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一个IT女孩的求职之路

看看一个IT女孩的求职之路吧。她的经历也许可给你、给我、给大家一点启示哟。

我和IBM的四次邂逅——想说爱你不容易

1 第一次邂逅

研究生第一年的三四月份,同屋的一个女孩子突然收到了一个大公司的技术实习offer,兴奋的回来向我们报告。大家都很是羡慕。6月份的时候,同屋的另一女孩子也顺利拿到了一个颇具分量的实习offer。这两个女孩子的技术水平和我差不多,对IT行业的态度也和我大致相同。当时的我本来就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怀疑,总是自认为自己专业不如别人,现在看到同屋的姐妹们都顺利找到了实习,我开始着急了。心想:“哎呀,她们都找到实习了,我还没有找到,这可怎么办呢?”在这种错误的焦虑心态下,我一通狂投,但回音寥寥。我越发觉得压力大了,投简历比以前更加疯狂了,到最后几乎是个实习就投。没有任何调查,没有任何考虑,就知道使劲的投。在这样的焦虑心态下,我对简历本身也没有下太多的功夫,显然,这样是没什么结果的。

等到8月份的时候,我男朋友侯磊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下碰见了他以前在IBM实习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员工,那个员工告诉他说,IBM CRL(中国研究院)的一个项目组正好在招实习生,于是我就把简历发给了那个员工。几天之后我得到了面试通知。拿到面试通知后我疯狂的复习了2个星期,心里相当紧张。于此同时,我还咨询了好些已经拿到实习Offer的同学,向他们打听面试的情况。当这些同学听说我要面的是IBM的时候,他们都乐了,说:“IBM的面试可容易了,你还要准备这么认真啊?”当时所有人都和我说面试IBM很容易,谈谈项目,扯扯技术,说说人生,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不会很难。听了他们的话,我心里有了底。

面试那天我精神饱满,带着满腔的热情的踏进了IBM CRL的大门。面试官是个相当和善的人。我掏出了简历,心里暗自酝酿着该重点介绍哪个项目。可还没来得及给他,他就递给我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个图,写了几行字。他对我说:“把上面的题目做了吧,是个算法。”我一愣,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稳了稳神,说:“是写在这下面吗?”面试官摇摇头,说:“要上机实现。编程环境是Eclipse,语言是Java,我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走,我带去机器那儿。” 我当时就愣在那里了,我在心里预想过千万次面试的场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没有人和我说过面IBM有上机啊?好像其他同学找实习的时候也很少有上机的呀。但是既然已经来了,就硬着头皮上吧。

可是真正坐在电脑前的时候我的大脑还是一片空白。愁啊!后来我实在是急的不行了,就借故出来上了个厕所,偷偷给侯磊打电话,向他诉了一番苦。侯磊说,这会儿千万不能紧张,然后他安慰我说,你要是现在做不出来,就可以给面试官讲思路,很多面试官看中的是解题思路而不是编程的结果。听了他的话,我定了定神,回到了机器旁边。

两个小时后,我就和面试官说了说解题的思路,给他看了看我的代码,看上去他还挺满意的。

在经历了漫长的两个星期的煎熬等待之后,我终于等来了IBM CRL的实习offer,拿到这个实习生职位的时候我相当的兴奋,因为这或多或少的证明了我自己的能力。至少,让我觉得自己将来还是可以成为一名developer的。我开始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我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高兴归高兴,但是对于这份实习本身,我是相当“稀里糊涂”的,完全不知道那个组干的什么事,用的什么技术,mentor带实习生的风格如何……种种关于这份实习的实质性的内容,我一概不知。当时的我也根本没有意识去调查,只是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实习了,一定要抓住机会。

在这种盲目的开心中,我迎来了入职的那一天。关于入职的第一天,我倒是听师兄师姐同学 朋友们说了不少,七嘴八舌,但总的意思都是:“第一天实习没正经事情做,参观一下公司,安装机器,配配环境,然后就下班了。”带着这种美好的憧憬,我开开心心的去入职了。但事实完全不像同学们说的那么美好。我的MENTOR并不是给我面试的人。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她带着我花了一分钟的时间在楼层快速转了一圈,然后就把我带到一个会议室,拿出一张纸对我说,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个算法实现了,我们要用在我们的系统里。我接过纸,一头扎进lab开始钻研,心想一定要好好写,开个好头,给mentor一个好印象。由于这个算法比较复杂,而且我对系统的其他部分不了解,也没有文档说明,于是花了三天把算法完成(包括调试),但是mentor还是责怪我花的时间太久了。当时的我觉得很委屈,但是心想,自己来实习就是学东西的,mentor说我做的慢了就一定有她的道理,我还是要虚心接受才行。

