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木虫

如今,5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他也感慨科技界的“内卷”,“很多大学和研究单位没有按照科研的规律招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学术带头人、首席研究员),实际上相对于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每个大学的PI都是超员的。”

目前国内科研的现状是,只要文章论文发表的多,观点新颖,那么你马上就名利双收了。这样造就了很多人不好好研究,而想尽了办法去沽名钓誉,很多长期的项目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而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出成绩的短平快项目。

人物简介

马大为,男,1963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社旗县。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中国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到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Mayo Clinic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部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4年回到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纪委书记。1997年被复旦大学聘为长期兼职教授,并招收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为教授系中科院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马大为同志十几年来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 的应用以及一些作用于信号传导系统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工作,马大为教授是为我们理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我可以很诚实地告诉你,当时我对化学没兴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毫不掩饰求学时对数学的热爱。

曾经“对化学没兴趣”,一直想“混到数学系”。35岁因偶然发现一类可以提高乌尔曼反应效率的氨基酸分子而“一战成名”,最终因有机化学研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人也得养家

不得不放弃远大的理想

因为中国的科研人员也需要养家,需要买房,需要社会地位和认可,让他们潜下心来去搞科研是可以,但是薪资待遇也得养家,于是现实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远大的理想,先去抓住一些见效快的小项目,可见科研环境是多么的浮躁。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高校人才往往外流的原因之一,学术之风还是有欠端正,攀比风浮夸风比较严重,要应付人情世故,还要维护表面文章,如果不这么做,就赚不到钱,获取不了尊重。

而现在在很多重大的研究项目上,需要的就是不甘寂寞,没有二心,长期钻研探索的人才,可惜这样的人才太少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没有私心呢?其实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数量也不少,质量也不差,只是大环境的问题消耗了很多人的斗志,让很多人无法潜心钻研。

不像之前研究原子弹、核潜艇的年代,十几块钱的工资,就能让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那时候的物质很缺乏,可是精神却很宝贵,而如今物质很富饶,却总是人心不足。

身处科研圈的内卷中

勿简单“抬轿子”

在马大为看来,科研“内卷”的破局方法是分类改革,把基础研究交给精英,把应用研究交给市场。

国家应该满足一部分精干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所需要的经费,假如他们基本上不为生活和科研经费发愁,他们的研究品位自然会高一点,就可以静下心来做一些更有价值,更有探索性的基础研究。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有很多科研人员号称在做应用研究,但实际上他的应用研究很难跟市场接轨。”因此需要把应用研究交给市场去引导,让市场检验创新和实用的程度。

同样,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不同种类的人才放在中心位置,并非每个高校都适合进行基础研究。“有的大学可能连研究条件都没有,但想着我们招了一批博士做教师,就要创造条件去做基础研究,又开始买设备,然后再去招研究生,去申请新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相当于又摊了一个新大饼。

对于年轻科研工作者,马大为告诫,科研不应扎堆凑热闹。即使扎堆凑热闹,也不要“简单地抬轿子”,而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到一定的深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

另一个很多人缺乏勇气去挑战的科研方向是“完全独辟蹊径”,“要想哪些领域是重要的,哪些问题还没解决,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可能在5年10年后开辟一个新领域。”

做科研,可以说95%以上的时间是失败的。”但马大为认为,失败是一个好机会,能让人了解失败的原因,分析并解决问题。“我们要鼓励大家去探索无人区。现在很多科研人员就做一些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做出来的东西,但现在国家已经到了一定要做原创、探索无人区的时候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DL_Frontier 删除或修改!

欢迎大家加入DLer-计算机视觉&Transformer群!

大家好,这是计算机视觉&Transformer论文分享群里,群里会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Transformer前沿论文解读及交流分享会,主要设计方向有:图像分类、Transformer、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点云与语义分割、GAN、超分辨率、视频超分、人脸检测与识别、动作行为与时空运动、模型压缩和量化剪枝、迁移学习、人体姿态估计等内容。

进群请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如Transformer+上交+小明)

院士:国内科研目前内卷太严重,勿简单“抬轿子”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内卷严重吗,考研内卷太严重,究竟怎么回事?

