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书籍

《学会提问》,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著

许蔚翰 / 吴礼敬 译,读书笔记达人 | ONE

我们生活在嘈杂、喧嚣和不确定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和媒体兜售的观点,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

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的确,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能清晰定位问题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面对海量的信息,只有掌握批判性思维,我们才能“披沙拣金”,成为自己的“信息把关人”。

一、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确实有很多人在谈论学习或教授批判性思维,而且这些人知道批判性思维有赖于系统性地提问,但是他们并未言明:该问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又是如何促使人们对他人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深思熟虑和公平允正的评价的呢?

批判性思维鼓励你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掂量别人所说的话,看看它们的分量如何。批判性思维会解放你的身心,让你有能力成为自己迈向未来道路上的指导者。

一个批判性思维者应该是:

第一,博览广识,涉猎广泛,为从多角度理解假设提供基础;

第二,以理由和证据作为决定的依据;

第三,以愿意接受的姿态对待他人的信念,但以质疑的态度来确认该信念是否有强有力的支撑的;

第四,迫使他或她自己寻求和尊重对其主张的真相的多种思考方法。

只有公众都能独立思考和判断,社会才能高效地运转。

二、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包括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评价性问题,加上在适当时机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在真实的世界里,各色人等总是坚称我们一定要按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做,因为他们最懂行,知道我们该穿什么,该吃什么,该买什么,该相信什么。

但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能工巧匠,对那些观点和主张加以剪裁、取舍,将它们整合成自己的决定,这样才能做个有主见的人。

1.批判性思维的三个维度

第一,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

第二,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第三,有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批判性问题的强烈渴望。

2.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相对而言比较被动,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往往既轻松又快捷,特别是在你看到的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运用这种思维更是毫不费力。

海绵式思维有个严重而又致命的缺陷:对于哪些信息和观点可以相信,哪些信息和观点应该摒弃,它提供不了任何判断方法。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那么最后读到的内容是什么,他就会相信什么。

淘金式思维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和它展开互动。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法的模式,在他们想要判断自己的所见所闻有多大价值时可以借鉴。要想在对话的过程中披沙拣金,就需要不断地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一个会思考和判断的人愿意赞同别人的观点,他得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些令人信服的答案。别人话中的不合理之处并不会自动跳到你的眼前,你需要不断地提问,最好的查缺补漏方法就是批判性地提问。

3.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捍卫自己的信念,也可以用来对自己初始的信念加以评价和修正。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目的就是坚决抵制和驳倒那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将把那些意见和你不一样的人驳得哑口无言、乖乖认输作为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标,会毁掉批判性思维潜在的人道和进步性的特征。

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主张都提出批判性问题,包括对我们自己的主张,并不一定会迫使我们放弃初始信念。

它有可能会让我们变得对初始信念更加坚定,因为对这些信念进行批判性的检视有时会让我们相信得更坚决。

4.批判思维者应该持有的四点价值观

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的观念(常常不曾言明),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我们据此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批判性思维者的目标就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以及更好的决定,有些价值观能让你加速迈向这些目标,而另一些价值观则难以奏效,应该持有的四点主要价值观:

第一,自主决断。

第二,好奇心。

第三,谦恭有礼。

第四,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

三、怎么拥有批判性思维?

要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我们可以从以下11个批判性问题思考:

1.论题

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原动力。

① 分类论题: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是指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比如:

a.音乐学习是不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

b.导致家庭暴力的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c.服用帕罗西汀(Paxil)是不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规定性论题是指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比如:

a.公立学校里应不应该教授智能设计?

b.对骗取医疗补助的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c.我们应不应该禁止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使用以缓解哮喘病发病率的上升势头?

② 寻找论题

第一,写作者或发言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

第二,你可以在文章的正文中找到论题,通常在文章的开头甚至标题中就可以找到它。

第三,如果论题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会有一些提示性的话语。

第四,论题中涉及的问题并不总是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从其他线索中去推断。

2.结论

结论即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接收的信息,很多情况下,必须先找到结论才能确认论题。

① 寻找结论

要找到结论,批判性思维者就要问“作者或演说者想要证明什么”或者“他们表达的要点是什么”,其实就是寻找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相信的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

② 找到结论的5条线索

第一,问问论题是什么。比如:文章的标题、文章的开头几段等。

第二,寻找指示词。比如:因此、表明、由此可见、由此、因此得出等。

第三,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比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第四,记住结论不是什么。比如:例证、数据、定义、背景材料、证据这些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

第五,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比如:做着相关联组织机构的信息。

3.理由

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隐喻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结论可信度的基础,是结论成立背后的逻辑。

和寻找结论的情形一样,有些特定的词常会指示紧随其后的就是理由,比如:由于、研究显示、因为这个事实、因为这个原因、由以下次了支撑、因为证据显示等。

4.避免词语不明确

准确辨认出关键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是你在决定是否同意别人观点时的一个必要步骤。

