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增两院院士名单相继出炉。

院士,象征着我国最高学术荣誉。

当选是无上的荣耀。

可是你知道吗?有一个家族,出了多位两院院士:

  • 钱钟韩,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和自动化专家(钱钟书堂弟)

  • 钱临照,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物理学家、教育家。

  • 钱令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工程力学家, 中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先驱。

  • 钱逸泰,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催化和固体化学研究。

  • 钱保功,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学家

  • 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钱穆长女)

  • 钱鸣高,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孟子曾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但对于江南钱氏家族而言,

这话似乎并不灵验。

相反,钱氏家族在创造

绵延千年、兴而不衰的奇迹——

世代人才辈出,家族群星璀璨。

“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究竟是什么样的家族,能够绵延连续,才人辈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钱镠是奠基人。

从一部《武肃王八训》说起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

江南钱氏的开山鼻祖钱鏐(liú)开创了吴越国,

统治吴越(约是今浙江省)期间,

他励精图治,保境安民。

短短几年,吴越国成为

“地方千里,带甲十万,

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之地。

连后来的大文豪苏轼都称赞该国:

“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

钱镠除了治国有略,修身治家也十分谨严。

钱鏐目光睿智、气度不凡,

在临终前遗嘱子孙:

“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

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

“民为贵、社稷次之。

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

公元978年,大宋朝廷建立18年,

钱镠之孙弘俶尊奉祖先遗嘱举家归顺,

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统一的局面,

使得鱼米之乡——江南免受战乱之祸。

此后,江南一直为富甲华夏之地,

所以常有人讲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钱镠是奠基人。”

除却遗嘱,

钱镠生前两度订立治家“八训”“十训”,

要求子孙秉承祖训,清正躬谨。

而这些后来也演变为宝贵的精神遗产——

《钱氏家训》(由清末钱文选采辑整理)

有评论称:

正是这部宝典中的教育之理,

造就了江南钱氏书香绵延、

世代人才涌现的盛况。

近现代,钱氏多出“父子档”式的杰出人物,

他们的为人处世、教育方法

便是深受钱氏一族的家训、家风影响。

生我者父母,幼吾者贤叔

钱穆、钱伟长叔侄

国学大师钱穆,与吕思勉、

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一生著作等身,专著多达80种以上,

中国学术界尊他为“一代宗师”,

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

儒学大师 。

少年钱穆读高中时逢武昌起义,辍学归家,

其后全凭自学成才。

钱穆曾在乡里小学、中学当老师。

1930年,他发表了《刘向歆父子年谱》,

一书成名,从此崭露头角。

1940年,钱穆的代表作《国史大纲》出版,

该书成为各大学的主要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钱穆移居香港,

并创办了新亚书院(今香港中文大学)。

1967年后,

钱穆在马来西亚、美国等国讲学,

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尊崇。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教师到执教北京大学,

再到成为史学界的一代宗师,

他自勉、勤谨治学的品格,

深刻影响着家族后代,

受他影响最大的便是其侄子——钱伟长。

钱伟长,“中国力学之父”。

钱伟长的父亲早逝,

钱穆便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由于钱穆的儒风熏陶,

钱伟长对国文十分感兴趣。

1931年,钱伟长考取清华大学时,

他的文、史两科成绩均是满分。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科技救国,

钱伟长毅然弃文从理,改选物理专业,

其实,他文科强、理科弱,

世人皆扬长避短,他却偏以弱博强。

每天清晨,北斗星还隐隐悬在天际,

他就已端坐在教室看书,

晚上不到灯火俱灭不休息。

4年里,

钱伟长完成了普通人8年才能完成的学业,

获物理学学士学位,

考取了吴有训教授门下的研究生。

1944年,

钱伟长用一个月的时间

写出了《变扭角的扭转》一文,

这篇论文被世界软科学研究权威

冯·卡门教授称为“经典论文”。

1990年,钱穆在台北去世后,

钱伟长写下长长的挽联:

“生我者父母,幼吾者贤叔,

旧事数从头,感念深恩宁有尽;

