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图解 Redis 啦。

我在前两篇已经给大家图解了 AOF 和 RDB,这两个持久化技术保证了即使在服务器重启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数据(或少量损失)。

不过,由于数据都是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如果出事就完犊子了,比如:

  • 如果服务器发生了宕机,由于数据恢复是需要点时间,那么这个期间是无法服务新的请求的;

  • 如果这台服务器的硬盘出现了故障,可能数据就都丢失了。

要避免这种单点故障,最好的办法是将数据备份到其他服务器上,让这些服务器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这样即使有一台服务器出现了故障,其他服务器依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多台服务器要保存同一份数据,这里问题就来了。

这些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如何保持一致性呢?数据的读写操作是否每台服务器都可以处理?

Redis 提供了主从复制模式,来避免上述的问题。

这个模式可以保证多台服务器的数据一致性,且主从服务器之间采用的是「读写分离」的方式。

主服务器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当发生写操作时自动将写操作同步给从服务器,而从服务器一般是只读,并接受主服务器同步过来写操作命令,然后执行这条命令。

也就是说,所有的数据修改只在主服务器上进行,然后将最新的数据同步给从服务器,这样就使得主从服务器的数据是一致的。

同步这两个字说的简单,但是这个同步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要考虑的事情不是一两个。

我们先来看看,主从服务器间的第一次同步是如何工作的?

第一次同步

多台服务器之间要通过什么方式来确定谁是主服务器,或者谁是从服务器呢?

我们可以使用 replicaof(Redis 5.0 之前使用 slaveof)命令形成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关系。

比如,现在有服务器 A 和 服务器 B,我们在服务器 B 上执行下面这条命令:

# 服务器 B 执行这条命令replicaof <服务器 A 的 IP 地址> <服务器 A 的 Redis 端口号>

复制代码

接着,服务器 B 就会变成服务器 A 的「从服务器」,然后与主服务器进行第一次同步。

主从服务器间的第一次同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建立链接、协商同步;

  • 第二阶段是主服务器同步数据给从服务器;

  • 第三阶段是主服务器发送新写操作命令给从服务器。

为了让你更清楚了解这三个阶段,我画了一张图。

接下来,我在具体介绍每一个阶段都做了什么。

第一阶段:建立链接、协商同步

执行了 replicaof 命令后,从服务器就会给主服务器发送 psync 命令,表示要进行数据同步。

psync 命令包含两个参数,分别是主服务器的 runID 和复制进度 offset

  • runID,每个 Redis 服务器在启动时都会自动生产一个随机的 ID 来唯一标识自己。当从服务器和主服务器第一次同步时,因为不知道主服务器的 run ID,所以将其设置为 "?"。

  • offset,表示复制的进度,第一次同步时,其值为 -1。

主服务器收到 psync 命令后,会用 FULLRESYNC 作为响应命令返回给对方。

并且这个响应命令会带上两个参数:主服务器的 runID 和主服务器目前的复制进度 offset。从服务器收到响应后,会记录这两个值。

FULLRESYNC 响应命令的意图是采用全量复制的方式,也就是主服务器会把所有的数据都同步给从服务器。

所以,第一阶段的工作时为了全量复制做准备。

那具体怎么全量同步呀呢?我们可以往下看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主服务器同步数据给从服务器

接着,主服务器会执行 bgsave 命令来生成 RDB 文件,然后把文件发送给从服务器。

从服务器收到 RDB 文件后,会先清空当前的数据,然后载入 RDB 文件。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主服务器生成 RDB 这个过程是不会阻塞主线程的,也就是说 Redis 依然可以正常处理命令。

但是这期间的写操作命令并没有记录到刚刚生成的 RDB 文件中,这时主从服务器间的数据就不一致了。

那么为了保证主从服务器的数据一致性,主服务器会将在 RDB 文件生成后收到的写操作命令,写入到 replication buffer 缓冲区里。

第三阶段:主服务器发送新写操作命令给从服务器

在主服务器生成的 RDB 文件发送后,然后将 replication buffer 缓冲区里所记录的写操作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然后从服务器重新执行这些操作。

至此,主从服务器的第一次同步的工作就完成了。

命令传播

主从服务器在完成第一次同步后,双方之间就会维护一个 TCP 连接。

后续主服务器可以通过这个连接继续将写操作命令传播给从服务器,然后从服务器执行该命令,使得与主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相同。

