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对广播电视的影响以及应用

【摘要】:广电正在与 5G 相融合,需要不断地采用新的技 术,进行创新和变革,5G 时代会给视频行业带来更多 的发展机会,需要加快建设 5G 与移动交互的广电技 术机制,推动融合的发展,进行创新和突破,加快技术 的研发,制定相应的标准,推进技术的试验,进行试点 的应用,给广电的 5G 找准位置和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5G 、广播电视技术

The application of 5G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Abstract: 5G技术不仅促进了当前网络系统的变革,在其它行业 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移 动新闻的用户了以突破5亿大关,在网络用户样品容器中, 占据了72%的占有率,伴随5G技术的不断创新与高速发展, 移动媒体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笔者相信在未来的几年 甚至十几年中,5G技术将搭建一个全方位的网络系统,帮 助网民实现几乎“零延时”的用网体验,无论在衔接能力、 还是在传输密度上,5G技术都将让人耳目一新,创造出前 所未有的奇迹。

Key words: 5G technology not only promotes the change of the current network system, but also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other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currently China's mobile news users have exceeded the 500 million mark, occupying 72% of the network user sample containers. 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5G technology, mobile media has entered a A brand new er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n the next few years or even more than ten years, 5G technology will build a comprehensive network system to help netizens achieve almost "zero-latency" network experience. No matter in connection ability or transmission density, 5G Technology will be refreshing and create unprecedented miracles.

目录

引言

一、广播技术························································  1

(一)概述··························································· 1

(二)网络广播的分类················································· 1

(三) 网络广播的特点················································ 1

二、5G技术·························································  2

(一)5G广播概述···················································· 2

(二)5G 广播主要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2

(三)5G 移动通信对广播电视的影响与应对······························ 3

三、5G对广播电视的推动··············································  4

(一)广电 5G 发展山高路长··········································· 4

(二)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抓5G机遇······························ 5

(三)广电怎么应用好5G··············································· 5

  • 广播技术

(一)概述

5G技术不仅促进了当前网络系统的变革,在其它行业 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移 动新闻的用户了以突破5亿大关,在网络用户样品容器中, 占据了72%的占有率,伴随5G技术的不断创新与高速发展, 移动媒体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笔者相信在未来的几年 甚至十几年中,5G技术将搭建一个全方位的网络系统,帮 助网民实现几乎“零延时”的用网体验,无论在衔接能力、 还是在传输密度上,5G技术都将让人耳目一新,创造出前 所未有的奇迹。

(二)分类

广义 的网络广播 主要分 为三类 :一 是 传统广播节 目依托网站上网;二是狭义的 网络广播 ,即商业网站开设网络电台独立 制 作 、播 出广播 节 目;三是个 人或 社会 团 体独立制作、播出的广播节目。 第一类网络广播最大的特点是既可 以从 收音机 听到 ,也可 以在互联 网上 听 到,它与传统广播联系最为密切,是传统 广播为拓宽收听渠道所作的普遍性尝试。 传统广播节 目上网有两种途径 :一是传统 电台创办的网站 ;二是商业网站所开设的网络 电台将传统广播 电台综合 罗列 ,在 自 身 的网站平 台上形成广播联盟 ,供听众 自 由点播 。 第 二类 网络广播 是狭 义上 的网络广 播 。网站 自主制作自己的节 目,并只通过 网络平台传播 ,代表性的网络电台有由北 京团市委 、北京人 民广播 电台共 同创 办的 青檬音乐台、猫扑电台、第一视频 网站打 造 的首 档地铁 网络 电 台——地 铁 0号线 等等。近几年基于商业网站的网络广播也 产生 了更新的形式 ,即豆瓣 电台 、人人 电 台等以音乐为主的供听众 自主选择的网 络电台,它们将音乐依据风格分类 ,并会 依据听众收听习惯推测出听众喜好,从而 形成面对点的 自助电台 。这些网络电 台以 其清新的风格和轻松的氛围吸引了以年 轻人为主的受众群体 ,其 中以学生听众居 多 。 第三类是个人或社会团体独立制作 节 目的网络广播 。这一类 网络广播是基于 播 客 、博 客技术 而发布 ,不 以盈利 为 目的 的个性化广播节目。但是因为资金、设备、 技术有 限,节 目质量和影响力较前两类 网 络广播都较弱 。目前国 内有代表性 的个人 网络 电台主要有萤火虫 网络电台 、灵通 网 络电台以及胖大海赵海涛《有一说二 》的 社会评论节 目等高知名度的个人播客广 播 。现在 由于政策限制 (2008年 1月 31 日开始施行的 《互联网视听节 目服务管 理规定》规定从事视音频服务的网站必 须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 目许可证 ), 导致一些播客网站关闭,这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个人或社会团体网络广播的数量。

