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开头:关于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后,有很多物理学大牛都支持他,也有强烈的反对声音,但是更多人则默默地吃着瓜,因为当时物理学界没有几个人能看懂狭义相对论这玩意。对于一般的反对和质疑,爱因斯坦是有信心的,因为他们都没戳到点子上哪。但他自己已经发现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关键的缺陷:1,惯性系无法定义;2,引力放不进相对论的框架。

这两个是大问题,爱因斯坦在论文里说了半天的惯性系,大家都没注意到“惯性系”的定义成了一个难题;如果在绝对时空中,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观察者就是惯性系观察者,可是现在爱因斯坦否定了绝对时空的概念(以前假定以太是绝对静止的),就无法判断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啦。那如果按照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表述来定义参考系:一个不受力的观察者就是惯性观察者;爱因斯坦也不满意,你如何知道它不受力呢?为什么惯性系就比其他参考系要优越?

我们前面讲过伽利略的密封船舱实验,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封闭船舱中,人无法通过感知或实验得知自己是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牛顿看来就是惯性搞的鬼。对于非惯性运动的观察者来说,大家实验结果会不相同,所以对于非惯性系的观察者,必须考虑惯性的因素。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达朗贝尔就提出:假如把惯性系折算成一种力,给牛顿的方法打个补丁,那么就能方便快捷的搞定各种非惯性系。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达朗贝尔和拉格朗日等人就搞出了一套分析力学,惯性被描述成一种虚拟的力:卫星绕地球旋转的离心力,导致热带气旋形成的科里奥利力等。

爱因斯坦打算将相对性原理推广到所有的观察者,做任何运动的观察者,物理学规律都是一样的。但是在非惯性运动中,惯性力就冒出来了。爱因斯坦一个头两个大,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惯性是个啥东西?牛顿老爷子留下了一个大坑:他描述惯性与质量成正比,但是从来没说过惯性到底是怎么来的。爱因斯坦又想起了马赫在自己的书里曾经质疑过牛顿老爷子:1,惯性起源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水桶实验);2,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马赫的话发挥了哲学家的特色:说起来高屋建瓴、云里雾里,最终也没有说清楚惯性起源于怎样的相互作用。但是马赫说惯性起源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力也起源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而惯性和引力都与质量成正比。那质量到底又是啥物理量?惯性和引力互不相干的事,居然都跟质量有关系吗?

其实牛顿老爷子也怀疑这个事情了,他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质量的定义:1,质量就是物质的量,我们对物体称重,其本质上是引力相应,我们称之为“引力质量”;2,质量跟惯性成正比,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我们称之为“惯性质量”。牛顿怀疑这里面有问题,但并不能依靠理论来推导,只能依靠实验来测量是否一样。

最早想到做这个实验的人是老前辈伽利略,据说他做了名垂青史的“比萨斜塔实验”:轻重两个球,从同样的高度,以初速度0同时落下,基本上同时落地。这个实验用引力来提供加速运动所需的力,将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联系到了同一个公式里面,这样就可以靠实验来验证两者是否相等。但牛顿觉得这个实验做的不严谨,于是设计了一个单摆实验,不断比较各种材料:金、银、铅、玻璃、沙子、木头、水等,发现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是一回事。牛顿的实验达到了千分之一的精度。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缶想出来一个新办法,在1908年得到的第二次测试结果,精度达到了2x10⁻⁹。有了实验验证,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就是同一个物理量。爱因斯坦在专利局的办公室里呆呆的望着窗外,想着要是从办公大楼的窗口跳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此不久前物理学家玻耳兹曼自杀身亡)

假如有一个人跳楼,他会加速下落:啊,啊,啊,啊,嘭!挂了。但爱因斯坦并没注意到跳楼的感官体验,而是注意到了“失重”这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假如这个人在跳楼的时候被装到一个铁盒子里,看不到外面,那还能感受到重力么?做自由落体时引力与惯性力完美的抵消了,所以人在失重状态时是感受不到力的。那这岂不是完美的惯性系?在传统观念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才是惯性系;而在爱因斯坦看来,一颗炮弹只要出膛速度一样,角度是一样的,无论是铅弹还是石头,他们划出的轨迹是一样的,跟材料没有任何关系。

