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RAID 1的创建

虽然在原理上和RAID 0完全不一样,但RAID 1的安装设置过程却与RAID 0相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HighPoint 370 BIOS里的设置。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只向大家重点介绍这部分设置:

进入HighPoint 370 BIOS后选择“Create RAID”进行创建:

1.在“Array Mode”上点击回车,在RAID模式选择中选择第二项“Mirror(RAID 1)for Data Security(为数据源盘创建镜像)”。

2.接着是源盘的选择,我们再次提醒用户:务必小心,不要选错。

3.然后是目标盘的选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像盘或备份盘。

4.然后开始创建。

5.创建完成以后BIOS会提示进行镜像的制作,这一过程相当漫长。

6.我们用了大约45分钟才完成60GB的镜像制作,至此RAID 1创建完成。

RAID 1会将主盘的数据复制到镜像盘,因此在构建RAID 1时需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把主盘和镜像盘弄混,否则结果将是悲剧性的。RAID 1既可在两块无数据的硬盘上创建,也能够在一块已经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比RAID 0方便多了(除了漫长的镜像制作过程)。创建完成以后我们试着将其中一块硬盘拔下,HighPoint370 BIOS给出了警告,按下“Esc”,另一块硬盘承担起了源盘的重任,所有数据完好无损。

对于在一块已经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RAID 1,我们建议的步骤是:打开BIOS中的控制芯片→启动操作系统安装HighPoint 370驱动→关机将源盘和镜像盘接在IDE3、4口→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RAID 1(步骤见上文介绍)→重启系统完成创建。

我们对两种RAID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虽然RAID 0的测试成绩让人有些不解,但是实际使用中仍然感觉比单硬盘快了很多,特别是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启动异常迅速,进度条一闪而过。至于传输率曲线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我们估计和平台选择有一些关系,毕竟集成芯片在进行这种高数据吞吐量的工作时非常容易被干扰。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看到RAID 0系统的数据传输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一度接近60MB/s。与RAID 0相比,RAID 1系统的性能虽然相对单磁盘系统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但测试中我们发现RAID 1的工作曲线显得非常稳定,很少出现波动的情况。

再看看Winbench99 2.0中的磁盘测试成绩,一目了然。

对用户和操作系统而言,RAID 0和1是透明不影响任何操作的,我们就像使用一块硬盘一样。

三、用软件方法实现RAID

除了使用RAID卡或者主板所带的芯片实现磁盘阵列外,我们在一些操作系统中可以直接利用软件方式实现RAID功能,例如Windows 2000/XP中就内置了RAID功能。

在了解Windows 2000/XP的软件RAID功能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Windows 2000中的一项功能——动态磁盘管理。

动态磁盘与基本磁盘相比,不再采用以前的分区方式,而是叫卷集,它的作用其实和分区相一致,但是具有以下区别:

1.可以任意更改磁盘容量

动态磁盘在不重新启动计算机的情况下可更改磁盘容量大小,而且不会丢失数据,而基本磁盘如果要改变分区容量就会丢失全部数据(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磁盘工具软件可以改变分区而不会破坏数据,如PQMagic等)。

2.磁盘空间的限制

动态磁盘可被扩展到磁盘中不连续的磁盘空间,还可以创建跨磁盘的卷集,将几个磁盘合为一个大卷集。而基本磁盘的分区必须是同一磁盘上的连续空间,分区的最大容量当然也就是磁盘的容量。

3.卷集或分区个数

动态磁盘在一个磁盘上可创建的卷集个数没有限制,相对的基本磁盘在一个磁盘上最多只能分4个区,而且使用DOS或Windows 9X时只能分一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这里一定要注意,动态磁盘只能在Windows NT/2000/XP系统中使用,其他的操作系统无法识别动态磁盘。

因为大部分用户的磁盘都是基本磁盘类型,为了使用软件RAID功能,我们必须将其转换为动态磁盘: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在查看菜单中将其中的一个窗口切换为磁盘列表。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右键菜单将选择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

在划分动态卷时会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类型的动态卷。

1.简单卷:包含单一磁盘上的磁盘空间,和分区功能一样。

(当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磁盘并且两个磁盘上都有未分配的空间时,我们能够选择如下的两种分卷方式)

