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个人博客 shankusu.me

以下内容转载或引用或参考

https://c.m.163.com/news/a/CSFOFVL105199NPP.html?spss=newsapp&spsw=1

21君: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下班了,一身疲惫,想着“今晚要学习”,忍不住还是把手伸向了手机,刷起微博,玩起王者荣耀。放下手机已是深夜,一边告诉自己“明天再努力吧”,一边洗澡、洗漱,然后睡觉。

第二天,重复着跟前一天一模一样的生活。

想一想,你已经有多久,没有真正为自己的目标做过一些事情了?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本书,思考一些问题了?还没完成的梦想,是否被搁置了很久?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否就在日复一日中,在浑浑噩噩中,就这样溜走了呢?

作者丨Lachel

来源丨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特别鸣谢本期主播:草莓蘑菇酱

1

前阵子,喜茶风靡全国的时候,有一次,经过一家商场,看到一家新开的喜茶,门口毫不意外地排着几十米的长队。

排队的人中,男女老少均有,居然还有不少穿着正装、提着公文包的白领。有些明显赶时间,频频看表,左右张望,在原地不耐烦地跺脚。

好奇心起,我观察了一遍整个队伍,想知道他们怎么消磨时间。

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90%的人,在玩王者荣耀。

是的,这两个当下最热的词汇,就这样结合在一起,毫不违和。

尽管「Don't judge」是我的信条,但当时还是不可抑制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这些人为什么这么闲?

为什么他们愿意把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这些事情上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列举出十几条“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排队买喜茶”的机制。但设身处地,真的让我排几个小时队,去买一杯奶茶,我还是会觉得,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同样,作为一个体验过纯文字MUD的老玩家(暴露年龄),我也完全理解游戏背后的一切机制。但是,每天把几个小时的时间耗费在游戏上 —— 这仍然会让我觉得:太奢侈了。

有这么多时间,看看书,不是更好吗?

2

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次会议,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经济精英,包括撒切尔、老布什、各大顶尖企业的董事长,等等。

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呢?如何应对全球化。

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边缘化”。

那么,如何化解这80%的人和20%精英之间的冲突?如何消解这80%人口的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时的美国高级智囊布热津斯基认为,唯一的方法,是给这80%的人口,塞上一个“奶嘴”。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他说:

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Tittytainment”战略,由Titty(奶嘴)与 Entertainment(娱乐)合成,中文译为“奶头乐”(有点三俗的译法)。

“奶头乐”战略,具体是什么呢?

一是发展发泄性的产业。

具体而言,包括色情业、赌博业,发展暴力型影视剧、游戏,集中报道无休止的口水战、纠纷冲突,等等,让大众将多余的精力发泄出来。

二是发展满足性的产业。

包括报道连篇累牍的无聊琐事——娱乐圈新闻、明星花边、家长里短,发展廉价品牌,各种小恩小惠的活动,以及偶像剧、综艺等大众化娱乐产业,让大众沉溺于享乐和安逸中,从而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考能力。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要有饭吃,有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东西可看,便会沉浸在“快乐”之中。

3

是的,我说的就是一切偶像剧、明星、娱乐圈、微博热搜、暴力冲突、情绪煽动、阶级对立、低幼化游戏。

我们日常的视野中,充斥着这些信息。但这其中,99%的东西,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对我们也没有哪怕一丁点价值。

微博热搜,可以买,可以冲,给够营销团队的钱,想上什么就上什么。

百度新闻,绝大多数是标题党,不是哪个明星出了新戏,就是谁谁又闹了绯闻。

更别说各种资讯平台、和朋友圈里疯传的推送了。

奇葩说第一季刚出来的时候,眼前一亮,毕竟算是一档有价值和内涵的综艺,非常难得。

但看了几期之后,你会慢慢发现,思辨开始让位于煽情,逻辑永远辩不过故事。

看实时投票,感受最鲜明的是:观众并不在乎逻辑,并不关心谁说得有理,他们只关心谁说得更声情并茂。通常背景音乐一转,开始变成钢琴独奏,情绪酝酿起来了,票数就开始变化了。

那群选手里面,我比较欣赏的,是陈铭。

无论是思考的角度,还是逻辑论证,单单论表现来说,都高出其他人不止一个档次——当然,并不意味着其他人水平不高,很可能只是选择的路线和策略不同而已。

但节目组苦心孤诣,一定要给陈铭安上“鸡汤王”的标签;每次他起立发言,马薇薇总会扯一句“又开始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了”—— 如果我是陈铭,我想,我一定不会喜欢这种感受,因为这是一种曲解和侮辱。

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观众只能理解这些。

最近,知乎在讨论一个话题: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大V,靠爆照、编故事、抄袭段子起家,拿到几千、几万的关注?