(三)、网络广播的特点

网络广播 是 网络渠道 和广播 内容结 合的产物 ,兼备并强化了传统广播和新兴网络的优势 ,主要有 以下特点 :

一 是 网络 广播跨越 时空界 限。相 比较 以往 的调频广播而言 ,网络广播突破 了地 域 和国界 的限制 ,网络将其受众市场无形 中拓宽拓广 ,为电台的发展提供 了更好的 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催生 了一个 良性 的 、 蓬勃 的广播市场 。 传统广播的的特点之一是即时性,信 息传递转瞬即逝。网络广播可供点播 ,听 众对错过 的节 目或 者喜 爱的节 目可 以随 时再次收听。

二是听众拥有较大程度 的自主选择 权。这种选择权体现在时间和内容上,听 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设定一张个性化 的节目单 ,既可以在线收听,也可以选择 在数字信息库中下载收听,并能在页面上 发 表评论 。相对 于传统广播 ,网络广播 能 为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是网络广播拥有超强的互动性。利 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能更好地实现与听 众 的互 动与沟通 ,得 到即时反馈 。广义上 的网络广播就是要借助新媒体的互动特 性反哺传统媒体。传统广播的互动方式多 为热线电话 、手机短信、听众来信等,而通 过网络上的聊天室、论坛、电子邮件 、微博 等 平台 ,除 了参 与免费外 ,还 更有助 于形 成稳定 的听众群 。网络广播也乐于搭载最 新的交流平台,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 银河网络广播电台就开播了 《超级微博 控 》节目,符合当下潮流。

二、5G技术

(一)5G广播概述

5G 广播是广播电视行业未来面向移动终端广 播的一种实现方式,也具备演进成下一代地面电视 广播技术标准的基础。5G 广播技术在移动终端成 为个人的主要消费和娱乐工具之后,提供了广播行 业对个人的全新传播手段。当前 5G 广播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广播行业的研 究热点,也得到 3GPP 及相关技术方案提供商的支 持,该技术已经在 3GPP 得到立项并取得进展,在欧 洲部分地区已开展了外场试验。随着 3GPP 技术标 准的演进,5G 广播技术仍将继续向更高效、更灵活、 双向互动的方向演进。5G 广播技术有两个技术实 现方式: 地面广播模式和混合广播模式。混合广播 模式( Mixed - mode) 基于5G NR 的单播/多播/广播可以灵活切换的广播模式,混合广播模式是可以动 态切换单播服务和广播服务的高效网络。地面广 播模式( Terrestrial mode) 是基于 LTE 空口的高塔高 功率( HPHT) 的广播模式,地面广播模式是面向新 一代数字电视服务的地面广播专网。两种广播模 式将满足不同场景下对广播技术的需求。 当前 5G 广播的技术研究正在 3GPP 的框架内 有序开展,但是 5G 广播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 有待解决,本文对 5G 广播中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 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 了 后 续 可 能 的 研 究 方向。

