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内心中仿佛有两个人:一个人说你要实现理想,呆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感受大都市的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另一个说还是回老家吧,过得安逸点,没什么压力,老婆孩子热炕头挺好的。其实这无所谓对错,只是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

在上海这几年每年都会有亲戚和同学来上海找我,每次我都会帮他们规划好游玩路线,带他们游玩一圈后把他们送到火车站。今年送一个朋友回家的时候,我多想能换一下位置,坐车回老家的那个是我。——题记

做学生跟做白领是两种不同的状态,生活状态的差异会让你明显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来上海三年,,而我现在跟刚来上海时的生活状态差别并不大,所以这才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每次有同学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总是笑笑,解释一下现在不能回家的理由,讲一些在老家工作的弊端,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互联网之类的话。虽然理由每次都一样,说多了自己都感觉太敷衍,但同学却依然会时常问起,我也总想着,要是回家后就可以经常跟同学一起聚聚,玩伴多了,老家的同学好几个都买了车,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玩,开车也方便很多。可这依然还只是想象而已。

人在相应的阶段就应该做相应的事情,最开始自己一个人,没有什么顾虑,年龄大了也会面临结婚、生孩子等一系列事情,有些事说起来不轻松,做起来就更难了。长大以后,发现自己真的不能为自己而活,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虽然这个社会已经发展的很快,但是父母的传统思想还是很重,我不能太晚结婚,不能太晚生孩子,如果在适婚的年龄没有做相应的事,父母心里会一直惦记,这在他们心里会是一个结,了不去的心事。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赞成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而勉强自己接受一段感情的做法。好在自己比较幸运,前几年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父母也很满意。现在跟家里打电话,爸妈问的问题不再是有没有找到对象而变成了什么时候结婚。

在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买自己的房子都是靠父母出首付,更有甚者不仅父母需要出首付,还需要补给房贷。当然也有靠自己的努力挣钱的,不过是极少数。父母很辛苦,初期要给父母孩子准备房子,结婚了要准备彩礼钱,房子装修还需要出装修的钱,孩子买车也需要父母出钱,至于你说孩子的钱呢,只能回答你三个字——享受了。我哥说的是有道理的,城里人们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是来自于农村的父母的帮助,农村的父母把钱攒着给孩子买房子、补贴孩子的生活,这样孩子自己的钱就可以用来消费了。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只有等到孩子结婚有了孙子后,他们才会觉得踏实,而这也意味着不再需要再给孩子补贴钱了。

在我们那有一种说法,如果老人活到八、九十岁,去世之前能够看到自己的重孙子,就算是圆满了。人终有一天会离开,但是如果这样老人因自然老去而死,并且看到了第四代,也算没有什么遗憾了。

我爷爷有四个儿子,我爸跟我大伯,各家都是独生子,以前我爷爷奶奶盼我哥结婚,我哥有了孩子之后现在又盼我结婚生孩子,希望能够看到我的孩子,每次给爷爷家打电话也总是会问我什么时候结婚。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把自己的孩子操持了成家立业之后,年纪大了想干也干不动了,剩下的愿望就是盼着晚辈们越来越好。现在每次我爸给我打电话,他用低沉的语气跟我说话,我心里都会特别害怕,害怕跟我说家里的亲人去世的消息,我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我大学室友那天早上被他爸的电话叫醒,告诉他爷爷去世了让他赶快回家,他接完电话就抱着头直哭的场景。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现在交通工具再发达从外地回家也是需要时间,很多人因为身在外所以没能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

年龄大了,经历的事多了,对一些道理认识的也就更清了。刚毕业那会儿无意中跟一个同事聊起了关于公务员的话题,我那时候信誓旦旦的说公务员有什么好的,我同事说或许你现在感受不到,等过几年你就会知道在这个社会中公务员还是很有优势的。几年过去,我现在确实意识到了公务员的益处,理解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当公务员。工作的稳定,福利的保障,不辛劳的工作,不低的社会地位,这确实是很多人期望的。

有些人对于公务员这工作挺不屑的,貌似一提起公务员总是伴随着无聊、没事干、人生没意义这样的关键词。互联网行业的人有个共同点就是总喜欢谈理想,当你跟别人说理想的时候别人会赞许你、羡慕你,可笑的是,多年之后那个没有理想的朋友在自己的工作中已经有所成就,而你却依然碌碌无为。我也研究过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我发现有很多公司其实在创立初期创始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做某件事情,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慢慢明确了发展目标,进而才会树立一个很大的理想。所以我现在已经不习惯把理想挂着嘴巴,闷头做事,事做好了有些事情也就顺其自然了。