2.跨区卷:跨区卷将来自多个磁盘的未分配空间合并到一个逻辑卷中。

3.带区卷:组合多个(2到32个)磁盘上的未分配空间到一个卷。

(如果如上所述系统中的两个动态磁盘容量一致时,我们会看到另一个分区方式)

4.镜像卷:单一卷两份相同的拷贝,每一份在一个硬盘上。即我们常说的RAID 1。

当我们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态磁盘时,我们就可以使用更加复杂的RAID方式——RAID 5,此时在分卷界面中会出现新的分卷形式。

5.RAID 5卷:相当于带奇偶校验的带区卷,即RAID 5方式。

对于大部分的个人电脑用户来说,构建RAID 0是最经济实用的阵列形式,因此我们在这里仅就软件RAID 0的构建进行讲解:

要在Windows 2000/XP中使用软件RAID 0,首先必须将准备纳入阵列的磁盘转换为上文所述的动态磁盘(这里要注意的是,Windows 2000/XP的默认磁盘管理界面中不能转换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请参考上文中的描述),我们在这里尝试使用分区的条带化,这也正是软件RAID和使用RAID芯片构建磁盘阵列的区别。我们选取了一个29GB的分区进行划分带区卷,在划分带区卷区时,系统会要求一个对应的分区,也就是说这时其他的动态磁盘上必须要有同样29GB或更大的未分配空间,带区卷分配完成后,两个同样大小的分卷将被系统合并,此时我们的格式化等操作也是同时在两个磁盘上进行。

在构建RAID 0完成后,我们决定测试其硬盘传输率以确定这种软件RAID对性能的提升程度,我们构建软件RAID的平台和前文中的硬件RAID平台并不相同,为了保证CPU的性能以确保我们软件RAID的实现,我们采用了较高端的系统:Athlon XP 1700+,三星 256MB DDR内存,华硕A7V266-E主板,由于软件RAID对硬盘规格的要求比较低,所以硬盘系统我们选用了不同规格的硬盘,希捷酷鱼Ⅳ 60GB和西部数据1200BB 120GB两块硬盘。

在传输曲线的后半段,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软件RAID 0的硬盘传输率达到了60MB/s,完全超越了阵列中任意一个硬盘的传输率,RAID 0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对于追求高性能的用户来说,这应该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在Linux环境下,我们同样可以利用Raidtools工具来实现软件RAID功能。这个工具可以制作软RAID 0、RAID 1、RAID 4、RAID 5等多种磁盘阵列。在使用Raidtools之前,首先要确定目前正在使用的Linux核心是否支持Md。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核心是2.0.X,并且不是自己编译过,大多数情况下支持软RAID。如果不能确定,则需要自己编译核心。

虽然RAID功能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速度体验和数据安全性,但是应该指出的是,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廉价IDE-RAID解决方案本质上仍然是“半软”的RAID,只是将RAID控制信息集成在RAID芯片当中,因此其CPU占用率比较大,而且性能并不是非常稳定。这也是在高端系统中软件RAID 0的性能有时可以超过“硬件”RAID 0方案的原因。

对于用户来说,高性能的IDE-RAID存储系统,或者需要比较强劲的CPU运算能力,或者需要比较昂贵的RAID卡,因此,磁盘阵列仍然应该算是比较高端的应用。不过对于初级用户来说,使用简单而廉价的磁盘阵列来提高计算机数据的可用性或提升一下存储速度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当然其性能还远不能和高端系统相比。

raid1硬盘计算机能读取,raid 1如何知道有两块硬盘相关推荐

  1. raid1硬盘计算机能读取,1,如何计算各种RAID硬盘的容量? ? ?

    1,如何计算各种RAID硬盘的容量? ? ? RAID 0(无容错条纹磁盘阵列) RAID 0用于并行连接所有硬盘,以形成一个大硬盘组. 它的容量是属于该组的所有硬盘的总和. 所有数据访问均以并行拆分 ...

  2. Ubuntu Server 16.04 安装并用两块硬盘做RAID1

    公司为了集中管理项目数据,要求搭建一台文件服务器,通过多次尝试终于搭建完成,在此将Ubuntu Server 16.04安装过程并用两块硬盘做RAID1分享给大家. 特别提示:尽量用英文安装,因为中文 ...

  3. Dell R720XD 更换raid1(两块硬盘)故障硬盘

    情况描述: 服务器型号:Dell R720XD raid: raid1 两块硬盘 硬盘情况:2块,一块failed,一块online 现况:热插拔之后硬盘灯不亮,命令行检测不到新的硬盘,还是老的数据 ...