(二)5G 广播主要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功能增强的“智能”设备在迅速普及,与此同 时,新的多媒体流媒体服务( 尤其是高清视频内容) 要求网络运营商要处理大量增加的通讯流量,而目 前的无线/蜂窝网络基础设施难以承载这些新增流 量。在高流量负载下,由于缺乏无线频率资源,同 时 eMBMS 体系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现在的 eMBMS 技术无法向用户提供预期的高数据速率和 低延迟传输,以满足当前多媒体应用程序的要求, 在个人终端上在线播放视频存在明显的卡顿。同 时小区边缘处 eMBMS 信号得不到覆盖。目前有以 下几种方案,为提高广播覆盖范围提供解决思路。

(1)波束成形

波束成形是解决广播覆盖问题的又一方案,利用定向天线实现空间分集和吞吐量的提升,也是一 种可以提高未来 5G 系统广播性能的技术。波束形 成在不增加传输功率级的情况下,提高了信道增益 最低的用户的数据速率

(2)多播分组方案

利用资源管理技术也可以提高广播的覆盖。 图 3 是多播分组方案的示意图,其中多播接收器通 常根据信道条件被细分为不同的小组,并相应地分 配资源[3]。 该技术允许在利用多用户多样性的同时为所 有多播目的地提供服务。此外,利用可伸缩视频编 码( Scalable Video CodingS,VC) ,多播分组方法是一 种高效传输高质量宽带组播服务的有效方法。选 择最合适的子组配置需要确定具有相关传输参数 的子组的数量,以及这些 子 组 之 间 资 源 的 适 当 分配。

(3)增加循环前缀的长度

CP( 循环前缀、保护间隔) 是有用的时间域符号 持续时间的循环扩展,它将 OFDM 符号最后一部分的一部分附加到 OFDM 符号的开始部分。CP 的长 度需要长于信道脉冲响应,从而减少 OFDM 符号解 调时的信号间干扰,但是 CP 的插入也会导致容量 减少的开销。因此,CP 代表了容量开销和针对 SFN 中多路径和最大 ISD 之间的权衡。为了最大限度 地提高净比特率,CP 通常被选择为尽可能小的,而 从减少来自自然多径回波的最大延迟和来自远程 SFN 发射机的“人工”回波角度来看,CP 通常要选 择的大于最大多径和设计的站间距设计要求。在 现阶段的 5G 广播设计中,主要的问题是 SFN 中站 间距的设计限制,因而 CP 的长度确定了应发射机 之间的最大间隔或站点间距离( ISD) 。 在 LTE REL '14 中,MBSFN 物理层可以配置 16. 7us、33. 3us 和 200us 的 CP( 循环前缀) 长度。使 用 200μs,能使单站面积显著增大。但是与地面数 字电视相比,5G 广播的 OFDM 参数集选项仍然有 限。这是 3GPP 在广播信道参数设计上正在开展的 工作之一。  5G 广播技术在不同循环前缀长度下车 载接收的性能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车 载环境下,随着循环前缀长度的提高,信噪比逐渐 增大。对于屋顶固定接收的环境有同样的仿真 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在 3GPP 提出,基于 LTE 的传统 广播 仿 真 结 果 及 长 CP 的 效 果 的 方 案 ( R1 - 1901780) ,并还在处于讨论当中。在此提案中, 提供了基于约定假设的传统 LTE 广播的模拟结果。 此外,还评估了可能增强的较长 CP 的效果。

5G 广播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 一些列的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是地面广播模式下的 覆盖范围的提升、混合广播模式下单播多播广播的 动态切换以及广播模式对终端移动速率的支持。 现在行业内在大规模天线、毫米波广播、非正交复 用技术等在 5G 广播上的应用在开展相应的研究工 作,希望能显著提升 5G 广播的性能。5G 广播有望 在未来能够成为真正能够覆盖用户移动终端的一 种符合用户需求和应用习惯的广播技术,但这仍需 广播行业在技术研究、产业链、商业化等方面做切实的努力。

