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网络的准确率是怎么计算的?

其实神经网络的准确率的标准是自己定义的。
我把你的例子赋予某种意义讲解:
1,期望输出[1 0 0 1],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属性是否存在。像着4个元素分别表示:是否肺炎,是否肝炎,是否肾炎,是否胆炎,1表示是,0表示不是。
2,你的神经网络输出必定不可能全部都是输出只有0,1的输出。绝大部分是像[ 0.9968 0.0000 0.0001 0.9970]这样的输出,所以只要输出中的某个元素大于一定的值,例如0.7,我们就认为这个元素是1,即是有某种炎。否则为0,所以你的[ 0.9968 0.0000 0.0001 0.9970]可以看成是[1,0,0,1],。
3,所以一般神经网络的输出要按一定的标准定义成另一种输出(像上面说的),看调整后的输出和期望输出是否一致,一致的话算正确,不一致算错误。
4,用总量为n的检验样本对网络进行评价,输出调整后的输出,统计错误的个数,记为m。
所以检验正确率可以定义为n/m。

谷歌人工智能写作项目:小发猫

2、神经网络BP模型

一、BP模型概述

误差逆传播(Error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简称为BP(Back-Propagation)网络模型神经网络公式详解。

Pall Werbas博士于1974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完整提出并被广泛接受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的是以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他们在1986年出版“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并行分布信息处理》)一书中,对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介绍,并对这一算法的潜在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BP网络是一种具有3层或3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上、下层之间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下层的每一个神经元与上层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实现权连接,而每一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网络按有教师示教的方式进行学习,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网络后,神经元的激活值从输入层经各隐含层向输出层传播,在输出层的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在这之后,按减小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误差的方向,从输入层经各隐含层逐层修正各连接权,最后回到输入层,故得名“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随着这种误差逆传播修正的不断进行,网络对输入模式响应的正确率也不断提高。

BP网络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函数逼近:用输入模式与相应的期望输出模式学习一个网络逼近一个函数;

2)模式识别:用一个特定的期望输出模式将它与输入模式联系起来;

3)分类:把输入模式以所定义的合适方式进行分类;

4)数据压缩:减少输出矢量的维数以便于传输或存储。

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80%~90%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BP网络或它的变化形式,它也是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

二、BP模型原理

下面以三层BP网络为例,说明学习和应用的原理。

1.数据定义

P对学习模式(xp,dp),p=1,2,…,P;

输入模式矩阵X[N][P]=(x1,x2,…,xP);

目标模式矩阵d[M][P]=(d1,d2,…,dP)。

三层BP网络结构

输入层神经元节点数S0=N,i=1,2,…,S0;

隐含层神经元节点数S1,j=1,2,…,S1;

神经元激活函数f1[S1];

权值矩阵W1[S1][S0];

偏差向量b1[S1]。

输出层神经元节点数S2=M,k=1,2,…,S2;

神经元激活函数f2[S2];

权值矩阵W2[S2][S1];

偏差向量b2[S2]。

学习参数

目标误差ϵ;

初始权更新值Δ0;

最大权更新值Δmax;

权更新值增大倍数η+;

权更新值减小倍数η-。

2.误差函数定义

对第p个输入模式的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y2kp为BP网的计算输出。

3.BP网络学习公式推导

BP网络学习公式推导的指导思想是,对网络的权值W、偏差b修正,使误差函数沿负梯度方向下降,直到网络输出误差精度达到目标精度要求,学习结束。

各层输出计算公式

输入层

y0i=xi,i=1,2,…,S0;

隐含层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y1j=f1(z1j),

j=1,2,…,S1;

输出层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y2k=f2(z2k),

k=1,2,…,S2。

输出节点的误差公式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对输出层节点的梯度公式推导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E是多个y2m的函数,但只有一个y2k与wkj有关,各y2m间相互独立。

其中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设输出层节点误差为

δ2k=(dk-y2k)·f2′(z2k),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同理可得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对隐含层节点的梯度公式推导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E是多个y2k的函数,针对某一个w1ji,对应一个y1j,它与所有的y2k有关。因此,上式只存在对k的求和,其中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设隐含层节点误差为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同理可得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4.采用弹性BP算法(RPROP)计算权值W、偏差b的修正值ΔW,Δb

1993年德国 Martin Riedmiller和Heinrich Braun 在他们的论文“A Direct Adaptive Method for Faster Backpropagation Learning:The RPROP Algorithm”中,提出Resilient Backpropagation算法——弹性BP算法(RPROP)。这种方法试图消除梯度的大小对权步的有害影响,因此,只有梯度的符号被认为表示权更新的方向。