虽然找到结论和理由为你提供了基本清晰的论证结构,但你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这些部分的确切含义,然后才能对呈现在你面前的观点做出公正的回应。

① 找准关键词

这里关键词或短语是指在论题的语境里有不止一层潜在含义的词或短语。一个词或短语越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一个词所指代的对象离特定、具体的事例越遥远,它也就越抽象。

第一,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

第二,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短语。

第三,留心抽象的词或短语。

第四,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的定义。

② 检查歧义

你知道在哪儿找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重点关注每个词或短语,问问自己:“我知不知道它的意思?”要回答这个重要问题,你需要克服两个主要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你自认为理解的和写作者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第二个障碍是认为词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很多词语都不是这样。因此,别忘了问自己:“这些词语或短语是否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③ 根据上下文找出真正含义

写作者和发言者很少会给关键词下定义,想理解一个模糊不清的陈述到底是什么意思,通常唯一可以依靠的线索就是这些词语的上下文语境。

聚焦歧义现象的批判性问题为你奠定了不偏不倚的基础,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同意某些论证。如果你与想要说服你的人对论证过程中用到的关键词的意思在理解上存在分歧,那么你首先要解决这些分歧,然后才能接受他提供的论证。

5.假设

假设是一个通常没有明说出来的信念,写作者认为其是理所当然的,并用来支持外显的论证。

① 四个关键属性

第一,隐藏或未明说出来。

第二,对决定结论有较大影响。

第三,对指向一个特定结论的理由而言是必要的。

第四,可能具有欺骗性。

② 寻找假设

其一,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寻找理由要证明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连接假设);

其二,在理由中,寻找理由成立所必不可少的假设。

③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提供的理由,进而影响到他的结论,要找到价值观假设,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就是检查一下作者的背景。

描述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而规定性假设或者说价值观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

6.谬误

谬误就是论证中的欺骗手段,交流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接受他的结论。一旦立论者出现下列任一行为,你就应该拒绝接受他的论证。

我们总结了如下14种常见的谬误,这些假设屡见不鲜,为了帮助你快速记忆,我们给它们起了名字。

① 人身攻击型谬误

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a.XX就是一个骗子,你怎么能相信他说的话?

b.此人是吃人嘴软,你怎么能支持他的观点?

② 叙述谬误

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能讲出一个貌似可以解释一系列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故事,所以我们已认识到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全部联系。

a.我看见猫飞了,所以猫一定是会飞的。

b.我听说xxx,所以xxx。

③ 滑坡谬误

假设采取某种做法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a.如果我们同意让员工不加班,那么公司业绩一定会下滑。

b.如果我们同意甲方需求,那么一定会带来更多需求,进而导致项目延期。

④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错误地认为如果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a.如果你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就不能推出这种新药。

b.假如你的软件还存在BUG,你就不应该把它推向市场。

c.如果你没学完新媒体的知识,你就不能做新媒体。

⑤ 诉诸公众谬误

试图通过引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观点,以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以为很多人支持的事就是可取的。

a.调查显示80%的群众支持加薪,所以我们应该在全国实施普涨工资来应对通货膨胀。

b.民意调查显示73%的人认为应该允许使用药用大麻,所以我们就该同意把大麻作为缓解疼痛的药物。

⑥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a.专家表示官员公开财产在操作上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b.专家表示白酒都含有塑化剂,适当饮用无害。

c.有科学家说亩产可以过万斤,所以我们就相信了。

⑦ 诉诸感情谬误

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a.拿了房地产商好处的专家总是鼓吹有利于他们的政策。

b.每一个受过奸商伤害的人都不能饶恕这种事。

⑧ 稻草人谬误

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其容易受到攻击,进而攻击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的观点。

a:产前应该做个B超检查。

b:我反对,这些医生是想杀死有缺陷的生命。

⑨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

a.要么考研,要么考公务员,否则我们就找不到好工作。

b.在通货膨胀的今天,理财的两种最佳选择一是股票,二是房产。

⑩ 乱扣帽子谬误

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所以你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a.你妈妈为什么最近脾气不好?她肯定到更年期了。

b.爸爸酗酒,行为古怪,是因为中年危机。

⑪ 计划谬误

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很多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

a.我之前写过文章,这次也只要一小时(没有考虑选题和素材)。

b.我之前做活动特别顺利,这次活动也没问题。

⑫ 粉饰谬误

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情感认同的描述品行的词语,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这是一位有爱心的女士,她有决心、信心和勇气,支持儿童事业和环境保护,为这位女士投票就是为公正、爱、和平等投票。

⑬ 转移话题谬误

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以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赢得论证。

a.我不是告诉你要按时回家吃饭吗?你看你总是在责怪我!

b.为什么现在通货膨胀这么严重?难道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吗?

