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被认为是构建大型复杂系统的最佳理论指导,其采用了分而治之、单一职责、关注点分离等方法论来设计系统架构。微服务的实现方式和思路有很多种,本文简述基于kubernetes的微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及技术选型。

应用架构发展历史

要了解微服务架构提出的背景,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应用架构的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

  • 单体应用:传统应用的开发技术为.NET、J2EE等技术,开发完成后部署在websphere、weblogic这样的商业容器中(或者开源的tomcat)。应用间的交互一般通过CORBA、DCOM这样RPC风格的组件进行,此时并没有服务化的概念。部署的环境一般为小型机、服务器。
  • SOA架构:业界在意识到了系统集成标准化的重要性后,提出了SOA的理念。SOA强调的是服务化、标准化,通过制定统一的应用接口标准,所有的应用都可以方便的提供服务,并且也可以快速调用其他应用提供的服务,通过一个集中化的服务中间件,系统集成的效率大大提高。经典的落地场景就是ESB企业服务总线。交互协议多用基于SOAP的web service。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虚拟化技术,应用可以部署在vmware虚拟机中,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 微服务:其实在martin fowler写那篇经典的微服务论述文章前,业界很多公司早就在实践微服务了。国外的有netflix oss技术栈,国内的有大名鼎鼎的dubbo框架。esb在落地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问题,集中化的中心节点很容易造成性能瓶颈,并可能产生单点故障,在互联网公司的实践中上千甚至上万的服务,已经不可能通过esb去承载。微服务与传统的esb区别就是去中心化,去掉了中心esb节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分布式的服务化框架,提供服务注册、服务发现、限流熔断、配置管理等一系列高级功能。由于互联网的流行,此时的交互协议多为轻量级的RESTful风格协议。这个时期,是云计算真正落地的时期,以aws为代表的Iaas技术大行其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应用部署的方式。(事实上,netflix就是基于亚马逊的EC2弹性节点来动态的增加、减少微服务实例的,应用架构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 云原生:云原生其实就是微服务的一种落地,但我认为,云原生已经可以看作是下一代的应用架构了。它从平台层面重新审视整个微服务实施中的关注点,并且以宏观视角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强调与devops的整合,整体抽象层次最高,且做到了语言无关,这是上一代微服务所做不到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云原生时代,应用和基础架构需要进行深度集成,换句话说,只有你在kubernetes这样的云基础设施上部署的应用,才可以算成是“云原生”应用。应用充分利用了基础架构的能力(微服务能力),这才是“云原生”的真谛(天生被设计需要跑在云上的应用)。

云原生概念的提出可谓是业界对软件工程长期发展的一个高度总结和最佳实践集合,以下是红帽公司对于云原生概念的解释,个人是比较认可的

微服务解决方案

提到微服务,就不得不提到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太早的dubbo就忽略了),这两者社区都非常活跃,都有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有大量的落地案例。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完全不同,这也决定了两者未来的发展方向。这边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对比,对比完之后你就知道,为什么kubernentes被称之为下一代的基础应用架构。

微服务公共关注点

首先我们来看下,红帽公司总结的所谓的微服务公共关注点。可以说,不管你用哪种方式、哪个平台去实现微服务,这些内容都是你必须要去关注并实现的。

可以看到,里面差不多一半关注点是和运维相关的。这么看来,似乎拿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比较有点不公平,spring cloud只是一个开发框架,对于应用如何部署和调度是无能为力的,而kubernetes是一个运维平台。也许用spring cloud+cloud foundry去和kubernetes比较才更加合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加入了cloud foundry的paas能力,spring cloud仍然是“侵入式”的且语言相关,而kubernetes是“非侵入式”的且语言无关。

Spring Cloud 与 Kubernetes 功能对比

先来看下这张图

可以说,spring cloud关注的功能是kubernetes的一个子集,下面来详细对比一下:

关注点 Spring Cloud Kubernetes
自愈和自动伸缩 kube-controller-manager
调度和发布 kube-scheduler+Deployment
配置管理 Spring Cloud Config/Nacos ConfigMap
服务发现和LB Eureka/Nacos Service+CoreDNS/Istio
弹性和容错 Hystrix/Resillience4j Istio
API网关 Zuul/Spring Cloud Gateway Ingress/Istio Gateway
服务安全 Spring Cloud Security Istio
调用链监控 Spring Cloud Sleuth+ZipKin Istio+Jaeger/ZipKin
Metrics监控 actuator+Spring Boot Admin Istio+Prometheus
日志收集 Spring Cloud Sleuth+ELK fluentd/Istio

