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PDF审稿。在线文档(https://kdocs.cn/l/cL8RRqHIL)大众评审页面登记姓名、单位和行号索引的修改建议。修改意见的征集截止时间为推文发布后的72小时,文章将会结合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后获得DOI在线发表,同时根据贡献程度列为审稿人或致谢。感谢广大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枫香-真菌互作培养体系构建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Liquidambar Styraciflua-Root Fungus Interaction System

王玉宸1, 2,彭龙1, 2,潘雪玉3,袁志林1, 2 *

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

*通讯作者邮箱:yuanzl@caf.ac.cn

摘要:林木可与真菌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关系以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作为林木-真菌互作研究的常见树种之一,北美枫香 (Liquidambar styraciflua) 是一种优良的抗逆树种选育材料,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萌芽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通过播种繁殖易获得实生苗,经消毒处理后可得到无菌苗用于枫香-真菌互作培养体系构建。此外,北美枫香是优良的彩叶树种,叶入秋变红,是极具生态研究价值及观赏经济价值的造林绿化树种。为了探究枫香-真菌的互作机制及促进枫香适应环境胁迫的效应,需要建立标准的实验室体系互作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枫香-真菌互作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育苗体系和接种方法等。

关键词:枫香,真菌,互作体系

材料与试剂

1.泥炭土

2.珍珠岩

3.蛭石

4.有机肥

5.ddH2O

6.超纯水

7.WPM粉末 (EKEAR)

8.改良MS培养基 (见溶液配方)

9.20× 大量元素母液 (见溶液配方)

10.100× 微量元素母液 (见溶液配方)

11.100× 铁盐母液 (见溶液配方)

12.100× 有机化合物母液 (见溶液配方)

13.IBA母液 (见溶液配方)

14.0.85%生理盐水 (见溶液配方)

15.0.1%升汞 (见溶液配方)

16.PDA培养基 (见溶液配方)

17.WPM培养基 (见溶液配方)

仪器设备

1.接种针

2.毛刷

3.纱布

4.剪刀

5.镊子

6.滤纸

7.漏斗

8.锥形瓶

9.封口膜

10.移液枪

11.血球计数板

12.打孔器 (直径7 mm)

13.大试管 (38 mm × 250 mm)

14.大培养皿 (直径15 cm)

15.光学显微镜 (Carl Zeiss, model: Axio Scope A1)

16.光照培养箱 (宁波扬辉,model: RDN-1500B)

17.PhytatrayTMⅡ培养容器 (sigma, catalog number: P5929)

18.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上海申安,model: LDZF-50KB-II)

实验步骤

1.真菌接种剂的准备

1.1菌饼接种剂准备

1)PDA培养基灭菌后取出,室温下放置,待培养基温度约45 °C后,倒入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待培养基凝固后,进行接种处理。

2)从纯培养真菌平板菌落边缘用接种针挑取菌块,转移至PDA固体培养基上26 °C黑暗条件下培养。

3)待培养7 d后,自菌落边缘使用打孔器 (直径7 mm) 取菌饼作接种剂。

1.2孢子悬浮液接种剂准备

1)PDA培养基灭菌后取出,室温下放置,待培养基温度约45 °C后,倒入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待培养基凝固后,进行接种处理

2)从纯培养真菌平板菌落边缘用接种针挑取菌块,转移至PDA固体培养基上26 °C黑暗条件下培养14 d。

3)制备终浓度为1×106 ml-1的孢子悬浮液。制备方法如下:取上一步骤中培养14 d的真菌,在其表面倒一层无菌生理盐水 (0.85% NaCl溶液) ,用无菌毛刷轻轻刮取菌丝。以四层无菌纱布过滤并收集滤液;取滤液50 ml,沿着盖玻片边缘滴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计数;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浓度为1×106 ml-1的孢子悬浮液作接种剂。

2.无菌北美枫香幼苗的培育

2.1枫香果实成熟期为10-11月份,果穗由绿色转为黄绿色,果实采集后阴干4-7天,然后暴晒数日,用棍打果实即可获得枫香种子 (种子在0-5 °C条件下可贮存5年左右,在-18 °C时贮存时间超过5年) 。将枫香种子播种育苗床。土壤基质及其配比: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有机肥=1:2:2:2 (121 °C高压灭菌30 min) ,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保持85%相对湿度,光照条件为14 h光照/10 h黑暗,25 °C恒温培养。