于公为老师,在家为尊长,

今朝俱往矣,缅怀遗范不胜悲。”

于车尘马足间,手执一卷

钱基博、钱钟书父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一句用在钱钟书身上,十分贴切。

提起钱基博、钱钟书这对父子,

人们往往只知其子而不知其父。

钱钟书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以国语和英文全优的成绩

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成为文学院的“四大才子”之一,

被称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天才”。

钱钟书精通中外文学,

一部《围城》圈住了世人的心,

而《管锥编》堪称是文学史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钱钟书还精通多种外文:

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意大利语

曾有不少人看重钱钟书的声名,想拉拢他,

用“高官、厚禄”来吸引他,

但这些都被钱钟书拒之门外。

一身傲骨,实受家风影响。

其实,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

也是一名成就非凡的大儒,

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古文家、

文体学家和教育家,

有着“集部之学,海内罕对”的美誉。

钱基博藏书非常丰富,

“计所藏书二百余箱,五万余册。”

万贯藏书令钱钟书深受裨益,

古籍堆里地他日渐长大,

文学功底十分深厚。

钱基博教子向来以身作则,

“于车尘马足间,也总手执一卷”;

每次钱钟书从新式学堂放学回来,

父亲都和他一起念古文。

钱基博每读一书,都要摘录、标注,

以致“生平读书无一字滑过”,

而钱钟书每翻阅钱基博读过的书,

必定被写满密密麻麻的注解。

钱基博对钱钟书的影响可谓潜移默化。

1944年长沙失守,

日寇长入腹地,兵临城下,

钱基博所在的师范学院奉命西迁,

而他却自请留守,欲以身殉国。

当时驻守湘西的王耀武将军来劝说钱基博,

最后带领手下将他硬生生拉走。

正是因为钱基博这般治学严谨、

身正行直的君子之风,

方有后来醉心诗书、淡泊名利的钱钟书。

钱基博

人,生当有品

钱钧夫、钱学森父子

1935年8月,

钱学森赴美国学习、

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

二十八岁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

钱学森萌发了回国报效祖国的念头。

但却遭美国当局多次阻挠,

美国一位海军次长金布尔甚至咆哮道:

“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

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

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钱学森

几经周旋,

1955年9月钱学森终于踏上回国的轮渡,

赶上了祖国空军建设战略方向的研究。

面对我国领空被肆意侵扰的现实,

不少人认为若要建设强大的空军,

首先就要研制飞机。

而钱学森却提出研制导弹。

此语一出,满座皆惊:

”导弹深奥莫测,连美苏也都刚刚起步,

我们‘一穷二白’怎么搞?”

钱学森则仔细分析说:

“飞机要重复使用,

对发动机材料等要求很高,

我国短时间内解决不了。

而导弹是一次性的,

材料难度小,主要靠动脑袋,

中国人聪明,

完全能解决制导和自动控制上的难题。”

后来在钱学森的主持下,

我国的导弹水平后来居上,国威彰显。

钱学森建树甚高,备受赞誉,

这和优良家风不无关系,

他常说: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中国有名的教育家,

以“兴教救国”作为远大抱负,

两次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现杭州第四中学)校长。

钱学森回忆说:

“我父亲钱均夫很懂现代教育,

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

另一方面又送我去上音乐、绘画等艺术课。”

右二为钱钧夫

当年钱学森赴美留学,

钱均夫根据家训专门为其写了庭训:

“人,生当有品:

如哲、如仁、如义、如智、

如忠、如悌、如教!