而且这个连接是长连接的,目的是避免频繁的 TCP 连接和断开带来的性能开销。

上面的这个过程被称为基于长连接的命令传播,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第一次同步后的主从服务器的数据一致性。

分摊主服务器的压力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主从服务器在第一次数据同步的过程中,主服务器会做两件耗时的操作:生成 RDB 文件和传输 RDB 文件。

主服务器是可以有多个从服务器的,如果从服务器数量非常多,而且都与主服务器进行全量同步的话,就会带来两个问题:

  • 由于是通过 bgsave 命令来生成 RDB 文件的,那么主服务器就会忙于使用 fork() 创建子进程,如果主服务器的内存数据非大,在执行 fork() 函数时是会阻塞主线程的,从而使得 Redis 无法正常处理请求;

  • 传输 RDB 文件会占用主服务器的网络带宽,会对主服务器响应命令请求产生影响。

这种情况就好像,刚创业的公司,由于人不多,所以员工都归老板一个人管,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人员的扩充,老板慢慢就无法承担全部员工的管理工作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老板就需要设立经理职位,由经理管理多名普通员工,然后老板只需要管理经理就好。

Redis 也是一样的,从服务器可以有自己的从服务器,我们可以把拥有从服务器的从服务器当作经理角色,它不仅可以接收主服务器的同步数据,自己也可以同时作为主服务器的形式将数据同步给从服务器,组织形式如下图:

通过这种方式,主服务器生成 RDB 和传输 RDB 的压力可以分摊到充当经理角色的从服务器

那具体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在「从服务器」上执行下面这条命令,使其作为目标服务器的从服务器:

replicaof <目标服务器的IP> 6379

复制代码

此时如果目标服务器本身也是「从服务器」,那么该目标服务器就会成为「经理」的角色,不仅可以接受主服务器同步的数据,也会把数据同步给自己旗下的从服务器,从而减轻主服务器的负担。

增量复制

主从服务器在完成第一次同步后,就会基于长连接进行命令传播。

可是,网络总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嘛,说延迟就延迟,说断开就断开。

如果主从服务器间的网络连接断开了,那么就无法进行命令传播了,这时从服务器的数据就没办法和主服务器保持一致了,客户端就可能从「从服务器」读到旧的数据。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此时断开的网络,又恢复正常了,要怎么继续保证主从服务器的数据一致性呢?

在 Redis 2.8 之前,如果主从服务器在命令同步时出现了网络断开又恢复的情况,从服务器就会和主服务器重新进行一次全量复制,很明显这样的开销太大了,必须要改进一波。

所以,从 Redis 2.8 开始,网络断开又恢复后,从主从服务器会采用增量复制的方式继续同步,也就是只会把网络断开期间主服务器接收到的写操作命令,同步给从服务器。

网络恢复后的增量复制过程如下图:

主要有三个步骤:

  • 从服务器在恢复网络后,会发送 psync 命令给主服务器,此时的 psync 命令里的 offset 参数不是 -1;

  • 主服务器收到该命令后,然后用 CONTINUE 响应命令告诉从服务器接下来采用增量复制的方式同步数据;

  • 然后主服务将主从服务器断线期间,所执行的写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然后从服务器执行这些命令。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主服务器怎么知道要将哪些增量数据发送给从服务器呢?

答案藏在这两个东西里:

  • repl_backlog_buffer,是一个「环形」缓冲区,用于主从服务器断连后,从中找到差异的数据;

  • replication offset,标记上面那个缓冲区的同步进度,主从服务器都有各自的偏移量,主服务器使用 master_repl_offset 来记录自己「」到的位置,从服务器使用 slave_repl_offset 来记录自己「」到的位置。

那 repl_backlog_buffer 缓冲区是什么时候写入的呢?

在主服务器进行命令传播时,不仅会将写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还会将写命令写入到 repl_backlog_buffer 缓冲区里,因此 这个缓冲区里会保存着最近传播的写命令。

网络断开后,当从服务器重新连上主服务器时,从服务器会通过 psync 命令将自己的复制偏移量 slave_repl_offset 发送给主服务器,主服务器根据自己的 master_repl_offset 和 slave_repl_offset 之间的差距,然后来决定对从服务器执行哪种同步操作:

  • 如果判断出从服务器要读取的数据还在 repl_backlog_buffer 缓冲区里,那么主服务器将采用增量同步的方式;