后来我才发现,我的Mentor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求好,而且越快越好,这样的带人风格对于菜鸟级的我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我后来又做了几个小项目,这些项目所用的技术是我完全不熟悉的,有的连听都没听过。Mentor是个智商非常高的人,但她总以她的学习程度来对我进行衡量,所以给我的学习时间通常是很少的,我初入职场,表现的十分战战兢兢,明明心里知道时间不够也不敢说,所以通常是硬着头皮就开始做了。本来领域知识就薄弱,项目的前期学习又严重不足,结果开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工作的都很辛苦,每天干到夜里十二点多,早晨7点多一点又爬起来去上班了。但比起辛苦来说,我觉得最难受的是干的被动,这种被动又导致mentor对我的不满,施加的压力也越发大了。虽然最后项目做出来了,自己也觉得项目做的还不错,但是mentor就是觉得我做的不好,觉得代码质量不高,觉得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逐渐达到了心理和生理崩溃的边缘。三个月后,我决定离职了。

就在我准备向mentor提出离职申请的时候,mentor主动找我谈话了。那天,她把我叫到一个小会议室,对我说:“唐雅薇,你回去把项目的文档好好写一下,然后看看有没有别的实习机会吧。”我愣了,这不就是宣布我下岗吗,听了她的话,我什么都没说,mentor见我没大的反应,就出去了。她前脚刚离开会议室,我就开始嚎啕大哭,连日来的辛苦、被动、压抑……各类委屈一起涌上心头,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脸都红了。

哭完之后,我回到Lab写了文档,然后收拾了一下,回到学校。

2、第二次邂逅

回到学校后,我十分沮丧也感觉到十分丢脸,开始重新质疑自己的IT能力,甚至有一段时间,我严重的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在IT行业生存。就这样在宿舍颓废了两个星期,我没有投出一份新简历。一方面我想休息一下,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另一方面,我实在是失去了再战的勇气。

两周之后,我觉得不能再这么颓废下去了。我对自己说:“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吧,试一试,勇敢点。”于是,我又重新开始了寻找实习的旅程。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我学“精”了。我没有急着投递简历,而是仔细回顾了第一份实习的种种经历,虽然我并不愿意去回想。那会儿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被动”,这种“被动”固然和mentor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我自己也要负相当一部分的责任。对于第一份实习,我没有做任何的调研就去了,感不感兴趣倒先不提,甚至连是否适合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学习的东西和自己所擅长的严重不符,学习起来又发现没有多大的兴趣,更不懂得勇敢的为自己争取多一些的学习时间,这些都是我的失败之处。

这些失败,我决不让它再重来一次。

新一轮的实习简历投递之前,我重点关注了所招职位的技术要求,项目介绍等,因为第一次实习吃亏在这里,所以很注意这些。这中间有个小插曲:由于第一份实习的阴影,我在自己心里暗暗的说:我再也不去IBM了,特别是CRL,因为IBMCRL实习生都在同一个大Lab里,回去总是能碰见原来的mentor。所以,后来投简历的时候IBM的职位我一个没投:)

不巧的是,我这回投实习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密集期集中在四月份五月份和六月份,暑期实习,四月份以前比较少,十一月十二月会有一次,那会儿有很多实习生为了找工作离职,单位会急着找实习生,所以8,9,10没有太多实习机会,那会儿不太好找实习,我离职时在十月中旬),大公司开放的职位非常少,并且好多职位我投递之后才听说这些所谓的“职位”只是他们的广告而已。所以,连着大半个月,我都没有找到实习,不过由于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实习,我已经感受到了着急的代价,所以当时心态还好。