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

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

钱学森在美国被软禁的消息传到上海,

钱均夫给儿子写信勉励道:

“吾儿对人生知之甚多,在此不必赘述。

吾所嘱者:人生难免波折,

岁月蹉跎,全赖坚强意志。

目的既定,便锲而不舍地去追求;

即使弯路重重,

也要始终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

相信吾儿对科学事业的忠诚,

对故国的忠诚,

也相信吾儿那中国人的灵魂永远觉醒……”

两段训诫,寥寥数语,

千年家风,已了然。

以真诚为品格

以报国为远志

钱玄同、钱三强父子

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193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赴法国留学,

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

从事原子能核物理研究,

师从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

10年后,钱三强学成回国,

主持建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任所长,

主持并制成了共和国第一个核装置——

原子能反应堆。

钱三强

钱三强知人善任,

是他大胆起用了年仅26岁的邓稼先出任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总设计师。

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

“钱三强独具慧眼,

他的睿智和超凡的组织才能,

促成了中国原子弹的成功。”

钱三强的父亲,

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

这么说吧,

当年劝鲁迅先生做点文章的,

就是钱玄同先生。

(详见《呐喊·自序》)

早年,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

他公开冲击旧文化,

在家里也时常教育钱三强:

“对于社会要有改革的热情,

时代是往前进的,

你们学了知识技能就要去改造社会。”

为了让孩子从小体验“改造社会”的艰辛。

钱玄同曾带着仅6岁的钱三强一起参加游行,

钱三强正是在父亲这种精神的熏陶下,

走上了敢说敢为的人生道路。

钱玄同

钱玄同思想开明,作风民主,

钱三强中学快毕业时,有人对钱玄同说:

“你是搞语言文字的专家,

名气又大,应当叫三强接你的班。”

钱玄同摆摆手说:

“那要看孩子的态度和兴趣哩!”

后来钱三强选择了理工,

虽然与父亲文学之途背道而驰,

但钱玄同却欣然同意并鼓励儿子:

“目标既然确定了,

就应当用艰苦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1937年,

钱三强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

准备出国留学,

谁知出国前夕,

钱玄同不幸染上重病,

钱三强为此踌躇不决。

钱玄同对他说:

“你学的科学,将来对国家有用,

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

钱三强洒泪起程,

后成为居里夫人的学生,

钱玄同高兴地写信道:

“你有了很好的指导老师,

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振兴中华!”

钱玄同和钱钧夫宽严并济、

开明民主的教育方式,

正是体现出钱门家风:

生而在世,

当以真诚为品格,

以报国为远志。

科学无国界,但学者有国家,

弱,则发愤图强,

强,则振兴中华!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钱氏的后世人才中,

再苦再难也要读书的例子比比皆是。

钱穆12岁时,父亲钱承沛撒手尘世。

其母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

晚年钱伟长手不释卷

钱伟长的父亲也是去世较早,

当时有很多乡邻劝钱伟长的母亲,

叫钱伟长早点去做手工,

赚点钱来补贴家用,

但她目光远大,十分坚定地说:

“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读书,

因为我们钱家的家风和古训是这么要求的,

我一定要为我们钱家留下几颗读书的种子。”

我国著名外交家钱其琛之子钱宁也讲述:

“读书修身是钱家历来的传统。

我要感谢我的父亲,他是个爱读书的人,

也总是敦促我们要多读书,

是他让我们继承了钱家的这个传统。”

没有手不释卷,哪来洗尽铅华?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这便是钱氏的家风。

如不能走万里路,那便读万卷书。

1947年,有人来到钱伟长家里拜访,

带来美国有关方面对钱伟长全家赴美的邀请,

并提出优厚的待遇,

钱伟长明确填“NO”,予以拒绝。

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先生

曾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

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钱家的千年辉煌,

并不在独特的生财之道,

也不在一纸家训传久远。

而在于钱家子孙世代传承的精神骨气——

不拘小利,但求利国利民的大家风范;

不谋一家,愿为万世开太平的浩然正气!

— THE END —

☞清华大学生用微积分证明薯片掉地上可以捡起来吃……

☞20 位百万富翁希望自己 20 岁就明白的事

☞群论的创立:两个少年天才的接力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施一公:没有高考,就没有一批非常优秀的社会精英从农村走出来

☞知乎热搜可以被人为控制吗?如果可以,怎么操作

这么多两院院士竟然来自同一个家族!相关推荐

  1. 加拿大两院院士裴健:搜索皆智能​,智能皆搜索

    6月23日,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裴健在第二届北京智源大会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专题论坛上做了< 智能搜索:从工具到思维方式和心智>的报告. 裴健最近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现在是加拿大皇家科 ...