可以看出,两边的解决方案都是比较完整的。kubernetes这边,在Istio还没出来以前,其实只能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注册、服务发现能力(service只是一个4层的转发代理),istio出来以后,具有了相对完整的微服务能力。而spring cloud这边,除了发布、调度、自愈这些运维平台的功能,其他的功能也支持的比较全面。相对而言,云厂商会更喜欢kubernetes的方案,原因就是三个字:非侵入。平台能力与应用层的解耦,使得云厂商可以非常方便的升级、维护基础设施而不需要去关心应用的情况,这也是我比较看好service mesh这类技术前景的原因。

谈谈Istio

关于Istio,其实已经讨论的比较多了。作为近两年微服务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这里我不准备展开Istio的技术细节,感兴趣的可以登陆servicemesher技术社区或者Istio官方网站查阅资料,这里只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根据官方网站的描述,Istio主要被设计用来连接、保护、控制、观测服务,下面分别来讲一下:

连接

主要是定义路由规则,配合virtual service和destination rule实现各种高级路由功能,能够非常细粒度的实现灰度、金丝雀、多版本路由等能力,这块是istio的最大亮点,spring cloud这部分能力完全缺失,没得比。

保护

主要是端到端的mTLS加密、服务间认证授权、终端用户认证授权,这部分Spring Cloud提供了Spring Cloud Security可以实现最终用户认证功能,但Spring Security本质上来讲是在单体应用的背景下设计出来的,运用在分布式系统上有诸多不便(例如Session同步),端到端加密和服务间认证也是没有的。

控制

主要是策略(policy),例如黑白名单、限速等各类控制能力,通过适配器(Adapter)实现,并且可以自定义适配器扩展各类个性化的控制能力。这部分由于需要通过mixer来实现,历来争议很大(Istio最新版本policy功能都是默认关闭的)。Spring Cloud可以通过Hystrix/Resillience4j来实现限速、熔断等方面的功能,理论上说istio的设计是更好的,因为适配器是可以灵活扩展的。可惜mixer的设计问题,现在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mixer v2计划把policy做到sidecar里面,大方向是对的,可以期待一下。

观测

主要是遥测(telemetry)。一般我们说的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包含Logging、Tracing、Metrics 这三部分,istio也都有解决方案。Logging和Metrics不说了,都是通过envoy收集好以后上报给基础设施后端(也是通过mixer,不过这个是异步的,稍微好一点)。Tracing比较有意思,istio官方原来的宣传是完全不需要修改代码,即可实现分布式跟踪,但其实还是需要修改一点代码的(虽然不多)。经过我们张超盟大哥的反馈,istio官方修改了措辞,变成了只需要修改一点代码。大家可以看下官方的介绍页面https://istio.io/docs/tasks/telemetry/distributed-tracing/overview/,可以看到bookinfo这个示例里面,应用是做了header的上下文传递的工作的。这部分来说,虽然spring cloud也需要引入sleuth的jar包,但因为spring cloud本来就是一个侵入式框架,这部分反而感觉侵入性没istio那么大(sleuth会自动注入到RestTemplate里面去埋点,业务代码不需要改动)。当然如果追求真正的无侵入(spring cloud sleuth使用的基础是你的应用要基于spring cloud框架进行开发),那么需要使用pinpoint或者skywalking这样的基于字节码注入的tracing框架。

结论

上面我详细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微服务框架spring cloud与kubernetes,并对各自的优劣进行了对比。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中小型的技术团队来说,我推荐的组合就如文章标题所说:使用spring boot+kubernetes来实现微服务架构,这是一个比较清爽的搭配。如果是没有历史包袱的,且底层基础设施准备上k8s的技术团队来说,个人认为现在来说已经没有必要使用spring cloud了。毕竟kubernetes已经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何苦再自己搞一套服务注册、服务发现、配置管理的轮子呢(况且还是语言绑定)?

