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59364/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苏岭 实习生 姚永泳 发自:北京、广州 最后更新:2011-05-24 10:25:13

 

来源:南方周末

在1950-2100年的150年间,中国总人口的运行轨迹就如同过山车。人口学者的主流预测是,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中国的总人口峰值将远低于15亿,很可能低于14.5亿;同时,人口高峰发生的时间会在十多年后,此后将较快下降。即便按照乐观的估计,到2100年中国总人口规模也将缩小至7.5亿以内。

2010年10月28日,安徽含山县环峰第三小学,辖区人口普查员陆文莲正在向留守孩子们讲解人口普查知识。 (CFP/图)

“0-14岁人口 2.22亿,占16.60%”,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这个数据,让一位刚从东京返回的经济研究员暗暗吃惊。据此推测的生育率已经距离日本不远。日本长期处于1.3的超低生育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人口学会副会长郭志刚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此数据的潜在含义是近15年来的出生人口数量非常地少,意味着生育率非常低。他原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做了十年的所长,为了研究中国真实的生育情况,放弃职务,改当教授。国内许多基本的对人口形势、政策的认识,如中国的生育政策到底怎么分布、中国的生育率在什么水平上,皆出自他的研究。

0-14岁人口比重,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较,下降了6.3%;与1982年普查数据比较,下降了17%,并且人口数量下降超过一半。

但此数据却与那位经济研究员的观察相吻合。2011年3月,日本地震后,为防核辐射,他的女儿从东京转回北京读小学,一个年级仅有一个班,29人,其中包括他女儿在内的女生仅6名,有北京户籍的学生数名,该小学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公立学校。

实际上,包括郭志刚在内的部分主要人口学者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变化。他们多年来一直担忧低生育率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巨大冲击,曾经在2004和2009年上书中央,要求调整现行的生育政策。然而,政策一直岿然不动。他们的隐忧终成现实,并且严重性超乎预期,“少子化程度超过老龄化”:0-14岁人口绝对数量和占比,前所未有地少;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普查数据上升1.87%,比1982年普查数据上升3.87%。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说:“中国已经不可救药地掉进了‘少子老龄化陷阱’或者说‘超低生育率陷阱’。”

人口数据全面拉响了公共政策的警报。为了应对这个问题,2011年5月14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举办“未来中国人口发展挑战——兼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研讨会,讨论未来中国人口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界定影响和制约中国发展的突出人口挑战,分析和评述可能的公共政策选择。

生育率究竟几何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到的学者都认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彻底颠覆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总和生育率为1.8的说法。总和生育率指一个国家妇女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

“现在从公布的数据看,我国的总和生育率1.4-1.5之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说。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这次普查具有权威性,其漏错率为0.12%,意味着结果客观、准确。而2000年是1.81%,两者相差15倍。

“1.8这个数据从来没有人口普查或者人口调查数据的支持。这个数据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所有的调查,都在1.5以下了,肯定我们国家的生育率没有这么低。他们认为1.8可能还比较合适。这样数据就说到现在。”上海社科院教授梁中堂说。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左学金于2010年撰文指出,在“十五”期间,计生委规划的人口净增量为6257万人,但实际增长为4013万人;在“十一五”期间,规划的人口增量为5244万人,但实际增长为3418万人。两个“五年规划”误差都超过50%。他认为“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误差,可以认为是一种错误”,因为从人口学的技术角度看,在五年的较短时间内,人口预测应该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人口预测一般能较准确预测未来10年,由于生育误差的积累,对其后的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下降。

依据1.8,计生委在上世纪末宣称“我国总人口将于21世纪中叶达到16亿的高峰”。作为人口计生委专家的左学金曾当面向一些领导指出,中国人口绝不会达到16亿的峰值,而且峰值出现也不会迟至21世纪中叶。而计生委则回应“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几年后,计生委便将中国人口峰值的估计调整为15亿。1个亿的预测差,在左学金看来全然没有科学的严肃性。

