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2.9.3 正反馈理论与管理学

马太效应,比尔•盖茨的正反馈理论,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乔布斯的平台理论和索罗斯的反身理论的本质是系统思考的正反馈理论,他们将其运用在不同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就。

2.9.3.1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因取自圣经马太福音25章中耶稣的有关才干比喻的这一节著名经文而得名。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福音是一种正反馈现象,这一次的成功(输出)会增加此人的某种能力(输入),从而使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增大,而下一次的成果又会促进再下一次的成果,从而使此人的成果越来越大。

2.9.3.2 比尔·盖茨的正反馈理论

比尔•盖茨通过正反馈理论击败苹果操作系统,UNIX等众多实力强大的对少,使微软系统称为行业标准,自己也成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在他的书《未来之路》中写道:“事实标准常常通过经济机制在市场上发生演变,这种经济机制与推动商业成功的正向螺旋的概念十分相似,它使一个成功推动另一个成功,这一概念叫做正反馈,它说明事实标准之所以常常出现在人们寻求兼容性的时候的原因。

在一个发展的市场上,只要存在一种稍微优于竞争对手的做法,这时正反馈循环就开始了。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下面这种高技术产品上,这种产品可以大量制造,而成本却很少增长,其一部分价值来源于他们的兼容性。家用录像游戏系统就是一个例证。这是一种有特殊目的的计算机,安装有一张供特殊目的用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形成了游戏软件平台。兼容性的重要性,还在于可利用的应用程序(例如这里的游戏程序)越多,则机器本身对用户来说就越有价值。同时,用户购买的机器越多,软件开发者就会为它开发越多的软件。一旦一台机器的推广到达了一个高水平,销售量就会不断上升。这时,正反馈循环就开始了。

计算机行业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是,计算及对其用户的价值大小取决于质量和可供计算机使用的各种应用软件。

但是最初的IBM个人计算机实际上可以选择装入3个操作系统——即我们的PC-DOS,CP/M-86和UCSD Pascal P-System。我们知道三个系统中只有一个能够成功,从而成为标准。我们需要向VHS录像带推入每一个录像带商店那样的同一类的力量,使MS-DOS也成为一个标准。我们看到有三种方法使MS-DOS名列前茅。

第一种就是要使MS-DOS成为最好的产品。第二种就是帮助别的公司编写以MS-DOS为基础的软件。第三种是要确保MS-DOS价格便宜。

我们和IBM做了一笔令人难以置信的交易——即只交低廉的一次性费用,就使该公司在所销售的许多计算机上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这就使得IBM有了动力去推广MS-DOS,廉价地销售它们。我们的策略成功了。IBM以大约450美元的价格出售UCSD Pascal P-System,以175美元出售CP/M-86,而以60美元出售MS-DOS。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直接从IBM那里赚钱,而是要从出售MS-DOS特许权赚钱,有的计算机公司想要提供或多或少的与IBM个人计算机兼容的机器,我们就把MS-DOS的特许权出售给这些公司。IBM可以免费的使用我们的软件,但是它对未来的升级版软件并不能享有独占使用权和控制权。这使得微软公司做起了把软件平台的特许使用权出售给个人计算机工业的生意。结果IBM放弃了UCSD Pascal P-System 和CP/M-86的升级版本。

用户们充满信心的购买IBM个人计算机,在1982年,软件开发者们开始抛出在这一DOS下运行的应用程序。每一个新的应用程序都增加了IBM个人计算机作为潜在的工业界的事实标准的实力。

一个正反馈的循环开始趋动个人计算机市场。一旦开了头,成千上万的应用程序出现了。不计其数的公司开始制造内置卡或“附件卡”,这些卡扩展了个人计算机的硬件能力,软件和硬件的珠联璧合所带来的好处使个人计算机的销售量远远超了IBM的预期销量——成百上千万地增加。正反馈循环为IBM循环出数十亿美元。有好几年,所有商用个人计算机中的半数以上是IBM的产品,其余的大多数产品也与它兼容。

在三年内,几乎所有的个人计算机竞争标准都消失了,唯一的例外是苹果公司的苹果二型(Apple II)和Mac机(Macintoch)。惠普,DEC,德州仪器和施乐公司,尽管在技术声望和用户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但在80年代初期的个人计算机市场上均告败北。原因在于它们的机器缺乏兼容性,而且没有对IBM内部结构提供足够的重大改进。”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详细的介绍了微软利用正反馈原理打败所有的其他操作系统而成为行业标准。

