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太效应

1.1 来源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表达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三个仆人原先的财富是一样的,到最后却相差悬殊。最终差距的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王回来前,他们各自去做生意,这时的差距是他们自身因素(如努力)造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国王回来后,国王对他们进行奖惩,这时的差距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第二阶段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建立在第一阶段的结果的基础上的,而第一阶段的结果又取决于自身的因素,所以开始时自身因素的一点小差异导致了后来的差异,再后来,差异进一步放大,连锁传导使得马太效应产生了。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1.2 启示

在教育领域,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兼职越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似乎就是为他们设立的。在科研领域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基本被垄断,从立项、评选、经费分配基本由少数专家控制。尽管某些项目从立题到完成与一些专家没任何关系,但是,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成果也必须将某些知名专家的大名冠于首位。这样一来,一般学者的劳动果实都成了专家的“成果”,使少数专家成了科研寡头。据说,某市级教育科研项目基本都是几位知名评委瓜分。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在品牌领域,积聚品牌资本是顺应企业占领市场最高点的现实需求。品牌资本是全球市场消费革命的源动力,不仅涉及到生活领域,而且也涉及经济金融领域。人们在追求生活品牌的同时,对金融也必然有品牌的要求。国内的企业如果不培育自己的品牌,将来就难以满足这些日益高新化的需求。

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价值越高,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多,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反之,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小,品牌的价值越低,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少,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小,将导致利润减少,被市场淘汰,其让位的市场将会被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或服务代替。在品牌资本领域内就是普遍存在的市场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

星巴克公司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创造了成功的奇迹,在华尔街,星巴克早已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安全港,过去十年间,它的股价在经历了四次分拆之后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以及IBM等大公司。是什么创造了星巴克奇迹?将星巴克一手带大的舒尔茨回答:“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合作者们相互信任,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

苹果手机的成功无疑是马太效应的最好例子,虽然苹果手机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与缺陷,但是依旧一上市就卖断货,一机难求,苹果手机是后诺基亚时代的领军品牌,纵使三星、HTC、小米品牌再努力也被世人认为是苹果手机的追随者,模仿者。

但马太效应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在于缺乏辩证思维:一方面,只看到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只反映了数量方面的变化,忽视了性质的变化,不能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事实上,在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发生-发展-成熟-衰老-灭亡的规律,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另一方面,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难以证明普遍的真理性。比如,难以解释在很多领域存在的“后发优势”现象。

2、鸟笼逻辑

2.1 来源

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些创新、改革碰到的阻力大多数就是来自于传统和习惯。

2.2 启示

很多人小时候玩过这样一个游戏:你先不停的说“月亮”,别人问:“后羿射的是什么?”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月亮”。

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惯性思维有时会起到非常不好的影响,这是因为惯性思维往往会束缚我们的思想,造成一些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打破陈规,勇于和善于创新。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钓鱼。两个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功夫,均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钓鱼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有几分羡慕,于是都到附近买了一些钓杆来试试。

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毫无结果。对于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的个性相当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只顾自己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一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对方欣然同意。

教完这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 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须回馈他—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不仅得到了一箩筐的鱼,还结交了一群新朋友。另一方面,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有享受到这种服务人群的乐趣。当大家围绕着其同伴学钓鱼的时候,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

这个故事其实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不妨偶尔尝试突破鸟笼逻辑,进行发散思维,也许在鸟笼之外我们会发现还有另外一片新天地。

商家经常利用鸟笼效应来让消费者买更多的东西,低价或者亏本卖给消费者一个精致的桌子,我们把桌子放在房间里,过段时间,可能会发现,椅子太旧了和它不搭配,于是去买一把高档的椅子,之后,你发现书柜放到桌子前太不搭配了,越看越不舒服,于是又花钱把书柜换了……

