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网址:http://www.cnblogs.com/meiyuanbao/p/hadoop2.html

简介

hadoop中的NameNode好比是人的心脏,非常重要,绝对不可以停止工作。在hadoop1时代,只有一个NameNode。如果该NameNode数据丢失或者不能工作,那么整个集群就不能恢复了。这是hadoop1中的单点问题,也是hadoop1不可靠的表现,如图1所示。hadoop2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图1

hadoop2.2.0中HDFS的高可靠指的是可以同时启动2个NameNode。其中一个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处于随时待命状态。这样,当一个NameNode所在的服务器宕机时,可以在数据不丢失的情况下,手工或者自动切换到另一个NameNode提供服务。

这些NameNode之间通过共享数据,保证数据的状态一致。多个NameNode之间共享数据,可以通过Nnetwork File System或者Quorum Journal Node。前者是通过linux共享的文件系统,属于操作系统的配置;后者是hadoop自身的东西,属于软件的配置。

我们这里讲述使用Quorum Journal Node的配置方式,方式是手工切换。

集群启动时,可以同时启动2个NameNode。这些NameNode只有一个是active的,另一个属于standby状态。active状态意味着提供服务,standby状态意味着处于休眠状态,只进行数据同步,时刻准备着提供服务,如图2所示。

图2

架构

在一个典型的HA集群中,每个NameNode是一台独立的服务器。在任一时刻,只有一个NameNode处于active状态,另一个处于standby状态。其中,active状态的NameNode负责所有的客户端操作,standby状态的NameNode处于从属地位,维护着数据状态,随时准备切换。

两个NameNode为了数据同步,会通过一组称作JournalNodes的独立进程进行相互通信。当active状态的NameNode的命名空间有任何修改时,会告知大部分的JournalNodes进程。standby状态的NameNode有能力读取JNs中的变更信息,并且一直监控edit log的变化,把变化应用于自己的命名空间。standby可以确保在集群出错时,命名空间状态已经完全同步了,如图3所示。

图3

为了确保快速切换,standby状态的NameNode有必要知道集群中所有数据块的位置。为了做到这点,所有的datanodes必须配置两个NameNode的地址,发送数据块位置信息和心跳给他们两个。

对于HA集群而言,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NameNode处于active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两个NameNode的数据状态就会产生分歧,可能丢失数据,或者产生错误的结果。为了保证这点,JNs必须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NameNode可以向自己写数据。

硬件资源

为了部署HA集群,应该准备以下事情:

* NameNode服务器:运行NameNode的服务器应该有相同的硬件配置。

* JournalNode服务器:运行的JournalNode进程非常轻量,可以部署在其他的服务器上。注意:必须允许至少3个节点。当然可以运行更多,但是必须是奇数个,如3、5、7、9个等等。当运行N个节点时,系统可以容忍至少(N-1)/2个节点失败而不影响正常运行。

在HA集群中,standby状态的NameNode可以完成checkpoint操作,因此没必要配置Secondary NameNode、CheckpointNode、BackupNode。如果真的配置了,还会报错。

配置

HA集群需要使用nameservice ID区分一个HDFS集群。另外,HA中还要使用一个词,叫做NameNode ID。同一个集群中的不同NameNode,使用不同的NameNode ID区分。为了支持所有NameNode使用相同的配置文件,因此在配置参数中,需要把“nameservice ID”作为NameNode ID的前缀。

HA配置内容是在文件hdfs-site.xml中的。下面介绍关键配置项。

dfs.nameservices 命名空间的逻辑名称。如果使用HDFS Federation,可以配置多个命名空间的名称,使用逗号分开即可。

<property><name>dfs.nameservices</name><value>mycluster</value>
</property>

dfs.ha.namenodes.[nameservice ID] 命名空间中所有NameNode的唯一标示名称。可以配置多个,使用逗号分隔。该名称是可以让DataNode知道每个集群的所有NameNode。当前,每个集群最多只能配置两个NameNode。

<property><name>dfs.ha.namenodes.mycluster</name><value>nn1,nn2</value>
</property>

dfs.namenode.rpc-address.[nameservice ID].[name node ID] 每个namenode监听的RPC地址。如下所示

<property><name>dfs.namenode.rpc-address.mycluster.nn1</name><value>machine1.example.com:8020</value>
</property>
<property><name>dfs.namenode.rpc-address.mycluster.nn2</name><value>machine2.example.com:8020</value>
</property>

dfs.namenode.http-address.[nameservice ID].[name node ID] 每个namenode监听的http地址。如下所示

