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DDD分层与传统三层区别
  2. DDD分层详解
  3. 四层架构图
  4. 分层作用
  5. 领域对象
  6. DDD编码实践(改进分层)
  7. 代码结构描述
  8. 扩展定义注解和接口声明
  9. 领域模型注入仓储类的问题

一些个人思考…

  • 项目按上述经典四层架构进行搭建,可以说是DDD架构实践么?
  • 题外话:Spring与DDD

DDD分层与传统三层区别

根据DDD<<领域驱动>>设计原则,对应的软件架构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常用的<<三层架构>>模型划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等,在DDD分层结构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异同:

  • 架构设计上,在DDD分层结构中将传统三层架构的业务逻辑层拆解为应用层和领域层
    其中Application划分为很薄的一层服务,非核心的逻辑放到此层去实现,核心的业务逻辑表现下沉到领域层去实现,凝练为更为精确的业务规则集合,通过领域对象去阐述说明。
  • 在建模方式上,DDD分层的建模思维方式有别于传统三层
    传统三层通常是以数据库为起点进行数据库分析设计,而DDD则需要以业务领域模型为核心建模(即面向对象建模方式),更能体现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故在DDD分层凸显领域层的重要作用,领域层为系统的核心,包括所有的业务领域模型的抽象表达。
  • 在职责划分上,基础设施层涵盖了2方面内容
    持久化功能,其中原三层架构的数据访问层下沉到基础设施层的持久化机制实现
    通用技术支持,一些公共通用技术支持也放到基础设施层去实现。

DDD分层详解
四层架构图

在该架构中,上层模块可以调用下层模块,反之不行。即

  • Interface ——> application | domain | infrastructure
  • application ——> domain | infrastructure
  • domain ——> infrastructure

-分层作用-

分层 描述
表现层 User Interface 用户界面层,或者表现层,负责向用户显示解释用户命令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定义软件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指挥协调领域对象进行不同的操作。该层不包含业务领域知识。
领域层 Domain Layer 或称为模型层,系统的核心,负责表达业务概念,业务状态信息以及业务规则。即包含了该领域(问题域)所有复杂的业务知识抽象和规则定义。该层主要精力要放在领域对象分析上,可以从实体,值对象,聚合(聚合根),领域服务,领域事件,仓储,工厂等方面入手
基础设施层 Infrastructure Layer 主要有2方面内容,一是为领域模型提供持久化机制,当软件需要持久化能力时候才需要进行规划;一是对其他层提供通用的技术支持能力,如消息通信,通用工具,配置等的实现;

领域对象

根据战术设计,关注的领域对象主要包括有

类型 描述
值对象 value object 无唯一标识的简单对象
实体 entity 充血的领域模型,有唯一标识
聚合(聚合根) aggregate 实体的聚合,拥有聚合根,可为某一个实体
领域服务 service 无法归类到某个具体领域模型的行为
领域事件 event 不常用
仓储 repository 持久化相关,与基础设施层关联
工厂 factory 负责复杂对象创建
模块 module 子模块引入,可以理解为子域划分

DDD编码实践(改进分层)

本文在对上述的传统四层的实践中,
(1)根据依赖倒置原则对分层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改变不同层的依赖关系(即将基础设施层倒置)来改进具体实现与抽象之间关系;
(2)在基础设施层中增加引用适配层(防腐层)来增强防御策略,用来统一封装外部系统接口的引用。改进的分层结构如下:

依赖倒置原则(DIP):

(1)高层模块不依赖于低层模块,两者都依赖于抽象;
(2)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依赖抽象

