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SAP中没有在制品的盘点

—内容整理转自《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

传统的财务核算中,月结之前可能需要进行在制品的盘点,在SAP中,是否还有盘点在制品的需要?

1、传统的在制品盘点思维

盘点,一般来讲,是盘查存货实物的数量,并与账面的数量相比对,对可能的差异分析原因后进行相应的处理:要么调整账面数量,要么对“遗失”或“增添”的实物予以收回或消耗,以保证账实相符,真实地反应企业的存货状况。对单种实物而言,实物数量大于账面数量,称为盘盈;实物数量小于账面数量,称为盘亏。在实际业务中,企业往往给每种实物配上价格,以金额汇总后的结果来比较账实的差异,从而判断盘盈还是盘亏。也就是说,盘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账实差异进行处理,使账实一致,可以理解为对账务结果的“修补”。

在制品是指连续的生产过程中,处在生产线上还没有完工形成半成品或者完成品、无法入库的中间过成品,在传统的企业财务实践中,对在制品而言,盘点的概念有些不同。针对在制品的盘点,更多的是统计在制品的“数量”,以便将成本分摊到完成品和在制品之间。也就是说,它是成本核算的前提,而不是事后对账务结果的修补。

在制品是在连续生产的每个工序上累积的,每个工序都可能有物料的消耗、人工的投入、机器(折旧)的投入、能源等其他费用的投入,要准确衡量在每个工序上发生的实际成本是很困难的,只能采取月末分摊的方式。在在制品在数量上具有“不可计量”的特点,很难清楚地说,在某个工序上有几个在制品。工序越往后走,附加的加工费越多,到了最后一个工序,其形态和价值都已经基本接近要入库的半成品或者完成品了。所以,理论上讲,说在制品有几个都是不太严谨的说法。但为了成本核算,又必须对在制品找一个分摊的因子,于是牵强地出现“在制品的数量”一词。而这个数量,只有在月末结算前,到车间现场实地去盘点,统计在每个工序的加工件个数和完成状态。

为了核算的方便,传统财务往往借助“约当产量法”的概念来匡算在制品的数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约当产量法是以最终完成品为比较基准,结合每个工序的完工程度,计算出约当量。经过这样的转换计算,所有在制品和完成品被体现为可以同等计量的数量,于是就可以将总的成本(包括上期期末遗留成本和本期发生的成本)按照各自数量所占的份额分摊到在制品和完成品上。

应该说,传统的在制品核算是在缺少信息化系统支撑的情况下为了核算产品成本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有以下两个弊端。

  • 它只能做到大致准确,尤其是对完工程度的衡量方面;
  • 它依赖于对生产线实物的盘点。而在连续化不间断生产的企业,在某一个时点,生产线的实物是很难准确统计的(即需要“停线盘点”);

2、SAP中为何不能实现在制品的盘点

在SAP中,生产订单的在制品计算是较为简单、直接的,其计算公式为:

在制品 = 实际成本借方 + 实际成本贷方

借方代表生产订单上的投入,贷方表示生产订单上的成本转出(以负数表示),一般是由于生产产品的入库导致成本转出。月结过程中,先计算出在制品金额,后通过订单结算的步骤使其产生会计凭证:

借:在制品

贷:生产成本-转出-在制品

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品的计算再也不依赖于车间统计的各个工序完工状态和完工数量了,于是,约当成本法成为历史,不再使用。

这是由于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一个生产订单上到底投入了多少原材料、多少工时(分工序、分作业类型),产出多少产品,都被有序地记账。因此,到月底时,能够很自然地计算出订单上还挂着的在制品金额。

如果订单一直没有入库,那么,订单上的所有投入就完全算作在制品;如果订单上有入库,但没有达到完全交货(DLV)或者技术完成(TECO)的状态,则用订单的投入减去入库产品的成本,记入在制品。

比如下图的订单,要生产10个完成品A,已经投入了8个产品的料、工、费(其中原材料A1和A2标准定额都是1个),已入库5个完成品,根据系统逻辑计算得到在制品金额为32元。

假如月末某个静止时点到车间去盘点在制品,所看到的是每个工序上遗留的未做完的产品,针对它们的盘点,应该要分析这些未做完的产品实物上附加的料、工、费分别是多少,然后与账面价值进行对照。

为了详细分析差异,还要将账面价值也要按照成本明细项进行细分,而账面总价值32元也需要细分,需要将转出的完成品金额也按照标准成本滚算时的成本明细项进行细分。

基于上图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图中各个成本明细项的价格无论是投入还是拆解,目前都是使用相同的价格,实际情况可能没有这么乐观。针对完成品的拆解,用的是标准成本滚算时的价格,而订单上计算投入时,用的是当前价格控制下的价格,二者很有可能是不同的,不能基于此差异来衡量账实差异。

对于工和费,在未做完的产品实物上应如何盘点?