同样的1.8生育率计算口径,计生委却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2007年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称,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万-1000万的速度增长。三年后的2010年9月底,在人口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却代表计生委,将人口年均净增长改为700万左右。

计生委的1.8生育率影响甚远。依据计生委提供的数据,联合国人口司曾在2008年版的《世界人口前景》中将2000-2010年的中国生育率设定为1.77,并假定生育率会在2020-2025上升到1.85并一直保持下去。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助理教授蔡泳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宝昌无法认同,在2009年底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生育前景会议上,向联合国人口司指出,应该根据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各大机构的研究结果来估计中国的生育率,而不是简单采用,或倚重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其后,他们再和联合国人口司负责中国方面的官员交流、沟通。联合国于2011年5月3日公布的2010版的《世界人口前景》,才将中国的2000-2005和2005-2010的生育率下调到了1.70和1.64。

1.8之所以失实,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将之归结于缺乏像其他公共决策那样的“三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持“低生育率”观点的主要人口学者全被计生委“排除”。

(一)中国总人口变动趋势

低方案下的中国总人口的峰值为13.75亿,于2020年 前后出现;中方案下的中国总人口的峰值为13.86亿,于2022年前后到达;高方案下的中国总人口的峰值为13.98亿,于2023年前后抵达。由此可 见,三种方案下的中国总人口的峰值均不会超过14亿。即便按照乐观的估计,到2100年时中国总人口规模也将缩小至7.5亿以内。其中,低方案生育率为 1.4,中方案生育率为1.5,高方案生育率为1.6。

(二)0-14岁组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动趋势(%)

在高、中、低三种预测方案下,中国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还将经历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下降,最终逐渐稳定在极低的低水平上。到本世纪末,总数将不足1亿人,不及本世纪初的三分之一。

(三)15-64岁组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动趋势(%)

中国目前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时期,在经过短暂的相对稳定后,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持续快速减少的趋势。由劳动力过剩到劳动力不足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来临,未来中国面临的将不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劳动力不足,进而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根据陈友华教授的预测

长期的超低生育率

在现行生育政策下,人口学者们认为我国长期处于超低生育率的状况下,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最低的。

1999年,通过计生委原规划统计司司长张二力的关系,郭志刚、顾宝昌、王丰等获得计生委的原始生育资料,全国允许生1孩的占35.4%,允许生1.5孩(农村头胎生女孩可生二胎)占53.6%,允许生2孩的占9.7%,允许生3孩的占1.3%。他们假设出生性别比为107,计算出政策生育率为1.38,然后再额外修正6%,从而得出能反映实际情况的生育率为1.47。

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毅,应用自主创新研制、已得到国际国内广泛认可的ProFamy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新方法和软件进行预测,根据各种数据,对可能漏报适当调整后,估计我国2000年总和生育率为1.63;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可能漏报进行了适当调整)为基数,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之下,预计2010年总和生育率为1.63,2010年人口总数为13.44亿,与六普数据相差0.35%。

这些年,郭志刚一直坚持说中国的总生育率不足1.5,但计生委“就是不听”。现在,总和生育率低于1.5已经成为人口学者们的主流观点。“现在从公布的数据看,我们现在这个数据,相当于联合国给的一些预算方案的第一方案,1.4-1.5之间。”李建新说。

美国布鲁金斯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中心主任王丰指出,0-14岁的人口数可能会因受到普查当年出生数漏报的影响而低估,但仍然不会改变整个生育率的估计。

按照人口学理论,生育率2.1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即育龄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子女才能在其长大后替代父母数量,维持既有人口数量不变。低于2.1和2.0以下被称为低生育率,1.5以下则是超低生育率。

梁中堂说:“我们国家的总人口在这二三十年一直增长,但0-14岁的绝对量都在减少,说明一直下降的速度很大。其比例的下降,更表明我们国家的妇女生育率,不在乎政策怎么样,义无反顾地在下降,直线下降以后,就不回头了。我们的国家,实际生育率现在应当远远低于1.5了。按照这个状态,我国已经悄然进入超低生育状态。”