⑭ 循环论证谬误

在论证过程中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a.PPT比板书好,因为PPT在呈现材料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b.经济发展会推动股票上涨,因为在经济发展地区,股票都在上涨。

c.我爱牛人们精辟的观点,因为牛人观点犀利,不正值得信赖吗?

7.证据效力

当证据接近事实而远离纯粹的见解时,它就具有说服力。

换句话说,我们希望我们的结论基于关于世界的确凿陈述,而非某种见解,或对于什么真实、什么可靠的异想天开的猜测。

以下六个陈述宣称描述了我们世界的特征,基于提出特定事实性主张的人的看法。作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你需要警惕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削弱来自这些来源的证据。

① 个人经历

根据少数人的经历就得出关于整体的结论。虽然结论有可能是对的,但推理过程绝对是错误的。

案例:如果你没有读过原著,你不可能在写作中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

② 典型案例

通过对一个或几个特殊个体或事件进行详细描述来支持结论, 以观察或访谈为基础。

案例:最近多起贪官落网源自微博举报,这充分说明微博是建立群众监督的利器。

③ 当事人证言

商业信息、影视广告、书籍封底经常使用他人经验证词,企图说服我们。

案例:我郑重向你推荐这种减肥药,因为我朋友使用一周后瘦了3公斤。

④ 专家陈述

权威专家对特定的问题,似乎比多数人了解更多的信息。

案例:根据医生建议,我应该服用抗抑郁药物,以帮助自己应对最近这段时间的抑郁症状,并且我无需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⑤ 个人观察

一种有价值的证据,是许多科学研究的基础。

案例:在一起抢劫案中,一名目击证人说犯人手里拿着一把很大的手枪,其实犯人只是拿着一根木棍。

⑥ 调查研究

有大量观察资料为依据,并且常常具有特殊分量的一种权威意见,其它合乎条件的人能重复验证结果。

案例:大量的科学实验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

8.替代原因

替代原因即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它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第一,很多类型的事件都可以由各种替代原因来解释。

第二,专家可能检查同一个证据并发现不同的原因来对它加以解释。

第三,大部分立论者都只提供那些他们偏好的原因,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读者或听众必须自己找出替代原因。

第四,想出替代原因是个创造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这类原因不会一目了然。

最后,一个因果断言的确定性和言之成理的替代原因的数量成反比。因此,找到多个替代原因,可以让批判性思维者获得适当的理智上的谦逊。

9.数据的欺骗性

统计数据可能(而且经常会)撒谎,它们并不一定能证明表面上证明的观点。不知来历的数据最常见的用处就是借助很大的数字让别人加深印象或警示别人,在对这样的数据做出反应之前,我们先要问一问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当你遇到平均值的时候记住全距和数值分布的一个总体好处,就是提醒你大多数人或事并不符合确切的平均值,与平均值差异极大的结果也在预料之中。

10.重要的省略信息

重要的省略信息是指那些将会决定你该不该被写作者或者发言者的论证所影响,即影响你的论证过程的信息。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时空的限制。

第二,我们大部分人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都很有限,并且如果信息长得没完没了,我们就会感到厌倦。

第三,进行论证的人掌握的知识总是不完全的。

第四,作者就想欺骗你,原因是那些试图给你提建议或想要说服你的人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常常和你的并不相同。

你得提醒自己,不管支撑某一判断或观点的理由乍一看多么吸引人,你都必须再仔细看看,以寻找那些省略的信息,寻找常见类型的重要信息的一些线索:

(1)常见的反驳论证

(2)遗漏的定义

(3)遗漏的价值偏好或者视角

(4)论证中所说的“事实”的来源

(5)用来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6)收集或组织证据的替代性技术

(7)遗漏的或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者数据

(8)省略的结果,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结果,是短期还是长期结果,是提倡的还是反对的结果

(9)当为特殊的预测技巧进行辩护时省略掉关于预测失败或者预测失误的信息

(10)在考虑省略的信息时,要记住问一问:“这个行动潜在的长期负面效果是什么?”

作为批判性思维者,你的选择是表达你对这个存在信息缺失的论证的不快,不断搜寻你所需要的信息,或者在这个论证比其他的论证好的基础上,谨慎地同意这个论证。

11.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对大多数重要的争论而言,出现大量的结论是理所当然的。

重大的问题很少能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不是”来回答。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非正即误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他们就是在使用二分式思维。

非黑即白的思维就像正反思维一样,用一种简化了的形式掩盖了一个问题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的复杂性,这种简化了的形式隐匿了一个问题可能的答案的多样性。

四、总结

中国古代亚圣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生活在一个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每时每刻都被这个世界嘈杂、喧嚣、泛滥成灾的信息所冲击,大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小到个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我们如果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照单全收地接受别人兜售的观点,那样我们就失去了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会始终拥有审慎的态度、质疑的精神和探究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和求实创新的习惯。

end

如何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相关推荐

  1. 做一个具有阳光思维的人

    做一个具有阳光思维的人,任何时候,利用阳光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每隔举动,利用阳光的思维去思考和人相处的过程. 工作久了突然发现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了什么而出发,以前绝对是因为喜爱,可现在却参杂 ...