权改变的大小仅仅由权专门的“更新值”

确定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其中

表示在模式集的所有模式(批学习)上求和的梯度信息,(t)表示t时刻或第t次学习。

权更新遵循规则:如果导数是正(增加误差),这个权由它的更新值减少。如果导数是负,更新值增加。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RPROP算法是根据局部梯度信息实现权步的直接修改。对于每个权,我们引入它的

各自的更新值

,它独自确定权更新值的大小。这是基于符号相关的自适应过程,它基

于在误差函数E上的局部梯度信息,按照以下的学习规则更新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其中0<η-<1<η+。

在每个时刻,如果目标函数的梯度改变它的符号,它表示最后的更新太大,更新值

应由权更新值减小倍数因子η-得到减少;如果目标函数的梯度保持它的符号,更新值应由权更新值增大倍数因子η+得到增大。

为了减少自由地可调参数的数目,增大倍数因子η+和减小倍数因子η–被设置到固定值

η+=1.2,

η-=0.5,

这两个值在大量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RPROP算法采用了两个参数:初始权更新值Δ0和最大权更新值Δmax

当学习开始时,所有的更新值被设置为初始值Δ0,因为它直接确定了前面权步的大小,它应该按照权自身的初值进行选择,例如,Δ0=0.1(默认设置)。

为了使权不至于变得太大,设置最大权更新值限制Δmax,默认上界设置为

Δmax=50.0。

在很多实验中,发现通过设置最大权更新值Δmax到相当小的值,例如

Δmax=1.0。

我们可能达到误差减小的平滑性能。

5.计算修正权值W、偏差b

第t次学习,权值W、偏差b的的修正公式

W(t)=W(t-1)+ΔW(t),

b(t)=b(t-1)+Δb(t),

其中,t为学习次数。

6.BP网络学习成功结束条件每次学习累积误差平方和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每次学习平均误差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当平均误差MSE<ε,BP网络学习成功结束。

7.BP网络应用预测

在应用BP网络时,提供网络输入给输入层,应用给定的BP网络及BP网络学习得到的权值W、偏差b,网络输入经过从输入层经各隐含层向输出层的“顺传播”过程,计算出BP网的预测输出。

8.神经元激活函数f

线性函数

f(x)=x,

f′(x)=1,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

一般用于输出层,可使网络输出任何值。

S型函数S(x)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0,1)。

f′(x)=f(x)[1-f(x)],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0,

]。

一般用于隐含层,可使范围(-∞,+∞)的输入,变成(0,1)的网络输出,对较大的输入,放大系数较小;而对较小的输入,放大系数较大,所以可用来处理和逼近非线性的输入/输出关系。

在用于模式识别时,可用于输出层,产生逼近于0或1的二值输出。

双曲正切S型函数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1,1)。

f′(x)=1-f(x)·f(x),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0,1]。

一般用于隐含层,可使范围(-∞,+∞)的输入,变成(-1,1)的网络输出,对较大的输入,放大系数较小;而对较小的输入,放大系数较大,所以可用来处理和逼近非线性的输入/输出关系。

阶梯函数

类型1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0,1}。

f′(x)=0。

类型2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1,1}。

f′(x)=0。

斜坡函数

类型1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0,1]。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0,1}。

类型2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1,1]。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

f′(x)的输入范围(-∞,+∞),输出范围{0,1}。

三、总体算法

1.三层BP网络(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权值W、偏差b初始化总体算法

(1)输入参数X[N][P],S0,S1,f1[S1],S2,f2[S2];

(2)计算输入模式X[N][P]各个变量的最大值,最小值矩阵 Xmax[N],Xmin[N];

(3)隐含层的权值W1,偏差b1初始化。

情形1:隐含层激活函数f( )都是双曲正切S型函数

1)计算输入模式X[N][P]的每个变量的范围向量Xrng[N];

2)计算输入模式X的每个变量的范围均值向量Xmid[N];

3)计算W,b的幅度因子Wmag;

4)产生[-1,1]之间均匀分布的S0×1维随机数矩阵Rand[S1];

5)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的S1×S0维随机数矩阵Randnr[S1][S0],随机数范围大致在[-1,1];

6)计算W[S1][S0],b[S1];

7)计算隐含层的初始化权值W1[S1][S0];

8)计算隐含层的初始化偏差b1[S1];

9))输出W1[S1][S0],b1[S1]。

情形2:隐含层激活函数f( )都是S型函数

1)计算输入模式X[N][P]的每个变量的范围向量Xrng[N];

2)计算输入模式X的每个变量的范围均值向量Xmid[N];