而发达国家的平均生育率为1.5,其中英国1.8-1.9,美国1.9-2.0,日本1.3。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采用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3.39亿的人口总数和2000年人口普查漏报调整后的年龄结构,对2000年以来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估计,我国总和生育率,2000年 为 1.39-1.49、2001年 为1.20-1.45、2002年为 1.31-1.46、2003年 为 1.30—1.44、2004 年 为1.34-1.46,2005年为 1.42-1.52、2006年为1.36-1.46、2007年为1.38-1.48、2008年 为 1.38-1.50、2009年 为1.34-1.48、2010年为1.34-1.47。

2000年普查数据显示的生育率为1.22,2005年10%抽样为1.33。在梁中堂看来,根据上世纪90年代的调查数据,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从那时起就已经低于1.5。

以上间接估计方法采用人口学常用的“队列分量法”和“年龄别生育率遗传优化算法”,就是把人口按性别和年龄细分,再根据每个年龄群体的出生、死亡和育龄妇女总量结构及变动规律进行分别度量。

整个世界都在变老

事实上,全球正陷于低生育率的恐惧中。

王丰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现在全世界有50%以上的人口,是生活在低于更替生育水平的人口环境中,其政府考虑的是怎样提高生育率。泰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中国是一模一样的生育率下降的趋势,现在大约1.6;穆斯林国家伊朗,前些年一直在更替水平以上,最近几年突然降到1.5左右;俄罗斯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在人类寿命普遍延长的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低生育率导致整个世界在变老。“从世界范围来看,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的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不是在继续下降,就是在低生育率水平徘徊,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把生育水平提高到显著高于更替水平的先例。”蔡泳说。

在我国公布六普数据时,俄罗斯总理普京公布了要花530亿美金在未来四年把俄罗斯的生育率提高上去,日本、以色列等各个国家都在做这个事。

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在这个愿景上,中国政府与致力提高生育率的他国政府没有分别,只是仍然走在三十年前选择的相反方向上,希望通过减少人口总量来稀释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社会公众也普遍认为,如果像美国一样仅3亿多人口,也许国人的生活富足程度就跟美国人一样。但人口学者普遍指出,这种支撑三十年前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分母论不值一驳。“环境的破坏是因为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造成的,现在治理污染是靠技术和制度,没有一个国家是靠少生孩子来治理污染。”王丰说。“日本1.2-1.3、韩国1.2、意大利1.2、俄罗斯1.2。这些国家都将提高生育率提到人口发展战略的高度,效果不佳。要从低生育率恢复到高生育率,没有一个成功的。过去我们降,他们在升。降的成功了,升的不成功。维持低生育率不能太长。”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说。

世界变老的最直接后果是人口结构不合理。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最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一个橄榄型,从人口年龄结构来说,老中青得有比较合理的比例,负担都不是太重,相对生活比较容易。中国现在16%这样一个年轻人口比重,不应当再低了。再低的话,未来会有很多问题。他说:“现在如果是户籍人口的话,上海年轻人口比才7%,这种状况下,必须要大量引进外面的人口,才能平衡经济增长和对老年社会服务的需求。上海比较富裕,可以把外地人吸引到上海来,但是对整个中国来说,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整个中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年龄结构。”

著有《大国空巢》的民间人口学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医生易富贤介绍,0-14岁人口比例在世界平均是26.8%,发达国家为16.5%;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达8.87%,而世界平均只有7.6%。日本在1967年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用来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为0.8,中位年龄为28岁;但中国2010年左右人类发展指数才达到0.8,而中位年龄已经是34.5岁了。相当于美国1990年代后期水平,但美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却比中国要先进100年左右。全球2010年中位数年龄为29.1岁,相当于中国1999年的水平。

中国人口的可能前景

人口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数字问题,它包含有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意义。因此,提供科学的预测数据对制定各项公共政策、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尤为重要。科学的预测建立在对当前生育水平和未来变动趋势的精准的估计之上。计生委的方法没错,而是假设错了。“不能等膝盖疼了,才想起膝盖。”陈友华说。

