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简单来说,结构化思维就是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把它拆解成一个一个你能解决的部分。简单来说,结构化思维的定义就是:逻辑+套路。

举例: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问如何把大象装进冰箱?

首先问题的中心就是大象装进冰箱,核心要素就是冰箱、装这个过程、大象,然后逐步展开:

(1)第一步,找到合适的冰箱,打开冰箱门;

(2)第二步,通过合适的设备把大象装进冰箱;

(3)第三步,关上冰箱门。

以上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用结构化思维来分析问题的一个过程,把问题拆解成了三个方面,然后逐个分析得出结论,不仅是能把事情想全,而且还分析的很清楚。

可以说结构化思维就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建立一个先总后分的立体化分析方式,先看到的是问题的几个方面,也就是事物的几个关键因素,然后,再往下分析,从而让你实现从总体到局部的鸟瞰。

(一)表达要有逻辑

所谓逻辑是指我们的结构之间必须是有逻辑关系的。例如,你说话的时候用“第一、第二、第三”这个逻辑顺序是合理的,但是,用“第一,第二,第四”就会显得很奇怪。当然,即使你用了”一、二、三”,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你的内容有逻辑关系。想让内容有逻辑关系,我们要学会四种组织思想的逻辑关系:

1)演绎(因果)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演绎推理方式就是演绎顺序。比如,经典三段论:所有人都要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要死。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首先、然后、再者”等,很多的时间顺序同时也是因果顺序。

3)空间(结构)顺序:“前端、后端、数据”,“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化整为零(将整体分解为部分)等都是空间顺序。

4)程度(重要性)顺序:比如“最重要、次重要、不重要”等。

实际上,所有的逻辑关系都在这四种顺序之内。只要我们的思想和表达在这四种逻辑顺序之内,就是有逻辑的,否则就会显得没有逻辑性。

(二)做事要有套路

套路是指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个也非常重要。比如,5W2H 分析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的一个”套路”。试想一下,面对任何一个问题,你都能从 Why、Who、When、Where、What、How 和 How much(如下图所示),七个方面去思考。是不是比不知道这个方法论的人,用点状的思考,5W2H 分析法就全面得多。

(1)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2)WHY——为什么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没有替代方案?事情的目的很重要决定了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3)WHO——谁?由谁来做?
(4)WHEN——何时?什么时间做?什么时机最适宜?
(5)WHERE——何处?在哪里做?
(6)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是什么?
(7)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例如,我们在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和领域知识提炼的时候,就可以用上5W2H。5W2H模型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约束,要求我们提炼的领域知识必须具备模型的六个要素。这就好比两位侃侃而谈的交谈者,因为有了确定的主题与话题边界,一场本来是漫无目的野鹤闲云似的闲聊就变成了一次深度交流的专题高端对话。

逻辑是一种能力,而套路是方法论,是经验。逻辑是道的东西,而方法论是术的东西。二者都很重要,只有熟练的掌握二者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结构化思考。

二、如何进行结构化思考?

逻辑性和方法论是结构化思维的底层,那么如何进行结构化思考呢?这也是有方法论的,总的来说是有两个步骤,首先是“建立中心”,然后再进行“分解”。

(一)建立中心

建立中心也就是要定义清楚要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目标(结论)。是我们结构的顶层节点,也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搞清楚 why,然后再进行 how。

★ 建立中心有两种方式:

(1)自上而下:适用于问题比较明确的情况,我们只需要找到问题的核心要素即可,然后进行展开即可

(2)自下而上:对于问题不够明确的情况,我们需要对多种杂乱的内容,进行分类、剪枝、归纳汇总成一个中心

建立中心通常不会是一次成型的,随着对问题理解的变化,对中心的抽象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同的抽象层次其面对的问题宽度是不一样的。具体要用哪个层次的抽象作为“中心”,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面对“系统 bug 多”的问题,向上抽象是“提升代码质量”,向下抽象是“加强测试”,都可以作为中心,选择哪个为中心取决于你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注意:抽象层次越高,要解决的问题域越宽,外延越大。应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他是好人,这个描述就很抽象。他经常扶老奶奶过马路,因此他是好人,这样就具体化了。

注意:任何具体的个别东西,一定具有更高的抽象化概念。例如家里的花猫是雌猫,进一步是猫,再一步则属于猫类,哺乳类,脊椎动物,这样不断往上爬升,原来的事物看起来就会变得很抽象了。

抽象是指从具体事物抽出、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方面、本质属性与关系等,而将个别的、非本质的方面、属性与关系舍弃的思维过程。

(二)结构化分解方法

确定完中心之后,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结构,使用结构化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分解。分解的策略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四种逻辑顺序,即演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程度顺序。

在做空间分解的时候,要满足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即不重不漏。比如我们要对衣服进行分类,如果按照季节和风格进行分类,就会出现互相重叠,并且不能穷尽的情况,也就不满足 MECE。这种分类是逻辑混乱的。我们可以按季节分:春秋装,冬装,夏装。除了这3类之外,没有其他季节了,这个就是「不遗漏」。