(三)5G 移动通信对广播电视的影响与应对

在 5G 技术逐步发展的当下,快 速、高品质的通信能给用户承载和提 供更优质、内容更丰富的音视频服务, 这对广播电视业有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从理论角度来分析,运用 5G 技术后的 广播电视,能进行视频点播、超高清、 虚拟现实和移动视频等服务。然而, 现实是,当广播电视发展上述几项服 务时,会面临终端用户对音视频、图 像等服务需求量增加,导致流量的增 长量非常大,因此,会降低移动通信 的服务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 的移动宽带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5G 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 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例如,采用 5G技术能设计电视终端用户增加方案, 抑或是采用 5G 的 LTE 增强技术,能达 到流媒体高效传输服务的目的,进而 提高广播电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应对策略:

(1)明确 5G 条件下广播电视的 工作目标 认真分析 5G 技术特点,有效融合 广播电视通信技术,同时大力发展这 项融合技术。首先,要了解 5G 通信技 术、要建立 5G 技术基础条件下的无线 广播电视系统,制定相应的网络融合 组建标准,实时进行与 5G 通信技术的 融合试验。其次,保证有足够的多种 类型移动设备的使用和开发。例如, 大小屏幕手机、移动电话、固定电话、 高清电视等等,都能接受广播电视信 号,5G 通信交互工作组和国家级的 5G 通信工作组建立合作关系。用 3GPP、 ITU 作为输出端,保障电视广播在 5G 技术标准中的优势。最后,根据广播 电视未来发展的必要性,5G 通信技术 要将融合、统一作为发展目标。同时, 设定相应的地方性技术方案、标准和 合适的设备,以对应 5G 移动通信行业 标准,为 5G 提供足够的支撑。

(2)把握机遇积极迎接 5G 5G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广播电视技 术发展而言既有压力的一面,也具有 促进其发展的机遇的一面,双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面临着 5G 技术发展过 程中的强大冲击力,广电行业要把握 好机会积极接受并应对 5G 通信技术。 首先,提高 5G 通信技术的利用率,因 为 5G 技术具有高速、低延时的优势, 不仅能促进音视频、媒体融合技术的 发展,还能促进 4K 高清电视制造技术 的发展,进而用广播电视夺人眼球, 提高吸引力。其次,紧随 5G 技术的快 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等作为基础设施,用先进的软件确定 网络、互联网等技术,可提高网络核 心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供 高质量、快捷的网络服务和高质量的 信息服务,值得广电借鉴融合,更有 助于广电技术的发展。

(3)秉承“以内容为主”原则 5G通信技术即将覆盖人们的生活, 面临 5G 时代,广播电视领域还需坚持 “以内容为主”的原则,内容的技术性 和信息性是广播电视的重要基础,只有 将“内容”丰富了才能有广阔的发展道 路。相关技术人员都要有随机应变的能 力,坚持用科学的思路、端正的态度去 处理实际遇到的问题,重视广播电视节 目内容的丰富性、有效性,引入创新性 元素和创新性思维,才能最大可能满足 用户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

(4)推进 5G 移动通信与广播电 视的有机融合 首先,加强跨领域深层次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 求量会不断增加,比如,人们可以通过 电视购物的方式采购消费日常生活工作 中需要的物品消费品以及服务等等,这 就要求 5G 技术要跟不同的行业领域高 效融合,才能满足在各种终端设备上的 连接需要。在上述高要求的情况下,5G 通信技术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速地 处理互联网信息,同时保证信息数据在 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这样一来,通信 设备就能和全媒体设备进行融合,从而 给用户提高更优质的通信服务。另外, 多个领域的融合不仅是领域之间的终端 设备和技术的统一性融合,这些方面的 融合还在于产业链的结构组织和系统, 进而满足不同工作的具体需要。因此, 要求 5G 通信技术要将网络结构组织和 业务服务类型有效融合,同时保证通信 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其次,加大 多个系统的有效融合性。在 5G 通信技 术中,无线通信技术的涉及面广,包含 数字型和蜂窝型广播电视技术的融合, 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通信融合等。所以, 在进行多种技术多类系统之间有效融合 的过程中,要将每个系统的优势最大程 度地发挥出来,同时保障调整不同系统 之间的协同性,只有考虑到这些因素才 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才能给终端用户提 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因此,对于不 同的系统来说,系统融合要求有机的对 业务平台进行融合,同时,全方位地管 控多系统的核心网。只有这样才能将移 动通信技术和其他系统进行有机融合,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唯有如此,方 可切实提高全面多系统运行的质量,以 实现网络系统的最优化,及更优质的服 务质量。