人口学者的主流预测是,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中国的总人口峰值将远低于15亿,很可能低于14.5亿;同时,人口高峰发生的时间会在十多年后,此后将较快下降。

左学金2010年5月撰文预测,中国人口今后还要增长20年,在2030年达到峰值。假定在未来的20年中,每年的净增人口从680万线性下降到0,也就是平均每年的净增人口为340万,据此推断,20年后中国人口达到峰值时,人口总量将比2010年净增6800万,即中国人口的峰值大约为14.08亿。当时,他预测2010年末中国人口约为13.4亿,极接近六普数据。

五六年前预测数据接近六普的曾毅预测:从2013年开始,20-24岁人群在十年以内将至少减少四分之一;劳动力资源从2030年的9.59亿快速萎缩到2050年的7.77亿,每年减少近1000万,每十年减少近一亿;到2030、2050年平均每3.7与2.1个劳动者供养一位老人,老年抚养负担等于2000年的2.5与4.3倍;由于子女短缺,造成2030、2050年独居老人比例等于2000年的2.4与4.1倍。

按1.5生育率,依据六普数据,原新认为2025年前峰值到不了14亿,然后就往下掉。到2050年,总人口只剩12亿,2100年,总人口不到6亿。2200年,总人口掉到2.5亿。随之,人口结构比越来越不合理。到2050年,少儿人数只及65岁以上一半。

按照陈友华的预测(见附图),1950-2100年前后150年时间内中国总人口的运行轨迹就如同过山车。即便按照乐观的估计,到2100年时中国总人口规模也将缩小至7.5亿以内。

王丰的测算将期望寿命延长到女性85岁,男性82岁,如果生育率是1.4到2030年的话,60岁以上老年人口,会超过四分之一;如果1.4继续下去,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会超过30%;中位数年龄,2020年39岁,2030年43岁,在本世纪中的时候,中位数年龄会达到52岁,一半以上的人,会是在52岁以上,而2000年,中位数年龄是29岁,现在日本的中位数年龄是44.6岁。

“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有将近6个20-59岁的人纳税供养1个60岁以上的人,这个数到2030年就会变到将近只有2个。在那个时候,印度还有4个半。印度现在有7个,中国现在已经到了5个了。”王丰说。

他们的预测均依照前述人口学常用方法,显示无论1.6、1.5,还是1.4生育率,中国皆会陷入“少子、老龄化”陷阱,只有时间和量的区别。“现在的预测也不完全精准,实际人口的变动趋向不是跟预测一样,而是由假设妇女生育率与实际生育率的差距大小来决定。”陈友华说。

来自东京的那位研究员的观察,与教育部门的统计也相吻合——从1990到2008年全国60%的小学被关掉了;2010年8月,教育部发布《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称,截至2009年底,全国小学和初中学校数量及在校生规模比上年都有所减少,其中小学数量一年锐减2.07万所,在校生减少260.04万人。

他说:“到日本去的话,跟80岁、90岁的人打招呼,都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对不起,第二句话我今天80岁,第三句话我活得太长了。日本的老人多数还在干活,很自立。在日本现在70岁养90岁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中国超低生育率维持下去,这辛酸的一幕,未来会否在我们身边上演?

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相关推荐

  1. 赵筱赟:十年后的中国远超你想象

     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以人类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2013年,中国实现了年均9.8%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人均GDP实际增长17倍多. 发达国家历史上经 ...

  2. 陈曦:超低延迟下的实时合唱体验升级

    点击上方"LiveVideoStack"关注我们 RTC(实时音视频通信)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语聊房.直播连麦.视频会议.互动课堂等场景,延迟一般在200ms-300ms,已经可以满足 ...

  3. 保25ms争10ms——Zenlayer如何保持出海业务的超低延时

    以下内容由LiveVideoStack与沈建发的采访整理而成 LiveVideoStack:请您介绍一下自己以及您近期关注的技术趋势和产品? 沈建发:大家好,我是沈建发(Sum Shen),目前负责边 ...