某一天,一个同学给我发了一封邮件,告诉我IBM CRL的另一个组在招实习生,要求有地理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的背景,那个同学知道我本科的专业情况,所以就想到了我。我看了他的邮件,心里很犹豫,我已经发过誓不再回CRL了,总觉得别扭。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没有多少实习机会,像这种比较适合我的更是少而又少。错过了,不知道又要等多久才会迎来下一个。于是我说服自己说,为什么不先去试一下呢?管他呢,先去吧,还不一定能拿到offer呢,就算拿到offer,也不一定去啊。于是我找那个同学详细了解了那个组的情况,然后在对简历进行了修改之后,给他发送了我的简历。

新的组很高效,隔天就给我打电话来通知面试了。我是上午面试的,中午回来正睡午觉呢,他们就打电话给我了:“唐雅薇,我们已经决定要你了,你周一能来上班吗?” 挂了电话我便呆住了,一方面,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原来的mentor,另一方面,我实在是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想,我不能够再在逃避了,曾经看过一句话:“要想忘记某件事,就直面它”,于是,收拾了一下心情,调整了一下心态,我去上班了。

新的mentor是一个很和善的MM,说话温柔极了。上班的第一天,mentor带我去我的座位。新的座位还是在原来的lab里,只是从lab一角换到另外的一角。以前那个角落的实习生看见了我,跑过来和我说,哇,你怎么又回来了,换组了?我说,没,我又投简历进来的……

刚来的头几个星期,我一直都躲在我的小角落默默编程,处于一种不敢见人的状态,生怕被原来的mentor看见,直到后来她发现了我。我们只是友善的打了个招呼,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突然间我觉得,从前的不愉快已经都过去了。

新的实习由于比较符合我的背景,我对项目所用的技术并不感到陌生,相反对于里面涉及的概念觉得很亲切,干起来一点不被动。由于专业相关,即使是学习新的技术,概念的共通性也使我不觉得学习新东西的过程很吃力,加班的现象自然少了很多。新的组氛围也是好极了,同事之间关系很融洽,一群实习生经常在一起打闹,很是开心(据说由于我们组的实习生整日太开心了,被其他实习生投诉到了manager那里,不过被我们组的几个同事挡下来了……)。

这份实习一共持续了近7个月。失去的自信也慢慢的回来了。

两次出入CRL,我认识到不管干什么,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对要干的事情要所有了解。这样才不容易处于被动的位置。不过,这样也有一定的坏处,特别是在实习期。因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如果总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容易把自己的技术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对视野的拓展不利。但是,只凭激情去挑战自己的不熟悉的领域,也不是特别好,还要讲究技巧才是。我的第一次CRL之旅就给出了惨败的例子。

3、第三次邂逅

从第二份实习结束之后又经历了很多事情,这些我将在后面阐述。

我觉得缘分是一种很妙的东西,它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显示出它的力量。至少在实习结束之后,我以为我和IBM缘分就此止步,但事实远非如此。

自9月份以来,我和广大的同学一样,投身到了火热的找工作大潮之中,在12月之前,我的目标一直定在在北京,也一直在热火朝天的努力着。12月初,侯磊突然拿到了摩根士丹利IT的offer,在上海。由于之前他也一直决定留京,摩根是他投的唯一一个外地公司,也没给予太大的希望,所以摩根的offer可谓是来的突然。我俩商量之后觉得摩根的机会实在是难得,而且上海是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城市,人年轻的时候也应该多闯闯,老了才不会遗憾。就这样,我们最终决定去上海发展。可是,我之前一份上海的简历都没有投过,而且已经12月了,招聘的黄金时期早已过去,这可怎么办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软院的优势,软院的培养模式是走应用型人才道路,鼓励大家实习,而同学们实习的单位五花八门,这样,大部分的主流公司里面都有我们的师兄弟,这样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从内部获得第一手的招聘信息,不管是实习还是找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打听到所招职位的信息,太过详细的不敢说,但大概的情况总还是问得到的。这样的资源再配上强大的互联网,简直就是无敌了。

错过了错过招聘黄金期,想按照正常的校园招聘流程来走,已经是不现实的了,于是,我们开始发动软院的强大优势,在同学们之间打听上海公司空缺的职位。

可是毕竟很多单位已经都招满了,所以打听了很久都没有回音,我当时甚至已经做好了两地分居为铁路事业做贡献的准备了。

在我万般无奈之时,一个同学告诉我上海IBM的一个组最近开放了一个名额,问我是否有兴趣。由于时间紧迫,我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就请同学推荐了。过了几天,那个部门的一个员工给我打了电话,向我介绍了部门的情况,并和我预约了电面的时间。