3)计算W,b的幅度因子Wmag;

4)产生[-1,1]之间均匀分布的S0×1维随机数矩阵Rand[S1];

5)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的S1×S0维随机数矩阵Randnr[S1][S0],随机数范围大致在[-1,1];

6)计算W[S1][S0],b[S1];

7)计算隐含层的初始化权值W1[S1][S0];

8)计算隐含层的初始化偏差b1[S1];

9)输出W1[S1][S0],b1[S1]。

情形3:隐含层激活函数f( )为其他函数的情形

1)计算输入模式X[N][P]的每个变量的范围向量Xrng[N];

2)计算输入模式X的每个变量的范围均值向量Xmid[N];

3)计算W,b的幅度因子Wmag;

4)产生[-1,1]之间均匀分布的S0×1维随机数矩阵Rand[S1];

5)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的S1×S0维随机数矩阵Randnr[S1][S0],随机数范围大致在[-1,1];

6)计算W[S1][S0],b[S1];

7)计算隐含层的初始化权值W1[S1][S0];

8)计算隐含层的初始化偏差b1[S1];

9)输出W1[S1][S0],b1[S1]。

(4)输出层的权值W2,偏差b2初始化

1)产生[-1,1]之间均匀分布的S2×S1维随机数矩阵W2[S2][S1];

2)产生[-1,1]之间均匀分布的S2×1维随机数矩阵b2[S2];

3)输出W2[S2][S1],b2[S2]。

2.应用弹性BP算法(RPROP)学习三层BP网络(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权值W、偏差b总体算法

函数:Train3BP_RPROP(S0,X,P,S1,W1,b1,f1,S2,W2,b2,f2,d,TP)

(1)输入参数

P对模式(xp,dp),p=1,2,…,P;

三层BP网络结构;

学习参数。

(2)学习初始化

1)

2)各层W,b的梯度值

初始化为零矩阵。

(3)由输入模式X求第一次学习各层输出y0,y1,y2及第一次学习平均误差MSE

(4)进入学习循环

epoch=1

(5)判断每次学习误差是否达到目标误差要求

如果MSE<ϵ,

则,跳出epoch循环,

转到(12)。

(6)保存第epoch-1次学习产生的各层W,b的梯度值

(7)求第epoch次学习各层W,b的梯度值

1)求各层误差反向传播值δ;

2)求第p次各层W,b的梯度值

3)求p=1,2,…,P次模式产生的W,b的梯度值

的累加。

(8)如果epoch=1,则将第epoch-1次学习的各层W,b的梯度值

设为第epoch次学习产生的各层W,b的梯度值

(9)求各层W,b的更新

1)求权更新值Δij更新;

2)求W,b的权更新值

3)求第epoch次学习修正后的各层W,b。

(10)用修正后各层W、b,由X求第epoch次学习各层输出y0,y1,y2及第epoch次学习误差MSE

(11)epoch=epoch+1,

如果epoch≤MAX_EPOCH,转到(5);

否则,转到(12)。

(12)输出处理

1)如果MSE<ε,

则学习达到目标误差要求,输出W1,b1,W2,b2。

2)如果MSE≥ε,

则学习没有达到目标误差要求,再次学习。

(13)结束

3.三层BP网络(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预测总体算法

首先应用Train3lBP_RPROP( )学习三层BP网络(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权值W、偏差b,然后应用三层BP网络(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预测。

函数:Simu3lBP( )。

1)输入参数:

P个需预测的输入数据向量xp,p=1,2,…,P;

三层BP网络结构;

学习得到的各层权值W、偏差b。

2)计算P个需预测的输入数据向量xp(p=1,2,…,P)的网络输出 y2[S2][P],输出预测结果y2[S2][P]。

四、总体算法流程图

BP网络总体算法流程图见附图2。

五、数据流图

BP网数据流图见附图1。

六、实例

实例一 全国铜矿化探异常数据BP 模型分类

1.全国铜矿化探异常数据准备

在全国铜矿化探数据上用稳健统计学方法选取铜异常下限值33.1,生成全国铜矿化探异常数据。

2.模型数据准备

根据全国铜矿化探异常数据,选取7类33个矿点的化探数据作为模型数据。这7类分别是岩浆岩型铜矿、斑岩型铜矿、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型铜矿、陆相火山型铜矿、受变质型铜矿、海相沉积型铜矿,另添加了一类没有铜异常的模型(表8-1)。