代码结构描述

***eg.***后端Java代码工程为例,
表现层在此代码结构中表现为api层,对外暴露接口的最上层

├─com.company.microservice
├─com.company.microservice
│   │
│   ├─apis API接口层
│   │   └─controller 控制器,对外提供(Restful)接口
│   │
│   ├─application 应用层
│   │   ├─model 数据传输对象模型及其装配器(含校验)
│   │   │   ├─assembler 装配器,,实现模型转换eg. apiModel<=> domainModel
│   │   │   └─dto 模型定义(含校验规则)
│   │   ├─service 应用服务,非核心服务,跨领域的协作、复杂分页查询等
│   │   ├─task 任务定义,协调领域模型
│   │   ├─listener 事件监听定义
│   │   └─*** others
│   │
│   ├─domain 领域层
│   │   ├─common 模块0-公共代码抽取,限于领域层有效
│   │   ├─module-xxx 模块1-xxx,领域划分的模块,可理解为子域划分
│   │   ├─module-user 模块2-用户子域(领域划分的模块,可理解为子域划分)
│   │   │   ├─action 行为定义
│   │   │   │   ├─UserDomainService.java 领域服务,用户领域服务
│   │   │   │   ├─UserPermissionChecker.java 其他行为,用户权限检查器
│   │   │   │   ├─WhenUserCreatedEventPublisher.java 领域事件,当用户创建完成时的事件
│   │   │   ├─model 领域聚合内模型
│   │   │   │   ├─UserEntity.java 领域实体,有唯一标识的充血模型,如本身的CRUD操作在此处
│   │   │   │   ├─UserDictVObj.java 领域值对象,用户字典kv定义
│   │   │   |  ├─UserDPO.java 领域负载对象
│   │   │   ├─repostiory 领域仓储接口
│   │   │   │   ├─UserRepository.java
│   │   │   ├─reference 领域适配接口
│   │   │   │   ├─UserEmailSenderFacade.java
│   │   │   └─factory 领域工厂
│   │
│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层
│   │   ├─persistence 持久化机制
│   │   │   ├─converter 持久化模型转换器
│   │   │   ├─po 持久化对象定义
│   │   │   └─repository.impl 仓储类,持久化接口&实现,可与ORM映射框架结合
│   │   ├─general 通用技术支持,向其他层输出通用服务
│   │   │   ├─config 配置类
│   │   │   ├─toolkit 工具类
│   │   │   ├─extension 扩展定义
│   │   │   └─common 基础公共模块等
│   │   ├─reference 引用层,包装外部接口用,防止穿插到Domain层腐化领域模型等
│   │   │   ├─dto 传输模型定义
│   │   │   ├─converter 传输模型转换器
│   │   │   └─facade.impl 适配器具体实现,此处的RPC、Http等调用
│   │
│   └─resources
│   ├─statics 静态资源
│   ├─template 系统页面
│   └─application.yml 全局配置文件

其中在上述目录结构中,Domain层中为对module进行划分,实际上默认该层只有一个模块,根据微服务划分可以进行增加模块来规范代码结构。
示例代码工程: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smingjie/bbq-ddd.git

扩展定义注解和接口声明
(1)自定义注解:在使用DDD中自定义了标记的注解( @DDDAnnotation)和其衍生子注解,分别是

  • @DomainAggregate
  • @DomainAggregateRoot
  • @DomainEntity
  • @DomainValueObject
  • @DomainService
  • @DomainRepository
  • @DomainEvent
  • @ApplicationService
  • @DomainAssembler
  • @DomainConverter

等注解,详见代码的infrastructure.general.extension.ddd.annotation.**;其中有些注解继承了spring的 @Component,将会自动注册为spring bean,有些注解为了标记用于后续扩展;

引入了 Assembler装配器***/Converter***转换器,通过组合模式解耦继承关系,在api层和持久化层都有相应的实现。

(2)自定义接口:在domain.common定义了部分通用的契约接口,如领域对象元数据获取接口 IDomainMetaData,通过接口解耦继承关系。其他还有: IDomainSaveOrUpdate IDomainDelete … 等Command

领域模型注入仓储类的问题

区别于传统的分层后,在domain中更多关注业务逻辑,考虑到要与spring框架集成,需要注意一个领域模型中注入仓储类的问题

在传统分层中,controller,service,repo均注册为spring管理的bean,
但是在domain层中,service一部分的业务逻辑划分到了具体的领域对象中去实现了,显然这些对象却不能注册为单例bean,
因此在此处不能沿用与原来分层结构中service层中通过@Autowired or @Resource等注入仓储接口,

关于这个问题,此处建议使用ApplicationContext实现

即通过一个工具类 ApplicationContextUtils 实现 ApplicationContextAware获取bean的方法,即
getBean()方法, 然后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领域模型中直接应用该工具类来获取Spring托管的singleton对象,即
xxxRepo=ApplicationContextUtils.getBean(“xxxRepository”)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ContextUtils implements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public static ApplicationContext appctx;@Overridepublic void set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throws BeansException {ApplicationContextUtil.appctx=applicationContext;} /*** @return ApplicationContext*/public static ApplicationContext getApplicationContext() {return appctx;}/*** 获取对象** @param name 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的bean名或注解的名称* @return 一个以所给名字注册的bean的实例* @throws BeansException 抛出spring异常*/ public static <T> T getBean(String 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return (T) appctx.getBean(name);}/*** 获取类型为requiredType的对象** @param clazz 需要获取的bean的类型* @return 该类型的一个在ioc容器中的bean* @throws BeansException 抛出spring异常*/public static <T> T getBean(Class<T> clazz) throws BeansException {return appctx.getBean(clazz);}/*** 如果ioc容器中包含一个与所给名称匹配的bean定义,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param name ioc容器中注册的bean名称* @return 存在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public static boolean containsBean(String name) {return appctx.containsBean(name);}
}

