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看到《地理信息系统首次用于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的报道后实在忍不住想骂人。 为了慎重起见,还是专门找到了当日的节目,特意花时间观看了这一所谓“高新技术”的应用。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c1NDExNDA=/v.swf 所谓的“高新技术”——模拟自然色彩三维晕渲图,10年前就可以做到。三维图用于央视的展示,让观众能有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虽然图中的高度值明显被夸张显示了,但也无可厚非。其实这样的文章出现在市井小报上也就罢了,可是居然还能被3SNews转载。难道上了央视是一种无上的荣耀?这算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创举?值得沾沾自喜吗?如果是自己的光荣,那么请不要把它放大成地理信息行业的莫大荣誉。这个行业不需要被这种新闻来代表。 我不以之为荣,反以为耻。 本来关于地震的方方面面能用到GIS的地方不少。比如中国有自己的地震分析统计部门,有震情监测网,有地震前兆台网。他们的工作,从记录到分析已经都离不开GIS了。地震局可是ESRI的大户,扔的钱海了去了。何况灾区有城市已经上马了数字城市工程,应该可以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可是本次从地震发生到持续至今的救灾中,除了受Google Maps所带动的网络地图外,很少能见到GIS的身影。 看着总理在飞机上讨论部署时用的是国家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在市面上随便都可以买到的四川省政区图; 看着大家把周总理上个世纪60年代邢台地震后看地图的照片和当代总理在飞机上看地图的照片放在一起,评论说,两代总理很像啊。是啊,快半个世纪了,一样的纸质地图,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而且居然还有那么多学GIS的在群里、在论坛里呼喊,“GIS能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真的是一度困惑了,我们的GIS怎么了? 中国的GIS被认为是国产软件业中发展最好的领域,“国产化程度已经突破了60%”,“发展势头比X国都猛”。GIS和电子政务一结合,能让众多城市不顾及自身的经济实际情况,喊着“为民”的口号,动辄花费上千万去攀比数字城市项目,作为傲人的政绩工程而彪炳史册。真是迅猛到了让人无语的程度。中国的GIS软件“牛气”到什么程度呢?当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过后,中国大展集团专门赶制了一套“灾情反馈系统”无偿赠送给美国灾区,还“调动全球IT资源”承担具体的实现任务。这一行动还受到美国国会议员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然而,就是在发展势头如此迅猛的大背景下,在如此先进技术支撑下,能直接服务于抗震救灾的GIS就是迟迟不肯露面。 年初的那场大雪,总理应对灾害部署工作时用的就是纸质地图。GIS不能为这种灾害或者突发事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不可以组织协调救灾的部署?当年SARS过后某个单位的GIS不是也算是小有作为吗?可是,一场大雪能触动Google,同样的一场大雪外加一场惨绝人寰的地震依然唤不醒这个息息相关或者说应该为这一现象负责的GIS行业、部门。 终于,震后一周了,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条带有地理信息系统的新闻,尤其是第一眼看到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首次”、“抗震救灾”,下意识以为众多GIS公司或者数不清的某某基金研究组终于开窍了,终于推出了能服务于抗震救灾或是灾害应急响应的GIS。那一刻,心中怎么能不充满欣喜呢? 仔细看,失望。“用于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真要是能用于央视的抗震救灾也好啊,央视是一个很大的单位,很多记者需要协调,很多带有地理信息的资料需要汇总,这样一个平台也很有创意——勉强安慰自己。再往下看,彻彻底底泄气了。是用于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地理信息系统终于第一次被当成了“立体的三维电子地图”用于一个国家电视台演示——这就是这条新闻要表达的消息。 