3.测试数据准备

全国化探数据作为测试数据集。

4.BP网络结构

隐层数2,输入层到输出层向量维数分别为14,9、5、1。学习率设置为0.9,系统误差1e-5。没有动量项。

表8-1 模型数据表

续表

5.计算结果图

如图8-2、图8-3。

图8-2

图8-3 全国铜矿矿床类型BP模型分类示意图

实例二 全国金矿矿石量品位数据BP 模型分类

1.模型数据准备

根据全国金矿储量品位数据,选取4类34个矿床数据作为模型数据,这4类分别是绿岩型金矿、与中酸性浸入岩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微细浸染型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金矿(表8-2)。

2.测试数据准备

模型样本点和部分金矿点金属量、矿石量、品位数据作为测试数据集。

3.BP网络结构

输入层为三维,隐层1层,隐层为三维,输出层为四维,学习率设置为0.8,系统误差1e-4,迭代次数5000。

表8-2 模型数据

4.计算结果

结果见表8-3、8-4。

表8-3 训练学习结果

表8-4 预测结果(部分)

续表

3、神经网络里面的代价函数是什么意思?

下面是就是神经网络中代价函数J(Θ)J(Θ)的表达式,看起来还是稍微有点复杂。这个表达式到底在计算什么?下面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开一步步计算一下。

J(Θ)=−1m∑i=1m∑k=1K[y(i)klog((hΘ(x(i)))k)+(1−y(i)k)log(1−(hΘ(x(i)))k)]+λ2m∑l=1L−1∑i=1sl∑j=1sl+1(Θ(l)j,i)2J(Θ)=−1m∑i=1m∑k=1K[yk(i)log⁡((hΘ(x(i)))k)+(1−yk(i))log⁡(1−(hΘ(x(i)))k)]+λ2m∑l=1L−1∑i=1sl∑j=1sl+1(Θj,i(l))2

有如下神经网络:

其中:

LslK=神经网络总共包含的层数=第l层的神经元数目=输出层的神经元数,亦即分类的数目L=神经网络总共包含的层数sl=第l层的神经元数目K=输出层的神经元数,亦即分类的数目

假设s1=3,s2=2,s3=3s1=3,s2=2,s3=3,则Θ1Θ1的维度为2×42×4,Θ2Θ2的维度为3×33×3。

则有:

XT=⎡⎣⎢⎢⎢1x1x2x3⎤⎦⎥⎥⎥,Θ1=[θ110θ120θ111θ121θ112θ122θ113θ123]2×4,Θ2=⎡⎣⎢⎢θ210θ220θ230θ211θ221θ231θ212θ222θ232⎤⎦⎥⎥3×3XT=[1x1x2x3],Θ1=[θ101θ111θ121θ131θ201θ211θ221θ231]2×4,Θ2=[θ102θ112θ122θ202θ212θ222θ302θ312θ322]3×3

先回忆一下正向传播的计算公式:

z(j)=Θ(j−1)a(j−1)……(1)a(j)=g(z(j)),setting a(j)0=1……(2)hΘ(x)=a(j)=g(z(j))……(3)z(j)=Θ(j−1)a(j−1)……(1)a(j)=g(z(j)),setting a0(j)=1……(2)hΘ(x)=a(j)=g(z(j))……(3)

详解戳此处 
此时我们先忽略 regularized term 
①当m=1时;

J(Θ)=−1m∑k=1K[y(i)klog((hΘ(x(i)))k)+(1−y(i)k)log(1−(hΘ(x(i)))k)]J(Θ)=−1m∑k=1K[yk(i)log⁡((hΘ(x(i)))k)+(1−yk(i))log⁡(1−(hΘ(x(i)))k)]

1.令a1=XT;⟹z2=Θ1∗a1=[θ110θ120θ111θ121θ112θ122θ113θ123]2×4×⎡⎣⎢⎢⎢1x1x2x3⎤⎦⎥⎥⎥=[θ110+θ111⋅x1+θ112⋅x2+θ113⋅x3θ120+θ121⋅x1+θ122⋅x2+θ123⋅x3]2×11.令a1=XT;⟹z2=Θ1∗a1=[θ101θ111θ121θ131θ201θ211θ221θ231]2×4×[1x1x2x3]=[θ101+θ111⋅x1+θ121⋅x2+θ131⋅x3θ201+θ211⋅x1+θ221⋅x2+θ231⋅x3]2×1

=[z21z22],⟹a2=g(z2);=[z12z22],⟹a2=g(z2);