<property><name>dfs.namenode.http-address.mycluster.nn1</name><value>machine1.example.com:50070</value>
</property>
<property><name>dfs.namenode.http-address.mycluster.nn2</name><value>machine2.example.com:50070</value>
</property>

如果启用了安全策略,也应该对每个namenode配置htts-address信息,与此类似。

dfs.namenode.shared.edits.dir 这是NameNode读写JNs组的uri。通过这个uri,NameNodes可以读写edit log内容。URI的格式"qjournal://host1:port1;host2:port2;host3:port3/journalId"。这里的host1、host2、host3指的是Journal Node的地址,这里必须是奇数个,至少3个;其中journalId是集群的唯一标识符,对于多个联邦命名空间,也使用同一个journalId。配置如下

<property><name>dfs.namenode.shared.edits.dir</name><value>qjournal://node1.example.com:8485;node2.example.com:8485;node3.example.com:8485/mycluster</value>
</property>
dfs.client.failover.proxy.provider.[nameservice ID] 这里配置HDFS客户端连接到Active NameNode的一个java类。
<property><name>dfs.client.failover.proxy.provider.mycluster</name><value>org.apache.hadoop.hdfs.server.namenode.ha.ConfiguredFailoverProxyProvider</value>
</property>
dfs.ha.fencing.methods 配置active namenode出错时的处理类。当active namenode出错时,一般需要关闭该进程。处理方式可以是ssh也可以是shell。
如果使用ssh,配置如下
<property><name>dfs.ha.fencing.methods</name><value>sshfence</value>
</property><property><name>dfs.ha.fencing.ssh.private-key-files</name><value>/home/exampleuser/.ssh/id_rsa</value>
</property>

这种方法配置简单,推荐使用。

fs.defaultFS 客户端连接HDFS时,默认的路径前缀。如果前面配置了nameservice ID的值是mycluster,那么这里可以配置为授权信息的一部分。
可以在core-site.xml中配置如下
<property><name>fs.defaultFS</name><value>hdfs://mycluster</value>
</property>
dfs.journalnode.edits.dir 这是JournalNode进程保持逻辑状态的路径。这是在linux服务器文件的绝对路径。
配置如下
<property><name>dfs.journalnode.edits.dir</name><value>/path/to/journal/node/local/data</value>
</property>

部署

以上配置完成后,就可以启动JournalNode进程了。在各个JournalNode机器上执行命令“hadoop-daemon.sh  journalnode”。

如果是一个新的HDFS集群,还要首先执行格式化命令“hdfs  namenode  -format”,紧接着启动本NameNode进程。

如果存在一个已经格式化过的NameNode,并且已经启动了。那么应该把该NameNode的数据同步到另一个没有格式化的NameNode。在未格式化过的NameNode上执行命令“hdfs  namenode  -bootstrapStandby”。

如果是把一个非HA集群转成HA集群,应该运行命令“hdfs –initializeSharedEdits”,这会初始化JournalNode中的数据。

做了这些事情后,就可以启动两个NameNode了。启动成功后,通过web页面观察两个NameNode的状态,都是standby。

下面执行命令“hdfs  haadmin  -failover  --forcefence  serviceId   serviceId2”。就会把NameNode的状态进行安全的切换。其中后面一个会变为active状态。这时候再通过web页面观察就能看到正确结果了。

管理员命令

执行命令“hdfs  haadmin”,会显示子命令列表,如下

Usage: DFSHAAdmin [-ns <nameserviceId>][-transitionToActive <serviceId>][-transitionToStandby <serviceId>][-failover [--forcefence] [--forceactive] <serviceId> <serviceId>][-getServiceState <serviceId>][-checkHealth <serviceId>][-help <command>]
如果要查看具体用法,使用“hdfs  haadmin  -help  <command>”。其中,
transitionToActive和transitionToStandby是用于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的。这些命令没有任何防护错误,很少使用。
failover 初始化一个故障恢复。该命令会从一个失效的NameNode切换到另一个上面。
getServiceState 获取当前NameNode的状态。
checkHealth 检查NameNode的状态。正常就返回0,否则返回非0值。

以下是我的详细安装过程描述:

1.确定集群结构

我这里采用 5台虚拟机,内存是512MB,硬盘是20GB,以下是我对这5台机器的角色分配。

ip地址 主机名 NameNode JournalNode DataNode
192.168.80.100 hadoop100
192.168.80.101 hadoop101
192.168.80.102 hadoop102
192.168.80.103 hadoop103
192.168.80.104 hadoop104