考虑到代码结构简洁性,还可以封装一层仓储工厂,只用来获取相应的仓储Bean 。

/*** 简化版的仓储工厂--用来统一获取仓储的实现Bean** @author jockeys* @date 2020/9/12*/
public class RepoFactory {/*** 根据仓储接口类型获取对应实现且默认取值第一个** @param tClass 具体目标类型* @param <T>    仓储接口类型* @return 如果不是指定实现,默认获得第一个实现Bean*/public static <T> T get(Class<? extends T> tClass) {Map<String, ? extends T> map = ApplicationUtils.get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sOfType(tClass);Collection<? extends T> collection = map.values();if (collection.isEmpty()) {throw new PersistException("未找到仓储接口或其指定的实现:" + tClass.getSimpleName() );}return collection.stream().findFirst().get();}
}

然后在领域模型中就可以直接调用该工厂方法来获取仓储接口的实现,
比如DictRepo为定义的仓储接口,DictDao为该接口的准实现类

//直接指定实现 DictRepo repo= RepoFactory.get(DictDao.class);
//不指定实现取Spring容器中默认注册第1位的Bean DictRepo repo=
RepoFactory.get(DictRepo.class);

一些个人思考…

上述经典四层架构,笔者更愿意理解为DDD在编码实现阶段的一个体现或应用。

补充一点:DDD除了在编码实践阶段,还体现在需求分析、设计阶段等过程,DDD推荐不割裂系统的需求和设计,我们这里可以合并称作系统建模过程,可参考
DDD-建模过程分析一文,不再赘述。

当然除了这个经典四层架构模型,DDD还有五层架构、六边形架构等,所以这里抛出一个问题,

项目按上述经典四层架构进行搭建,可以说是DDD架构实践么?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想引入一对哲学概念,哲学有言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等辩证关系(当然与本文可能也没啥太大关系啦);从这两个角度来阐述本人的观点:

  • 形式与内容:经典四层架构是一个DDD实现的形式,相当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框来让我们自己去实现;在这个框框里面我们怎么实现是自由发挥的,但也是有约束的,这个约束体现在DDD对每一层的作用的约定,如每个层约定做了什么功能,充当什么角色等。尤其是对Domain层的约定,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我们按照哲学辩证的套话来说,形式上满足了DDD架构,但这应该是片面的,具体还要看内容,即具体实现是怎样的。
  • 现象与本质:接着上述观点,如果要看实现,就要具体分析一下现象与本质嘞。上面笔者也有提到,DDD除了四层经典架构,还有五层架构(包括其演化的多层架构)、六边形架构等也都是DDD提供的架构模型(形式),那这些都可以理解DDD架构模式的外显形式,那么又有哪些共性呢?可自行查询,本文直接给结论,即它们都有Domain层,Domain层,Domain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该结论DDD作者译著有写到…),所以不管架构模式怎么演化,Domain是核心不能变。
    那么如上分析,我们在回到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给出一个这样的答案:

形式上符合DDD架构,具体是不是DDD的架构实践,本质上还要看
(1)项目是否包括有Domain层;
(2)Domain层是否满足DDD战术篇的要求(或者可暂时简单理解为充血模型吧)

题外话:Spring与DDD

  • Spring框架中,Spring为我们提供了@Service @Repository
    等注解,为我们分离行为和行为(注册为Bean)和属性(数据模型),同时通过@Autowired在合适地方进行注入行为,因为行为被注册为Spring容器中的Bean后,减少了频繁创建行为的开销,只有属性的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载体来传递数据。提供很大的便捷性。但也阻碍了我们应用DDD编码实践,
    Spring框架主张分离,DDD思想主张合并,我们在Spring框架中使用DDD则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一些权衡取舍,即
    如何将注册为Bean的行为穿插到原有的贫血模型中来构建充血模型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使用了Spring框架提供的获取容器内已经注册的Bean接口,直接调用接口,在有属性的领域模型中来获取行为;主要还是体现融入领域模型中的部分Service获取仓储接口来实现持久化过程。