2.给a2添加偏置项,并计算a3即hθ(x) 2.给a2添加偏置项,并计算a3即hθ(x);

a2=⎡⎣⎢1a21a22⎤⎦⎥;⟹z3=Θ2∗a2=⎡⎣⎢⎢θ210θ220θ230θ211θ221θ231θ212θ222θ232⎤⎦⎥⎥3×3×⎡⎣⎢1a21a22⎤⎦⎥=⎡⎣⎢⎢z31z32z33⎤⎦⎥⎥;a2=[1a12a22];⟹z3=Θ2∗a2=[θ102θ112θ122θ202θ212θ222θ302θ312θ322]3×3×[1a12a22]=[z13z23z33];

⟹hθ(x)=a3=g(z3)=⎡⎣⎢⎢g(z31)g(z32)g(z33)⎤⎦⎥⎥=⎡⎣⎢h(x)1h(x)2h(x)3)⎤⎦⎥⟹hθ(x)=a3=g(z3)=[g(z13)g(z23)g(z33)]=[h(x)1h(x)2h(x)3)]

此时我们知道,对于每一个example,最终都会输出3个结果,那么这时代价函数所做的就是将这3个输出取对数然后乘以对应的预期期望值y之后,再累加起来。具体如下:

假设 input:XT=⎡⎣⎢⎢⎢1x1x2x3⎤⎦⎥⎥⎥;output:y=⎡⎣⎢100⎤⎦⎥=⎡⎣⎢y1y2y3⎤⎦⎥input:XT=[1x1x2x3];output:y=[100]=[y1y2y3]

则有:

J(Θ)∗m=[−y1×log(h(x)1)−(1−y1)×log(1−h(x)1)]+[−y2×log(h(x)2)−(1−y2)×log(1−h(x)2)]+[−y3×log(h(x)3)−(1−y3)×log(1−h(x)3)]=[−1×log(h(x)1)−(1−1)×log(1−h(x)1)]+[−0×log(h(x)2)−(1−0)×log(1−h(x)2)]+[−0×log(h(x)3)−(1−0)×log(1−h(x)3)]=−log(h(x)1)−log(1−h(x)2)−log(1−h(x)3)J(Θ)∗m=[−y1×log(h(x)1)−(1−y1)×log(1−h(x)1)]+[−y2×log(h(x)2)−(1−y2)×log(1−h(x)2)]+[−y3×log(h(x)3)−(1−y3)×log(1−h(x)3)]=[−1×log(h(x)1)−(1−1)×log(1−h(x)1)]+[−0×log(h(x)2)−(1−0)×log(1−h(x)2)]+[−0×log(h(x)3)−(1−0)×log(1−h(x)3)]=−log(h(x)1)−log(1−h(x)2)−log(1−h(x)3)

在matlab中,矢量化之后的代价函数为:

J(Θ)=(1/m)∗(sum(−labelY.∗log(Hθ)−(1−labelY).∗log(1−Hθ)));J(Θ)=(1/m)∗(sum(−labelY.∗log(Hθ)−(1−labelY).∗log(1−Hθ)));

②当m>1时;

J(Θ)=−1m∑i=1m∑k=1K[y(i)klog((hΘ(x(i)))k)+(1−y(i)k)log(1−(hΘ(x(i)))k)]J(Θ)=−1m∑i=1m∑k=1K[yk(i)log⁡((hΘ(x(i)))k)+(1−yk(i))log⁡(1−(hΘ(x(i)))k)]

此时,对于每一个example都会产生一个上面的代价,所以只需要把所有的对于每一个example产生的代价累加起来即可。

再来分解一下:

假设,X=⎡⎣⎢⎢111x11x21x31x12x22x32x13x23x33⎤⎦⎥⎥,假设,X=[1x11x21x311x12x22x321x13x23x33],

1.令a1=XT;⟹z2=Θ1∗a1=[θ110θ120θ111θ121θ112θ122θ113θ123]2×4×⎡⎣⎢⎢⎢⎢1x11x12x131x21x22x231x31x32x33⎤⎦⎥⎥⎥⎥4×3=1.令a1=XT;⟹z2=Θ1∗a1=[θ101θ111θ121θ131θ201θ211θ221θ231]2×4×[111x11x12x13x21x22x23x31x32x33]4×3=

[θ110+θ111⋅x11+θ112⋅x12+θ113⋅x13θ120+θ121⋅x11+θ122⋅x12+θ123⋅x13θ110+θ111⋅x21+θ112⋅x22+θ113⋅x23θ120+θ121⋅x21+θ122⋅x22+θ123⋅x23θ110+θ111⋅x31+θ112⋅x32+θ113⋅x33θ120+θ121⋅x31+θ122⋅x32+θ123⋅x33]2×3[θ101+θ111⋅x11+θ121⋅x21+θ131⋅x31θ101+θ111⋅x12+θ121⋅x22+θ131⋅x32θ101+θ111⋅x13+θ121⋅x23+θ131⋅x33θ201+θ211⋅x11+θ221⋅x21+θ231⋅x31θ201+θ211⋅x12+θ221⋅x22+θ231⋅x32θ201+θ211⋅x13+θ221⋅x23+θ231⋅x33]2×3