  2. 批判性思维如何养成?

    欢迎关注个人的微信公众号(饮歌者:novelren) 在现实生活中,批判性的思维能带给我们很多优势,比如可以更好的理清楚自己所处的情况.看清问题的本质.识别谎言,同时让自己的行为更具有逻辑性与可行性, ...

  3. 【读书笔记】《学会提问》——受用一生的批判性思维

    内容简介 摘抄语录 批判性地倾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加以系统判断,然后做出回应,这需要一整套技能和态度. 批判性思维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维度: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 ...

  4. 不懂批判性思维,可能正在限制你的程序员生涯!

    承香墨影 只分享最有用的原创技术干货! 关注 当你开始被动接受外界给予你的知识和反馈,而不去质疑它,你的大脑很快就会不知道那些东西是对的.你会觉得大家都不做的就是不能做的,也许别人只是有自己的客观原因 ...

  5. 用批判性思维去看问题

    http://www.36kr.com/p/204480.html 编者注:本文作者是 Prentice Mathew,原文发表在 Medium 上,题为<31 rules for a youn ...

  6. 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 读《学会提问》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立意很气人,意说女人都是潘金莲,很多还不如潘金莲.且看两个片段: 勾引被说成示爱,不要侮辱了"爱"字,武松拒绝之后马上就臭骂了一顿武松,回头又说武松勾引她, ...

  7. 产品团队的批判性思维:如何通过合理的决策带来合理的结果?

    本文为PMCAFF作者 PM熊叔 于社区发布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影响,为了不给国家添堵,不给家里添麻烦,我提前把回老家的车票退掉了,安静地呆在上海家中哪也不去,认认真真地过年.思考.写作. 今天这篇文 ...

  8. 数据科学的5种基本的面向业务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批判性思维 As Alexander Pope said, to err is human. By that metric, who is more human than us data scient ...

  9. 贝叶斯 定理_贝叶斯定理:批判性思维框架

    贝叶斯 定理 Have you ever noticed how you can be fuming with anger one second and absolutely calm the nex ...

  10.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想法: 其实所谓我朝教育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是不公正的.我们作文也是一样的论点论据论证,只是学习时候并没仔细考虑过而已. 以前写report的时候其实就体会过这些论证上的要求.论据必须标出处之 ...

最新文章

  1. 代练怎么检测出来的_王者荣耀:代练熬夜打上王者,天美发来58个字,不敢收一分钱...
  2. ElasticSearch _xpack用户管理
  3. 快速上手RaphaelJS--RaphaelJS_Starter翻译(三)
  4. 万物互联之~RPC专栏
  5. Bootstrap中的条纹进度条使用案例
  6. C和汇编---sizeof运算符和strlen函数
  7. 微信页面设计 小总结
  8. Ubuntu之解决需权限才能访问串口的方法
  9. C#编程(七)----------命名空间
  10. java URl 匹配器
  11. 用python实现千图成像工具,快给你的男/女神做一个吧~
  12. 巧除Word插入水印后页眉处的折线(转)
  13. Servlet常见错误 404错误 405错误 500错误等。解决方法
  14. 针织面料的全球与中国市场2022-2028年:技术、参与者、趋势、市场规模及占有率研究报告
  15. 独家:花呗上线聚合分期,与信用卡和解
  16. 自从被国家认定为新时代的农民工过后,国家又不让我 996 了.
  17. 在线升级,下载升级包过程中提示网络异常导致升级失败。
  18. 如何安装成英文版本的vmware
  19. frp-内网穿透-远程桌面
  20. 【三维目标检测】Second 模型 (一)

热门文章

  1. Matlab读取处理Excel数据并拟合正态分布曲线
  2. python3执行js之pyexecjs
  3. 慧翔PMP培训及感想
  4. 系统集成(IBMS)软件的功能
  5. mpchart点击_在MPAndroidChart中,如何为Barchart中的每个Bar添加click事件?
  6. 线性代数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例子,Sagemath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7. 如何在中国大陆三大运营商申请公网IPV4地址
  8. 神经网络pid控制原理框图,神经网络pid控制原理图
  9. linux制作grub启动u盘启动菜单,用u盘制作grub启动盘[来源不详]
  10. 华硕老毛子padavan固件花生壳ddns设置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