2.设置linux、安装jdk

首先在VMWare中安装一台虚拟机,设置ssh免密码登录、设置静态ip为192.168.80.100、设置主机名为hadoop100、编辑/etc/hosts文件、安装jdk等,这些内容参考作者前面的文章。不再累述。

然后修改hadoop的配置文件,下面重点描述。

2.1 编辑文件$HADOOP_HOME/etc/hadoop/hadoop-env.sh,修改一行内容如下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

把这里的JAVA_HOME前面的#去掉,把值改为自己安装的jdk路径;

2.2 编辑文件$HADOOP_HOME/etc/hadoop/core-site.xml,修改内容如下所示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hadoop.tmp.dir</name>

<value>/usr/local/hadoop/tmp</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fs.default.name</name>

<value>hdfs://hadoop100:9000</valu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以上配置中,name是hadoop.tmp.dir的值表示hadoop存放数据的目录,即包括NameNode的数据,也包括DataNode的数据。该路径任意指定,只要实际存在该文件夹即可。

name是fs.defaultFS的值表示hdfs路径的逻辑名称。因为我们会启动2个NameNode,每个NameNode的位置不一样,那么切换后,用户也要修改代码,很麻烦,因此使用一个逻辑路径,用户就可以不必担心NameNode切换带来的路径不一致问题了。

2.3 编辑文件$HADOOP_HOME/etc/hadoop/hdfs-site.xml,修改内容如下所示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dfs.replication</name>

<value>2</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services</name>

<value>cluster1</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ha.namenodes.cluster1</name>

<value>hadoop100,hadoop101</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rpc-address.cluster1.hadoop100</name>

<value>hadoop100:900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rpc-address.cluster1.hadoop101</name>

<value>hadoop101:900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http-address.cluster1.hadoop100</name>

<value>hadoop100:5007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http-address.cluster1.hadoop101</name>

<value>hadoop101:5007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shared.edits.dir</name>

<value>qjournal://hadoop100:8485;hadoop101:8485;hadoop102:84

85/cluster1</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client.failover.proxy.provider.cluster1</name>

<value>org.apache.hadoop.hdfs.server.namenode.ha.ConfiguredF

ailoverProxyProvider</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ha.fencing.methods</name>

<value>sshfence</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ha.fencing.ssh.private-key-files</name>

<value>/root/.ssh/id_rsa</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journalnode.edits.dir</name>

<value>/usr/local/hadoop/tmp/journal</valu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以上配置信息在前面的描述中已经做了解释。

2.4 编辑文件$HADOOP_HOME/etc/hadoop/slaves,修改内容如下所示

hadoop102

hadoop103

hadoop104

表示以上三个节点作为DataNode节点。

3.使用虚拟机再复制出4个虚拟机。把ip和主机名修改一下,同时修改/etc/hosts文件。在这里要确保5个节点之间互相都可以使用ssh免密码登录。

4.执行命令启动集群

以下命令严格注意执行顺序,不能颠倒!

4.1 启动JournalNode集群

在hadoop100、hadoop101、hadoop102上,执行命令 hadoop-daemon.sh  start  journalnode

4.2 格式化一个NameNode

在hadoop100执行命令 hdfs  namenode  –format

4.3 启动一个NameNode

在hadoop100执行命令  hadoop-daemon.sh  start namenode

4.4 格式化另一个NameNode

在hadoop101执行命令 hdfs namenode  -bootstrapStandby

4.5 启动另一个NameNode

在hadoop101执行命令 hadoop-daemon.sh  start  namenode

这时候,使用浏览器访问 http://hadoop100:50070 和 http://hadoop101:50070 。如果能够看到两个页面,证明NameNode启动成功了。这时,两个NameNode的状态都是standby。

4.6 转换active

在hadoop100执行命令  hdfs  haadmin  -transitionToActive  hadoop100

再使用浏览器访问 http://hadoop100:50070 和 http://hadoop101:50070,会发现hadoop100节点变为active,hadoop101还是standby。

4.7 启动DataNodes

在hadoop100执行命令 hadoop-daemons.sh  start datanode 会启动3个DataNode节点。

这时候HA集群就启动了。

你如果想实验一下NameNode切换,执行命令  hdfs  haadmin –failover –forceactive hadoop100 hadoop101

这时候观察hadoop100和hadoop101的状态,就会发现,已经改变了。

如果向上传数据,还需要修改core-site.xml中的fs.default.name的值,改为hdfs://hadoop101:9000 才行。

如果有的同学配置失败,可以使用我的一键运行脚本,hadoop目录是/usr/local/hadoop,一键脚本放在该目录即可。使用root用户登录运行。下载地址是http://pan.baidu.com/s/1gdHsVmV

(转载)hadoop2.2.0集群的HA高可靠的最简单配置相关推荐

  1. 国内最全最详细的hadoop2.2.0集群的HA高可靠的最简单配置

    简介 hadoop中的NameNode好比是人的心脏,非常重要,绝对不可以停止工作.在hadoop1时代,只有一个NameNode.如果该NameNode数据丢失或者不能工作,那么整个集群就不能恢复了 ...