假如失重才是完美的惯性系,那为什么炮弹走过的路径是曲线而不是直线呢?这跟牛顿的描述不符啊。爱因斯坦豁然开朗:因为空间本身是弯曲的,所以惯性运动不见得走直线,在弯曲的空间中,走的就是曲线,而万有引力本身并不存在!(万有引力不是力,而是弯曲的时空)

经过爱因斯坦的推算,物理学中的时空不再是硬邦邦冷冰冰的概念,时空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宇宙也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但是这就需要一套在柔软、弯曲宇宙中好用的数学工具,这个数学工具就是“黎曼几何”(具体参考:《阻容感基础03:电阻器分类(1)》中的介绍)了。1913年底爱因斯坦和格罗斯曼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纲要》,这篇论文中首先提到了引力场方程,“黎曼几何”第一次有了实实在在的物理学意义。这个方程仅仅是一个初步成果,还有很多问题要去解决,爱因斯坦又花了两年的时间。(参考自:吴京平-柔软的宇宙)

四,薄膜电容器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构造的电容器。薄膜电容器被大量使用在模拟电路上。尤其是在信号交连的部分,必须使用频率特性良好,介质损失极低的电容器,才能确保信号在传送时,不致于有太大的失真发生。

1. 按薄膜种类分类:聚乙酯电容(Mylar电容),聚丙烯电容(PP电容/CBB),聚苯乙烯电容(PS电容)和聚碳酸酯电容;

1, pp与ps电容器是众多薄膜电容中性能最好,也是所有薄膜电容中价钱最贵的电容器;

——PP电容器具有很高耐水/酸性,电性能优良,温度、频率特性好;但其易受光、热和空气中的氧所腐蚀,常用于电源-安规电容—X电容(由于安规的要求,要求X电容的失效模式是开路,避免失效后电源短路;Y电容用的是陶瓷电容器)。

——PS电容器额定直流电压范围宽(40KV),精度高(0.1%),绝缘电阻高(100GΩ),高频损耗小,电容量稳定性好,具有负温度系数,适合在- 40℃~ +55℃的条件下工作,常用于各类精密测量仪表,高精度的数模转换电路等。

2, 聚酯(PET)薄膜电容的介电常数较高,体积小,容量大,稳定性较好,适宜做旁路电容。

——PET电容器的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易成膜),有较好耐热性(-60~125c);同时其介电常数大,易于金属化,容积比高;一般用于低频场合,照明和低端电源市场。

2. 按电极分类:金属箔薄膜电容(Film/Foil)和金属化薄膜电容(Metallized Film)。

——从分类电容的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两种类型电极以及工艺的不同。

1, 金属箔薄膜电容器:直接在塑料膜上加一层薄金属箔,通常是铝箔,作为电极;

——制造工艺相对简单,而且耐电流强度高,无自愈能力,峰值耐压查。

2,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是在塑料薄膜上以真空蒸镀上一层很薄的金属以做为电极。

——电极厚度薄(相同体积叠层更多,容量更大),耐压能力强,但耐电流能力差。

薄膜电容器三种卷绕方法,如下图所示:

1. 有感绕法:在卷绕前,引线就已经和内部电极连在一起;

2. 无感绕法:在绕制后,采用镀金等工艺,将两个端面的内部电极连成一个面,从而获得较小的ESL,高频性能较高;

3. 叠层型无感电容:如上右图所示,结构与MLCC类似,性能较好,便于做成SMD封装。

如下图所示,不同类型电容器之间的参数对比;薄膜电容器相对陶瓷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

1. 更低的频率损耗,介质吸收(Dielectric absorption)效应更小;

2. 更高的电容精度(可与NPO相比,但电容量更大);

3. 随外加电压、频率及环境温度的稳定性非常高,无直流偏压损耗,无压电效应(啸叫);

无极性要求;

4. 非常好的耐热及机械应力冲击能力;

——不易被外部热和机械应力而损坏,大封装(>1206)陶瓷电容器对机械应力非常敏感。

5. 具有自我恢复(自愈)功能,开路的失效模式(陶瓷和电解电容是短路),可靠性更高。

五,其它电容器

这些个“其它电容器”在一般的数字硬件电路中很少被用到,或由于我个人项目经验有限用的很少。当然,我们知道这个“其它电容器”种类更多,针对接下来的这些电容器,更多的只是搬抄所看到的资料。