比尔·盖茨的正反馈思路是当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市场上有较多一些份额,就会有较多的软件开发者为微软的操作系统编写应用软件,这样微软的操作系统的价值就会提高,就会有更多的人购买微软的操作系统,然后又有更多的软件开发者为微软系统编写应用程序,增加微软系统的价值,从而又再促进销售。最后形成正反馈,打败所有其他对手,成为行业标准。

比尔·盖茨提出三种方法来增加微软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的方法:“第一种就是要使MS-DOS成为最好的产品。第二种就是帮助别的公司编写以MS-DOS为基础的软件。第三种是要确保MS-DOS价格便宜。”

“我们和IBM做了一笔令人难以置信的交易——即只交低廉的一次性费用,就使该公司在所销售的许多计算机上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这就使得IBM有了动力去推广MS-DOS,廉价地销售它们。我们的策略成功了。IBM以大约450美元的价格出售UCSD Pascal P-System,以175美元出售CP/M-86,而以60美元出售MS-DOS。”

微软允许IBM以很低的费用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从而使IBM有动力去推广微软的操作系统而不是其他家的。而由于IBM在个人商用电脑上的巨大成功,使微软的操作系统成为了行业标准。

微软通过将操作系统的特许权出售给其他IBM的兼容机厂商赚钱。

在这里作者以系统框图来分析微软的正反馈,并且介绍一条作者要在经济学中讲的重要原理: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数量;而不是价格决定购买数量。

消费者盈余=消费者利益-价格。消费者利益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利益,也就是商品价值。消费者盈余与购买数量正相关,消费者盈余越多,购买数量越多。


比尔·盖茨提出的增加销量的第一种方法是“就是要使MS-DOS成为最好的产品”,即增加操作系统带给消费者的利益,从公式:消费者盈余=消费者利益-价格可以看出,当价格不变时,增加消费者利益会增加消费者盈余,从而增加销量。

第二种方法是:“帮助别的公司编写以MS-DOS为基础的软件”。帮助其他公司编写与微软系统兼容的软件会提高微软系统的价值,即提高了消费者的利益,从公式可以推出,消费者盈余增加,购买量增加。

第三种方法是:“要确保MS-DOS价格便宜。”在消费者利益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会提高消费者盈余,从而增加销售量。

而比尔·盖茨的三种方法都用了,则消费者盈余会变的很大,购买量会增加很多,从而推动MS-DOS成为了行业标准。

在这3中方法中,微软允许IBM以很低的价格在其计算机上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促使电脑界的巨人有动力去推广微软的操作系统,借着IBM的成功,而使自己的操作系统迅速成为行业标准,从而打败所有其他的操作系统。苹果系统,UNIX系统和其他操作系统的失败都是因为他们的兼容性不好,甚至于苹果公司自己的系统都不兼容,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利益。

2.9.3.3 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

巴菲特使用滚雪球理论,使自己称为最赚钱的投资大师。

巴菲特说:“人生如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山坡。”

1994年10月10日巴菲特在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演讲中说:“复利有点像从山上往下滚雪球。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从我买入第一只股票至今,我的山坡有53年这么长),而且雪球黏得适当紧,最后雪球会很大很大。”

湿雪,指的是在合适的环境中投入能不断滚动增长的资金。长坡,指的是能让资金有足够的时间滚大变强的企业。

其实巴菲特是用滚雪球比喻通过复利的长期作用实现巨大财富的积累,雪很湿,比喻年收益率很高,坡很长,比喻复利增值的时间很长。

巴菲特1963年写给合伙人的信中说:“我们的合伙基金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要以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复利增长,而且长期资本损失的风险比主要投资公司更低。”

网上写:从1965年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公司,到2010年,过去46年巴菲特平均取得了20.2%的年复合收益率。

巴菲特是通过复利而赚到如此多的财富的。在2014福布斯全球财富榜上,沃伦·巴菲特以582亿美元排名第4位。

巴菲特不是一次性投入一定数量的钱,然后通过复利而赚到如此财富的。巴菲特拥有一家全资的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保险公司每年为巴菲特的投资提供巨大的资金流,从而使巴菲特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股票当中,从而赚到如此财富的。


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是一个正反馈效应,他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投入股票市场,而他所投资的股票的公司都是经过他严格筛选的,具有增长潜力的。这样投入的资金会有较大的增值,然后他再将增值的资金再次投入较高成长公司的股票,从而利用正反馈,赚到巨大财富。