一个事实是真的是有很多人是没有理想的,以前说想当科学家、当音乐家也只是徒于那种工作表面的风光而不是真正因为自己的兴趣喜欢。如果不是我高中的时候一个同学带我去网吧玩,接触到了网络,我想我跟大多数同学一样毕业以后可能就在当地找个工作干着,如果不喜欢,干烦了,就再换一个。有的理想可能也只是干好自己的工作,希望在工作中取得某项成就这样的小愿望而已,万不会上升到改变世界、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高度。所以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这个时代有了互联网,要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总是听人说上海的消费很高,买瓶矿泉水都要5块钱这类的话。来上海后发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客观来讲,上海的房价高、房租高,除了这两样外,物价跟其他地方差不多。拿某个做米线的品牌来讲,在上海的价格跟其它地方的价格是一样的,一碗米线26元,在上海的门店会早早的排起队,而在我们那县城到了饭点,店里还未坐满人。确实有5块钱的矿泉水,但要不就是在景区购买,要不就是那瓶水确实很贵。正常去超市买东西的话,上海的物价跟我们老家那差不多,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夸张。但因为上海的商家多,有些品牌的东西贵就是因为其东西做的好,成本高,并不是因为在上海而故意提高价格。面临的诱惑多,所以你也会感觉钱花的很快。

我曾经还很幼稚的在思考一个问题,认为自己吃的东西跟在老家也差不多,虽然有时候会去不错的餐厅吃饭,但是每月也就固定的几次,为什么自己总是攒不下钱呢。后来一想,虽然你吃的东西跟家里差不多,但是某种食品在家里可能几天吃一次,在上海确是想吃都吃,上大学那会儿吃一次肯德基都不太容易,工作后每天的午饭都是肯德基,直到后来都把肯德基吃腻了。东西还是那些东西,可消费频率提高了,花的钱自然就多了。

很多人来上海都是受媒体和影视作品的宣传影响,因为电视上宣传的都是一幅高楼大厦,工作的人光鲜亮丽的景象,所以很多人也都幻想着来上海后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可是来到上海后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不一样,特别是如果你的薪水不高的话,可能就只能住城市郊区的自建房或者是离市里很远的小区,你可能还会觉得自己住的地方都不如老家。

曾经有同事问我,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员工都普遍比较年轻呢,我想一来是因为互联网在中国的历史就很短,到现在历史还不超过20年;二来是因为员工总是更新迭代吧,老员工年纪大了离开了公司去老家,刚毕业的年轻人进入到了互联网公司,增加了新的活力。虽然互联网行业的平均薪水挺高,但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属于民企,所以在某些方面不太占据优势,例如户口,只有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才会有名额,而且数量还不多,这点确实不如一些央企、国企。中国是个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户籍制度也是社会讨论热点的话题,其实如果没有户籍制度的话,沪漂族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可能也就只是房价了。

我原来还想过有没有人研究一下沪漂族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后来一想其实沪漂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以前人们的收入差距没有这么大,大家的工作性质也差不多,特地去外地工作的人也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即便是资深沪漂也就10年多的时间,还看不出结果。不过通过我的观察,沪漂的结果大概分为三类:

  1. 一类是留在了上海,在上海买了房、有了户口,定居下来;

  2. 一类是过着跟老婆孩子异地分居的生活,老婆和孩子在老家,自己在上海工作,固定频率回老家一次;

  3. 还有一类是继续在上海呆着,依然过着租房的生活,孩子上学交着借读费,享受不到上海市民的待遇。

在任何一个国家有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典型的如医疗,教育,行业发展也一样,如果是传统行业的话还好说一些,但是互联网行业由于他本身的一些特性,所以无论是发展环境还是对人才的吸引来说一线城市都要好很多。虽然这几年有所好转,一些二、三线城市已经有一些工作机会,我身边也有同事离开上海回到老家工作的,但有的最后还是回来了,薪水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工作氛围太差以及无法给自己很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我在这里也感谢下曾经接纳过我的公司,跟大家一起工作,让我有了家的感觉,希望公司能越来越好。

一个沪漂三年IT青年的感悟相关推荐

  1. 90后世界五百强新青年,每年沪漂8个月,长住7天酒店,如何做到不焦虑不躺平?