这次电面是我经历过的最正规的一次电面,电话那头有三个人,各自负责了不同的部分,他们的问题主要从简历出发,然后根据一个点逐渐深入。由于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去上海的机会,所以心里有些小紧张,因此电面的感觉并不是很好。期间他们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一点儿也不知道,按照以前面试的经验,不知道的情况下我就说不知道了,通常面试官也不会太为难我。可这一次不一样,对方说:“不知道的话你现在可以想一想吗?我希望通过这道题看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句话的分量还是很重的,我只好开始专心的思考解决的对策,但这毕竟是电话面试,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也不能写写画画,因此感觉答的很糟糕。

挂了电话,我心想:完了,又白白浪费了一个去上海的机会,还是找别家吧。于是我又开始继续托同学打听上海的情况。谁知道过了几天,推荐我的人通过MSN告诉我:“打听过了,面试官对你印象不错,可能会onsite(当面交流)”,我这才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果然过了几天上海IBM的电话就又打进来了。当时我那个激动啊!比中彩票开心多了:)电话那头的Hr说,可以有两种方法继续下面的环节,一是继续电面,二是我亲自去上海跑一趟,我想了想,选择了后者。我不是随便做出这样的选择的,之前的一个姐妹告诉我说,他们公司以前电面过一个外地学校的大牛,实力非常强,一面二面三面虽然都是电面,但却是一路绿灯,而且大家对他的印象好极了,但是manager面试给否了,manager给出的理由是:“no show”,事实上,缺席面试环节是非常糟糕的,manager始终会对这个人的实力保有怀疑,如果遇上一个见过面的、和这个人实力相当的另一个学生,很自然的就会选择另一个了。

我心想,面对面可以让manager对我有直观的认识,而且在尴尬的时候至少可以笑一笑缓和气氛嘛……所以还是亲自去一趟比较好。只是开销大点,不过能用小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拿到Offer才是王道。

挂了电话我就直接冲去买了火车票,当夜就奔赴了上海。或许是心理状态比较好,加上之前积累了很多面试的经验(这些会在后面聊),再或许是我亲自出现的行为也给自己加了分,整个面试的过程都很顺畅,上午开始面试,中午就给我发了Offer。

在发offer的时候,manager问我会不会拒掉这个offer,我说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的,并没有给她一个肯定的答复。因为我的心里有犹豫,并不是因为怕现在签了,以后会失去更好的机会,而是因为那会儿我并不十分清楚这个组是干什么的,我怕重蹈覆辙,再犯第一次实习的错误。回来后的一个星期内,我所有的工作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个组,得到的结论是:这个组还不错。这个小组是一个很global的小组,组员都级别很高,我去了先做开发,熟悉产品后再和这些牛人工作,他们可能测试的是国外的产品,测后我可以直接进行global的沟通,同时可以越级申报,这个在外企来说也算是相当大的权力了。我在这里可以锻炼交流能力,也可以看到产品全貌,还可以锻炼开发能力,这些技能都符合我的职业规划。

打听到这些,我暗自和自己说,恩,就是它了。至此,我的找工作历程也就尘埃落定,我和IBM也缔结了更加长久的缘分。

4、第四次邂逅

说是邂逅,不如说是一个小插曲。我在去上海面试之前还面过北京IBM的另一个组,当时由于我心系上海,所以这次面试也没太放在心上。谁知道我人刚到上海,那个组的电话就追过来了,让我去终面。等我回到北京我就去终面了。我面试完后就托我的同学打听一下我的feedback。那个面试官说“我觉得你的同学沟通能力挺强的,可以把事情讲得很清楚,我个人对她的职业计划有如下建议,做测试,对产品全貌有了解,然后做售前工程师,也称之为technical sells。”这个面试官的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以前我从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现在通过一个资深工程师,我知道了。我想如果有这个机会,我可以尝试一下。我到现在都很庆幸自己参加了北京的这次面试,如果不是这次面试,我可能还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找到这条新的出路。

(作者:唐哓薇,本科就读院校: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就读院校:北京大学)

且看一个IT女孩的求职之路相关推荐

  1. 一个新手村的软件测试求职之路的小心得

    一个新手村的软件测试求职之路的小心得 一.前言 二.大学历程 三.个人简介 四. 准备工作 五.求职总结 一.前言 谈到软件测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可能你觉得,他在IT行业里就是最低级的工作,最没 ...