本来只期望是个0的突破就行,不要求多,哪怕弱一点,1也行。结果是个负数。 是的,我没法否认这是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在抗震救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是一个被用来救灾、救人、救命的系统,应该是位高效的辅助决策者,而不是在央视里扮演一个作为点缀的花瓶。 很多时候,优秀的技术,优秀的理念在国内往往流于形式。比如城市规划,“科学的发展观”说起来那是冠冕堂皇。实际上呢?重金买来的规划图,“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明明是20年的规划,5年刚过,“不行,这个规划太保守,重新定!”。再如某个国土部门,上了GIS系统,但不愿改变工作流程,结果是平时业务依然纸质地图,等上级检查前请人把纸质图再数字化……花瓶啊,没想到GIS在这次地震中沦落为央视的大花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名虽相似,其实质不同。那么是技术背后的人还是技术所处的环境决定了技术在我们的社会中担任如此尴尬的角色? 也许在中国,GIS涉及的电子政务这潭子水,太深了。 (二) 问:为什么在GIS行业中,WebGIS灾后反应比较快? 答:一张是白纸,没有沉疴;另一些是铅笔画的草图,需要边修改边上色。 (三) 这场地震,是整个社会的试金石。 偷工减料的校舍终于暴露在和谐的阳光下;前“友好国家”的实质是白眼狼……甚至可以根据网开设的各大银行捐款帐户数额排出中国各大银行在网友心目中的排名。 一地震,GIS行业也“露馅”了。 总理可以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可是只有纸质地图,也没有第一时间的现势图;这就是中国信息化的质量? 众多在线地图供应商,却没有一个能够显示出一个叫做映秀镇的小镇,震前的街道;这就是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的质量? 李小文老师在博客里只因为自己是名遥感工作者就“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我深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和良知而感动。与此同时,某些部门却在推诿与抢功。这就是真正的科学工作者和打着科学幌子的行政人员之间最大的区别。 如果说我的愤然是量变积累产生的质变,那么测绘部门的一条比一条矫情的新闻报道就是这量变的罪魁。 先是反复强调13日天气因素的影响,闭口不谈12日下午干什么去了。看着所谓的“测绘部门紧急行动抗震救灾纪实”,读到什么“3位仓库管理人员只好砸碎玻璃进入仓库……”,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张皇”。文中还要强调是“绢质的精美地图”,真受不了,不是上贡啊,这是在救灾,在玩命,强调的是出图的速度和质量。 至于“中国测绘的形象”经过了这次地震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得更令人厌恶了,大家心里都清楚。 新浪14日第一条关于灾区遥感图像的新闻——日本向我国提供灾区卫星图片。15日转发的第一幅能看清个大概的卫星遥感图像——居然是**福卫-2的。我不知道这一嘴巴抽在谁的脸上。后来,又有新闻向美国请求数据……众多网友能不误解吗?不少人只能站在爱国的高度替我国测绘部门做着苍白的辩解,然后把质疑者扣上扰乱救灾团结的帽子逼他们就范。 实际上说起来测绘还是有点冤枉的,测绘部门14日应该已经拿到了13日的雷达遥感影像。国家减灾网(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第一幅遥感影像的发布,根据页面时间也是在15日,但等新浪拿到独家发布权,终于发布在网页上,已经是18日的事了。 至于测绘部门到底有没有浪费宝贵的时间,我只引用官方文章的说法,大家自己判断:“到1412,确定了灾情的大致轮廓。” 还有的报道说什么地方的测绘部门为指挥中心“提供空投、空降点坐标”,我严重怀疑真实性。部队的测绘系统掌握的控制点等级不比你地方高? 还有一点,通过这次地震,领教了中国大大小小的遥感部门之多,中国遥感平台之丰富。国土资源部的、水利部的、中科院的、民政部的…… 一个民族如果能正视自己的缺点,那么这个民族还有希望。 —— 张庆洲《唐山警示录》 对于行业或者部门亦如此。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能够被正视的问题都能够被勇于担当。