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链模式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收者,依此类推。

介绍

意图: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主要解决:职责链上的处理者负责处理请求,客户只需要将请求发送到职责链上即可,无须关心请求的处理细节和请求的传递,所以职责链将请求的发送者和请求的处理者解耦了。

何时使用:在处理消息的时候以过滤很多道。

如何解决:拦截的类都实现统一接口。

关键代码:Handler 里面聚合它自己,在 HandlerRequest 里判断是否合适,如果没达到条件则向下传递,向谁传递之前 set 进去。

应用实例: 1、红楼梦中的"击鼓传花"。 2、JS 中的事件冒泡。 3、JAVA WEB 中 Apache Tomcat 对 Encoding 的处理,Struts2 的拦截器,jsp servlet 的 Filter。

优点: 1、降低耦合度。它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 2、简化了对象。使得对象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 3、增强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通过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者调动它们的次序,允许动态地新增或者删除责任。 4、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很方便。

缺点: 1、不能保证请求一定被接收。 2、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进行代码调试时不太方便,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 3、可能不容易观察运行时的特征,有碍于除错。

使用场景: 1、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由运行时刻自动确定。 2、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3、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

注意事项:在 JAVA WEB 中遇到很多应用。

实现

我们创建抽象类 AbstractLogger,带有详细的日志记录级别。然后我们创建三种类型的记录器,都扩展了 AbstractLogger。每个记录器消息的级别是否属于自己的级别,如果是则相应地打印出来,否则将不打印并把消息传给下一个记录器。

步骤 1

创建抽象的记录器类。

AbstractLogger.java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ogger {public static int INFO = 1;public static int DEBUG = 2;public static int ERROR = 3;protected int level;//责任链中的下一个元素protected AbstractLogger nextLogger;public void setNextLogger(AbstractLogger nextLogger){this.nextLogger = nextLogger;}public void logMessage(int level, String message){if(this.level <= level){write(message);}if(nextLogger !=null){nextLogger.logMessage(level, message);}}abstract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步骤 2

创建扩展了该记录器类的实体类。

ConsoleLogger.java

public class Console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public ConsoleLogger(int level){this.level = level;}@Override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Standard Console::Logger: " + message);}
}

ErrorLogger.java

public class Error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public ErrorLogger(int level){this.level = level;}@Override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Error Console::Logger: " + message);}
}

FileLogger.java

public class File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public FileLogger(int level){this.level = level;}@Override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File::Logger: " + message);}
}

步骤 3

创建不同类型的记录器。赋予它们不同的错误级别,并在每个记录器中设置下一个记录器。每个记录器中的下一个记录器代表的是链的一部分。

ChainPatternDemo.java

public class ChainPatternDemo {private static AbstractLogger getChainOfLoggers(){AbstractLogger errorLogger = new ErrorLogger(AbstractLogger.ERROR);AbstractLogger fileLogger = new FileLogger(AbstractLogger.DEBUG);AbstractLogger consoleLogger = new ConsoleLogger(AbstractLogger.INFO);errorLogger.setNextLogger(fileLogger);fileLogger.setNextLogger(consoleLogger);return errorLogg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bstractLogger loggerChain = getChainOfLoggers();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INFO, "This is an information.");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DEBUG, "This is an debug level information.");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ERRO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

步骤 4

执行程序,输出结果:

Standard Console::Logger: This is an information.
File::Logger: This is an debug level information.
Standard Console::Logger: This is an debug level information.
Error Console::Logge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File::Logge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Standard Console::Logge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设计模式 责任链模式相关推荐

  1. 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我想这是值得你了解一下下的啦. 会了就当复习丫,不会来一起来看看吧. 很喜欢一句话:"八小时内谋生活,八小时外谋发展". 如果你也喜欢,让我们一起坚持 ...

  2.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Java实现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Java实现 责任链模式–链式数据结构–内存消耗–Java的awt事件一开始用责任链模式后来改为观察者模式–为什么呢?–现在的应用–dom事件–异常处理机制-过滤器链–等等 学习 ...

  3. 理解各种设计模式原则及区别丨浅谈Nginx中核心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丨C++后端开发丨Linux服务器开发丨web服务器

    理解各种设计模式原则及区别丨浅谈Nginx中核心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1. 开闭.单一职责.里氏替换.接口隔离等设计原则 2. 随处可见的模板方法 3. nginx中核心设计模式 责任链模式 4. 责 ...

  4. java责任链模式审批请假_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Java版本:jdk1.8 IDE:IDEA 一 前言 本文介绍责任链模式以及Java下的实现. 二 概念 1.什么是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 ...

  5. 一起学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OfResponsibilityPattern)属于 行为型模式的一种,将请求沿着一条链传递,直到该链上的某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概述 定义如下:一个请求有多个对象来处理,这些对象 ...

  6. 大话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 ...

  7. php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最近重构代码发现责任链模式非常实用,所以简单总结了一下.总体来说,责任链模式更像是一种简化多种场景下调用处理的一种设计模式,特别适合if-else分支判断很多的场景.比如是根据不同会员等级给予不同的优 ...

  8. 深入理解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职责链模式)

    文章目录 一.定义 二.使用场景 三.代码样例 1.需求 2.设计一个所有处理器都要实现的接口 3.实现各种处理器 4.客户端 5. 输出 四.要点与优缺点 结尾 一.定义 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 ...

  9. 工作中常用的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一般做业务开发,不太容易有大量使用设计模式的场景.这里总结一下在业务开发中使用较为频繁的设计模式.当然语言为 Java,基于 Spring 框架. 1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 ...

最新文章

  1. 机器学习中的偏差和方差是什么?
  2. C#的简单不安全双向“混淆”
  3. php使用位运算来实现日留存的算法
  4. c++ vector 实战(基本使用)
  5. RealNetworks创始人Rob Glaser:为什么我们在中国取得成功?
  6. 连不上机器判断机器状态_如何准确估计机器人的状态,增强机器人控制的精度及稳定性...
  7. oracle预定义异常
  8. Oracle基于时间点的恢复(转载)
  9.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U-Net
  10. 用visio画用例图
  11. #低码系列#如何设计一个低代码平台?
  12. 推荐系统之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演进史
  13. 每日一词20190301——比例尺和地图比例尺
  14. PB调用DLL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5. 分布式系统高可用实战之限流器(Go 版本实现)
  16. python openssl 证书加解密过程感觉是这样
  17. AD绘制第一块STM32最小系统板 (二)AD16修改原理图图纸大小
  18. R语言作业--第六章判别分析
  19. [Pycharm插件] 翻译 | Translation
  20. 计算机专业的烧脑问题,这几类专业很“烧脑”,数学不好的同学慎报,不然就是噩梦的开始...

热门文章

  1. python提供的三种基本数据类型是()_python基础之基本数据类型
  2. inline-block是html5,详解CSS display:inline-block的应用
  3. 位运算之二进制中1的个数
  4. iis如何处理并发请求
  5. ASP .NET Core 2.0 MVC 发布到 IIS 上以后 无法下载apk等格式的文件
  6. 自动轮播本地图片触摸暂停轮播
  7. (转)C++优先队列中元素及结构体的排序
  8. [置顶]android ListView包含Checkbox滑动时状态改变
  9. 火爆GitHub!3.2k Star的可视化神器开源!
  10. 测一测!中科视拓免费开放口罩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