  • 相反,如果判断出从服务器要读取的数据已经不存在 repl_backlog_buffer 缓冲区里,那么主服务器将采用全量同步的方式。

当主服务器在 repl_backlog_buffer 中找到主从服务器差异(增量)的数据后,就会将增量的数据写入到 replication buffer 缓冲区,这个缓冲区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它是缓存将要传播给从服务器的命令。

repl_backlog_buffer 缓行缓冲区的默认大小是 1M,并且由于它是一个环形缓冲区,所以当缓冲区写满后,主服务器继续写入的话,就会覆盖之前的数据。

因此,当主服务器的写入速度远超于从服务器的读取速度,缓冲区的数据一下就会被覆盖。

那么在网络恢复时,如果从服务器想读的数据已经被覆盖了,主服务器就会采用全量同步,这个方式比增量同步的性能损耗要大很多。

因此,为了避免在网络恢复时,主服务器频繁地使用全量同步的方式,我们应该调整下 repl_backlog_buffer 缓冲区大小,尽可能的大一些,减少出现从服务器要读取的数据被覆盖的概率,从而使得主服务器采用增量同步的方式。

那 repl_backlog_buffer 缓冲区具体要调整到多大呢?

repl_backlog_buffer 最小的大小可以根据这面这个公式估算。

我来解释下这个公式的意思:

  • second 为从服务器断线后重新连接上主服务器所需的平均 时间(以秒计算)。

  • write_size_per_second 则是主服务器平均每秒产生的写命令数据量大小。

举个例子,如果主服务器平均每秒产生 1 MB 的写命令,而从服务器断线之后平均要 5 秒才能重新连接主服务器。

那么 repl_backlog_buffer 大小就不能低于 5 MB,否则新写地命令就会覆盖旧数据了。

当然,为了应对一些突发的情况,可以将 repl_backlog_buffer 的大小设置为此基础上的 2 倍,也就是 10 MB。

关于 repl_backlog_buffer 大小修改的方法,只需要修改配置文件里下面这个参数项的值就可以。

repl-backlog-size 1mb

复制代码

总结

主从复制共有三种模式:全量复制、基于长连接的命令传播、增量复制

主从服务器第一次同步的时候,就是采用全量复制,此时主服务器会两个耗时的地方,分别是生成 RDB 文件和传输 RDB 文件。为了避免过多的从服务器和主服务器进行全量复制,可以把一部分从服务器升级为「经理角色」,让它也有自己的从服务器,通过这样可以分摊主服务器的压力。

第一次同步完成后,主从服务器都会维护着一个长连接,主服务器在接收到写操作命令后,就会通过这个连接将写命令传播给从服务器,来保证主从服务器的数据一致性。

如果遇到网络断开,增量复制就可以上场了,不过这个还跟 repl_backlog_size 这个大小有关系。

如果它配置的过小,主从服务器网络恢复时,可能发生「从服务器」想读的数据已经被覆盖了,那么这时就会导致主服务器采用全量复制的方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要调大这个参数的值,以降低主从服务器断开后全量同步的概率。


参考资料

  • 《Redis 核心技术与实战》

  • 《Redis 设计与实现》

  • 《Redis 源码分析》

总结了很多有关于java面试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助正在学习java的小伙伴。由于资料过多不便发表文章,创作不易,望小伙伴们能够给我一些动力继续创建更好的java类学习资料文章,
请多多支持和关注小作,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右上角私信我回复【999】即可领取免费学习资料谢谢啦!

在我差点崩溃了的时候,还好有主从复制相关推荐

  1. 差点崩溃了,还好有主从复制!

    我已经给大家图解了 AOF 和 RDB,这两个持久化技术保证了即使在服务器重启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数据(或少量损失). 不过,由于数据都是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如果出事就完犊子了,比如: 如果服务器发生了 ...

  2. 裸辞三个月之后,我差点崩溃了

    来自:程序员求职面试(微信号:CoderJob) 内容参考自:新京报.UniCareer.微博.拉勾等 最近看到一对杭州情侣3年2次裸辞自驾游, 我承认,我酸了. (视频自:新京报) 他们北到漠河北极 ...

  3. 用WT516P6Core离线语音模块在烧录和连接MCU时要注意避开的坑,要不挠掉头发也钻不出来!我差点套进去了,还好他们技术人员给力!把我给扯出来了!做了一个踩坑记录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会选择用WT516P6Core离线语音模块呢?原因有几点,一是他支持自定义语音,虽然说现在是针对开发爱好者给的是一个公共帐号,也就是同一个入口,使用的是同一个帐号,都可以在上面建项目.发布项目, ...