有人说得很好:同一个人,爆照回答1000赞,写情感故事1000赞,科普专业知识、还得到编辑推荐和一帮大V点赞的回答,才不到100赞 ——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麦克卢汉说过一句话: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

在这里,也是一样的:我们选择了怎样的媒体,媒体就用怎样的方式塑造我们。

4

无独有偶,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提到,日本的新一代,正在逐渐步入“低智商社会”。他们读的书越来越幼稚,对各种谣言丝毫不会思考,很容易遭到媒体的操纵,得过且过、毫无斗志……

他甚至提到一个事情:

通过“安保斗争”,日本政府认识到,如果对过激的学生运动放任不管的话,就会导致政府下台,所以政府就从此开始实行“愚民政策”。这其中的代表性举措,就是推行“偏差值教育制度”。

大前研一这样解释道:

由于偏差值制度的实行,人的能力被数字化了,所以日本的学生经常会被问到“你的偏差值是多少”这样的问题。

所以他们在这个时代是不会有危机意识的。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这个社会将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将由那些“高偏差值”的人来解决。自己用不着去浪费脑细胞,只要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他们习惯于在同一班级或者是同一年级组中作比较,然后认为那些高偏差值的人,理所当然地就应该去政府部门工作。同样,能进入媒体工作的人也被认为是高偏差值的人。

日本社会的现状是这样,人们不会去思考和反思。

这岂非也是另一种层面的“奶头乐”?

通过阻断你的希望,让你活在别人为你设定好的框架里,停止思考,失去独立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环境。

5

私下里,我跟一帮朋友聊天的时候(嗯,就是大家熟悉的高太爷、曾少贤、孙圈圈……),大家都会说:我们选择了 Hard 模式。

因为,愿意深入思考,愿意看我们文章的人,本来就是小众。

大众喜闻乐见的是什么呢?情绪,观点,立场,站队 —— 看文章就是为了放松的,最好别让我再去用脑子。

毕竟,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 —— 偶像剧,大片,综艺,娱乐圈花边,网络游戏,热点消息,诸如此类。

我们每天光是保持专注,其实,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拿热点资讯来说。一条 APP 推送,背后都是一个运营团队,群策群力,经过初稿、初审、复审等一堆环节,有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作支撑,用尽各种文案技法,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力,点进去。

同样,一款网络游戏,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

目的是什么?为了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时间。

一个综艺节目,背后可能是精确到秒的台本,现场五六个机位,多次的彩排、训练,从场景到灯光到音乐,再到人物的服装、语气、动作,全部精心调制,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沉浸进去,在观看的时候,忘掉时间的流逝。

而反过来,无论是学习、阅读、思考、写作,这些事情,哪一件有着这么强大的阵势?将“触及成本”降到这么低?

不存在的。

这就是消费娱乐文化为我们创造的牢笼。

而我们正心满意足地,一步步走进去。

6

当然,我并不反对适当的娱乐,否则活得也太累了些。

但是,更常见的现象是什么呢?

这是很正常的。前文讲过,一切娱乐产品——影视剧、综艺、游戏,它们背后有着庞大的团队,这些团队的唯一目的,就是用尽各种手段,去降低你触及它们的“阻力”。

它们会在你视野中不断出现,用各种资讯、消息提醒你,诱导你去点击。一旦点击了,就再也不会给你机会离开。

想一想,你已经有多久,没有真正为自己的目标做过一些事情了?

这里面最严重的是什么呢?

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你就很难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

人的阈值,是会不断升高的。

所以,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再产生情绪的波动,很难去投入到一样东西上面,很难专注去做一件事情。

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周围的环境,塑造成了一个“高刺激阈值”的对象。

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你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

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 —— 比如学习,阅读,思考 —— 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人们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渐下降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7

最后,我想给几个建议:

1. 拒绝低幼化的语言刺激

什么是低幼化的语言刺激?绝大多数的网络流行语都是。诸如「我也是醉了」「666」「扎心」「你看这个面,它又长又宽」……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

我并不是说「牛X」就一定不如「厉害」「优秀」「出色」—— 但如果有一天,我们要表达「厉害」,只会说「牛X」,这岂不是很可怕?

日常生活中,尽量拨出一定的时间,看深度的、优秀的书籍和文章,保持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谁掌握了语言,谁就掌握了思想。”

2. 拒绝抢夺注意力的低劣产品

如果可以,拒绝从众,拒绝那些肤浅的综艺、影视剧、热点消息、娱乐圈资讯,只看最优秀的作品。

什么是最优秀的作品?至少,是有突破性的,不反智的,引发思考的,有诚意的,需要动脑子的 。

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不动脑子,能带来短期的愉悦和轻松,但长期来看,它只能导向空虚和无聊。

3. 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

找到一件有长期收益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幸福感 —— 这是一件你需要在30岁前做到的事。

很多人问我:你不看剧,不看电影,不看综艺,不聚会,不玩游戏,你平时究竟都干些什么?