三、5G对广播电视的推动

(一)广电 5G 发展山高路长

(1)广电网络的发展方向 目前有线电视网存在最大的短板是各省分散运 营,全国一网尚未完成。真正地在 5G 时代立足,必须 推动全国一网,也只有整合发展才能复兴广电网络。 世界上很多国家将在 2020 年商用 5G,我国的三大运 营商也开始建立 5G,并进行了相关的试点测试工作, 很多已经获得了中低频段的使用许可。电信与移动网 络对有线电视有很大的冲击,广电宽带增长得非常 宽泛。 随着 5G 的组网标准的发布,全球正在全面地向 5G 进行冲刺,完善第一阶段的 5G 工作。我国广电行 业也开始对 5G 技术进行布局,目前应与中国移动合 作进行 5G 技术的研发,以及在大数据和 4K 超高清频 道等方面的合作,因此 5G 会给广电行业带来更大的 发展空间。 未来广电在 5G 网络上的发展机会主要有这几个 方面: 提升用户超低延时的广电业务体验; 应用超大宽 带的推动多项技术联合发展; 在内容上以超高的速度 进行传输。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长期的摸索和研究, 还存在着人才短缺的情况,监管也比较困难,另外人们 的思想还停留在单一的内容为王的思维上,而需要将其转化为流量或者数据为王上,其次,缺少建设智慧广 电的相关可行性建议和相关标准,因此需要制定统一 的智慧光端的标准以及网络的建设标准。其次,广电 与三大运营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网络的建设上、运 营维护上以及业务宣传推广和服务上都需要做出极大 努力。

(2)前期资金投入巨大 虽然广电有自己的网络支撑,也有自己的技术网 和频道资源,但是没有自己的新型的网络架构,主要是 因为资金链供应不足,投入的资金不够,所以在研究 5G 和智 慧 广 电 网 络 上,需要国家增强资金投入与 扶持。

(3)建设网络、技术支撑、运营管理等方面基本从 零做起 广电行业在建设 5G 的网络上以及运营管理和技 术的研发上,基本都需要从头做起,要产生很大的变 革,这同时也产生了人力资源的缺失,目前的人才是以 传统的广播电视为主,不具备智慧广电的发展需求,其 次,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与 5G 行业的需求不相符合, 因此需要加大对 5G 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引入符合 相关要求的人才,拓宽人才选拔的渠道,挖掘先进的新 媒体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二)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抓5G机遇

从5G媒体应用来看,广播电视的节目制播、传输、呈现都可以利用5G技术来增强,为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带来的潜在发展机遇。今年6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获得工信部颁发的5G商用牌照,将推动全国广电行业建设一张汇集广播电视现代通信和物联网服务的高起点、高技术的5G网络,为智慧广电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是布局新一代无线广播电视技术。2018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成立无线交互广播电视工作组,研究5G背景下的新一代无线广播电视技术,共同推进落实智慧广电战略,推动无线交互广播电视技术研究、制定标准、开展国际化交流并引领行业发展,打造新一代无线交互广播电视网。工作组确定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基于5G/无线交互广播电视技术的超高清电视广播服务。

二是谋划广播电视5G网络发展。2018年11月,总局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5G技术在广播电视网络中的部署和应用,加快建立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技术体系。