2.221天后,当种子萌发并长成株高3-4 cm的幼苗时 (如图1所示) ,从土壤基质中取出。

图1. 北美枫香实生幼苗培育。图为在育苗床中播种繁殖的枫香实生幼苗,实生幼苗培养条件为:25 °C恒温;85%相对湿度;14 h光照/10 h黑暗。

2.3在超净工作台剪去幼苗根部,将剩余地上部分放入0.1%升汞中进行表面消毒约12 min,再用ddH2O清洗4-5次去除表面残留升汞。

2.4林木专用生根培养基——WPM培养基 (Woody Plant Medium) 灭菌后取出,室温下放置,待培养基温度约45 °C后,在超净工作台中倒入无菌大试管 (25 ×240 mm) 中,待培养基凝固后,将表面消毒后的幼苗插入培养基 (如图2所示) 。

图2. 枫香幼苗生根培养示意图。图为在装有WPM培养基的无菌试管中进行幼苗生根培养,光照培养箱内生根培养条件为25 °C恒温;14 h光照/10 h黑暗。

2.5将培养有枫香实生幼苗的大试管转移到光照培养箱中,25 °C恒温培养,光照条件14 h光照/10 h黑暗。待实生幼苗重新生根,苗高达到5-6 cm后,可将幼苗取出进行继代繁殖。将每一株幼苗的幼茎剪断,再次插入新的WPM培养基中进行扩繁,转移到光照培养箱中并保持同样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进行继代繁殖。

2.6选取根系大小、发达程度和株高较一致 (5-6 cm) 的无菌幼苗,进行共培养。

3.实验室体系:枫香无菌幼苗-根系真菌互作体系构建

3.1菌饼接种互作体系构建

1)超净工作台紫外消毒后,无菌PhytatrayTMⅡ培养容器 (长宽高:11.4 cm × 8.6 cm × 10.2 cm) 中倒入70 ml改良MS培养基。

2)将步骤2挑选的根系和株高较为均一的枫香无菌幼苗用镊子将轻轻取出,放入装有ddH2O的玻璃大培养皿中,洗除幼苗根部的培养基残留,并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份后,转接至装有改良MS培养基的PhytatrayTMⅡ无菌培养容器内。

3)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设置至少3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10株无菌苗 (如图3所示) 。将步骤1.1中打孔获得的菌饼随机挑取5个均匀转接至根系周围,对照组接种灭菌后的菌饼,用封口膜进行密封,防止污染。而后,转移至光照培养箱中以相同条件继续培养,根据自身实验要求设计共培养时间,然后取样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

3.2孢子悬浮液接种互作体系构建

1)超净工作台紫外消毒后,无菌PhytatrayTMⅡ培养容器(长宽高:11.4 cm × 8.6 cm × 10.2 cm) 中倒入70 ml改良MS培养基。

2)将步骤2挑选的根系和株高较为均一的枫香无菌幼苗用镊子将轻轻取出,放入装有ddH2O的玻璃大培养皿中,洗除幼苗根部的培养基残留,并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份后,转接至装有改良MS培养基的PhytatrayTMⅡ无菌培养容器内。

3)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设置至少3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10株无菌苗 (如图3所示) 。将步骤1.2中稀释获得的孢子悬浮液用移液枪吸取1 ml接种至根系周围,对照组加入0.85%无菌生理盐水1 ml。而后,转移至光照培养箱中以相同条件继续培养,根据自身实验要求设计共培养时间,然后取样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

图3. 枫香-真菌共培养体系示意图。图为在装有改良MS培养基的PhytatrayTMⅡ无菌培养容器中进行枫香-真菌共培养实验a:接种无菌PDA琼脂块作空白对照组;b:接种长满菌丝的菌块作实验处理组

溶液配方

1.PDA培养基

马铃薯             200 g (去皮煮熟后过滤取汁液)

葡萄糖              20 g

琼脂                15 g

加超纯水至1 L,调pH至7.0,121 °C高温高压灭菌15 min

2.WPM培养基 (Woody Plant Medium)