  4. 如何查看本地的崩溃log_过年回家,还怕抢不到票?程序员教你如何抢票

    2019年接近尾声,距离春节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26日起,2020年除夕火车票正式开售,抢票大战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是否为某抢票 App 加速而烦恼,是否为车票"秒光而烦恼".别慌, ...

  5. 看完这篇还不懂 MySQL 主从复制,可以回家躺平了~

    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数据库就是 MySQL 了,随着业务的增加,如果单单靠一台服务器的话,负载过重,就容易造成宕机. 这样我们保存在 MySQL 数据库的数据就会丢失,那么该怎么解决呢? 其实 ...

  6. 看完这篇还不懂 MySQL 主从复制?那就回家葛优躺吧!

    前言 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数据库就是 MySQL 了,随着业务的增加,如果单单靠一台服务器的话,负载过重,就容易造成宕机. 这样我们保存在 MySQL 数据库的数据就会丢失,那么该怎么解决呢? ...

  7. 敏友的【敏捷个人】有感(9): 2012年,开始我的敏捷个人之行

    2010年我对个人管理进行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在2011年提出敏捷个人概念,并且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多次交流,在一些大会上也做过分享.现在,已经有很 多IT和非IT的敏友们知道并在践行敏捷个人,帮助自己更 ...

  8. 崩溃!还未修复的 Bug,凌晨三点遭到黑客 DDoS 攻击 | 技术头条

    [CSDN编者按]互联网时代的鏖战,未必看得见烟火,但却同样让人抓狂.本文的作者,以记叙文的方式,亲自诉说了自己是如何在午夜凌晨,花了几个小时攻克掉黑客的DDoS攻击.而这件事中所展露出来的作者的极客 ...

  9. 都2022年了,你还在看PS脸色小心翼翼作图?

    当全世界只剩一款软件可以用,你的选择是? 90%的设计师,会毫不犹豫选择Photoshop!!! 因为,无论是绘画.合成还是渲染,PS都能游刃有余!! 总之,Ps的强大是你所无法想象的. 但常在河边走 ...

  10. vivado中的rtl中电路图无发生成_Vivado 综合崩溃调试指南

    欢迎FPGA工程师加入官方微信技术群 要解决任何综合崩溃问题,通常应该从了解崩溃发生在综合的哪个阶段着手,以及工具方面是否有任何迹象指向特定的模块.赋值.声明或推断. 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日志不足的状况 ...

最新文章

  1. 计算机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论文,大学生物科学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
  2. 内核同步机制——完成量
  3. 计算机知识小技巧,计算机知识---基本操作小技巧.pptx
  4. RDD持久化、广播、累加器
  5. Oracle环境变量
  6. shell将输入的参数逆序
  7. 《霸王别姬》经典台词
  8. SCOM 2012系列⑪单台服务器性能图监控
  9. 空间计量模型_5种经典空间计量模型的回归命令、程序及原始数据:SAR模型、SDM模型、SAC模型、SEM模型及GSPRE模型...
  10. 13-Spring动态代理
  11. 应用计算机测定伏安特性实验,实验25应用计算机测电阻伏安特性.doc
  12. 测试/开发程序员喜欢跳槽?跳了就能涨工资吗?
  13. Material Design学习总结
  14. 自然生长不含咖啡碱的茶树新品种--T三有机可可茶
  15. 无人值守u盘安装linux,U盘无人值守安装Linux操作系统
  16. 华为鸿蒙糸统其它手机可以用吗,鸿蒙系统vivo能用吗
  17. 数据中台到底如何落地实现【含架构图及代码】
  18. 收银系统连接授权服务器失败,超市收银系统错误-COMException 依赖服务或组无法启动(0x8007042C)处理办法...
  19. 万能LUT调色PR预设包
  20. 传输指令ssh,sftp,scp

热门文章

  1. python求三角形斜边-python 已知三条边求三角形的角度案例
  2. 基于C++的即时通信软件设计
  3. js禁止苹果页面底部滚动_js禁止页面滚动
  4. 软件项目确立的几个步骤
  5. html时间倒计时代码,html网页时间显示代码和倒计时代码大全
  6. 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多项分布、Beta分布、Dirichlet分布、连续分布(正态分布)、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贝叶斯理论
  7. 华为手机非华为电脑NFC一碰传使用
  8. 阅读学术论文的心得体会
  9. 测试固态硬盘有没有坏道的软件,固态硬盘有坏道怎么办(ssd坏块检测工具)
  10. Elasticsearch顶尖高手系列:高手进阶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