商家就成功的利用了鸟笼效应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如果用之适当,还可以成为生活的小帮手。如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要总是喋喋不休地跟他重复读书的重要性。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摆放一些儿童读物,也会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客人拜访的时候,说上一句“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那么羞红了脸的孩子肯定会在客人走后乖乖地端起书本。

在合理利用惯性思维的同时,我们要突破习惯思维,这样才能有更加长远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我们应该少用“鸟笼逻辑”去推断别人,也不要使自己陷于“鸟笼逻辑”中,成为一个墨守成规、顽固不化的人。要敢于变通,尝试新举措,突破传统观念,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进行推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管理学定律六:马太效应与鸟笼逻辑相关推荐

  1. 找规律:墨菲定律、欧姆定律、帕金森定律、马太效应

    一.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 ...

  2. 生活中的定律之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 ...

  3. 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你都应该多少懂些管理学的东西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鸟笼逻辑】【责任分散效应】【帕金森定律】...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 ...

  4.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这些你都明白吗?...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这些你都明白吗?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 ...

  5. 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 ...

  6. 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等左右人生的金科玉律。

    一. 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 ...

  7. 蝴蝶效应,鳄鱼法则,罗森塔尔效应,帕金森定律,手表定律,破窗理论,晕轮效应 ,霍桑效应,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踢猫效应…………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 ...

  8. 墨菲定律 二八法则 马太效应 手表定理

    最近使用 日志 相册 群组 分享 礼物 投票 好友买卖 抢车位 活动 班级 课程 抢车位 活动 班级 课程 管理我的应用 (10) 浏览更多应用 隐私设置 帐户设置 应用设置 搜索同学 搜索同事 高级 ...

  9. 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彼得原理、酒与污水定律、水桶定律、蘑菇管理原理等13条是左右人生的金科玉律。...

    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彼得原理.零和游戏.华盛顿合作规律.酒与污水定律.水桶定律.蘑菇管理原理.钱的问题.奥卡姆剃刀等13条是左右人生的金科玉律. ...

最新文章

  1. 集算器并行处理大文本文件的示例
  2. [导入]韩语基本会话
  3. 华为云平台使用手册_训练、标注成本节省90%!华为云自动化AI开发平台ModelArts 3.0发布,从训练数据到模型落地一站式打通...
  4. 49个Python学习资源:从初学者到高级玩家都有了
  5. python 进行文本情感分析
  6. LTE学习笔记 ——SRB、DRB
  7. html响应式布局手机屏幕导航条,美图响应式布局导航条效果
  8. 飞行控制计算机英语怎么说,“飞行模式”英语怎么说
  9. div box盒子的一些概念
  10. BUUctf刷题第三天
  11. 三折线弹塑性滞回模型matlab,考虑屈曲的钢筋滞回模型
  12. 使用Cloudflare Workers部署博客
  13. 匿名内部类以及Lambda表达式(Java和C#)
  14. 统计每天每个直播间的访客数、每天最大访客数的直播间
  15. 《Linux Shell脚本攻略》学习笔记-第一章
  16. 有没有这样一个冷笑话,突然把你萌翻了~~~
  17. 数据分析--单因子选股策略、多因子选股策略(选股)
  18. 这本PyTorch官方出品的Deep Learning With PyTorch终于有了中文版
  19. CSS3--其他新增属性
  20. Spring Bean的作用域(作用范围)

热门文章

  1. 如何正确地学习Java
  2. html制作统计期末成绩,利用Excel制作学生成绩表
  3. 辞职两年:自由的代价
  4. vue解决火狐浏览器滚动条问题
  5. 微型计算机接口与技术期末,北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复习题(含答案).doc...
  6. MySql数据库记录相差14小时排错,使用Java访问Mysql数据库时出现时区异常的解决方案
  7. 机器学习实战第8章预测数值型数据:回归2
  8. 手写字体的fisher算法识别
  9. 【踩坑日记 · 前端】为 Excalidraw 添加中文手写字体
  10. 制作系统安装(微软操作系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