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导读】9月21日,英国皇家学会会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牛津大学名誉教授Colin Blakemore在第二届中国认知计算与混合智能学术大会(CCHI2019)作了报告——大脑是如何计算的? Colin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神经学计算,以及人体其他器官和人脑相关作用。17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Thomas Willis开创了神经学计算的先河。大脑的生物结构非常独特,它在进行人脑计算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人们对“大脑启发的人工智能(AI)”的兴趣是基于一种假设,即人类大脑使用的计算原理可能会在未来几代的计算架构中得到体现。然而,关于神经系统使用的计算机制的知识仍然是基础的,AI和神经科学之间的对话是双向的。节点的概念,与可变权重紧密相连,是连接主义模型的基础,松散地基于大脑的真实连接和突触可塑性的现象。但是反向传播和监督学习在生物学上的不可思议性导致了对不使用这些原则的网络计算的探索。神经网络模型对大脑皮层感觉区域的活动依赖性成熟以及大脑损伤对语义表达的影响等过程提供了深入的认识。但是,在已知的真正的神经计算与人类大脑非凡的行为和认知表现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鸿沟。AI的发展可能推动人们对大脑的理解,就像神经科学的发现可能激发AI一样。

人脑结构比电脑的结构复杂很多,人的大脑至少有10~11条基本神经元线,神经元超过万亿级。神经信息的传播被称作神经激活,它的机制是根据时间推移及相互作用进行重组。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人类通过突触的引导进行肌肉互相的作用和改变,进行每一次活动离不开神经元或突触的指导作用,在突触的指导作用之下才能激活起人大脑当中不同的部位,这样才能结合在一起生成人类的行为,通过指引各个部位的肌肉进行协调活动,才能反映回神经元和大脑的信息,这是突触一个特别的功能。澳大利亚科学家约翰首次在神经元部分发现突触聚合作用,以及突触怎么区别积极动作和消极动作,发现了神经元当中的一些纤维可以发出不同的信息以及突触对于一些潜在的可能性的信息进行辨析的功能。人类神经元每一个突触的纤维都存在改变的潜在可能性。

Edgar对光视觉纤维神经进行了研究,当灯光从明到暗进行转变时,神经方面会有整体变化,有时是内部和外部神经共同进行对光的感知。使用更多信息能够更多的去了解到神经性的研究,尤其是突触在工程学方面的综合性应用,比如传播速度、动态学因素和原因,以及大脑算法的规则和规律。神经系统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运转,通过蛋白质的改变来对网络在神经传输过程进行优化。神经系统的发展过程表明,人类后脑中有视觉形成的机制,从视网膜折算出的图像通过前面的神经对光线折射在视网膜形成形象对大脑进行覆盖,突触脉冲使神经元更为有效的处理图像,这种特性在现实工业中没有办法使用计算机来模拟的,尤其是图像的设置和处理。大脑进行海量的信息处理时,都涉及到视觉感官的神经元。对于语言感知能力有相关的神经进行管控有很多可能性,大脑有非常多的空间和潜力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进化不断给大脑皮质进行开发。

感知区域对应计算能力的相关分布。为什么要去额外增加计算的能力?因为信息已经被限制住了。在固定的区域中,突触和神经元在第一个阶段处理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很多细胞潜在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需要把它的可塑性更多通过规则性的解读总结出来。通过扫描大脑基本情况后,大脑突触和神经元处理信息时使用不同的脑电波变化,类似先进的信息处理功能,可以从视觉感知和系统中获取最初步的图像,这在低级动物大脑中没有发现。第二个阶段,大脑有关注性和关键性的处理,关键点结合在一块比较具体化、详细化,对每一个单独的模型建立起来一个架构,它会展现出来相同的体现。

大脑中间部分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大脑皮层向后移动,顶级向下级移动的方向,它的反馈机制怎么样建立起来?很多动态形态会提供一个展示,即对前一个工作向前推移,这是一个对于所有真实世界的假设,怎么样把所有的模型不断地进行重复?需要对此进行估算,怎么样对物体移动的下一个方面进行估算?这就是大脑皮质层所做的处理,这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扫描时有很多不同的图像,对关键性、聚焦性的物体的图像进行反映,需要对大脑的活动进行分类,通过分类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模型后面所运行的机制是什么,从一个顶端的设计来获得的图像其实是最基础的出发机制和原则。

通过眼睛的运动和物体的运动,怎样在大脑做出很精准的形象的判断和计算?大脑对活动的物体在移动当中区分出哪一部分的图像应该被捕捉,哪一部分应该被过滤掉。看到一个物体移动时眼睛会筛选,刺激大脑神经元去让眼睛聚焦在某一个需要聚焦的点上,这个具体的指令由大脑一个特定的区域发出。但是如果说再来看这样移动的物体,当大脑给了眼睛具体指令时,眼睛就会聚焦在移动物体的某一部分,这种情况下眼睛是在看一个静止的点。突触给予神经元的指令非常清楚,神经元和大脑有一个特定的部分会给予眼睛这样的指令。即大脑会告诉眼睛这时移动的物体可以看一下它特定的部分,而且是非常快速的互动过程。

最后,人脑计算的一个巨大优点在于它神经元的数量非常巨大,神经元当中突触的数量远远多于电脑,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没有被挖掘出潜力。此外,大脑当中不同的突触和神经元由大脑当中不同的部分控制,因此大脑可以进行一些多功能的任务。人脑有潜力同时处理不同的功能,可能大脑某一部分受到了疾病的侵袭,其他功能却不会受到影响。大脑的功能是非常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整体的潜力是巨大的。目前来说大脑的功能在发挥的过程当中还会有一些延时性,也许这个比起机器比较实时一些。过程当中大脑的速度超过人脑,它会提出一些运行,同时进行一些结果的提出。所以可以看到人脑的优势和人脑的劣势,从这样的研究过程当中可以继续发现人脑的潜力有哪些。