  2. 200多位大牛!2019两院院士拟推荐候选人最新名单

    日前,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其中院士候选人由院士提名和学术团体推荐.截至2月24日,各学会.科协等已经推荐出200多人. 据了解,2019中科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1名. ...

  3. QB期刊:纪念人类基因组草图发表20周年系列文章 | 美国两院院士Michael S. Waterman教授分享HGP早期历史...

    2001年2月,Nature和Science两本期刊分别刊登了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联盟(International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和美国Celer ...

  4. 两院院士评选2020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揭晓,「机器学习模拟上亿原子」等入选 | AI日报...

    两院院士评选2020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揭晓,「机器学习模拟上亿原子」等入选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腾讯集团发展研究办公室协办的中 ...

  5. 又一位大师辞世!今年已痛失15位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常委,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乾二先生于2020年5月3日2 ...

  6. 8位两院院士、20位长江、杰青……这个学院厉害了!

    "神奇催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处处显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时任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曾如此风趣 ...

  7. 51位院士同写一本书——《两院院士忆高考》新书发布

    5月29日,一本汇集51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回忆1977年.1978年参加高考真实故事的<两院院士忆高考>新书出版发布会在湖南大学举行. 新书发布会现场 为纪念改革开放暨恢复高考4 ...

  8. 10天内我国痛失20位两院院士!原中科院副院长王佛松逝世,享年89岁

      视学算法报道   编辑:Aeneas 好困 [导读]12月31日,王佛松.江龙院士逝世,我国材料领域遭受重大损失. 沉痛悼念! 12月31日,王佛松.江龙两位院士逝世. 在12月21日至30日的1 ...

  9. 南大计算机学院有几个院士,中国大学两院院士数量排名,看看谁的科研实力最强...

    大家都知道,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士称号,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原则上为终身称号,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共计不超过60人.目前中国在世的两院院士也只有一千多人,所以一所大学的 ...

最新文章

  1. 阿里mysql同步工具otter的docker镜像
  2. MongoDB空间分配
  3. 8个容易被忽略但不能忽略的SD-WAN功能
  4. Cacti 插件中setup.php 文件的编写
  5. SpringBoot入门:新一代Java模板引擎Thymeleaf(实践)
  6. 练习mvc做一个知识库(二)
  7. MyFlash使用总结
  8. OpenCV-图像像素遍历操作的三种方法对比(程序提速)
  9. C#异步方法调用(四大方法详解)
  10. VUE图片裁剪功能vue-img-cutter
  11. LINUX下查看CPU使用率的命令[Z]
  12. PRML - Chapter 01: Introduction
  13. 全国各地将推广电子证照,取代一证通
  14. WinRAR去除打开后弹出广告的方法
  15. java error 常见_javah 常见错误
  16. 一网打尽!所有PMP的计算公式都在这里啦,赶紧学起来(1)
  17. mysql连接被拒绝 密码也对_MYSQL密码正确,却依然显示拒绝连接
  18. 《Java 8实战》 之 Lambda
  19. dma接收双缓存 stm32_STM32和WM8960 I2S 利用DMA双缓冲音频播放和录音(二)
  20. dz.4oq.co index.php,dz论坛Discuz_X3.4最新网站漏洞

热门文章

  1. android aidl工具,【Android】AIDL介绍和实例讲解
  2.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十三: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实现
  3. arm shellcode 编写详析2
  4. [数据库]-----记一次mysql分库的操作(冷热分离)
  5. 通过终端,查看sqlite3的存储文件
  6. 显卡直通_英伟达RTX 30系显卡发布:性价比打哭2080Ti
  7. mysql5.6 pt-query-digest_pt-query-digest安装及分析
  8. 计算机管理中添加用户属性,如何在计算机右键菜单栏中添加属性选项
  9. php获取ajax数组,从AJAX获取PHP中的JSON数组请求
  10. javabean连接mysql数据库,jsp+javabean 链接 mysql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