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韦革宏课题组揭示甘草根系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与根内次级代谢产物之间的联系

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韦革宏课题组针对不同品种甘草根系微生物食物网络的特异性及其对根内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机制的研究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其次前期还对甘草不同生态型、不同生长年限的根系微生物群落进行探究,揭示了甘草根系微生物群落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分布模式及其与根内次级代谢产物之间的联系。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Plant and Soil上。后期还针对甘草栽培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从化感自毒作用的角度出发,结合组学数据和菌群的分离及回接验证实验,探究甘草根际特异性细菌对甘草化感自毒作用的缓解效果,研究成果目前在整理投稿中。本系列论文的主要通讯作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韦革宏教授,第一作者是2018级博士生刘洋

首先,刘洋博士等人在2018年7月对西北地区五个采样地点的甘草根系微生物群落及其与根内次级代谢产物的关系进行采样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和土壤速效氮驱动了甘草植株生态型的分化,同时发现植物群落不同程度的与不同采样部位的根系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根系微生物群落不仅受植物群落的影响,还受地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图1)。此外,甘草根内次级代谢产物受到多种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的综合调控(图2)。该研究加深了环境与植物和微生物群落之间复杂相互作用对根内次级代谢产物调控机制的理解,为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和管理方法从而产出更高质量的甘草提供理论依据(Liu et al. 2021)。

图1:甘草生态型与根系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生态型甘草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状况。

图2 非生物与生物因素对甘草根内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机制。

其次,研究人员对不同生长年限甘草的根系微生物群落、根内次级代谢产物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发现甘草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特异性地选择了一些核心细菌(图3),且土壤总钾(TK)与根内次级代谢产物和根系的部分核心类群相关(图4),这一发现为高效地管理栽培甘草提供了理论依据(Liu et al. 2020b)。

图3:甘草不同采样部位的核心细菌群落及其时间衰减关系。

图4:根系核心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及土壤总钾与特定类群的相关性。

然后,对野生和栽培甘草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微食物网及其与根内次级代谢产物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与真菌群落相比,原生生物群落表现出更低的alpha多样性与更高的beta多样性(图5),并表现出更高的随机性过程。土壤真菌在调节根内次级代谢产物方面比土壤原生生物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此外,野生与栽培甘草以及不同采样部位的微食物网具有特异性。网络中的特定响应模块对根内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至关重要(图6),这些模块在土壤原生生物存在下能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根内次级代谢产物(图7)。表明根内次级代谢产物不仅受土壤微生物群落单独或简单的内部关联调控,还受不同类型微生物群落之间潜在关系的调控(Liu et al. 2022)。

图5:土壤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分布模式。

图6:土壤微食物网的分布与稳定性以及网络模块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图7:土壤理化性质与微食物网对根内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

刘洋博士在读期间在菜豆核心微生物组生物地理分布以及黄土高原退耕还草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时空演替规律的研究中取得一些进展。揭示了菜豆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相关核心细菌群落的构建受随机性主导(Liu et al. 2020a);阐明了黄土高原退耕还草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年限及地形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时空演替模式(Liu et al. 2020c,Liu et al. 2019)。截至目前,刘洋博士以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6篇,中科院一区2篇,二区4篇,累积影响因子达33.73

编译:李达、刘洋

参考文献:

【1】Liu Y, Li D, Gao H, Li Y, Chen W, Jiao S, Wei G (2022) Regulation of soil micro-foodwebs to root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cultivated and wild licorice plants. Sci Total Environ:154302. doi:10.1016/j.scitotenv.2022.154302

【2】Liu Y, Wang H, Peng Z, Li D, Chen W, Jiao S, Wei G (2021) Regulation of root secondary metabolites by partial root-associated microbiotas under the shaping of licorice ecotypic differenti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J Integr Plant Biol. doi:10.1111/jipb.13179

【3】Liu Y, Li Y, Luo W, Liu S, Chen W, Chen C, Jiao S, Wei G (2020b) Soil potassium is correlated with root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root-associated core bacteria in licorice of different ages. Plant Soil:1-19. doi:10.1007/s11104-020-04692-0

【4】Liu Y, Li D, Qi J, Peng Z, Chen W, Wei G, Jiao S (2020a) Stochastic processes shape the biogeographic variations in co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between aerial and belowground compartments of common bean.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doi:10.1111/1462-2920.15227

【5】Liu Y, Chen X, Liu J, Liu T, Cheng J, Wei G, Lin Y (2019) Temporal and spatial succession and dynamics of soil fungal communities in restored grassland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30 (11):1273-1287. doi:10.1002/ldr.3289

【6】Liu Y, Zhang L, Lu J, Chen W, Wei G, Lin Y (2020c) Topography affects the soil conditions and bacterial communities along a restoration gradient on Loess-Plateau. Applied Soil Ecology 150. doi:10.1016/j.apsoil.2019.103471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西农韦革宏组揭示甘草根系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与根内次级代谢产物之间的联系...相关推荐

  1. Microbiome | 西农韦革宏团队揭示植物驯化塑造小麦根际微生物组组装和代谢功能...

    作者按: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自进入土壤微生物领域,已有近6年的时间.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作者所属团队在这一领域的积累和沉淀,也与作者从相关公众号汲取到的营养密切相关.忆往昔,当年参加 ...