=[z211z221z212z222z213z223]2×3,⟹a2=g(z2);=[z112z122z132z212z222z232]2×3,⟹a2=g(z2);

2.给a2添加偏置项,并计算a3即hθ(x) 2.给a2添加偏置项,并计算a3即hθ(x);

a2=⎡⎣⎢1a211a2211a212a2221a213a223⎤⎦⎥3×3;⟹z3=Θ2∗a2=⎡⎣⎢⎢θ210θ220θ230θ211θ221θ231θ212θ222θ232⎤⎦⎥⎥3×3×⎡⎣⎢1a211a2211a212a2221a213a223⎤⎦⎥3×3a2=[111a112a122a132a212a222a232]3×3;⟹z3=Θ2∗a2=[θ102θ112θ122θ202θ212θ222θ302θ312θ322]3×3×[111a112a122a132a212a222a232]3×3

⟹hθ(x)=a3=g(z3)=⎡⎣⎢⎢g(z311)g(z321)g(z331)g(z312g(z322g(z332)g(z313))g(z323))g(z333)⎤⎦⎥⎥⟹hθ(x)=a3=g(z3)=[g(z113)g(z123g(z133))g(z213)g(z223g(z233))g(z313)g(z323)g(z333)]

=⎡⎣⎢⎢⎢⎢m=1时每个example对应的所有输出;h(x1)1h(x1)2h(x1)3m=2时h(x2)1h(x2)2h(x2)3m=3时;h(x3)1h(x3)2h(x3)3⎤⎦⎥⎥⎥⎥=[m=1时每个example对应的所有输出;m=2时m=3时;h(x1)1h(x2)1h(x3)1h(x1)2h(x2)2h(x3)2h(x1)3h(x2)3h(x3)3]

假设 input:X=⎡⎣⎢⎢111x11x21x31x12x22x32x13x23x33⎤⎦⎥⎥;output:y=⎡⎣⎢122⎤⎦⎥=⎡⎣⎢y1y2y3⎤⎦⎥input:X=[1x11x21x311x12x22x321x13x23x33];output:y=[122]=[y1y2y3]

该例子的背景为用神经网络识别手写体,即y1=1表示期望输出为1,y2=y3=2,表示其期望输出为2。在计算代价函数的时候要将其每一个对应的输出转换为只含有0,1的向量y1=1表示期望输出为1,y2=y3=2,表示其期望输出为2。在计算代价函数的时候要将其每一个对应的输出转换为只含有0,1的向量

则有:

y1=⎡⎣⎢100⎤⎦⎥;y2=⎡⎣⎢010⎤⎦⎥;y3=⎡⎣⎢010⎤⎦⎥⟹labelY=⎡⎣⎢⎢⎢m=1100m=2010m=3010⎤⎦⎥⎥⎥y1=[100];y2=[010];y3=[010]⟹labelY=[m=1m=2m=3100011000]

对于如何将普通的输出值转换成只含有0,1的向量,戳此处

则有(Malab中的矢量化形式):

J(Θ)=(1/m)∗(sum(sum[−labelY.∗log(Hθ)−(1−labelY).∗log(1−Hθ)]));J(Θ)=(1/m)∗(sum(sum[−labelY.∗log(Hθ)−(1−labelY).∗log(1−Hθ)]));

加上 regularized term

regular=λ2m∑l=1L−1∑i=1sl∑j=1sl+1(Θ(l)j,i)2;regular=λ2m∑l=1L−1∑i=1sl∑j=1sl+1(Θj,i(l))2;

其实regularized term 就是所有每一层的参数(Θlj,i,j≠0,即除了每一层的第一列偏置项所对应的参数)(Θj,il,j≠0,即除了每一层的第一列偏置项所对应的参数)的平方和相加即可。

具体到本文的例子就是:

Θ1=[θ110θ120θ111θ121θ112θ122θ113θ123]2×4,Θ2=⎡⎣⎢⎢θ210θ220θ230θ211θ221θ231θ212θ222θ232⎤⎦⎥⎥3×3Θ1=[θ101θ111θ121θ131θ201θ211θ221θ231]2×4,Θ2=[θ102θ112θ122θ202θ212θ222θ302θ312θ322]3×3

regular=(θ111)2+(θ112)2+(θ113)2+(θ121)2+(θ122)2+(θ123)2+(θ211)2+(θ212)2+(θ221)2+(θ222)2+(θ231)2+(θ232)2regular=(θ111)2+(θ121)2+(θ131)2+(θ211)2+(θ221)2+(θ231)2+(θ112)2+(θ122)2+(θ212)2+(θ222)2+(θ312)2+(θ322)2