    原标题:考研内卷太严重,究竟怎么回事? 21考研卷到起飞,今年到底有多卷?为什么这么卷?今年的卷中之王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吧! 考研内卷形式 1.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2021年377万人,2022年保 ...

  2. 内卷太厉害怎么办?多读好书破万“卷”

    VOL 326 27 2021-11 今天距2022年35天 这是ITester软件测试小栈第326次推文 点击上方蓝字"ITester软件测试小栈"关注我,每周一.三.五早上 0 ...

  3. 腾讯员工绩效被打2星,情绪接近崩溃!大厂“内卷”太凶残......

  4. 院士:科研工作者也得养家,非升即走压力下,不得不做短平快的研究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募格课堂综合自上游新闻.澎湃新闻.百度百科 如今,58岁的 ...

  5. 马大为院士:科研人也得养家, 非升即走压力下,不得不做短平快的研究

    如今,5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他也感慨科技界的"内卷","很多大学和研究单位没有按照科研的规律招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学术带头人.首席 ...

  6. 院士:科研工作者也得养家!非升即走压力下,不得不做短平快的研究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AI/CV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点击进入-> CV 微信技术交流群 本文转载自:募格课堂 | 综合自上游新闻.澎湃新闻.百度百科 如今 ...

  7. 节能信标组:让我们一起来内卷

    简 介: 也许今年在全国大学生智能车中的节能信标组是改变最多的一个组别,最初由于它所使用的信标驱动模块提供较晚,很多队伍在准备的时候前期进展缓慢.自从2021年4月份以来,陆陆续续的队伍拿到了信标灯模 ...

  8. 给 30 岁左右程序员,4 个突破内卷的破局建议!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有位年龄不到 30 岁读者问我,最近几年在公司内卷太严重了,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最近更加严重,想咨询我一下,该怎么办?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今天来聊一聊,我总结了 4 个 ...

  9. 最近华为内部的这篇文章火了!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

    ????????关注后回复 "进群" ,拉你进程序员交流群???????? 作 者:丘小海 来 源:华为内部论坛.昆仑策研究院 (ID:kunlunceyanjiuyuan) 内卷 ...

最新文章

  1. QT webkit学习笔记(2)
  2. 洛谷P1162 填涂颜色
  3. 深入浅出python机器学习_9.1.5_通过数据预处理提高模型的准确率_MinMaxScaler
  4. VC中新建的类不见了的解决方法
  5. 线性插值插值_揭秘插值搜索
  6. 第4届(2020)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赛题分类
  7. java登录网站_如何使用Java登录网站
  8. 【Java】java 读写 json文件,java读写文件
  9. Java实验-输出希腊字母表
  10. PS中放大图片不失真的方法
  11. 6张图教你搞定侧方停车----fwqlzz love is for ever
  12. 终于搞定Linux下笔记本无线上网
  13. [科普文] 搞 Web3 要学习哪些基础知识?
  14. 【示波器专题】示波器带宽对测量的影响
  15. 【JavaScript】DOM 操作元素样式和元素类名
  16. mysql char存汉子_char如何存储汉字
  17. 还不懂PID控制?精华都在这了!
  18. strcpy和strncpy的区别
  19. 5G基站供配电勘察设计思路的调整分析
  20. 计算机理论考试理论知识试卷,《计算机基础》理论考试试卷答案

热门文章

  1. Android SearchView介绍及搜索提示实现
  2. 【C/C++】计时函数比较
  3. 我所知道的网络管理软件
  4. Windows Server 2012 RemoteApp体验-关闭程序在RD Web上显示
  5. 筑算高程点提取插件_「教程」原来利用高程数据点建立地形模型,只需要一个键...
  6. IF执行批处理程序中的条件处理:
  7. 智源青年科学家杨植麟:为什么预处理模型XLNet比BERT、RoBERTa更加优越
  8. 关于《写给青少年的数学故事:代数奇思》“二维码”一文的声明
  9. 60岁代码匠的几篇小作文,解决了大多数程序的迷茫(下)
  10. 这 10 个简单的面试题,却隐藏大坑,大厂的套路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