当他们面对自己的问题,或从谏如流或文过饰非。遗憾的是,总有人选择后者。一再的伪饰不会有任何进步,只有真正从从国民的安危出发、从应对、减少灾害损失出发,尝试遥感资源的整合、人事部门的合并、权限的重新分配、数据的共享与开放……那么这个行业才能真正从灾难中汲取进步的力量。 愿GIS行业里少一些花瓶工程、花瓶部门、花瓶XX…… (四) 如果非要报道一些此次地震中和GIS相关的新闻,应该有很多东西可以报道。比如,成都的地理信息应用可是走在全国前列的。除了比较传统的什么自来水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还有数字景区系统、数字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个全国并不多见的成都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这个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总投资达到2亿多元,拥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指挥中心,已经运转了2年左右。这些系统在本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否提高了政府的运转效率?这次成都相对来说受灾并不严重,检验这样的应急系统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效果最好不过了。像那种整个县城被毁1/3的情况,估计应急中心也早玩完了。 那么,当成都震后“全城交通受阻通讯基本中断”的情况下,应急指挥中心是如何接警?如何处置?如何传递指令?或者有没有行之有效的对策?有没有对未来类似系统的经验、教训、建议? 只祈求未来其它城市的应急系统不是娇贵的花瓶。 (五) 非有人喜欢攀比,而且一比就爱拿美国说事。明明四川的地震和新奥尔良的飓风不具有可比性,他们不管,似乎只要能把人家比下去自己就成世界老大了。 那好,在美国新奥尔良飓风过后,美国的大企业,像英特尔、微软、思科、西南贝尔,戴尔以及其他公司与红十字会协作,关注的是如何以己之长为数以百计的临时庇护所提供语言和数据通讯技术。我们的精英公司们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不关注自己的技术如何为灾区提供帮助?几辆移动的应急通讯车?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满世界谁谁捐了多少,谁谁该捐多少的炒作?我都怀疑究竟哪个社会更体现出拜金主义。最近又有好心人指出超图的不作为,超图的解释第一句话是“我捐了”,然后才是“我在做”。这样的顺序大概就是面对大环境的无奈吧。 但愿只是我孤陋寡闻,他们的很多很多行动只是没能见诸于报端。但愿在灾后重建中能看到类似的有力而实际的非花瓶作为。 (六) 到这里,曾经喊着“GIS能做什么”的GISer们,你们是否想到了GIS应该做些什么? 不要忘了,不管评论家怎么评价你,做为GISer的你不是什么草根,首先是一名有思想的公民。 首先,流言止于智者。如果还不了解地震基础知识的请找高中地理课本补习。 其次, 不要再去关注“谁谁捐了多少”“谁谁该捐多少”——自己的捐款只要对的起自己的工资、自己的良心与责任感就足够了。然后发展你自己,如果你能成就像联想一样的企业,你就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要再争执“谁谁必须为这次灾难负责”——洪水、雪灾、地震……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已深感生命之脆弱。幸运的是,人,可以相互支撑着面对挑战。众志成城,没有跨不过去的坎。问题是如果每次都用一样的方法跨过去,不做任何技术上的改进,这样的经历真的有意义?聪明的人,思考的是如何把坎尽量变成通途; 不要再刻意关注“死亡了多少”——对于你,再大也终究只是一个数字;而对于灾区的人们,哪怕只是一个人,也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 然后, 如果你有时间,去学习下简单的防震措施,关注下你所在单位、学校的应急预案。 如果你还有时间,可以去网上众多的“问吧”里回答他们关于地震的提问,帮助他们消除恐慌远离谣言。 如果你是3SNews里的居民,请不要再转载无意义的文章,不一定非要帮别人做传声筒。如果你还喜欢思考,请思考一下3SNews如何才能在今后的突发性事件中更及时的做出反应。 最后, 如果你心存爱意,就在心里为灾区的民众祝福,祝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我写不出来如“氧化钙”般经典的讳饰,如果冒犯了谁,请原谅无知者的无畏。