Matlab中矢量化为:

s_Theta1 = sum(Theta1 .^ 2);%先求所有元素的平方,然后再每一列相加
r_Theta1 = sum(s_Theta1)-s_Theta1(1,1);%减去第一列的和
s_Theta2 = sum(Theta2 .^ 2);
r_Theta2 = sum(s_Theta2)-s_Theta2(1,1);
regular = (lambda/(2*m))*(r_Theta1+r_Theta2);

4、如何理解神经网络里面的反向传播算法

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是目前用来训练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最常用且最有效的算法。其主要思想是:
(1)将训练集数据输入到ANN的输入层,经过隐藏层,最后达到输出层并输出结果,这是ANN的前向传播过程;
(2)由于ANN的输出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误差,则计算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并将该误差从输出层向隐藏层反向传播,直至传播到输入层;
(3)在反向传播的过程中,根据误差调整各种参数的值;不断迭代上述过程,直至收敛。
反向传播算法的思想比较容易理解,但具体的公式则要一步步推导,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公式的推导过程。
1. 变量定义
上图是一个三层人工神经网络,layer1至layer3分别是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如图,先定义一些变量:
表示第层的第个神经元连接到第层的第个神经元的权重;
表示第层的第个神经元的偏置;
表示第层的第个神经元的输入,即:
表示第层的第个神经元的输出,即:
其中表示激活函数。
2. 代价函数
代价函数被用来计算ANN输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常用的代价函数是二次代价函数(Quadratic cost function):
其中,表示输入的样本,表示实际的分类,表示预测的输出,表示神经网络的最大层数。
3. 公式及其推导
本节将介绍反向传播算法用到的4个公式,并进行推导。如果不想了解公式推导过程,请直接看第4节的算法步骤。
首先,将第层第个神经元中产生的错误(即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定义为:
本文将以一个输入样本为例进行说明,此时代价函数表示为:
公式1(计算最后一层神经网络产生的错误):
其中,表示Hadamard乘积,用于矩阵或向量之间点对点的乘法运算。公式1的推导过程如下:
公式2(由后往前,计算每一层神经网络产生的错误):
推导过程:
公式3(计算权重的梯度):
推导过程:
公式4(计算偏置的梯度):
推导过程:
4. 反向传播算法伪代码
输入训练集
对于训练集中的每个样本x,设置输入层(Input layer)对应的激活值:
前向传播:

计算输出层产生的错误:
反向传播错误:

5、什么是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可以指向两种,一个是生物神经网络,一个是人工神经网络。
生物神经网络:一般指生物的大脑神经元,细胞,触点等组成的网络,用于产生生物的意识,帮助生物进行思考和行动。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 Model),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6、如何理解神经网络里面的反向传播算法

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主要是用于最常见的一类神经网络,叫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本质可以看作是一个general nonlinear estimator,即输入x_1 ... x_n 输出y,视图找到一个关系 y=f(x_1 ... x_n) (在这里f的实现方式就是神经网络)来近似已知数据。为了得到f中的未知参数的最优估计值,一般会采用最小化误差的准则,而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梯度下降,到此为止都没问题,把大家困住了很多年的就是多层神经网络无法得到显式表达的梯度下降算法!
BP算法实际上是一种近似的最优解决方案,背后的原理仍然是梯度下降,但为了解决上述困难,其方案是将多层转变为一层接一层的优化:只优化一层的参数是可以得到显式梯度下降表达式的;而顺序呢必须反过来才能保证可工作——由输出层开始优化前一层的参数,然后优化再前一层……跑一遍下来,那所有的参数都优化过一次了。但是为什么说是近似最优呢,因为数学上除了很特殊的结构,step-by-step的优化结果并不等于整体优化的结果!不过,好歹现在能工作了,不是吗?至于怎么再改进(已经很多改进成果了),或者采用其他算法(例如智能优化算法等所谓的全局优化算法,就算是没有BP这个近似梯度下降也只是局部最优的优化算法)那就是新的研究课题了。

神经网络的函数表达式,神经网络公式详解pdf相关推荐

  1. 神经网络的函数表达式,神经网络计算公式

    神经网络的准确率是怎么计算的? 其实神经网络的准确率的标准是自己定义的.我把你的例子赋予某种意义讲解:1,期望输出[1001],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属性是否存在. 像着4个元素分别表示:是否肺炎,是否肝炎 ...