(1)二分法,这种分类方式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比较常见,其实,就是把信息分成了A和非A两个部分,你比如说国内国外,已婚未婚,成人未成人,左右,男女,收入支出,专业业余等。

(2)过程法,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顺序对信息进行逐一的分类,日常生活当中制定的日程表,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达成目标的三个阶段等都属于过程分类,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对项目进展和阶段的汇报上,比如前面说的销售9条心法,其实就可以用过程方法来进行分类,比如按顾客进店、店内接待和送客这三个步骤,你就可以这样说:"第一,顾客进店时要对顾客保持微笑,有目光接触,第二,顾客在店时,要注意对顾客保持观察倾听,提供专业建议并进行正确引导,第三,送客时,要尊重客人意愿并表达持续服务的姿态"。

(3)要素法(结构法),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构成部分,比如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这种分类方法比较适用于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的特征,比如优秀员工的7种品质,公司的组织架构图等。

(4)公式法,就是说你可以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去分类,只要公式成立,那这样的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比如说销售额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就是把销售额通过公式拆解成了单价和数量,有些外企面试题里经常有这样的题目,如计算中国有多少个车辆,北京有多少个餐馆等,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车,而是想看你会不会用公式法进行简单折算,从而判断一个人的结构化思考力。

(5)矩阵法,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安排工作计划的时候,就经常使用矩阵法,我们将工作任务项从横向上按重要程度分为重要、不重要,再从纵向按紧急程度分为紧急、不紧急,就构成了一个四象限,分别是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紧急不紧急,这种分类方式,就叫做矩阵法,其实本质上是使用了两次二分法而已。

三、结构化思维应用

(一)如何落地新团队?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刚刚入职一家新公司,或者转岗到一个新团队,作为一个技术人,你将如何落地开展你的工作呢?

这里,我们就能用上结构化思维来帮我们理清思路,从而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了。我们要知道对一个企业来说,核心要素无外乎就是业务、技术和人,也就是说这三个要素是我们要建立的中心。基于这个中心,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拆解,形成子结构。然后对子结构再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策略。这样一步步递进,我们就已经在用结构化思维解决如何落地新团队的问题了。

1. 熟悉业务

1)了解产品:任何一个团队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产品,申请一个测试账号去用一下产品,是熟悉产品比较好的方式。

2)了解流程:任何业务都有自己的业务流程,而业务流里面最核心的是信息流。我们可以通过人员采访,了解关键节点的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可以画一些泳道活动图,理清楚系统的主要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3)客户走访:通过走访客户,我们可以更加获得业务的第一手资料,更加贴近业务和客户诉求。

2. 熟悉技术

1)了解系统架构:可以让团队的技术人员介绍下他们当初系统设计和架构的思路。

2)了解领域模型:查看关键的核心表结构和系统 API,这样可以快速了解系统的领域模型。

3)了解代码结构:下载系统工程,熟悉整个工程结构和模块职责。以一个最重要的流程为入手点,阅读代码,看清楚核心的执行逻辑。做一个小需求,掌握相关的流程和权限。

3. 熟悉人

1)了解组织结构:查看公司的组织树,知道公司大概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哪些是KP(Key Person,关键人)。比如,一个典型的电商公司会包括产品部、运营部、销售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法务部等。

2)了解人员角色:了解公司都有哪些岗位,以及各岗位的职责范围。

3)拜山头:找到和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岗位人员,比如产品和运营。积极和他们沟通,向他们请教业务问题,多多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快地熟悉业务。

(二)打造极客文化

我最近刚刚转岗到新部门,新部门的老板抛给我一个命题:如何帮助技术团队打造极客文化?

这个问题的中心很明确,接下来,看看我是如何使用结构化思维来解这个问题的。首先我们从空间顺序进行分解,也就是打造极客文化,我们可以去做哪些事情。

确定完要做的事情,我们还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对如何落地这些事情进行分解。

这样把按照这两个维度进行结构化拆解的方案给到老板,老板就会很清晰地知道你的规划和落地策略了。

(三)如何做晋升述职

作者在公司已经做了好几年的晋升评委,发现很多同学都缺乏结构化思维,冗长的 PPT 里,却不能把价值说清楚,不能把推导过程说清楚。实际上,我们需要有一些方法论来指导我们进行关键述职。

接下来,我主要说一下述职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罗列事情”和“价值的背后”

1.罗列事情

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进行简单罗列,也许你的确做了不少事情。但是不能体现你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做这个事情带来的价值。这样的述职很难打动评委,更结构化的表达应该是:“1提出问题-》2定义问题-》3分析问题-》4解决问题-》5最后是展望未来”

WHY:把价值说清楚:1和2;How:把过程说清楚:3、4和5。

(1)提出问题和定义问题:讲清楚目的和价值(why);

(2)通过问题目的:决定做什么(what),做哪些事(where:边界),怎么做(how),做到什么程度(how much);