1,纸介质电容器

纸介电容器:是由介质厚度很薄的纸作为介质,铝箔作为电极,经掩绕成圆柱形,再经过浸渍用外壳封装或环氧树脂灌封组成的电容器。

纸介质电容器结构: 用两片金属箔(锡箔或铝箔)做电极,再在两层金属箔中间夹以极薄的电容纸,一起卷成圆柱形或者扁柱形芯子,然后密封在金属壳或者绝缘材料(如陶瓷、玻璃釉等)壳中制成。

——纸介电容器是以纸为介质的电容器,其电容纸实经过浸渍料浸渍过的复合介质,利用这种复合介质与极板构成电容器;电容器密封的形式有:铝外壳灌注树脂、铁外壳、甚至用陶瓷外壳(高压)。

纸质电容器主要应用于直流及低频电路,有如下特点:

1. 成本低,电容量范围宽 , 工作电压高 ;

2. 热稳定性较差(电容量稳定性不高), 工作温度低,易吸潮、老化,高频损耗(tgδ)较大。

——纸介电容器被击穿后纸介质被烧焦,两层金属箔在被击穿处熔化后形成短路。

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的结构与纸介电容器基本相同,在电容器纸上覆上一层金属膜来代替金属箔。特点如下:

1. 被击穿后有自愈作用,电路电压恢复正常后仍能正常工作;

2. 电容器失效模式只有开路,没有短路,安全性高。

——金属化纸介电容器被击穿后,被击穿处的金属膜在高温下蒸发,只留下绝缘的小孔,不会短路。

2,其它电容器

云母电容器:在云母片上喷涂银层或用金属箔做电极板,极板和云母一层一层叠合后,再压铸在胶木粉或封固在环氧树脂中制成(结构类似MLCC)。云母电容特点:

1. 介质损耗小、耐压高、绝缘电阻大、温度系数小(耐热性好);

2.寄生电感小、频率特性稳定,不易老化,适用高频电路;

3.体积大、容量小,价格贵。

玻璃釉电容器:介质是玻璃釉粉加压制成的薄片。玻璃釉电容特点:

1. 介质介电常数大、体积小、损耗小,耐温性和抗湿性较好;

2. 适合半导体电路和小型电子仪器中的交、直流电路或脉冲电路使用。

涤纶电容器:是指用两片金属箔做电极,夹在极薄绝缘介质中,卷成圆柱形或者扁柱形芯子,介质是涤纶。有如下特点特点:

1. 额定工作电压大:金属化涤纶电容器工作电压可达上万伏;

2.电容量范围宽:从几皮法到几百微法;

3.介电常数较高、体积小、容量大,稳定性好,工作温度可达120~130℃;

4.损耗角正切值较大,一般用于直流及脉动电路中,不宜在高频电路中使用。

写在最后

电容特性原理相对电阻更难了一些,但实际上它还是在我们可理解的范围之内,并没有超脱出高中物理的认知范围。如果你还对电容器是否是储能元件存在疑虑(考虑电容器除了储能,是否还有损耗发生?),那么需要重新看下上一章《电容器原理》中关于理想电容器的模型,或则接下来看下《电感器原理》章节中关于电磁能量的传递原理(坡印亭矢量)。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电容特性的本质和模型,在此基础上再来看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容器。

使用不同的导电材料和结构,决定了不同种类的电阻器;而不同类型的电容器,则基于使用不同的介质材料和结构,或则说不同种类电容器特性取决于介质材料特性。这是它们基于电阻和电容特性原理而产生的差别。

同样对于硬件设计来说:满足客户需求(并非超越)是硬件设计平衡的基点。所以硬件设计工作,除了对硬件设计技能本身的掌握之外,更在于对产品、客户需求的理解。我们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的硬件设计就是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

本章部分相关资料及图片参考自《硬件十万个为什么论坛》相关文章。下一章《电容器应用》。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知乎“牧神园地”专栏更新~

阻容感基础06:电容器分类(3)-薄膜电容器相关推荐

  1. 阻容感基础06:电容器分类(1)-陶瓷电容

    说在开头:关于"钟慢尺短"效应 爱因斯坦这个小伙子还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光速是一切运动速度的上限,任何有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越光速,也没有任何信号的传播速度能超过光速.他在 ...