如上图所示,假设巴菲特以年的时限来计算投资,每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为它提供的资金为X,每年他投资股票的回报为a,则他每年的新投入的资本为Y=(1+a)X,而上一年所赚的资本和本金今年也会以比例为a大小来增值。则可以得到一个巴菲特的资本为


许多分析都忘记了巴菲特每一年还有巨大的资金投入X。假设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之前的资本为Y0。则巴菲特的投资回报展开为:

许多分析忘了计算X的那部分,而这部分应该是巴菲特财富的最大来源。

如果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为20.2%,即a=20.2%,而他的投资年限从1965年到2014年为50年的话,那么

从上两式可以看出,X所乘的比例要远大于Y0所乘的比例,所以巴菲特每年的资金投入增值后的加总是巨大的。巴菲特本是没有资本的,他的原始资本Y0也是通过吸纳别人的钱做投资而积累的收益盈余,这和他使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金做投资是相同道理的。

巴菲特,索罗斯和西蒙斯三大投资家的对比

巴菲特是按年来算收益率的,他每年投资的次数是有限的,有时他将钱投入到一家企业,钱一直在那增值,而不是每年取出来去做新的投资。巴菲特是做企业的价值投资的,看中的是企业的长远价值。

金融家索罗斯是做趋势的,做短期投资的,他依靠金融的短期正反馈效应赚取巨大财富,他将自己的投资方式称为反身理论。

而詹姆斯·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是靠超短期交易赚钱的,年均报酬率高达34%,超过巴菲特和索罗斯。詹姆斯·西蒙斯称自己的投资方式为“壁虎式投资法”。是指在投资时进行短线方向性预测,依靠交易很多品种、在短期做出大量的交易来获利。用西蒙斯的话说,交易“要像壁虎一样,平时趴在墙上一动不动,蚊子一旦出现就迅速将其吃掉,然后恢复平静,等待下一个机会。”大奖章基金的20名交易员会通过数千次快速的日内短线交易来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交易量之大甚至有时能占到整个纳斯达克市场交易量的10%。

作者认为超短期交易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赚钱,一种称为随市,即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多次购入卖出,但购入和卖出的数量占市场份额较小,几乎不影响其购入卖出产品的价格。要达到购入卖出的准确性,则要求有相当多的数据和超强的分析能力。

第二种称为作市。假设甲市场中有多种产品,其中A产品与B产品有相关性,正负相关均可,大量购入或卖出A产品会对B产品有影响。如果A产品和B产品是正相关的,同时大量购入和卖出A和B产品会产生互相增强的正反馈作用,从而在这其中赚钱。也可能是甲市场中的一群产品与另一群产品有相关性,或者甲市场的产品与乙市场的产品有相关性。

让我们回到广义动量定理Fαt=MV,如何使成果MV作用最大化?在金融市场中,如果有足够数量的资本(M),将这大量的资本投入金融市场就会对市场产生影响,资本的数量M越多,广义动量MV越大,所撞击的效果越明显。而如果资本的数量M不足够大,通过增加资本的流通速度,广义动量MV也会变大,流通速度V越快,广义动量MV越大,所撞击的效果越明显。

按照詹姆斯·西蒙斯所描述的壁虎投资法好像是第一种随市的方法,作者认为是第二种方法的可能性更大。大奖章的资金算不算足够大,但资金数量M也是很大的,他通过每天数千次的交易来提高资金的运转速度V,从而使广义动量MV变得巨大。大奖章基金每天的交易数量能达到纳斯达克市场交易量的10%的话,广义动量MV不可能不对市场产生影响。而如果他每天数千次的交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话,即产生的动量碰撞互相抵消的话,大奖章基金很难做出大的成果。

假设大奖章基金以天来算收益率,一年有365天,则复利365次。设每天的收益率为a,每天交易1000次,则

则a=0.0008225。则1000次每次平均收益为


而从每次交易的平均收益来看是如此至少,又好似第一种方式。

巴菲特的投资方式是有收益上限的,他的年收益率不可能超过股票市场上股票增值最大的企业的增值幅度,并且他投资的次数很少,则资金的运转速度V很慢,动量MV较小,需要许多年的等待,才可能创造巨大财富,并且每一年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索罗斯的反身投资方法是利用金融市场的正反馈,每次的收益巨大,但正反馈的机会不是时时有,每一次正反馈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投资收益也是有上限的,但是要比巴菲特的上限高很多。因为他每年可以投资很多次,资金的速度V运转的速度要比巴菲特快许多。