一些省份的广电网络企业也开始积极行动,抢抓机遇。如,湖南、广东、山东等省网公司相继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5G创新实验室重点项目建设,在5G端到端系统建设、物联网、4K等5G视频业务孵化、全媒体云平台、5G人才培养以及共同开展5G行业应用示范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一些地方政府也发文大力支持广电5G发展。

三是广播电视台大力拓展5G渠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把5G作为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重要支撑。

(三)5G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 的融合发展

5G 网络发展的目标是以极快的速度、极优质 的连接实现万物互联,但是由于建设成本过大, 移动、联通、电信、广电无法单独完成这一目 标,应该采取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互融合才能 实现万物互联。

广播电视网络拥有数量巨大的用户群体, HFC、FTTH已基本完全覆盖用户区,5G网络可以 通过广电网络的这一优势完成基站、微站在居民 小区乃至单个居民家中的布局。广播电视网络相 对于移动、电信、联通这几家网络运营商,在节 目内容、高清业务视频带宽、传输渠道等方面占 有极大的优势。 三网融合是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 视网的融合,一个平台整合集中语音、视频、数 据业务等多种业务,实现业务融合必须是全网的 IP化,广电网络应该完成IP化。 全国的广播电视网络没有完成整合工作,各 省市各自为战,无法互联互通,这是广播电视网 络融合 5G 网络的硬伤,如果全国的广播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做不到,不光是与 5G 融合发展机遇丧 失,国网公司取得的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证》 和现在正在申请移动通信资质和 5G 运营牌照 将失去意义,广电网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困难。 广播电视网络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网络 资源覆盖规模大、用户数量规模大、节目内容丰 富等优势资源,积极争取参与 5G 系统研发及标准 制定推进工作,推进有线和无线的融合发展,为 广电网络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坚持“内容为王”,发挥直播优势。5G 时代需要 坚持以内容为王的模式,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光纤和 宽带能够为人们提供高速的网络服务,并且进行了降 费活动,使信息得到爆发式的发展。 采用无线通信的最新技术,对广播技术的制式采 取一定的调节,为应急广播、广播电视等提供免费的技 术服务,达到覆盖全部的智能手机终端。未来,广电将 会以 2C 业务作为基础,推进 TV 用户以及 2 亿多的有 线电视用户、1 亿多的直播型用户,将其转化成移动交 互的广播电视用户,这样就可以实现媒体的相互融合, 首先需要在基础业务上进行升级,实现 TV 视频和宽 带移动一体的模式,其次要拓展业务量,建设好智能小 区和智慧家庭,如家庭安防、智能家居的控制、家庭云 盘等业务,最后要构建一个智能的生态层面的广电构 架,包括智慧城市、物联网等行业。 要加强与电视台的业务合作。加快智慧广电的建 设,未来的主要方向是建立立体式的传播途径,宣传好 广电文化和广电的特色服务信息,即是以网络为主的 模式,从而发展成融合的业务服务机制,要应用云平台 作为服务的基础,通过移动宽带,通过采集大数据的信 息,以智能终端作为业务的承载,实现多功能、多内容、多业务的服务模式。 广电还要与电视台进行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 现电视大屏的升级服务,通过 5G 网络,能够将网络媒 体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超高清的视频、增强现实等, 促进广播电视业态的发展。要以网络支撑,推动媒体 内容创意的发挥,打造智慧广电新的应用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东.5G等新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 西部广播电 视, 2019, 447(7):180-180.

[2]黄智锐.5G技术助力广电业务创新[J]. 有线电视技术, 2018, v.25;No.343(7):47-48.

[1] 邹 雷 萍 .5G 移 动 与 广 播 电 视 融 合 网 络 的 探 索 [J]. 中 国 新 通 信 ,2019,21(11):63.

[2] 张 宇 , 张 国 庭 , 付 光 涛 .5G 与 地面移动广播电视 [J]. 广播与电视技 术 ,2019,46(5):16-20.

[3] 刘 欢 .5G 技 术 在 广 播 电 视 技 术 领 域 地 应 用 [J]. 西 部 广 播 电 视 ,2019(9):202-203.