  2. 阻容感基础06:电容器分类(2)-电解电容

    说在开头:关于"双生子佯谬"的几何学解释 爱因斯坦的数学老师闵可夫斯基看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觉得十分惊奇:当年那个经常翘课的小子还是个潜力股啊.从1905年开始,闵可夫斯基把全部 ...

  3. 阻容感基础05:电容器原理(2)-电容器参数

    说在开头:关于相对性原理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划时代意义的6篇论文,但对当时物理学界来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直到他的论文引起了普朗克的关注.普朗克当时正担任<物理学年签>的主编, ...

  4. 阻容感基础04:电阻器应用

    说在开头:关于相对运动 牛顿老爷子认为是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正如<论语>中的子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哪,它就像一条河流,永远均匀且不停歇的流着,不依赖任何外界事物.而&q ...

  5. 阻容感基础05:电容器原理(1)-电容器模型

    说在开头:关于关于狭义相对论 19世纪末,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宇宙中是有"以太"存在的(当然这个"以太",并非是现在的"以太网"),但是经过 ...

  6. 阻容感基础10:电感器分类(4)-变压器

    说在开头:关于引力波(1) 爱因斯坦在捣鼓相对论的时候,就隐约感觉到有引力波的存在,他认为:在这个宇宙中没有什么信号传播的速度能超越光速,那么引力传播也不可能超越光速,必定需要时间,那么显然就会以波的 ...

  7. 阻容感基础11:电感器应用(终结篇)

    说在开头:关于引力波(2) 爱因斯坦虽然算出了引力波公式,但这玩意在当时根本没有办法检测,一般天文事件发出的引力波微乎其微,举个栗子:木星(质量是地球的300倍)绕太阳旋转,期间会不断辐射出引力波,其 ...

  8. 阻容感基础07:电容器应用

    说在开头:关于时空弯曲测量 爱因斯坦在1911年时就预言:光线路过大质量天体附近的时候,会发生弯曲,光线会沿着时空的曲率进行.在爱因斯坦看来,所谓的引力就是时空弯曲而并非真正的力.那如何才能检验这一点 ...

  9. 阻容感基础10:电感器分类(1)-片式电感器

    说在开头:关于暗物质(1) 1933年,兹威基是加州理工大学的一位年轻的学者(预言了中子星的人之一),当时他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后发座星系团上,这个星系团大约后1千个大星系,3万个小星系组成.要测量星系 ...

最新文章

  1. iOS开发-plist文件增删改查
  2. python网络爬虫权威指南 百度云-Python网络爬虫权威指南(第2版)
  3. ROS 学习笔记(三):自定义服务数据srv+server+client 示例运行
  4. Linux crontab 定时任务没执行,没收到错误信息邮件
  5. oracle 不能导入sql语句,oracle数据库导入.dmp脚本的sql 语句
  6. 关于Android中Intent传递Serialzilable数据的问题
  7. Xcode 6.0中彻底关闭ARC
  8. ArcGIS图层介绍
  9. 0523- 人员定位系统问题随手记
  10. 知云文献翻译选中翻译出现乱码的解决方式
  11. 8583 mac 字符选择 java 实现_转 8583包 mac算法
  12. You have not concluded your merge (MERGE_HEAD exists).
  13. FPGA有哪些优质的带源码的IP开源网站?
  14. 普通管理类程序开发之难度系数、层次之说法
  15. 后台页面-制作铃铛带数字消息提示样式
  16. 尺规虽设,犹奈“度”何
  17. 阿里云学生机1年114元限时活动(24岁以下都可以购买)
  18. IDL数学分析与插值
  19. 【postgres】超详细介绍
  20. 【Fluent Meshing】04:计算域提取

热门文章

  1. 没有core文件时定位segfault at 0 ip (null) 的问题(三):艰难定位,多种原因
  2. 如何更好管理控制报销费用?
  3. excel vba 阻塞 先刷新 连接 再 刷新所有透视表
  4. linux C time
  5. 2019年,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突破值得期待?
  6. “薄荷里画师”心动上线,新年“仪式感”拿捏到位!(内含重磅福利)
  7. 使用installshield在安装过程中任意步骤安装MS sql数据库
  8. httpClient4.2官方文档研究(8)第7章
  9. java 正方体_Java3D-HelloWorld画正方体
  10. win10如何退出“暂停7天更新”? 恢复自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