  4. PolarFS :一个用于共享存储云数据库的超低延迟和容错分布式文件系统

    目录 1. 简介 2. 背景 3. 架构 4. I/O 执行模型 5. 一致性模型 6. FS中层的实现 7. 设计选择和经验教训 8. 价值评估 9. 相关工作 10. 结论 PolarFS : A ...

  5. 超低代码拓荒记 | 工业互联网新边疆

    作者 | 林雪萍 本文由自动化(zhishipai)授权转载 如果说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战场上新开来的一辆战车,那么几年下来它的部件早已被热情的中国冲锋队上下翻找了一个遍,甚至还增出来好几块补丁式的弹药筒 ...

  6. 10-15万预算,网上购车平台这几款车型推荐,超低首付购车上私户

    10-15万预算,网上购车平台这几款车型推荐,超低首付购车上私户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钱了自然也就不想承受那种风吹雨打日晒的日子,所以汽车成了人们 的出门的必备工具.针对预算在10到15万的 ...

  7. 网上购车平台蛋蛋订车,这几款车型推荐,超低首付购车上私户

    网上购车平台蛋蛋订车,这几款车型推荐,超低首付购车上私户 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钱了自然也就不想承受那种风吹雨打日晒的日子,所以汽车成了人们 的出门的必备工具.针对预算在10到15万的群众,今 ...

  8. 超低延迟传输网络架构在元宇宙场景的应用

    引言 元宇宙如今已成为全球科技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元宇宙琳琅满目的各种应用场景中,无论是如电影<头号玩家>中的那种体感交互设备,还是医生利用 VR 医疗,远程做手术,元宇宙强交互的基础是数据 ...

  9. 火山引擎、阿里云、腾讯云联合发布“超低延时“直播技术标准

    2 月 25 日,在火山引擎举办的视频云科技原力峰会上,火山引擎与阿里云.腾讯云联合发布一项"超低延时直播协议信令标准".该标准首次正式定义了直播"客户端-服务器&quo ...

最新文章

  1. 【Android 内存优化】自定义组件长图组件 ( 长图滚动区域解码 | 手势识别 GestureDetector | 滑动计算类 Scroller | 代码示例 )
  2. 水鱼 学习回顾 <1>
  3. 开始使用vue.js
  4. 又一个可视化神器Highcharts,Python版也有哦!
  5. 科普:Windows下Netcat使用手册
  6. Python并行判断多个大整数是否为素数
  7. ireport在springboot中中文不显示解决
  8. Iphone革了谁的命?
  9. 破解电信光猫RG2010-CA超级管理员账号
  10. Ubuntu15安装RabbitVCS(SVN)客户端
  11. 薅羊毛!如何让趣头条自动阅读挣钱
  12. NSLocale中常用的语言代码对照表
  13. 人工智能AI 生成的艺术:从文本到图像
  14. 石家庄地铁选站系统进度报告
  15. 一次人大金仓剔除锁经历
  16. 各种透明玻璃厚度测量双边对射厚度测量精密测量厂家
  17. 各种滤镜算法C语言,Photoshop入门学习之PS 滤镜算法原理——染色玻璃
  18. Python 爬虫实战,模拟登陆爬取数据
  19. 计算机考研951,清华大学2020,考研专业课951最高分经验分享
  20. 文件太大无法复制到U盘

热门文章

  1. iPad Pro 突然开不了机
  2. 怎么退出自适应巡航_自适应巡航功能是何方神圣?“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又有什么作用呢...
  3. idea配置Tomcat时没有Artifacts选项
  4. 计算机英语阅读短文,计算机经 典英语短文阅读.pdf
  5. jqgrid 动态设置单元格不可编辑
  6. ELF文件格式, ELF文件是什么,里面包含什么内容
  7. 李政道: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保持创新能力
  8. 那些浏览器的神仙插件
  9. 解决闭包问题时 setTimeout执行顺序提前的问题
  10. Docker容器已正式支持苹果M1Mac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