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教授解释“哈密尔顿—田”猜想的大致原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诺摄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徐海涛、陈诺)11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穿越11年的数学长跑:寻找那颗最完美的“鹅卵石”——中科大两位教授证明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前后》的报道。

“著名学者弗里曼·戴森说,有些数学家是鸟,有些是青蛙。飞鸟可以俯瞰延伸至遥远地平线的数学远景,青蛙则乐于深入探讨特定问题的细节。至于我们,就像是池塘边碰巧发现美丽花朵的青蛙。”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秀雄、王兵取得重大突破,证明了“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面对如潮赞誉,他们这样说。

(小标题)能完全看懂的“不到10人”

陈秀雄、王兵的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微分几何学杂志》。

学术界有人说,这篇长达123页的论文,全世界能完全看懂的估计“不到10人”。“确认过眼神,我是看不懂的人。”网友的态度真实而可爱。有科普作家说,“这是最难进行的一次科普。”

那么,他们到底证明了什么?

“我们在沙滩上看到的鹅卵石大多是圆润的,它一开始可能有棱有角,但随着时空流转、潮起潮落,形状会越来越接近完美、标准。然而即便再完美的演化,鹅卵石也可能包含一些异变之处,几何上称为‘奇点’。简单来说,‘哈密尔顿—田猜想’即猜测大多数地方都是完美的,而‘奇点’的大小是可控的,被限制在一个低维空间。”陈秀雄说,他和王兵,就是在数学上严格证明了这个猜想,并以此为基础证明了分析领域的“偏零阶估计猜想”。

数学猜想,是关于某个自然现象或理论的猜测、假设,如果被数学方法证明为正确的,就成为定理;证明为错误的则抛弃。

“提出猜想——证明或证伪,再提出猜想——再证明或证伪……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数学发展的路径。”王兵说,“这也是人类对自然认知不断加深的过程。”

微分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几何的学问,在这个领域,出现过欧拉、高斯、黎曼等伟大的名字。大到宇宙膨胀,小到热胀冷缩,诸多自然现象都可以归结到空间演化。“哈密尔顿—田猜想”和“偏零阶估计猜想”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属于数学界的核心猜想。

“鹅卵石会越变越完美,几何结构会变成一个期待的形状。我们把自然现象用数学工具做了证明。”陈秀雄说。

(小标题)可能100年后才有用

“这两个猜想有什么用?”在一些网站上,这是个热点话题。有学术界网友认为,应该更长远地看待这个问题,现在前沿的数学成果,“可能100年后才有用”。

“跟随自己的内心,好奇心驱动我们的研究。”陈秀雄说,基础研究一般不直接着眼于应用,但社会发展证明了基础研究的作用。

微分几何学起源于17世纪,对物理学、天文学、工程学等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等都依赖微分几何作为数学基础。

对人工智能、机器人、VR(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微分几何同样不可或缺。比如电影、游戏特效依靠计算机图形学,微分几何学就是其基础。

“人工智能是对真实世界的有效逼近。比如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把前20年所有的车祸信息都录入数据库,但世界是向前发展的,如何应对并避开新情况下的车祸?”陈秀雄说,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用微分几何的思想解决,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车祸进行“猜想”,从而提前规避。

(小标题)在黑屋子里“找门”

研究猜想用了5年,论文篇幅长达123页,发表出来又花了6年……相比猜想本身,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同样引人遐思。

11年前,当27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王兵提出主攻“哈密尔顿—田猜想”时,他的导师陈秀雄吃了一惊。3年的博士后,做出科研成果才能申请正式教职。但以这个猜想的难度,3年几无可能,甚至可能会被“卡住”“迷失”,毁掉学术生涯。

“导师担心我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王兵说,也想先做点容易的研究,但发现做不到,“做别的什么都沉不下来,茶不思、饭不想,成天想着这个事。”

数学之美让来自中科大少年班的王兵痴迷,这已非一天两天。2003年,俄罗斯学者格里高里·佩雷尔曼历经8年,证明了著名的庞加莱猜想。

“要说好在哪里,说不出来,就像王维的诗,你能说清楚美在哪里?我就是着迷。”王兵说,佩雷尔曼突破的更大意义在于,打开了一个宏大瑰丽的科研“宝藏”入口,让全球的青年数学粉丝为之痴狂。

整整啃了两年,王兵读懂了佩雷尔曼的3篇雄文,还发现了其中一个错漏,佩雷尔曼很快回信表示认可。

但“哈密尔顿—田猜想”之难远超想象。“2012年3月我在夏威夷开会,看着窗外美景,忽然想起来,我们的论证有个漏洞。这意味着干了两年多的研究要推倒重来,写了五十多页的论文要从零开始。”王兵说,这种大错误犯过两次,小的不计其数。

“证明未知的猜想,就像在一个方圆1平方公里的黑屋子里找路,没有任何光亮,但你要在1个小时内找到唯一一扇能出去的门。”陈秀雄说,最有效的方式是朝着一个方向走,但人往往走了不久就开始嘀咕:万一方向不对呢?