  2. 神经网络拟合函数表达式,神经网络拟合效果不好

    神经网络,什么过拟合?,什么是欠拟合? 欠拟合是指模型不能在训练集上获得足够低的误差.而过拟合是指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之间的差距太大.考虑过多,超出自变量的一般含义维度,过多考虑噪声,会造成过拟合. 可 ...

  3. Keras深度学习实战(1)——神经网络基础与模型训练过程详解

    Keras深度学习实战(1)--神经网络基础与模型训练过程详解 0. 前言 1. 神经网络基础 1.1 简单神经网络的架构 1.2 神经网络的训练 1.3 神经网络的应用 2. 从零开始构建前向传播 ...

  4. 【吃瓜教程】《机器学习公式详解》西瓜书与南瓜书公式推导

    [吃瓜教程]<机器学习公式详解>西瓜书与南瓜书公式推导 2021年7月11日 第0章-导学 深度学习:狭义地来说,就是具有较多层的神经网络. 整个学习过程; 先看西瓜书,在看 Datawh ...

  5. 2位专家耗时2年打造,西瓜书机器学习公式详解,都在这里了!(文末留言赠书)...

    作为机器学习的入门经典教材,周志华老师的<机器学习>,自2016年1月底出版以来,首印5000册一周售罄,并在8个月内重印9次.先后登上了亚马逊,京东,当当网等的计算机类畅销书榜首,身边学 ...

  6. 函数assert()详解

    函数assert()详解: 断言assert是一个宏,该宏在<assert>中,,当使用assert时候,给他个参数,即一个判读为真的表达式.预处理器产生测试该断言的代码,如果断言不为真, ...

  7. php。defined,PHP defined()函数的使用图文详解

    PHP defined()函数的使用图文详解 PHP defined() 函数 例子 定义和用法 defined() 函数检查某常量是否存在. 若常量存在,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语 ...

  8. Java中Lambda表达式使用及详解

    Java中Lambda表达式使用及详解 前言 一.Lambda表达式的简介 Lambda表达式(闭包):java8的新特性,lambda运行将函数作为一个方法的参数,也就是函数作为参数传递到方法中.使 ...

  9. Java Web中的EL(表达式语言)详解

     Java Web中的EL(表达式语言)详解 表达式语言(Expression Language)简称EL,它是JSP2.0中引入的一个新内容.通过EL可以简化在JSP开发中对对象的引用,从而规范页面 ...

最新文章

  1. 用了fastapi还需要nginx_专门为API接口开发出现,FastAPI零门槛学习
  2. Maven下载安装与配置环境变量与配置本地仓库
  3. 一些关于“数据挖掘介”技术的有用文档
  4. CSS选取第n个元素 :nth-child()
  5. Adobe FLASH CS6 安装错误解决方法
  6. 基于CY7C68013A usb转mdio win10 64bit
  7. 企业级代码静态测试工具Helix QAC——从应用层级保证代码质量和安全
  8. word文件做一半未响应_word编辑一半未响应怎么办
  9. 花生壳内网穿透图文教程
  10. YY0709|听觉报警信号要求及测试方法
  11. 软件测试好学吗 入门还是很好学的,但想要深造就还是要费功夫
  12. markdown文件转RST文件
  13. 面对对象程序设计---第一次blog
  14. 《大象:thinking in uml 》(第二版) 11章 系统分析 3-4节 用例实现、软件架构和框架
  15. SQL Developer连接时报错:ORA-12528
  16. CSS_css sprite原理优缺点及使用
  17. mysql的repeat语句_mysql实例 repeat语句的用法
  18. 商品推荐系统毕业设计 协同过滤算法
  19. 香港下一代数字金融基建区块链论坛专家观点(一)
  20. UnityWebRequest断点下载文件

热门文章

  1. Android 图片Loading旋转动画效果
  2. python爬虫抢火车票_利用Python实现12306爬虫--查票
  3. 计算机英语求职简历模板,计算机专业英文简历模板
  4. linux+显卡超频软件,Linux操作系统也玩显卡超频(转)
  5. 一周企业财报 | 乐高、新希望、创维、易车等7家企业发布业绩
  6. html5风车转圈,HTML5+CSS3实现的小风车-转动的童年
  7. Photoshop 2021正式版更新,附全系列下载
  8. 李玉婷MYSQL进阶02:条件查询
  9. 投票功能+代码+java_JSP实现的简单Web投票程序代码
  10. android(41)(支付宝服务和捕鱼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