(3)完成任务:什么时间完成(when),下一个目标,展望未来。

类似的框架还有 zoom in/zoom out。 我们说事情时,应该像电影镜头一样,先从远拉近,再由近拉远。zoom in 是先从宏观背景开始,首先让大家知道你的事情发生的背景,为什么这事重要?然后讲到具体细节,怎么做成的?解决了什么问题?背后的思考是什么?最后 Zoom out,再从细节调回到整体,结果是什么,带来的客户价值是什么,你对未来的思考是什么。

2.价值的背后

把价值说清楚的确很重要,正所谓:路走对了,就不怕远。如果你连价值都不明确,后面做的再多也是白搭。但是,仅仅阐述价值也是不够的,会让人觉得你有邀功之嫌。

比如你说:“我主导研发的风控系统把公司的坏账率从5%降低到2%”。这样的表述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把价值背后的过程和思考说清楚。对于这个结果,评委可能会问:

  1. 之前为什么那么高?
  2. 为什么你的方法可以降低?是如何归因的?
  3. 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
  4. 是否可以总结出一套办法,以后别人也能用这个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你在评委提问之前,就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适当呈现。那么你就是既有结果又有过程了。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具备结构化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理清处理问题的思路,提升工作效率。经常锻炼结构化思维,可以极大的提升我们职场竞争力,让工作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说话做事要有结构性思维相关推荐

  1. 《结构性思维》读书笔记

    前言:最近每次午餐,同事都会一起玩狼人杀.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我不会发言,全程毫无逻辑.事后回想,我的混乱思维会导致表达不清楚,导致工作中的目的被误解,不能说服别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寻 ...

  2. 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事之-(1)互联网思维

    原文:公众号圆珠笔LenLee--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事 身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时代,虽然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大家都耳熟能详,甚至在酒后能叭叭两句,仿佛在证明如果不懂互联网思维就很LOW一样 ,但是 ...

  3. 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事之-(2)用户思维

    对于用户.需求从古至今的思想.大到立国之本,必胜之师,到做自己.到做事.成事.小到做一个产品.销售.运营,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用户(人)的角度去做事.去成事. 易经:......屯.蒙.需.诉..... ...

  4. 说话做事的110条技巧

    1.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4.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 ...

  5.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性思维

    导读:最近看到本<金字塔原理的书籍>,觉得有部分内容可以分享,反应的是一种写作的方式和能力,发现可能遗漏的思维空缺. 当你开始编写你的报告和工作汇报时,想要清楚的表达你涵盖的工作,对某些问 ...

  6. 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569860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作者:李嘉 https://www.zhihu.com/qu ...

  7. 编程思维可以有效简化问题

    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例如某个孩子和同龄人相比,说话做事更有条理性.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在逻辑性上明显较强.这是为什么呢?格物斯坦小坦克认为这背后都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化. 逻辑思维差导致孩子 ...

  8. 你真的会学习吗?从结构化思维说起

    作者 | 涉江 来源|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 导读:学习是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进行的事,从简单的模仿,到系统的训练,学习对我们而言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然而,我们真的学会学习了吗?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技 ...

  9. 阿里涉江:你真的会学习吗?从结构化思维说起

    阿里妹导读:学习是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进行的事,从简单的模仿,到系统的训练,学习对我们而言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然而,我们真的学会学习了吗?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技术性学习思维又有什么不同?本文从结构化 ...

最新文章

  1. AI大牛李沐的《工作五年反思》火了,网友:再一次impress了我
  2. 高斯-勒让德公式 求积分
  3. 从技术角度聊聊,短视频为何让人停不下来?
  4. canny边缘检测算法 opencv_OpenCV-Python Canny边缘检测 | 十九
  5. java resourcebundle_Java - Properties和ResourceBundle类学习
  6. 初学 Ajax(涉及 php)
  7. Java小青蛙跳台街,算法-青蛙跳台阶详解
  8. Java常量池学习总结-1
  9. VC 2010 Express下安装OpenCV2.4.4 遇到的问题
  10. 共享文件夹只能连接20人_英语正能量 | 快乐可以与人共享,苦难却只能自己坚强...
  11. 借贷行业,还有明天吗?
  12. 季冠2022年会 | 我们乘风而去 必将破浪而归
  13. 使用Zend Expressive快速进行企业应用开发
  14. JDBC Statements, PreparedStatement和CallableStatement语句
  15. 学影视后期剪辑应该看什么书?零基础学剪辑书籍推荐
  16. qtcreater 调试时进入 disassembler 汇编界面--项目无中文路径
  17. 华为AP 6050DN配置成家庭路由器
  18. 如何为勒索软件攻击做准备?
  19. lock-step技术
  20. react 日历组件拖拽部分逻辑/元素

热门文章

  1.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的意思
  2. feng 的模块(框架)以及运作过程
  3. github博客建立及删除
  4. Python3 猴子偷桃
  5. 基于椭圆模型的肤色检测
  6. 我的世界java三叉戟怎么得_《我的世界》1.13最新快照,“水鬼”的三叉戟究竟如何获得?...
  7. 怎么看电影《穆赫兰道》?
  8. 多版本OpenCV+OpenCV_contrib安装及使用
  9. 百姓网发帖秒被百度收录技巧,被收录后,属于外链接吗
  10. 图像翻转(Image F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