转:GIS不是花瓶——由地震引起的思考相关推荐

  1. 一个GIS研究生的自白

    一年多前曾翻译和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如何去做GIS相关的项目.这个项目不是给政府做的数字城市之类的系统,而是我们GIS专业的同学.路人全凭个人兴趣,用现有的数据.已有的技术和方法去实现我们自己的想法, ...

  2. 开源的前端GIS空间分析库介绍 (一)jsts与turf

    文章目录 1 前言 2 JSTS 3 turf 4 安装使用 4.1 jsts 4.1.1 直接引入 4.1.2 NPM 4.2 turf 4.1.1 直接引入 4.1.2 NPM 5 空间分析 5. ...

  3. WPF中显示CAD图形的一点思考

    文章目录 1.GIS图形的显示 2.CAD图形显示 3.思考 项目中使用WPF做了一个GIS图形和CAD详图的关联工具,为了让用户在关联的过程中能更准确的识别要关联的CAD图形和GIS图形,做了一个图 ...

  4. WebGIS的大众化服务

    WebGIS是Web技术与GIS相结合的产物.WebGIS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将GIS从专业应用推向了大众化服务,同时为地理信息共享提供了方便而有效的途径. 一.ESRI大会关于WebGIS的报告 纵观 ...

  5. 基于GIS的地震现场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

    建设背景 针对现场救援行动过程(准备.机动.行动.撤离.总结)的指挥和管理,通过建设具备现场灾情收集.指挥辅助决策以及行动过程管理等功能的地震现场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为数据快速采集,救援目标快 ...

  6.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几个问题

    进入21 世纪以后,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热点有了新的变化, 代表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归纳如下: 3.1 稳定.快速的GIS 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体系    GIS 数据的来源 ...

  7. GIS是个什么鬼,真的开眼了。感谢好学生的奉献。

    1.      地理信息系统(南大95.南大96.南大03.中科院03.中科院04.华东师00.中南03.浙大99)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 ...

  8. GIS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灾后重建中的实践技术应用及python机器学习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建立与优化

    地质灾害是指全球地壳自然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者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导致的自然地质和人类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由于降水.地震等自然作用下,地质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我国除滑坡灾害外, ...

  9. ArcGIS——GIS中的坐标系

    从第一次上地图学的课开始,对GIS最基本的地图坐标系统就很迷.也难怪,我那时候并不是GIS专业的学生,仅仅是一门开卷考试的专业选修课,就没怎么在意. 等我真正接触到了各种空间数据产品,我才知道万里长征 ...

最新文章

  1. redis分布式锁-基本概念与实现方式对比
  2. android怎么关应用程序,如何关闭Android应用程序?
  3. 软件设计师 - UML图
  4. String.Empty,NULL和的区别
  5. VB 字符串续行符最多25行…………
  6. Linux环境下Swap配置方法
  7. 中国军事可穿戴传感器行业市场供需与战略研究报告
  8. 时时获得高德地图坐标 http://lbs.amap.com/console/show/picker
  9. 如何拷贝工程_如何获得微信小游戏跳一跳源码以及源代码组合包括哪些
  10. warning: mysql-community-libs-5.7.11-1.el7.x86_64.rpm: Header V3 DSA/SHA1 Signature, key ID 5072e1f5
  11. 利用并查集+贪心解决 Hdu1232
  12. marven编译时:<pre>错误: 不允许使用自关闭元素</pre>
  13. 怎么调试Delphi源码
  14. Matlab中median函数的使用
  15. 【开源编码分享】Python古三式∶太乙神数丶奇门遁甲丶大六壬
  16. 003_创建simulink文件
  17. Did China Eat America’s Jobs?
  18. Python +大数据-知行教育(四)-意向用户主题看板_全量流程
  19. 狼行千里吃肉,马行千里吃草(我读了5遍,震撼了!)
  20. iPhone5预测:在微创新中逐渐沦陷[转]

热门文章

  1. Java中有些好的特性(一):静态导入
  2. 基于注意力的语义分割之PSANet、DANet、OCNet、CCNet、EMANet、SANet等
  3.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网上答疑(14)
  4. nodejs爬虫大作业项目
  5. 领导给你安排这三个紧急任务(不是器重你而是利用你)
  6. 简述FE2.1-USB2.0一托七应用及设计要点
  7. 咏春拳段位首次开考先考动作再考功力2008-11-13
  8. xml的标记、元素和属性
  9. 《操作系统》第一章 知识点整理
  10. 瑞萨RA系列-开发环境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