我说:学习啊。

他们问:不会觉得无聊吗?

每每获得一个新知识,每每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所带来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怎么会感到无聊呢?

所以,请找到一件能够带给你长期收益和幸福感的事情,把它安排进每天的日程中。

不需要追求物质收益,也不需要苛求成为领域专家,它的意义,是帮助你对抗慵常、平凡、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让你保持头脑的清醒。

这就足够了。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相关推荐

  1. 普通人最缺乏的深度思考能力,该如何培养?

    文章来源:Duing 仅做学术分享,侵权请联系删除 Duing 当你早晨拎着鸡蛋灌饼追公交车时,有的人却已经从车库缓缓开车出门. 每个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其实,别人在拼命能 ...

  2. 被侵蚀的深度思考能力

    麦克卢汉说过一句话: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消费娱乐文化为我们创造了牢笼,而我们正心满意足地,一步步走进去. 前阵子,喜茶风靡全国的时候,有一次,经过一家商场,看到一家新开的喜茶,门口毫不 ...

  3. 一个厉害的人,你也可以!掌握高效人士的14项深度思考能力

    同样是在思考,相比一个厉害的人: 为什么他能想到的思路你就想不到?为什么很简单的问题你会想的很复杂?为什么很复杂的问题你又想简单了? 这种差距从而来? 说一千道一万,说破了天,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脖 ...

  4. 如何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5. 深度思考的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深度思考的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陕西西安火车站的一名90后售票员李聪,能够把全国铁路接算站示意图上的几百个站名,熟记于心. 凭借着这身本事,李聪1年为乘客推荐了近2万次的换乘方案,也因此被誉为西 ...

  6. 如何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

    做数据的同学最怕被人说:太肤浅了!你要做深入一些.可如何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呢?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做大量思考,只要对生活中事情稍加利用,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锻炼.今天我们系统讲解一下.直接讲如何深度太过抽象 ...

  7. 如何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

    深度思考就是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有逻辑.有结构的思考,可以高效抓住问题的本质.今天就把这套方法分享给大家,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一.首先,你得有基础的深度思考方法论 如果说思考深度是你的目的地的 ...

  8. 转:没有深度思考,所有努力都是扯淡

    个人理解:学会思考 深度思考是一个过程,深度思考就是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思考 保持冷静,保持开放,向自己提问. 没有深度思考,所有努力都是扯淡 http://www.sohu.com/a/3465871 ...

  9. 思考思维(1):思考和深度思考总结

    一.所谓思考:信息加工的过程 人脑是由万亿个细胞构成的: 在脑的内部的万亿个脑细胞中,约有1000亿个活跃的神经细胞位于大脑皮层和白质中.每个神经细胞与体内的1000-10000个其他的神经细胞交换着 ...

最新文章

  1. 计算机32位操作系统最大识别到内存,win7 32位系统可以支持多大的内存_win7 的32位系统最大支持多少g的内存...
  2. 学Java还是Python?一张图告诉你!
  3. js获取本周、本月、本季、本年的第一天
  4. sqlserver 实现伪序列
  5. Ubuntu服务器上部署kodexplorer私有云盘
  6. DevOps,到底是开发还是运维?
  7. SVG-不是图片的图片
  8. java编程启蒙_程序设计入门—Java语言
  9. RDLC 报表的制作(图文)
  10. 从第一范式(2nf)到第二范式(3nf)_啥是数据库范式
  11. 数据工程师需要掌握的 18 个 Python 库
  12. php 5.6 mysql con,最新版的程序,支持PHP5.6和MYSQL5.6的环境吗
  13. 多线程等待/通知机制
  14. Java考试题30道(附答案)
  15. POJ 2387 Til the Cows Come Home BFS最短路求解
  16. 数组根据某个条件筛选出符合的数据,生成一个新的数组
  17. 齐齐哈尔鹤城计算机学校,齐齐哈尔市鹤城高级中学
  18. 自定义ListView实现任意View跑马灯效果
  19. docker java -jar_使用Docker安装Java镜像运行jar包方法
  20. 波纹扩散特效(仿支付宝咻一咻功能)

热门文章

  1. 关于TDA1557Q
  2. Windows 10发布日期提速,将于7月29日上市
  3. Android 学习资料收集 1
  4. 操作系统复习题最全(复习看它就够了!!!!!
  5. 效率源应邀出席“第九届刑侦、禁毒、反恐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交流暨高峰论坛”
  6. 计算机毕业设计ssm+vue基本微信小程序的“香草屋”饮料奶茶点单小程序
  7. 新南威语言班C加,【干货来了】新南威尔士大学UEEC语言班 你了解多少?
  8. 2019年终总结,一朝看尽长安花
  9. 【Java攻城狮宝典】04-for循环(答案)
  10. 远程访问linux图像桌面,在windows下远程访问linux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