当然,上述的说明都是从一个软件开发人员的角度来阐述说明DDD在编码实践阶段的应用 。
除此之外在业务领域的建模分析过程中也可引入该概念。

  • 比如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微服务化,如何划分或拆分微服务;

  • 如何有效地区分限界上下文,划分子域;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聚合,识别聚合根等。。。

附在最后的,关于笔者对于DDD在需求设计阶段应用的学习总结

DDD-建模分析过程

Eric Evans的“Domain-Driven Design领域驱动设计”,简称DDD,Evans DDD是一套综合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其核心就是建立正确的足够精良且符合业务需求的
领域模型

领域建模过程

  • 目前广为流行的项目开发模式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模型等,都将软件分析与设计作为两个独立的阶段,这样的割裂导致需求分析的结果往往无法直接进行设计编程,而实现的软件结果往往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真实的业务需求,无法达到用户的预期,而且不能够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
  • 领域驱动设计则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统一的领域通用语言(不一定是UML)进行系统建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即该领域专业的业务人员(领域专家
    软件开发人员通过领域模型进行需求沟通,彼此共享领域知识,确立符合真实业务需求的领域模型。
    其本质上就是对面向对象分析过程的一个扩展和延伸。

领域:表示正在处理的现实世界中复杂的业务逻辑或规则构成的问题域;
领域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真实业务的抽象描述,与任何技术实现都无关;

在需求阶段表现为分析模型,设计阶段表现为设计模型(UML模型)。前期它可以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UML图、草图、文字说明等进行描述,形成领域专家和开发人员都能理解的业务领域模型,后期则需要开发人员对分析模型进行再次凝练提取,成为较为完整的UML模型。

其领域建模分析过程如下图所示:

子域 :是整个业务领域的一部分,通常这个与微服务划分的粒度有些关系。
在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中,通常大多数的领域模型都过于复杂而划分为若干个子业务系统,这些子业务系统可以成为一个子域;若是子业务系统继续拆分,子域也可继续向下兼容,系统拆分的粒度影响子域的多少。在系统分析设计中,明确清晰的限界上下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通常情况下系统边界未必那么明确……
子域类型通常有如下三种:核心域、支撑子域、通用子域。

  • 核心域(Sub
    Domain):核心业务,可理解为一个有明确限界上下文的定义明确的业务领域模型,是项目的核心业务的体现,需要团队精心打造重点关注的核心模块。

  • 支撑子域(Supporting Subdomain):支撑核心域的相关功能,这类通常需要定制开发,根据核心子域的相关内容进行定制

  • 通用子域(Generic
    Subdomain):可以理解为现成的解决方案,拿来即用,也是用来辅助核心子域,但不需要像支撑子域那样个性化定制。

开发人员参与的必要性: 领域模型分析与软件设计实现通常不是一个等价的映射,构建的模型未必足够精良能够完全适应软件的设计实现,故需要将开发人员来加入领域模型分析过程中,在模型构建时候即开始考虑软件的设计实现。这样有了开发人员反馈就能更好的保证模型的质量,也能够帮助开发者理解业务,保证软件最大程度满足需求结果。

领域模型设计
在领域模型设计过程中,通常有两种模式:

  1. 基于数据库的建模:Database Modeling,

    通过数据抽象系统关系,即传统数据库分析设计。该种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贫血模型,通过数据库映射的实体类只有对应的属性,成为了只有getter和setter方法的数据载体,而没有具体行为,相应的行为要通过Service层去实现,随着业务升级积累,会出现胖服务层和贫血的领域模型,维护起来会越发乏力。即便如此,该种模式仍是广泛应用在软件开发领域。

  2. 基于对象的建模: Object Modeling,

    通过面向对象方式抽象系统关系,也就是面向对象设计。毫无疑问,在面向对象编程环境中,面向对象无疑是领域建模最佳方式。通过面向对象构建的领域模型,因为有类的继承、封装、多态等特性显得生动许多,不仅包含自身属性状态,还包括有方法行为等,即充血的领域模型。一些Service层的行为凝练为领域服务,Service层则变薄了,领域模型则丰富了行为。

**假设内存空间无限,**不考虑持久化,面向对象建模无疑是最佳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是下雨天啊」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hos2016/article/details/103927879

DDD-经典四层架构划分 + DDD建模分析过程相关推荐

  1. DDD-经典四层架构应用

    文章目录 DDD分层与传统三层区别 DDD分层详解 四层架构图 分层作用 领域对象 DDD编码实践(改进分层) 代码结构描述 扩展定义注解和接口声明 领域模型注入仓储类的问题 一些个人思考... 项目 ...