西蒙斯的壁虎投资法增加了资金的运转速度V,单次的收益较小,通过大量的交易来积累较小的收益,从而使总体收益变大,收益上限要比索罗斯的高,理论上可以无限次交易。

第二种的协同投资法,投资次数没有上限,单次收益较大,应该是资本增值最快的方法。

2.9.3.4 乔布斯的平台理论

乔布斯在回归苹果之后,发展出平台理论,使苹果从破产边缘称为世界最赚钱的科技公司。

乔布斯是世界上最有洞见力的创业者,他创立了苹果公司,Next,收购并成就了皮克斯,他至少五次改变了这个世界:一是通过苹果电脑Apple-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二是通过皮克斯电脑公司,改变了整个动漫产业;三是通过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四是通过iPhone,改变整个通讯产业;五是通过iPad,重新定义了PC,改变了PC产业。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写道:“在三年内,几乎所有的个人计算机竞争标准都消失了,唯一的例外是苹果公司的苹果二型(Apple II)和Mac机(Macintoch)。”当比尔·盖茨的正反馈作用开始后,所有的计算机竞争标准都被打败了,唯有苹果。可见苹果是多么的有实力。作者将比尔·盖茨的成功归为商业模式的成功。作者认为,即使当年比尔·盖茨拥有的不是PC-DOS,而是其他的操作系统,如CP/M-86。比尔·盖茨一样能通过正反馈模式使这个操作系统成为行业标准,然后出售操作系统特许权而成为世界首富。

“Windows赢了,”乔布斯说,“很不幸,它打败了Mac,打败了Unix,打败了OS/2。一个低劣产品胜出了。”

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先后推出了APPLE-I,APPLE-II,Lisa和麦金塔电脑。在与IBM,微软及兼容机的竞争中失败,只占有少量的市场份额。乔布斯那时没有认识到兼容性对提高苹果操作系统的重要性,采用封闭的系统,从而在操作系统上输给了微软。

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乔布斯接连创造出3款伟大的产品:ipod,iphone,ipad还有软件平台itunes。三大产品与itunes的完美结合,完成了乔布斯所说的平台,即完成了正反馈。itunes上销售的歌曲,视频,软件越多,ipod,iphone,ipad的价值越大,越能促进3款产品的销售;而3款产品销售的越多,为三款产品所开发的软件利益越大,开发者开发的软件和配套越多。从而完成正反馈效应。


在正反馈中,初始的一点优势就能激发正反馈效果。在比尔盖茨的正反馈中,比尔•盖茨是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销量,完成初始的竞争优势的。

而在乔布斯的平台中,则是自然演化的,开发itunes是为了使ipod功能可以减少,使其易用。甚至于一段期间内乔布斯都很排斥为微软的操作系统开发Window版的itunes,但这样做却能增加正反馈的成果。乔布斯是通过创新来增加消费者利益,从而完成早期的竞争优势的。

乔布斯为了应对亚洲市场低价的音乐播放器与ipod的竞争,推出了功能稍差,但价格低的ipod shuffle,彻底打败了所有的音乐播放器对手,从而成为绝对的领导者。

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价格决定最低的消费者层次。乔布斯将ipod的屏幕去掉,虽然降低了消费者的利益,但也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从而使其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这样消费者盈余并没有多大变化,但价格的下降让ipod shuffle进入了低端这块最大的市场,打败了所有的竞争者。

在蒂姆库克执掌苹果期间,面对安卓阵营手机的全方位竞争,在各个市场的战略都乏善可陈。在低端市场,也是最大的市场,竞争厂家最多,价格竞争激烈。iphone 5c和4s绝对应该以一个较低的价格进入低端市场,这样就可以通过较高的消费者盈余打败这些低端安卓市场的厂家,防止他们技术成熟,客户忠诚度提高,而向上进入中高端市场,与苹果竞争。

在中端市场,iphone 5s价格稍高,降低了消费者盈余。并且在乔布斯死后,苹果的营销与三星比,投入相差较多,从而使三星创造了最大的消费者需求,成了智能机最大的出货厂商。