5G对广播电视的影响以及应用-论文相关推荐

  1. 计算机与广播电视论文,浅谈广播电视中计算机技术的作用论文.pdf

    1.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的媒体内容中有重要应用 在以往的广播电视中, 媒体内容主要分为音频和视频两种信号, 在传输的过程中使用的 是模拟信号, 但模拟信号受到的外界干扰因素较为明显, 因此广播电视传播 ...

  2. 广播电视新技术应用分析及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新技术应用分析及发展趋势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成为时代主体,为避免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受到冲击,广播电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节目的录制.编辑到后 ...

  3. 智慧全媒体 5G新视听,共探新时代广播电视!

    5月28日,以"智慧全媒体 5G新视听"为主题的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1)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极具国际盛名的行业盛宴,本届展会彰显了5G背景下广播 ...

  4. 广播电视加速技术迭代,用新技术拥抱行业转型

    简介:12月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了<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在如何在竞争态势之中构建核心优势,做好资源与技术储备,利用新一代通信技术把握机遇,提升观看体验 ...

  5. 广播电视加速技术迭代,如何用新技术拥抱行业转型?

    12月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了<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该文件指出,广电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全行业未来大转型的,通过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加快重塑广电媒体新 ...

  6. 未来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未来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也应积极践行创新发展路线,将高新技术和广播电视项目进行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广播电视传播的信号质量和 ...

  7. 计算机与广播电视论文,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应用论文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应用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清晰度.保真度等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为广大观众带来了较佳的视听体验.计 ...

  8. 运营商部署4.5G热情高涨:将影响5G商用

    进入2017年,全球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宣布将部署千兆LTE网络.以美国为例,1月第一周,AT&T和T-Mobile都公布计划将在2017年部署更高速的4.5G技术.而它们的竞争对手Sprint已 ...

  9.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论文结束语,论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成果论文...

    论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成果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一发展趋势下, 多媒体计算机技 ...

最新文章

  1. 消息中间件客户端消费控制实践
  2. 软件测试的艺术第三章总结
  3. 揭秘 .NET 5 和Java 互操作
  4. 查看mysql日志post_(转)MySQL 日志组提交
  5. Mysql介绍与安装LinuxmacOS系统
  6. ado.net 操作mysql_ADO.NET操作数据库(一)
  7. python解析库详解_PyQuery库详解
  8. [SQL实战]之统计出当前各个title类型对应的员工当前薪水对应的平均工资
  9. Dijstra算法-------为了纪念,等以后看的时候方便
  10. keil教程之创建基础软件工程
  11. java DFS与BFS算法
  12. ambari mysql 开机自动启动_ambari的服务启动顺序如何设置
  13. 大伽「趣」说AI:腾讯云在多个场景中的AI落地实践
  14. 洛谷3387 模板 缩点
  15. Effective Java 类和接口 第17条:要么为继承而设计,并提供文档说明,要么就禁止继承
  16. 【Python】Python提取word表格,并保存在excel中
  17. 算法提高课学习——2.搜索——2.1.Flood Fill算法
  18. Altium Designer 20 (5)——排针类元件创建
  19. 蓝桥杯第二次模拟赛JAVA题解
  20. SAR成像处理算法_RD算法_基本原理

热门文章

  1. 计算机专业BA和BS有啥区别,美国读大学选专业BA和BS有什么区别?
  2. 微信小程序预览无法播放视频
  3. html ios 视频播放不了,html中的video标签在ios微信中无法播放的解决方法之一
  4. 爱普生Epson PictureMate 240 打印机驱动
  5. openEuler基础(二十)用户创建、密码管理、用户锁定
  6. Elasticsearch集群扩容踩坑记录
  7. matlab中多项式的建立,matlab中多项式
  8. 贪心算法背包问题java
  9. Kernel Panic 介绍
  10. vscode使用ssh连接远程Ubuntu服务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