关于《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

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互联网经过50年的时间从网状结构发展成为大脑模型,数十亿人类群体智慧与数百亿设备机器智形成了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超级智能,这个超级智能形成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群体智能,云机器人的爆发是什么关系;互联网大脑与超级智能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科技,经济,产业以及城市建设?人类个体和组织机构如何应对崛起的超级智能带来的挑战?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牛津大学名誉教授Colin Blakemore:大脑是如何计算的?相关推荐

  1. DeepMind Nando(原牛津大学教授)强化学习最新进展,含图文、公式和代码,附102页PPT下载...

    点击上方"AI遇见机器学习",选择"星标"公众号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 转自:专知 [导读]在DeepMing任职的Nando de Freitas(原牛津大学 ...

  2. 新冠轻症也会导致大脑退化,牛津大学最新研究登上Nature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新冠轻症对大脑影响又+1. 刚刚,牛津大学在Nature上发表研究成果: 新冠肺炎会导致患者大脑嗅觉.记忆相关区域发生退行性变化. 轻症也不例外. ...

  3.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在人体植入“闭环”生物电子研究系统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植入了一个新型的闭环研究平台,用于研究脚桥核(pedunculopontine nucleus, PPN)在帕金森氏型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s Atrophy, ...

  4. 科研实习 | 牛津大学英仕曼量化金融研究院招收机器学习+金融访问学生

    合适的工作难找?最新的招聘信息也不知道? AI 求职为大家精选人工智能领域最新鲜的招聘信息,助你先人一步投递,快人一步入职! 牛津-英仕曼量化金融研究院 At the Oxford-Man Insti ...

  5. 牛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上海是智慧城市的最佳“试验田”|WAIC专访

    上海正在成为AI发展的高地,这不仅表现在企业不断涌现出新的研发成果,同时也体现在上海城市发展治理的不断进步中. 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一场中科院主办的AI科技沙龙上,有"多智能体系教父 ...

  6. 牛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立法重在抓机遇、防危害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郑焕斌 "人工智能立法的重点应在于充分利用AI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机遇,构建适宜的环境以激励.培育大量AI初创公司和新服务的发展,防范和应对AI技术所带来的各种潜在危害. ...

  7. 牛津大学入学面试就这?组队选个颜色?背后的逻辑水深得很

    博雯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如何顺利入学牛津大学? 别慌,选个颜色先. 最近,一位牛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发布了一个入学面试问题,在各大平台都引来了大批网友的围观和讨论. ...

  8. 下次迟到的借口有了!牛津大学发现时钟越准确,产生的熵越高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准确测量时间是有代价的. 钟表作为一种机器,像其他所有机器一样都要遵守热力学定律. 牛津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时钟越准确,产生的熵越高 ,而且 ...

  9. 英国伯明翰大学首席教授姚新:人工智能研究应从三个问题重新考虑

    5月20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ZD至顶网协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进入了最后一个日程,在最后一日的全体大会上,英国伯明翰大学首席教授姚新做出了以"三个被遗忘的脑启发计算问题"为题 ...

最新文章

  1. KPI总结模板:How
  2. CodeForces - 1512G Short Task(欧拉筛求因子和)
  3. options请求_前端数据请求的终极方案
  4. Openstack 之 调整nova相关参数
  5. BZOJ 3626 LCA(离线+树链剖分+差分)
  6. 网络计算机热词,2017年的首个网络热词就这样被刷屏了!
  7. a5 1c语言实现,初识C语言1_qq5fb3b05a5f322的技术博客_51CTO博客
  8. [转载]Qt之中文显示(QMessageBox、QLineEdit右键菜单等)_vortex_新浪博客
  9. Fedora 29 rpmbuild 打包openssl 1.1.1a版本
  10. Openlayers 详细记录controls(控件)
  11. ios keychain 不被清理_限免 | 可爱天气 清理君等等
  12. elementui的横向滚动_记一次element-ui配置化table组件的适应性问题(横向滚动条)...
  13. 高等代数---多项式
  14. zui之0001 npm install zui
  15. 阿里云添加邮箱解析 实现邮件收发
  16. 51单片机智能温控风扇
  17. roboware安装包
  18. java jdom 类_JDOM常用类介绍及示例代码
  19. 手机报彩信易操作平台
  20. 全球教育ERP系统软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热门文章

  1. 「AI 质检员」在富士通工厂上岗,检测效率比人工提升 25%
  2. 经典教材《统计学习导论》现在有了Python版
  3. 洞悉2020年数据团队建设,我们和清华、领英一起搞了个大事情,你也可以参与!...
  4. 数据蒋堂 | JOIN运算剖析
  5. 活久见!北大博士干了半年外卖骑手,写出 AI 伦理论文登上顶刊,“系统知道一切”...
  6. AI 模型性能上不去?这真的不怪我,ImageNet 等数据集每 100 个标签就错 3 个!...
  7. ECCV 2020 | 腾讯优图8篇论文入选,涵盖目标跟踪、行人重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
  8. NeurIPS | 2019 机器学习领域最新十篇论文,来自谷歌、Facebook、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9. 关于「无人驾驶」,一位投资大佬给出了四大预判
  10. 改变电子商务行业业务的人工智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