“所以,好的数学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你很喜欢,相信它是对的。”研究了30多年数学的陈秀雄说。

(小标题)论文长,解释更长

2014年初夏,历经5年苦斗,他们终于完成了猜想的证明,并将成果预印本张贴到学术网站,引起行业内不小的震动。

为了将证明完整呈现,王兵将论文投稿到一家知名数学期刊,不料却开启了另一段长征。

猜想证明中有很多新概念、新方法,这家期刊的匿名审稿人不断提出疑问,他们就不断回复解释。两年间,回复多达十几次,回复内容累积近200页,比原文还长。

就在他们以为都解释清楚了,却收到了拒稿信,审稿人含糊地表示,仍对部分解释不满意。

但同时,学术网站上却出现了另一篇立意相近、结构类似的论文。作者是一名欧洲人,他的论文架构基于陈秀雄、王兵论文的关键想法,却宣称自己证明了“哈密尔顿—田猜想”。

多年成果可能会被抢走,陈秀雄和王兵将文章分成两部分,分别投稿给不同的学术杂志,都在2017年年底被接受。由于杂志排期原因,2017年和今年,他们103页的论文前半部分和123页的后半部分,分别得以发表。

而那位欧洲学者在正式发表的论文中,也明确注明陈秀雄、王兵已经先行证明了“哈密尔顿—田猜想”。至此,争议尘埃落定。

《微分几何学杂志》审稿人评论认为,陈秀雄、王兵的论文是几何分析领域的重大进展,将激发诸多相关研究。菲尔兹奖获得者西蒙·唐纳森称赞说,这是“几何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

此时,距离他们启动研究,已过去了11年。

(小标题)回国,这里有最好的学生

走进王兵的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大黑板,几乎占据纵向一面墙。“我还嫌不够大,写几步就没地方了。”在王兵看来,数学是长跑是积累,“不写在黑板上,想的东西可能是错的。”

2018年,已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的王兵与夫人一起回国,一是为了“归属感”,二是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学生”。

在正常教学之外,王兵创办了一个“讨论班”,每周一三开课,20多个学生中部分来自本校,更多是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数学门徒”。

21岁的徐钰伦是来自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学霸”,4个月前来到合肥,租住在中科大学校旁的一间公寓。

一间教室、一块黑板,每次围绕一篇论文,一人上台讲,大家台下听。徐钰伦说,当学生在台上讲不下去了,王兵就会从凳子上“跳”到讲台上,拿起粉笔与大家一起向下推导。“大家欢笑着讨论数学,非常纯净。我觉得,这就是数学爱好者的天堂。”

来自辽宁的一位中科院博士生说,当读懂一篇论文、解决一个难题,有些洋洋得意,王老师会告诉他,“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的边界是越来越大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21岁的赵新锐说,自己在讨论班上记得最清楚的,是导师引用《道德经》里的这段话,“这是数学研究的境界和旨趣所在。”

(小标题)留下新的“鹅卵石”

“现在的学生,比我当年在中科大读书时的水平高得多,一些本科生已经达到了国外名校研究生水平。”王兵说,数学强调一代代人的积累,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大学、一个国家的事,他看好中国数学的前景。

对证明猜想所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陈秀雄和王兵都“出乎意料”。“我很高兴,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研究基础学科,不仅是数学,还有物理、化学……基础性的工作需要有人做。”陈秀雄说。

“论文发表以后,我收到很多邮件,大多是要论文,不少人表达对数学的仰慕,还有人自称是‘被金融耽误的数学爱好者’。”王兵说,中国日渐强大,需要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进来,夯实国家的数学之基。

在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中,留下了一段话:下一步,准备研究“哈密尔顿—田猜想”。

“这个指引,是我们研究这一猜想的原因。”王兵说,如果证明“哈密尔顿—田猜想”是寻找“最完美的鹅卵石”,在他俩那篇论文和以后的其他论文中,他们也留下了新的方向、新的线索。如同新的“鹅卵石”,这是数学界的传承,也是指向未来的路标。(完)

举报/反馈

计算机教学得意之处,看不懂没关系,知道厉害就行了:中科大俩教授11年解了两道数学难题...相关推荐

  1. 看不懂没关系, 知道厉害就行了! 中科大俩教授11年解了两道数学难题

    "著名学者弗里曼·戴森说,有些数学家是鸟,有些是青蛙.飞鸟可以俯瞰延伸至遥远地平线的数学远景,青蛙则乐于深入探讨特定问题的细节.至于我们,就像是池塘边碰巧发现美丽花朵的青蛙." 近 ...

