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PDF审稿。在线文档(https://kdocs.cn/l/cL8RRqHIL)大众评审页面登记姓名、单位和行号索引的修改建议。修改意见的征集截止时间为推文发布后的72小时,文章将会结合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后获得DOI在线发表,同时根据贡献程度列为审稿人或致谢。感谢广大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野外树木根系取样及根际土收集操作规程

Protocol for Sampling of Root and Rhizosphere Soils from Trees in Natural Fields

何兴华1, 2,杨预展1, 2,袁志林1, 2, *

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

*通讯作者邮箱: yuanzl@caf.ac.cn

摘要:微生物在林业生产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树木根系与土壤微生物交流非常密切,并且树木根系可与多种类型微生物 (根际促生菌、外生菌根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等) 建立共生关系 (图1)。为了方便研究植物-微生物的互作机制,本文描述了野外树木根系采集和根际土收集的具体方法,即获得树木根系样品后,在缓冲液中震荡,去除根系,最后离心获得根际土。从而方便开展后续菌群组成和结构分析,以及分离纯化菌株等研究。

关键词:树木,根系取样,根际土收集

图1. 杨树地上地下部分共生菌类型 (图片引自潘雪玉,2018)

材料与试剂

1.标签纸

2.采样记录表

3.冰袋或干冰

4.无菌采样袋

5.油性记号笔

6.50 ml离心管

7.一次性无菌乳胶手套

8.NaCl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沪试,catalog number: 7647-14-5)

9.Na2HPO4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沪试,catalog number: 20040618)

10.NaH2PO4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沪试,catalog number: 20040818)

11.10 mM PBS溶液 (见溶液配方)

仪器设备

1、铁铲

2、取土钻

3、修枝剪

4、GPS定位器 (南京君灿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彩途,model: K82B)

5、生物样品采样箱

6、小锄头 (中间半椭圆豁口)

7、全温振荡器 (苏州培英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培英,model: THZ-C-1)

8、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Sigma公司,Sigma,model: 3K15)

实验步骤

一、采样计划与前期准备

1、确定采样目的、区域、样点分布等。

2、准备器具:详见材料与试剂,仪器设备。

3、制定采样记录表,包括如下内容:采样点经纬度、采样日期、采样人、气候信息 (包括气温、降雨、湿度等),以及所有影响后续研究的其他环境因素。

二、根系取样

1、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一般随机选择健康的树木作为根际土取样目标。采样时建议使用五点取样法采集样品,即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取样点,而后在对角线上选择与中心点距离相等的点进行取样。或者使用等距离取样法,由取样的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 (图2)。

图2.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示意图

2、采样使用的所有工具、采样袋或其他物品等,均需无菌。若野外缺乏合适的灭菌条件,可以使用采集位点临近区域的原始土壤对取样工具进行擦拭,尽量去除干扰。

3、用铲子去除地表植被和其他杂质,使用小锄头轻轻刨开土壤,寻找树木的细根(直径≤2 mm) (Berhongaray等, 2013),或使用土钻获取土壤和根系的混合样,再挑出细根。细根是树木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 (Guo等, 2008),同时也是与土壤接触最为密切的器官 (Norby and Jackson, 2000),对树木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树木细根的根际微生物对提高林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杨树为例,距离树干0-1 m的范围为细根集中分布区,树木根系样品的收集范围在地下5-20 cm内,因为杨树细根主要集中分布在该范围内 ( Mulia and Dupraz, 2006; Lacercat等, 2016),使用修枝剪剪取细根,每棵树木收集至少10 g根系样品。每个处理组至少5个生物学重复,一般推荐10个生物学重复。

4、将收集根系样本进行分装并做好标记,收集至无菌采样袋中,密封保存。无菌采样袋立即放入生物样品采样箱中低温保存 (采样箱内提前放入冰袋或干冰)。低温运送至实验室进行根际土的收集。

三、实验室根际土收集

按以下步骤收集根际土:

1、在超净工作台内抖落根系的bulk soils (即非根际土),附着在根部约1mm厚的土壤被定义为根际土壤 (图3) (Edwards等, 2015)。

2、将根系样品转移至含20 ml无菌10 mM PBS溶液的无菌50 ml离心管中,放置于全温摇床 (苏州培英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培英,model:THZ-C-1) 120 rpm/min,室温下震荡20 min (Beckers等, 2016; Beckers等, 2017)。

3、使用无菌镊子 (将镊子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高温消毒,用无菌水冷却至常温后使用) 挑除50 ml离心管中的根系,剩余悬浮液高速离心 (6,000 × g,4 °C) 20 min (秦媛等,2018) 收集根际土壤 (图4)。

4、收集的根际土壤样品可直接进行后续实验,或液氮速冻后,置于-80 °C超低温冰箱保存。

图3. 根际、根表和内生示意图 (图片引自Edwards等, 2015)

图4. 根际土分离流程

注意事项:

1、根系取样,时常会碰到杂质含量较高,取样时需要对杂质进行过滤,避免石块等杂质戳破采样袋等情况的发生,也会给后续提取造成干扰。

2、采样时每个采样点的取样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

3、根际土收集过程中,摇床震荡时间和强度可根据洗涤难易程度而调整。

4、样品保存时避免反复冻融,以免破坏根际土壤菌群结构。

溶液配方

1、10 mM PBS溶液(w/v):

NaCl        130 mM

Na2HPO4      7 mM

NaH2PO4      3 mM

超纯水定容至1 L,调pH 7.4,121 °C高压灭菌15 min,待温度恢复到室温后4 °C保存备用。

致谢

本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31722014)和中央非营利性研究基础研究基金(资助号:CAFYBB2020ZY002-1和CAFYBB2019ZA001-3)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秦媛, 潘雪玉, 靳微, 陈连庆 和 袁志林. (2018). 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4种提取方法比较. 林业科学 54(9):169-176.