  2. [CSO]安全威胁建模分析中7个可能犯的错误

    [CSO]安全威胁建模分析中7个可能犯的错误 相对缺乏成熟度的威胁建模分析可能给那些依赖此举确保其网络和服务安全的机构带来大麻烦. [By Jaikumar Vijayanfrom:www.csoon ...

  3. 领域驱动架构(DDD)建模中的模型到底是什么? 1

    领域驱动架构(DDD)建模中的模型到底是什么?    前言 叙述 DDD本身是一套完整.详尽的方法论,从如何需求沟通(构建领域知识),到高层设计(战略建模).详细设计(战术建模),细致到代码的实现风格 ...

  4. ddd 企业应用架构模式_灵魂拷问:用了DDD分包就是落地了领域驱动设计吗?谈谈DDD本质...

    学习DDD的时候,作为开发,我们更关心它在技术层面的东西,尤其体现在DDD的分包方式.编码技巧等方面. 自然的,我们不禁发问,用了DDD的分包,就是实践落地了DDD了么? 不卖关子,直接说答案,并不是 ...

  5. 软件设计架构之DDD,SOA,原始,REST,Actor,CQRS

    from:http://www.jdon.com/soa.html http://www.jdon.com/45728 http://www.jdon.com/cqrs.html 1.SOA: 首先M ...

  6. 微服务已过时!DDD领域建模与架构设计才是未来!

    我经常"穿梭"在程序员的各大交流群里,看看大家都在聊点啥的-说白了也是八卦嘛!最近看到有个程序员在群里问到: DDD 作为一套优秀的方法论,为什么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真正运用领域驱 ...

  7. DDD微服务架构设计第四课 DDD指导微服拆分和落地实现

    07 在线订餐场景中是如何开事件风暴会议的? 微服务设计最核心的难题是微服务的拆分,不合理的微服务拆分不仅不能提高研发效率,反倒还使得研发效率更低,因此要讲究"小而专"的设计.&q ...

  8. DDD的分层架构设计

    DDD的分层架构设计 几种微服务架构模型对比分析 整洁架构 ​ 整洁架构又名"洋葱架构".为什么叫它洋葱架构?因为整洁架构的层就像洋葱片一样,它体现了分层的设计思想. ​ 在整洁架 ...

  9. 系统架构设计——DDD设计框架基本学习

    摘要 最近DDD设计很火,但是刚刚入门还是很懵,通过的学习DDD项目设计的结构目录来实现对DDD设计理解同时也是为大家在公司能够看懂公司的DDD项目结构目录做一个参考和学习.同时后期本人将推出更多的对 ...

最新文章

  1. steam自建服务器游戏_虽有差评销量却还是直步青云,《Atlas》力登Steam榜单前茅...
  2. Flashtext:大规模数据清洗的利器
  3. VR究竟多奇幻?eSmart邀你共赴一场VR奇幻之旅!
  4. 使用BeanUitls提高对象拷贝效率
  5. cownew开源-eclipse插件开发学习知识点笔记
  6. Service之bindService
  7. Oracle GoldenGate 12c中的协同交付(Coordinated Delivery)
  8. Quay (3) - 访问权限管理
  9. Leetcode每日一题:452.minimum-number-of-arrows-to-burst-balloons(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
  10. arduino声音传感器与二极管_Arduino声音传感器
  11. 靠政府补贴实现华丽财报的科大讯飞,它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生机
  12. remoting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13. cf-645D. Robot Rapping Results Report(拓扑序列)
  14. 国内百兆独立服务器哪里的比较便宜镇江电信好吗
  15. Vue3和Vue2的一些区别
  16. 调研 FlinkSql功能测试及实战演练
  17. pdf压缩文件怎么压缩最小,pdf大小超过上传大小不能上传怎么压缩?
  18. 海思lowlevel_init.S简单分析
  19. 机器人竟会写诗,诗人们大呼不敢相信!
  20. mpp文件能转换成PDF

热门文章

  1. java对象创建与引用变量的详解
  2. 光剑,七月安好 ,2018
  3. android contentResolver的使用
  4. php数组用逗号相连,php逗号连接数组
  5. 微课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试论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6. 棚户区改造房和商品房的区别
  7. 常用开源微服务框架有几个特点?
  8. 【Visual C++】游戏开发笔记十六 讲解一个完整的回合制游戏demo
  9. Win10 ssh远程关机
  10. Swagger-knife4j攻略(国产超强swagger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