WPM粉末         2.78 g

蔗糖                20 g

琼脂粉               7 g

IBA母液           600 μl

加超纯水至1 L,调pH至5.8,121 °C高温高压灭菌15 min

3.改良MS培养基

20× 大量元素母液    25 ml

100× 微量元素       10 ml

100× 铁盐母液       10 ml

100× 有机化合物     10 ml

蔗糖                 2 g

琼脂粉               7 g

加超纯水至1 L,调pH至5.8 ,121 °C高温高压灭菌25 min

4.20× 大量元素母液

NH4NO3           33 g

KNO3             38 g

CaCl2·2H2O        8.8 g

MgSO4·7H2O      7.4 g

KH2PO4           3.4 g

加超纯水至1 L

5. 100× 微量元素母液

KI                0.083 g

H3BO3            0.62 g

MnSO4·4H2O      1.69 g

ZnSO4·7H2O       0.86 g

NaMoO4·2H2O   0.0025 g

CuSO4·5H2O     0.0025 g

CoCl2·6H2O      0.0025 g

加超纯水至1 L

6.100× 铁盐母液

FeSO4·7H2O        2.78 g

Na2EDTA·2H2O     3.73 g

加超纯水至1 L

7.100× 有机化合物母液

肌醇                 10 g

IVB 烟酸            0.05 g

盐酸硫胺素          0.01 g

盐酸吡哚醇          0.05 g

甘氨酸               0.2 g

加超纯水至1 L

8.IBA母液

IBA粉末            40 mg

溶于少量无水乙醇,吹打混匀

加60 °C超纯水至80 ml

9.0.1%升汞

升汞                1 g

溶于少量无水乙醇,吹打混匀

加超纯水至1 L

10.0.85%生理盐水

NaCl              8.5 g

加超纯水至1 L,121 °C高温高压灭菌15 min

致谢

本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1901290) 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秦媛. (2017) . 盐碱地植物共生微生物资源及功能初步研究. (Master's thesis,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2.潘雪玉. (2018) . 沿海防护林树种促生、耐盐根系真菌筛选及机制初探. (Master's thesis,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PDF审稿,或浏览器直接访问下载链接:http://210.75.224.110/github/MicrobiomeProtocol/04Review/210118/2003660ZhilinYuan952665/Protocol2003660final.pdf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枫香-真菌互作培养体系构建相关推荐

  1.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毛白杨根系内生真菌互作体系构建方法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2.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杨树根系-真菌互作体系构建方法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3.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巢式PCR检测植物组织痕量内生真菌的方法及其引物

    巢式PCR检测植物组织痕量内生真菌的方法及其引物 Detection of Trace Endophytic Fungi in Plant Tissues by Nested PCR and its ...

  4.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内生镰刀菌基因组染色体级别组装和注释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5.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野外树木根系取样及根际土收集操作规程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6.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利用acdSf3/acdSr4引物快速鉴定产ACC脱氨酶细菌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7.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一种简易的植物组织表面消毒装置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8.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原生质体法制备根系腐生型共生菌(伞菌目)单核化菌丝...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9. MPB:林科院袁志林组-提取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菌体细胞的4种方法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最新文章

  1. 设计模式--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模式
  2. python类中方法相互调用_python 类中方法之间的调用
  3. 《Leetcode | 02》
  4. PHP中对hmac_sha1签名算法的实现方法
  5. 他在阿里的逆袭,只因为想做个“锤子”
  6. arduino tft 方向_ESP32在Arduino环境下玩转 LVGL,ESP32移植LVGL详细教程
  7. ASP.NET MVC5使用Area区域
  8. 20非常有用的Java程序片段(11-15)
  9. ios7 JavaScriptCore.framework
  10. H3C DHCP中继和RIP配置实验
  11. Android Studio连接海马玩模拟器
  12. arduino 继电器控制led灯开关
  13. 【数据结构】-哈夫曼树以及哈夫曼编码
  14. 2019年河南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原题
  15. 如何自学黑客?自学黑客技术需要学多久?
  16. Transformer:让ChatGPT站在肩膀上的巨人?
  17. K8S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8. Android:收不到应用卸载、替换、安装等广播
  19. 公网远程访问本地硬盘文件【内网穿透】
  20. Android垃圾清理功能的初步

热门文章

  1. 你还在为 TCP 重传、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发愁吗?看完图解就不愁了...
  2. 从《翔谈》说起,看美团
  3.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
  4. Leangoo敏捷项目管理软件 6.3.2卡片关联支持链接
  5. jsp开发,拼接项目前缀
  6. 基数排序算法LSD实现
  7. 软件开发环境-环境用户界面
  8. 类加载器的分类及关系
  9. php接口过滤器,雷林鹏分享:PHP 过滤器
  10. sql 插入新数据 如何处理等字符_条码打印软件之如何在条码数据插入字符而不被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