    疫情三年,使许多行业与从业者陷入胶着的困境.特别是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每天不断接收大量信息,情绪极易被干扰,陷入现实与幻想的拉扯之中.996.内卷.emo.躺平.摆烂等网络热词层出不穷,展现了Z时代 ...

  2. 分享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沪漂”六年的历程以及感想

    开篇 没错,标题中沪漂六年的程序员就是我,老猫.2020年即将结束,这也是老猫在上海的第六个年头,回想一路磕磕碰碰,到而今总算在上海有个落脚的地儿,老猫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历程. 初来乍到 14年,老 ...

  3. 25岁,一个北漂程序员,如果不想35 岁被淘汰,请把它当成一种信仰!

    25岁,一个北漂程序员,入职三年,Java中级工程师,月薪15k,965的工作经常干成996,比起老家的同龄人,我拥有一份不错的薪水,但是想在北京安家,梦想似乎遥不可及. 北京大概一年有5万人加入IT ...

  4. 北漂三年多 我选择离开,眼神更加坚定!

    离开北京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并不是一个怀旧的人,很容易忘记从前认识的人,经历的事.因为记不住,干脆就起名失忆.换个地方失忆一次.换个地方便从头再来. 今天是下班回家第二次淋雨,莫名的想起了在北京的日子. ...

  5. 一位沪漂 11 年的程序员老兵,回老家了!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今天要聊的这位程序员是我当年学车认识的,为了后面叙述方便,取一个化名叫坤哥,经过多次一起练车,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今年年初,他离开了上海,回到了他老家所在的省会--长沙,前几天 ...

  6. 我沪漂 16 年,再也不打工了!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昨天看到一位朋友说自己北漂 12 年了,我想了想自己,我是 2005 年 9月来到上海,如今已经沪漂 16 年了. 想想这 16 年,一晃而过,心中还是有些唏嘘的,今天写一篇随想 ...

  7. 沪漂IT岗的自我提升

    沪漂IT岗的自我提升 证券基础知识 证券与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 证券市场参与者 股票概述 股票的价值与价格 股票的主要类型 债券概述 债券的分类 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

  8. 这一年来在疫情下,作为沪漂的生活

    漂泊,这个词是对当下的自己最好的形容吧. 寒窗十余载,小镇做题家. 努力十几年,为了一个本科的文凭.想继续深造,转眼看到家里墙壁上炉火的倒影,便放弃了,背包奔向了"前途"远方. 南 ...

  9. 我,单身沪漂,想有只猫

    本文为城市数据团数据分析师(Python)微专业学员作品,讲述了使用Python语言对单身沪漂可能养猫成本进行分析的过程. 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寻求梦想.作为"冒险家的乐园&qu ...

最新文章

  1. 【OpenCV】cv::Mat和std::vector之间的相互转换
  2. [Java]学习Java(4)类、接口、语句
  3. JavaSE(三)——数组及继承
  4. boost::locale::generator用法的测试程序
  5. Python常用的几种去重方式
  6. CodeForces - 932D Tree(树上倍增,好题)
  7. php bloginfo stylesheeturl,WordPress主题制作–bloginfo函数使用教程
  8. 【原】unity3D ios 退出保存数据
  9. 中文设置_lol手游台服怎么设置中文?lol手游台服中文的具体设置教程
  10. Double类型比较大小
  11. C++ typename的使用方式
  12. 比尔·盖茨:我不认为中国AI能弯道超车
  13. OPEN×××拨入后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
  14. Matlab中imadjust函数的用法
  15. c语言自建一个窗口,C语言 手把手教你写个自定义printf
  16. 《Android游戏编程之从零开始》笔记
  17. QML 图形渲染 - Displace
  18. Android butterknife黄油刀使用大全
  19. 印象笔记Evernote、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麦库笔记数据迁移对比
  20. 苹果新款笔记本_谷歌发布售价99美元的新款Wi-Fi路由器(全文)_苹果 新款MacBook Pro 13英寸_笔记本新闻...

热门文章

  1. 怎么做网站?网站用什么服务器好?
  2. 从GitHub上下载项目后如何运行,学习
  3. 认识linux内核结构
  4. C语言sprintf函数解析(实现数据类型转换到字符串)
  5. Postgresql通过docker进行高可用部署 pgpool-II
  6. splatter包生成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7. 计算机名打印机无法共享,win10系统打印机无法共享的解决方案
  8. 贝叶斯系列:(三)贝叶斯网络
  9. LruCache缓存方法
  10. 第十四届蓝桥杯集训——for——判断质数/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