  2. 哈佛教授对博士生的8个忠告:步入社会前,最重要是“娶一个好女孩”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刘波科学网博客,作者:刘波(原标题: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何毓琦 ...

  3. [转载]从春招到秋招,一个本科生的求职之路。

    原文:从春招到秋招,一个本科生的求职之路. 自报家门,北理工软件学院本科生. 主要部分: 1.毕业去向选择 2.春招过程 3.暑期实习 4.秋招辛酸路程 5.一点感悟 1.毕业去向选择问题 从大一开始 ...

  4. [置顶] 记一个应届生的求职旅途

    记一个应届生的求职旅途 见有些同学发状态说大学期间要1.过四级2.拿到会计证,然后说了句毕业找工作去联通电信..我就纳闷了,有没有点常识,1.过四级是大学生的最低标准,很多企业单位根本跟英语没半毛钱关 ...

  5. 从主数据的角度看一个零售ERP系统

    What is an ERP Retail System from a_ master Data Perspective 从主数据的角度看一个零售ERP系统 Retailers have lot of ...

  6. SAP WM 如何看一个交货单相关的TO是从哪些货架上拣配的?

    SAP WM 如何看一个交货单相关的TO是从哪些货架上拣配的? 如下交货单2112282143,需要从多个不同的货架上拣配4个HU下来, 如果要以列表形式显示这些HU是从哪些仓位上拣配的,如何做? 输 ...

  7. SAP HUM LT27可以看一个HU相关的TO单历史

    SAP HUM LT27可以看一个HU相关的TO单历史 比如对于HU#150382461100031524,我们想知道它在哪些TO单里出现过,有过哪些货架移动历史记录. 执行事务代码LT27,进入如下 ...

  8. SAP MM 如何看一个Inbound Delivery单据相关的IDoc?

    SAP MM 如何看一个Inbound Delivery单据相关的IDoc? VL33N进入这个Inbound Delivery的显示界面,如下方式查询, 进入如下界面, -完- 2020-5-6 写 ...

  9. SAP MM 如何看一个采购申请是由APO系统创建后同步过来的?

    SAP MM 如何看一个采购申请是由APO系统创建后同步过来的? ME53N显示界面里,行项目里的'Contract Person'选项卡里的'Created by'和'Crea.ind.' 字段,能 ...

最新文章

  1. 访问一个HTTPS的网站的大致流程
  2. @Autowired注解和静态方法 NoClassDefFoundError could not initialize class 静态类
  3. java虚拟机栈基本内容
  4. 基于win32的windows画板程序
  5. nginx开发_Filter模块执行顺序
  6. Add_List2Dictionay
  7. UVA11888 Abnormal 89‘s【回文】
  8. 面向对象---特----性
  9. 软件测试思维导图大全
  10. linux下编译jrtplib和jthread,Linux下编译jrtplib和jthread(转)
  11. CentOS 7 新建桌面快捷方式,实现一键跳转到指定的文件夹路径
  12. ccproxy 6.61 注册机(纯绿/傻瓜/真正去除线程限制)
  13. HDU 2154 跳舞毯
  14. 《Unsupervised Monocular Depth Learning in Dynamic Scenes》论文笔记
  15. 校招总结--建议全文背诵
  16. capsule系列之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
  17. spark Kafka 线程安全问题
  18. Lagrange Multiplier Theorem——候选人定理
  19. Typora安装包64位---百度网盘下载
  20. 计算机软考网络管理员题,计算机软考网络管理员理论练习题及答案(5)

热门文章

  1. 产品概念之1/4:前言 —— 有必要这么学术吗?
  2. Django 项目试炼blog(10) --补充 滑动验证码
  3. 移动互联网App推广的十大难题
  4. 用计算机表白的数字,用数字表白的暗语
  5. Python爬虫实战项目:简单的百度新闻爬虫
  6. 计算机学业水平考试反思总结8百,考试反思总结范文(精选5篇)
  7. 泡泡一分钟:BLVD: Building A Large-scale 5D Semantics Benchmark for Autonomous Driving
  8. 错误隐藏学习手记(六)
  9. iOS 边学边记 直播SRT、UDT协议详解
  10. JAVA--AI编程助手【代码智能补全工具】盘点,让AI提高你的编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