2.潘雪玉. (2018). 沿海防护林树种促生、耐盐根系真菌筛选及机制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3.Berhongaray, G., Janssens, I. A., King, J. S., and Ceulemans, R. (2013). Fine root biomass and turnover of two fast-growing poplar genotypes in a short-rotation coppice culture. Plant Soil 373(1-2): 269-283.

4.Guo, D., Xia, M., Wei, X., Chang, W., Liu, Y., and Wang, Z. (2008). Anatomical traits associated with absorption and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are linked to root branch order in twenty-three Chinese temperate tree species. New Phytol 180(3): 673-683.

5.Lacercat-Didier, L., Berthelot, C., Foulon, J., Errard, A., Martino, E., Chalot, M., & Blaudez, D. (2016). New mutualistic fungal endophytes isolated from poplar roots display high metal tolerance. Mycorrhiza 26(7): 657-671.

6.Mulia, R., & Dupraz, C. (2006). Unusual fine root distributions of two deciduous tree species in southern France: What consequences for modelling of tree root dynamics? Plant and Soil 281(1-2): 71-85.

7.Norby, R. J., and Jackson, R. B. (2000). Root dynamics and global change: seeking an ecosystem perspective. New Phytol 147(1): 3-12.

8.Edwards, J., Johnson, C., Santos-Medellín, C., Lurie, E., Podishetty, N. K., Bhatnagar, S., Eisen, J. A. and Sundaresan, V. (2015). Structure, variation, and assembly of the root-associated microbiomes of ric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12(8): E911-E920.

9.Beckers, B., De Beeck, M. O., Weyens, N., Van Acker, R., Van Montagu, M., Boerjan, W., and Vangronsveld, J. (2016). Lignin engineering in field-grown poplar trees affects the endosphere bacterial microbiom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13(8): 2312-2317.

10.Beckersz, B., De Beeck, M. O., Weyens, N., Boerjan, W., and Vangronsveld, J. (2017). Structural variability and nich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rhizosphere and endosphere bacterial microbiome of field-grown poplar trees. Microbiome 5(1): 25.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PDF审稿,或浏览器直接访问下载链接:http://210.75.224.110/github/MicrobiomeProtocol/04Review/210104/2003655ZhilinYuan952660/Protocol2003655final.pdf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野外树木根系取样及根际土收集操作规程相关推荐

  1.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利用acdSf3/acdSr4引物快速鉴定产ACC脱氨酶细菌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2.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杨树根系-真菌互作体系构建方法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3.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毛白杨根系内生真菌互作体系构建方法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4.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原生质体法制备根系腐生型共生菌(伞菌目)单核化菌丝...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5. ISME: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袁志林组揭示盐碱地根系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种群基因岛的正向选择机制...

    基因岛遗传分化导致了盐生植物根系真菌黑色素合成的分子进化 Divergence of a genomic island leads to the evolution of melanization i ...

  6.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栎类外生菌根形态学特征描述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7.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内生镰刀菌基因组染色体级别组装和注释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8.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巢式PCR检测植物组织痕量内生真菌的方法及其引物

    巢式PCR检测植物组织痕量内生真菌的方法及其引物 Detection of Trace Endophytic Fungi in Plant Tissues by Nested PCR and its ...

  9.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枫香-真菌互作培养体系构建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最新文章

  1. java好还是python好-Python和Java哪个薪资更高、远景更好?
  2.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6章:项目进度管理(3)-章节重点汇总
  3. for循环10000次花多长时间_我的三菱FX PLC学习之子程序调用与循环
  4. C# 淘宝商品微信返利助手开发-(七)返利助手开发(5)如何将优惠券地址转为淘口令
  5. location 拦截所有_电脑广告拦截软件 Adguard Premium
  6. 8080端口被占用bug解决办法
  7. [Python] argparse命令行解析器的使用
  8. 嵌入式Linux开发笔试,嵌入式Linux工程师笔试题
  9. 拼多多砍价小程序源码-带搭建教程-可开流量主
  10. 计算机硬盘常用分区工具,三款好用的磁盘分区工具推荐
  11. sklearn实现随机森林回归预测
  12. 基于fabricjs实现钢笔工具
  13. Javascript DOM readyState 属性
  14. 虚拟服务器和vdi,如何搭建高效虚拟桌面架构(VDI)
  15. 使用Python从头实现一个神经网络
  16. ssm毕设项目基于Javaweb的宠物救助网站s6a19(java+VUE+Mybatis+Maven+Mysql+sprnig)
  17. 中断服务程序(ISR)应遵循的高效原则
  18. CAD图纸打印设置——使线条清晰有力
  19. 笔记: 计算天区面积的方法
  20. Exception Processing Message 0xc0000005 Parameters

热门文章

  1. java导出的excel数字过长_用POI导出excel时,较长的数字不想被自动变为科学计数法的解决方式(转)...
  2. HTTPS 相关问题
  3. python 一组数据 正态分布散点图_R语言入门之散点图
  4. 香港服务器还能否备案?
  5. 老司机的奇怪noip模拟T1-guanyu
  6. 《漫步华尔街》的读书笔记作文2200字
  7. Web服务器之Tomcat大全
  8. 错误ORA-01438: 值大于为此列指定的允许精度
  9. 随身WiFi刷Debian系统折腾指南
  10. 测绘资质在线处理资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