  4. 如何用两块硬盘做磁盘阵列的教程Raid 1

    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服务器都自带有阵列卡.只要有两块以上硬盘,我们就可以利用服务器自带的阵列卡做磁盘阵列.Raid 1 为例.Raid 1 是磁盘阵列的其中一个系列,将两块硬盘构成磁盘阵列,可以保证数 ...

  5. 骨干云池服务器SATA盘的RAID配置,用两块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简单教程(图文详解)...

    传统硬盘由于工作原理的限制,在性能上的提升非常缓慢.而固态硬盘价格昂贵,短时间内难以被普通用户接受.因此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组建RAID磁盘阵列也成为了目前比较有性价比的硬盘性能提升解决方案.之前我们也 ...

  6. 电脑怎么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_两块硬盘合二为一,电脑读写翻倍?这样的“好事”你必须得了解...

    近日,技嘉在旗下顶级的B550 AORUS MASTER主板上做了一次PCIe4.0固态阵列测试,由于该款主板支持3个PCIe4.0的M.2固态硬盘,所以这次的测试为3块PCIe4.0固态组建RAID ...

  7. 服务器read坏了两块硬盘,服务器坏了2块硬盘

    关于 服务器坏了2块硬盘的搜索结果 回答 不过 SSD 的储存成本比 HDD 硬盘真的高的不是一块两块&xff0c;而且 SSD 硬盘容量到了 80%就会脏盘性能大幅度下降&xff0c ...

  8. raid5两块硬盘掉线数据恢复成功

    [故障是怎么发生的] 服务器型号:Dell POWEREDGE服务器 Raid级别:12*500G 硬盘组成raid5 系统平台:Linux平台 文件系统:ext3文件系统 故障描述:在正常工作中卷突 ...

  9. Raid5两块硬盘掉线数据恢复方法和数据恢复过程

    本案例中发生故障的存储类型是HP P2000,虚拟化平台为vmware exsi,共有10块硬盘组成raid5(硬盘容量为1t,其中6号盘是热备盘),由于某些故障导致阵列中两块硬盘亮黄灯掉线,硬盘无法 ...

最新文章

  1. python使用openCV加载图像、并将BGR格式转换成HSV格式、定义HSV格式中需要分离颜色的掩码(掩模)区间(mask)、并使用mask信息进行颜色分离、BGR格式的图像转化为RGB、并可视化
  2. [Flex] 组件Tree系列 —— 阻止用户点击选中Tree中分支节点
  3. Gitlab备份与恢复[七]
  4. 科大星云诗社动态20210322
  5. Apollo 10 — adminService 全量发布
  6. socket编程资料-网络收集
  7. CAP 发布 5.0 版本正式发布
  8. Spring Security原理与应用
  9. 全方位分析web前端如何进行性能优化
  10. 华为算法工程师-2020届实习招聘题
  11. 计算机网络(九)-物理层(补充)-傅里叶变换-信道复用
  12. 内网穿透工具 FRP Linux 环境搭建安装
  13. python rpy2时间序列_当从多线程使用rpy2调用r函数时,模型作为r函数的参数
  14. 一个解析XML的VB类
  15. matlab冲激函数delta,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指导书解决方案.doc
  16. linux用c语言模拟抢票系统,C语言可以编写抢票软件吗
  17. bilibili缓存文件在哪里_都9012了,听说你还不了解缓存?
  18. java导出excel表头斜线_Java导出Excel三表头
  19. MTBF是什么意思?交换机做MTBF有什么要求?MTTF、MTBF和MTTR的区别是什么?
  20. android的contentprovider多媒体,Android利用ContentProvider获取本地数据的方法

热门文章

  1. ets( )函数和自动预测
  2. java相对路径上上级_关于上级目录与上上级目录的表示相对路径
  3. RSA算法加密解密举例
  4. linux应急处理方法,Linux系统下6个常见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
  5. EYOU 文章列表如何调用文章主体
  6. 考研数二第十七讲 反常积分与反常积分之欧拉-泊松(Euler-Poisson)积分
  7. 一位新作者加盟——Gzeasy创始人陈寅初
  8. C/C++ 相关低耦合代码的设计
  9. python解三元一次方程组_关于实现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小程序的一点小研究
  10. 深入理解mmap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