  2. SBIO | 西农韦革宏组-大豆土壤细菌门间负向互作影响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功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导读 土壤微生物在养分循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资源.农业管理和植物选择交互地影响着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和氮循环.人们普遍认为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也对微生物的 ...

  3. mSystem:西农韦革宏组细菌-真菌互作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养分循环关系

    关 注 我 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韦革宏教授团队于2021年3月1日在mSystems期刊发表题目为Linking Bacterial-Fungal Relationships to Mic ...

  4. iMeta:西农韦革宏团队焦硕等-土壤真菌驱动细菌群落的构建(全文翻译/PPT/视频解读)...

    干旱生态系统中土壤真菌与细菌群落构建的关系 Linking soil fungi to bacterial community assembly in arid ecosystems DOI:http ...

  5. GCB:西农韦革宏团队-土壤多营养级网络的复杂度增强农田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多功能性的联系...

    土壤多营养级网络的复杂度增强农田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多功能性的联系 Soil multitrophic network complexity enhances the link between biodi ...

  6. Microbiome:西农韦革宏团队简化合成菌群通过激活ISR防治黄芪根腐病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1年11月4日,Microbiome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韦革宏教授团队题为"A simplified synthetic community re ...

  7. ISME | 西农韦革宏团队在沙漠“肥岛”微生物群落的环境适应策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韦革宏教授团队在沙漠"肥岛"微生物群落的环境适应策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在沙漠生态系统中,"肥岛"效应引起的土壤养分局部富集现象,可使土壤微 ...

  8. ISME:西农沈锡辉+韦革宏+王瑶揭示细菌铁获取和外膜囊泡招募新机制

    细菌外膜囊泡OMV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囊泡状结构.作为一种生物纳米材料,外膜囊泡不但在介导微生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在疫苗研发.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纳米药物递送载体 ...

  9. iMeta高被引论文|西农焦硕/韦革宏等-干旱生态系统中土壤真菌与细菌群落构建的关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土壤真菌驱动细菌群落的构建 https://doi.org/10.1002/imt2.2 此文2月发表到11月,上线仅9个月,已经被引用了14次. 按2022年11月ESI高被引论 ...

最新文章

  1. Eclipse与MyEclipse的选择问题
  2. MYSQL中常用的强制性操作(例如强制索引)
  3. OpenShift 4 - 通过设置SDN的NetworkPolicy定义Pod访问策略
  4. ktm390蓝牙连接安卓_车机蓝牙连接常见问题说明
  5. 接口implements(Java)
  6. php使用RabbitMQ
  7. Office - Excel 2013
  8. 安装vue最新脚手架
  9. Google自动翻译工具:对接谷歌翻译接口,实现本地化运行
  10. 搭建Android上的服务器
  11. freeRTOS学习 — 消息邮箱
  12. java定时器整点报时_单片机 整点报时 定时小闹钟程序
  13. 三国群英传霸业之王服务器维护,20200915维护公告
  14. 超休闲游戏潜龙在渊,《Catwalk Beauty》一鸣惊人
  15. 多种方法清理电脑内存,解决电脑卡问题
  16. spket插件下载安装 jQueryEclipse插件
  17. C#基础 string Split 用字符分割字符串,删除空白项
  18. 中小企业ERP系统选型四个标准分析
  19. 【接口技术】实验五: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20. vue中引入并使用高德地图

热门文章

  1. 15分钟读懂进程线程、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并发并行,太实用了!
  2. 来了!微服务中的事务处理
  3. 规模化敏捷中的“三要”和“三不要”
  4. 什么是ownership?
  5. VS Debug必备技能
  6. springboot-mysql-HikariCP集成
  7. springboot国际化i18n
  8. c# 非阻塞算法_c#创建非阻塞tcp通信
  9. unity3d发布linux版本_微软发布 Linux 版本 Microsoft Defender ATP,并计划将其引入 Android 等移动端...
  10. java matchcollection_Java集合之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