当然选择kubernetes,代价就是限流、容错、安全、路由等能力的缺失,所以说究竟怎么选择,还是取决于团队与公司自身的实际需求。而对于istio来说,目前我不推荐上生产。service mesh总体来说还是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但可以保持高度关注。由于service mesh自身无侵入的特性,未来在kubernetes上升级sidecar也是完全透明的,可以期待一下mixer v2出来以后的service mesh的技术走向。

基于spring boot+kubernetes的微服务架构技术选型如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 服务注册与服务发现:kube-proxy+coredns
  • 配置管理:ConfigMap
  • api网关:Ingress(外部网关,位于集群入口,https加密,证书管理,域名管理,限速等)+zuul(内部网关,用于服务转发,并可以开发比较灵活的各类定制化适配器)
  • metrics监控:prometheus+spring actuator
  • 调用链监控:skywalking
  • 日志收集:EFK

参考资料

https://developers.redhat.com/blog/2016/12/09/spring-cloud-for-microservices-compared-to-kubernetes/

使用spring boot+kubernetes构建完整微服务平台相关推荐

  1. MSE 微服务治理发布企业版,助力企业构建完整微服务治理体系

    作者:十眠.流士 微服务(MicroServices) 架构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微服务架构复杂化,在大规模之下,再小的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微服务架构带来的效率.稳定性问题很可能会远大于微服务本身 ...

  2. 【译文】用Spring Cloud和Docker搭建微服务平台

    by Kenny Bastani Sunday, July 12, 2015 转自:http://www.kennybastani.com/2015/07/spring-cloud-docker-mi ...

  3. 用Spring Cloud和Docker搭建微服务平台

    This blog series will introduce you to some of the foundational concepts of building a microservice- ...

  4. 想知道spring boot+cloud+docker的微服务体系架构如何使用吗?

    本文通过使用Spring Boot,Spring Cloud和Docker构建一个应用程序的示例,为了解常见的微服务架构模式提供了一个起点. 作为这个系统的基础,我选择了一个旧项目,其后端曾经是一个整 ...

  5. Spring Cloud + Spring Boot + Mybatis + shiro + RestFul + 微服务

    摘要: Commonservice-system是一个大型分布式.微服务.面向企业的JavaEE体系快速研发平台,基于模块化.服务化.原子化.热插拔的设计思想,使用成熟领先的无商业限制的主流开源技术构 ...

  6. 基于Spring Boot 2.5.1 微服务框架发布(Eurynome Cloud )

    企业级技术中台微服务架构与服务能力开发平台(Eurynome Cloud ) Eurynome Cloud是一款企业级技术中台微服务架构与服务能力开发平台.基于Spring Boot 2.5.1.Sp ...

  7. 【Spring Cloud】03_SpringCloud Alibaba 微服务解决方案

    微服务简介 背景分析 讲微服务之前,我们先分析以下单体应用.所谓单体应用一般是基于idea/eclipse,maven等建一个工程,然后基于SpringBoot,spring,mybatis框架进行整 ...

  8. springcloud架构特点_打造企业级微服务平台架构,分布式应用场景管理

    微服务平台架构是一项在云中部署应用和服务的新技术.大部分围绕微服务的争论都集中在容器或其他技术是否能很好的实施微服务. 微服务系统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运行,并通过"轻量 ...

  9. 配置JPA属性 | MSCode微服务平台框架代码源码

    配置JPA属性. MSCode微服务平台框架 mscodecloud.com 代码示例 spring.jpa.hibernate.naming.physical-strategy=com.exampl ...

最新文章

  1. 我猜你没听过UI自动化技术?
  2. redlock java_Redlock分布式锁
  3. FCN-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4. 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将BP算法最好的PPT
  5. Android NDK JNI C++ 3
  6. ubuntu服务器上提示 To run a command as administrator (user “root“), use “sudo <command>“. See “ 解决方案
  7. 算法总结之 在数组中找到一个局部最小的位置
  8. .NET基础拾遗(1)类型语法基础和内存管理基础
  9. 非常值得收藏的15个 Google 高级搜索技巧
  10. PMP-质量管理7种质量工具详细对比
  11. 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8年
  12. sonarqube配置全指南,集成阿里巴巴p3c规范
  13. Fiddler抓取Chrome最新版HTTPS设置
  14. 很多人都对3dB带宽有一定误解
  15. linux kernel pwn学习之堆漏洞利用+bypass smap、smep
  16. About Config
  17. 三代Pacbio进行细菌16S全长测序
  18. 相机平面与工作平面带夹角下的坐标换算
  19. 到底什么才是边缘计算?
  20. 算力网络发展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热门文章

  1. 音视频SDK封装截图
  2. ChinaSoft 论坛巡礼 | 泛在计算时代的智能化运维
  3. scanf库函数的返回值
  4. java后台实现支付宝支付接口、支付宝订单查询接口 前端为APP
  5. 本科计算机 出国可以学营养学吗,美国营养学专业哪些大学比较好 十所美国营养...
  6. 158A(implementaion)
  7. python处理excel代码_[代码全屏查看]-python处理Excel文件
  8. Android 6.0新特性
  9. Android-NBA比分文直播
  10. 什么是环境变量?为什么要配置环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