在高端市场,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更大屏幕的手机,而苹果反应迟钝,漠视消费者的需求,而只有iphone 5s这一款定位中高端的产品,从而被三星抢去了众多需求大屏幕手机的客户。如果苹果能早一点在高端市场推出5寸左右的手机,高端市场会获得较大的份额。屏幕大只是增加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方法,在乔布斯死后,苹果的创新也乏善可陈,从而使消费者利益并没有较大的提升,而又相对高的价格,两方一起侵蚀了消费者盈余,使销售量也乏善可陈。

苹果发布5s时的战略应该是5c和4s进入低端市场,5s适当降价进入中端市场,推出5寸左右的iphone进入高端市场。库克的战略失误给了众多低端安卓手机厂商创造破坏性创新的机会。

2.9.3.5 索罗斯的反身理论

索罗斯使用反身理论,狙击英格兰银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投机大师。

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所谓“反身理论”。简单来说,反身理论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掌握到完整资讯,再加上投资者同时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到其认知,令其对市场产生“偏见”。

反身理论是正反馈现象,由于索罗斯挑战了传统经济学的均衡理论,作者将在经济学中详细讲解反身理论。

正反馈理论与管理学——马太效应、比…相关推荐

  1. 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你都应该多少懂些管理学的东西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鸟笼逻辑】【责任分散效应】【帕金森定律】...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 ...

  2. 系统思考正反馈之马太效应

    系统思考正反馈之马太效应 内容提要:马太效应是圣经力的一则寓言,用来阐述一旦获得一点优势,这个优势就会不断扩大,取得的成果也会越来越大,是一种正反馈现象.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来自 ...

  3. 蝴蝶效应 青蛙现象 鳄鱼法则 马太效应 木桶理论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破窗理论 羊群效应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 ...

  4.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这些你都明白吗?...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这些你都明白吗?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 ...

  5. 墨菲定律|马太效应|破窗理论|蝴蝶效应

    1.墨菲定律 可能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2.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 ...

  6. 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 ...

  7. 管理学定律六:马太效应与鸟笼逻辑

    1.马太效应 1.1 来源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在<圣经·新约>的&q ...

  8. 蝴蝶效应,鳄鱼法则,罗森塔尔效应,帕金森定律,手表定律,破窗理论,晕轮效应 ,霍桑效应,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踢猫效应…………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 ...

  9. 经济机器动作的原理,马太效应,刺猬计划,破窗理论

    生活中繁复的经济活动让我们觉得经济活动没有规律可循,但实质上经济活动是由一个个简单重复的交易所组成的.交易就像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运行的一个齿轮,无数个相互关联的齿轮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系统 ...

  10. 各种效应: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这些你都明白吗?­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 ...

最新文章

  1. 做软件开发10年了,我准备转行了,做自媒体
  2. 怎么看待传菜机器人_太科幻了!这家顺德菜餐厅里全是机器人,炒菜送菜样样行...
  3. 基于KVM虚拟化搭建lamp
  4. 开发软件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5. java Dated Dateformat Calendar
  6. NOR FLASH和NAND FLASH基本结构和特点
  7. matlab6432有什么区别,在同一台机器上使用Matlab 32和64位,如何在不同的地方存储设置?...
  8. Java中的异步等待
  9. Hive 热门数据分析面试题解析
  10. win10 iot core java_Windows 10 IoT Core 正式版初体验
  11. 中间省略_SpringBoot2 高级案例(03): 整合sharding-jdbc中间件,实现数据分库分表
  12. Qt学习之路(51): QByteArray和QVariant
  13. 剑指Offer面试题:16.合并两个排序的链表
  14. webpy使用笔记(一)
  15. 微信小程序mpvue框架
  16. 数据分析方法,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规律-逻辑关系法(2)
  17. HTML5期末大作业:海美食网站设计——上海美食(8页) 酒水网页设计作业,甜品美食网页制作作业, 学生零食网页作业
  18. Outlook 2013 英文版 设置收信规则
  19. 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淘宝、支付宝等阿里系App取消开屏广告;Python 3.10 beta 4发布
  20. 一年后反思我的围棋经历

热门文章

  1. socket编程之addrinfo结构体和getaddrinfo()
  2. echarts自定义地图
  3. java 偏向锁_Java中的偏向锁
  4. python词频统计排序小demo
  5. 软件测试——Postman Script脚本功能
  6. Java中this的作用(简单说明)
  7. java中this代表什么
  8. 软件缺陷分析方法:ODC
  9. RT-Thread在正点原子Apollo上为 QSPI FLASH W25Q256移植FATFS文件系统
  10. WIFI抓包实战篇——使用Kali 同时抓取多个智能家居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