  2. Hadoop2.2.0集群在RHEL6.2下的安装实战

    题记 本文介绍了一个Hadoop2.2.0集群的搭建过程,在2台4G内存的酷睿双核PC机上,使用VMWare WorkStation虚拟了4个RHEL6.2(1G内存.单核CPU.10G硬盘),总计用 ...

  3. linux集群启动脚本,Hadoop2.2.0集群启动和停止Shell脚本

    说明:Hadoop2.2.0集群启动和停止Shell脚本,以下脚本中出现的master,slave1,slave2,slave3均已配host. startupall.sh #!/bin/bash h ...

  4. hadoop2.2.0 集群安装配置

    本集群由6台虚拟机组成,全部安装centos6.4的32位系统. 一.前期工作 1.修改Linux主机名 2.修改IP 3.修改主机名和IP的映射关系 4.关闭防火墙 5.ssh免登陆 6.安装JDK ...

  5. Hadoop-2.8.0集群搭建、hadoop源码编译和安装、host配置、ssh免密登录、hadoop配置文件中的参数配置参数总结、hadoop集群测试,安装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25. 集群搭建 25.1 HADOOP集群搭建 25.1.1集群简介 HADOOP集群具体来说包含两个集群:HDFS集群和YARN集群,两者逻辑上分离,但物理上常在一起 HDFS集群: 负责海量数据 ...

  6. CentOS6.4配置Hadoop-2.6.0集群配置安装指南

    第一步:所需系统信息:64位CentOS系统 [root@systdt etc]# uname -a Linux systdt 2.6.32-358.el6.x86_64 #1 SMP Fri Feb ...

  7. 搭建hadoop2.6.0集群环境

    一.规划 (一)硬件资源 10.171.29.191 master 10.171.94.155  slave1 10.251.0.197 slave3 (二)基本资料 用户:  jediael 目录: ...

  8. Storm集群开启HA高可用

    Storm开启HA高可用,包括Nimbus和UI开启两个及以上的进程. 基于已经安装好的Storm集群,开启关键节点角色的HA高可用. Storm安装请参考Storm集群安装Version1.0.1 ...

  9. fence集群实现HA(高可用)

    HA简介: HA(High Available),高可用性集群,是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且分为活动节点及备用节点.通常把正在执行业务的称为活动节点,而作为活动节点的 ...

最新文章

  1. 一步一步学Silverlight 2系列(32):图形图像综合实例—“功夫之王”剧照播放_转载...
  2. ubuntu常见指令
  3. EF6 CodeFirst+Repository+Ninject+MVC4+EasyUI实践(六)
  4. Microsoft.NET框架程序设计--18 异常
  5. 使用 vue 一套功能 UI 全面 的 后台管理系统
  6. --num 与 num-- 的区别
  7. 经验原石_经验分享:挑战翡翠原石,新手实战前应做哪些准备
  8. c++ time.h 用法
  9. c语言用数组实现大数加减,c语言版大数计算器(实现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已更新源代码)...
  10. java日志分级概要
  11. PCIE5.0英文版协议
  12. 华北电力计算机类哪个专业好,华北电力大学哪个专业好就业
  13. 如何利用文字推动业绩 ——营销人员的软文营销
  14. ol3中妙用Arcgis Server Rest Export接口模拟WMS,并实现属性过滤
  15. uni-app的介绍
  16. 云存储相关技术及术语的探讨
  17. PJSIP软电话源码编译和使用
  18. SQLPLUS中几个常用命令
  19. arcgis九段线、南海诸岛
  20. 在美华人称洛杉矶为罗省 经济地位大增能影响总统决策

热门文章

  1. mac brew 安装_无用技能之 Mac 安装relion 步骤
  2. 关于sql和MySQL的语句执行顺序
  3. springBoot+maven的打包和部署在Tomcat
  4. python练习2 购物车程序
  5. java 面向对象 小练习
  6. [爬虫]通过url获取连接地址中的数据
  7. JavaScript- 省市联动代码
  8. daily scrum 12.9
  9. Web.py Cookbook 简体中文版 - Hello World!
  10. android_N项目(高通平台 CTS修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