如果实际盘点出的料和账面显示的料有差异,如何认定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比如上图中的原材料A1,账面上推算数量为4个,若实际盘点出来是3个,看似有1个的盘亏,但如何断定是盘亏而不是已经入库的5个完成品中多消耗了1个呢?如果草率地认为这1给是盘亏并作账实差异的调整,极有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在SAP中是不建议对在制品进行盘点的。

【选摘】为什么说SAP中没有在制品的盘点相关推荐

  1. SAP中供应商确认功能的应用分析

    SAP中供应商确认功能是一个辅助性的功能.在简单的采购业务流程中,不一定需要用到.但作为企业的SAP顾问,需要掌握供应商确认功能的一些应用情况.也帮助业务部门未来的应用需求.近期也刚好在思考这个问题. ...

  2. SAP中的KANBAN

    SAP中的KANBAN

  3. SAP中有关差异的一些概念

    1.SAP关于成本的概念 2.差异的计算方法. 3.实际成本计算方法 4.SAP variance 1.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标准价格 * 标准数量 + 作业价格 * 标准数量 计划成本=计划价格 * ...

  4. SAP中各种分摊分配方法

    SAP中成本可以在成本中心.订单.CO-PA间分配分摊. 常见的分配分摊方法有:简单分配:基于指标分配:简单分摊:基于指标分摊:基于作业的分摊. 一.简单分配.ksv1创建分配.将初级成本要素分配到相 ...

  5. SAP中记账码的作用

    在传统手工的会计核算过程中,我们通过用记帐符号"debit"与"credit"来描述资产.负债的增.减,但在SAP中,却变得有些复杂了.我们在SAP中的记账码和 ...

  6. SAP中凭证类型的作用

    SAP中凭证类型具有以下控制功能OBA7: 1.凭证的编号范围及冲销凭证的类型: 2.允许过账的科目类型(是否允许资产.总账.应收.应付.物料相关业务): 3.其他控制功能(文本.参照必输控制.负数记 ...

  7. SAP中过账码or记账码posting code

    SAP中过账码和记账码是指同一个事物. 在实际业务中,记账码就是只有"借"和"贷", 而SAP中Posting Code肩负着更多的任务: 1)界定科目类型, ...

  8. SAP中批量更改凭证行项目方法

    SAP中批量更改凭证行项目方法,通过查询凭证行项目明细(FS10N,FBL1N,FBL3N,FBL5N等), 选中多行后,点工具栏上的Mass Change(左第三个)按钮,或按快捷键Ctrl+Shi ...

  9. 怎样取SAP中的业务对象状态

    在SAP中,某写业务对象会有状态的属性,用来控制和约束该业务当前的操作. 比如PM模块的工单和PS模块的项目定义,状态这个属性并不存放在各个业务的业务表中,而是由SAP统一管理. [系统状态] 以I开 ...

最新文章

  1. Asp.net支持三种类型的cache[转]
  2. 蓝桥杯java第三届决赛第四题--DNA比对
  3. Got error -1 when reading table
  4. 深度学习(图像处理)代码库
  5. java B2B2C Springboot多租户电子商城系统-Eureka源码解析...
  6. 认知时代,IBM主机与LinuxONE交付更大业务价值
  7. hadoop mapper从源码开始 详解
  8. CruiseControl初探
  9. 实现栈的基本操作(c语言)
  10. 2021年广东省安全员A证第三批(主要负责人)考试内容及广东省安全员A证第三批(主要负责人)新版试题
  11. 漏洞补丁在线更新失败或软件安装提示ERROR的解决方案
  12. Warshall传递闭包算法
  13. 保存csdn网页为pdf,防止网页乱码
  14. 紫书 UVa437巴比伦塔
  15. 如何修改PDF内容,PDF怎么旋转页面
  16. ubuntu18.04根目录已满造成开机失败报错Fail to start....
  17. 智信分销拼团拍卖商城v3.38.3
  18. Linux虚拟机的远程三种链接,以及各自的上网方式
  19. 51单片机定时器(T0/T1)的使用与配置流程
  20. mysql忘记密码找回root密码

热门文章

  1. Python-线程的生命周期
  2. HTTP错误汇总及其解决方法
  3. 如何避开购买灯具的9大误区?
  4. 6000字思考!一篇看懂促销系统的底层逻辑
  5. 如果沟通有范式,它会是怎么样子?
  6. 产品经理的必经之路:搭建属于自己的成长模型
  7. PMCAFF招兵啦~只要最骚最浪的你~
  8. PMCAFF微课堂 | 前YY产品总监深度揭秘P2P运营推广精髓
  9. postgresql日常操作命令
  10. 【转载】ubuntu下/usr/bin和/usr/local/bin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