  2. 计算机教学得意之处,继续教育网反思周记

    继续教育网反思周记教学得意之处: 1.联系生活,从生活的具体实例入手,提高学生的...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反思周记_教学反思/汇报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中小学继续教育周记反思 中小学继续教师反思周记 ...

  3. 计算机教学得意之处,wysxhl

    一.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 ...

  4. 2022计算机保研分享(浙大计院+人大高瓴+人大信院+中科大计算机+东南计算机+华师计算机+同济计算机+南大软工)

    又到一年保研季,想起去年这时候的自己有过很多迷茫和困惑,所以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更好啦.本人末流211菜鸡一枚,科研竞赛一般水平,一次国奖.比较满意的去处有浙大计算机.中科大计算 ...

  5. 他把数学书当小说看,初中没毕业却敢自荐中科大数学研究生,现在天才都这么狂妄了吗?...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他的脑子不太像人脑 太聪明了 今天,超模君来介绍一位看数学书像看小说一样的天才吧. 他是初中没毕业,靠自学8年,便成为文 革后第一个被中科大破格录取的数 ...

  6. 计算机学渣娃,学渣表示看不懂!WIN10中一个小小计算器都如此牛逼

    Windows 10手机版的第一个预览版本已经发放.虽然前期工作主要是底层平台开发,软件.功能.界面都还很粗糙,但至少咋计算器这个小家伙上,微软已经做得相当完美了. Windows Phone 8.1 ...

  7. 看不懂论文代码怎么办_学位论文中的公式排版(制表位+mathtype+域)

    写在前面 为什么把公式排版单独拉出来写一篇文章呢? 因为公式排版实在是太难了.公式居中+标号右对齐,简直反人类好么.在学校期间一直寻找方便的公式排版+自动编号方法,但搜索出来的大多只是用到了制表位,公 ...

  8.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计算机,浅谈小学计算机教学论文

    在小学的教育中,计算机教学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从现阶段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很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只有采取合理的对策和措施去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 ...

  9.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探讨

    [摘要]伴随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教学应告别以往的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殊性,身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出重大的变革,创造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鼓励学生 ...

最新文章

  1. mysql参数thread_cache和table_cache详解
  2. Zookeeper3.4.9分布式集群安装
  3. 机器学习-集成之随机森林算法原理及实战
  4. 【深度学习】TensorFlow之卷积神经网络
  5. SGU 187 - Twist and whirl -- want to cheat
  6. 如何确认访客所在的国家
  7. python中的OrderedDict
  8. firefox使用技巧 - 公司内部站点
  9. android 融云sdk集成,使用融云SDK集成
  10. 23. stdin, stdout, stderr
  11. stm32怎么入门?数电模电单片机先学哪个?
  12. Oracle 集群sysbackup用户登陆随机报错ORA-01017
  13. 十大IT危机处理高手
  14. 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机支付技术中的应用
  15. 浅析中西思维差异对英语口语交际的影响
  16. happens-before的法则
  17. springdatajpa之初识hibernate(一)
  18. Entity Framework Core-DbContext
  19. 利用jTessBoxEditor工具进行Tesseract3.02.02样本训练
  20. 国产替代:GD32F4xx替换STM32F4xx系统说明

热门文章

  1. 儿童护眼灯怎么选?护眼灯合格的品牌推荐
  2. 大型生鲜配送企业如何做到快速分拣商品?
  3. python语言实现冒泡算法(附代码)
  4. java jdk1.8.0_221 安装步骤
  5. (一)计算机基本组成
  6. 关于一款开源远程控制软件(gh0st)的源码分析(一)
  7. CreateThread和_beginthread区别及使用http://blog.csdn.net/wxq1987525/article/details/6620210
  8. VB如何生成EXE文件
  9. 骚操作,VSCode上发布知乎
  10.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以及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