron 表达式一篇通
  4. 物流系统开发中,Dev倥件的使用
  5. 字节跳动算法工程师总结:中高级java开发面试题
  6. 贼好理解,这个项目教你如何用百行代码搞定各类NLP模型
  7. ssh关闭终端切断SSH连接
  8. Error: Delta RPMs disabled because /usr/bin/applyd
  9. matlab误差分析,数值分析之MATLAB实验一误差分析
  10. 美国农业初创公司Gotham Greens获2900万美元融资:用大数据运营温室
  11. 关于Python中的基础问题与重点语法分析
  12. Openjudge:苹果和虫子
  13. MySql查询优化性能调优,sql性能自测方法,及Mysql索引介绍
  14. 【Beta】Scrum Meeting 7 与助教谈话
  15. GRNN神经网络学习笔记_matlab
  16. C语言计算今天是一年的第几周
  17. python+短信宝实现手机短信发送
  18. python代码流星雨_HTML5梦幻之旅——炫丽的流星雨效果实现过程_html5教程技巧
  19. SaaS鉴证实录:网络营销企业的自我营销之道
  20. Windows电脑如何运用CMD破解自己遗忘的WiFi,无需重置,轻松几步,便可得知密码

热门文章

  1. 中国兽药市场投资分析与发展前景展望报告2022版
  2. Facebook分享动态内容
  3. python3网络爬虫-介绍
  4. python3爬虫教程
  5. C++ 学习笔记10
  6. 基于SPRINGBOOT高速交警日常办公管理系统
  7. Vue——组件化开发
  8. linux下的stl文档,Linux_Instl_HardDisk
  9. pyltp安装教程——保姆级
  10. SD敢达服务器源码,《sd高达wars》金手指代码 SD高达G世纪WARS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