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
因为某些原因,还是压在心底了
但是最近经历的一些事情
让我决定,坚持把这篇文章完成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
//如有写对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以免误导他人
//简单地对文章进行顶礼膜拜是无知的表现,请阅者自行取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毕竟,计算机,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了计算机,不如让我重生

还是先叙述一下自己学习计算机的过程吧
最初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姑姑送了一台型号为926的小霸王学习机
当时真的是被那东西迷住了
从练指法,到学习中文输入法,再到用它自带的F-BASIC编译器写出一个  
10   let   a=4
20   let   b=sqrt(a)
30   print   b
的程序而沾沾自喜

后来上初一了,学校里开了计算机的扫盲课
那个时候的电脑应该都是486的(直到上大学才知道486是个什么概念)
慢慢地,跟着老师,学了很多的DOS命令,背了很多wps的快捷键,记了很多CCED的使用方法
每次偷偷地趁老师不注意进window3.0用画图程序玩地很兴奋,那个时候,图形界面是多么地漂亮?!
至今还忘不了有一次因为一句五笔字根没有背对,结果被老师罚抄了10遍25句的字根
可以说,那个时候学电脑,只是学文字输入和文字处理以及开关机,开个打字复印店就可以暴富的年代
虽然单调,但是用键盘就可以控制一台机器的方式着实令人兴奋

初一上了第二次,因为...转学
从一个省到了另一个省,从农村到了城市
那是98年,发洪灾那年,现在都记得很清楚,
电视上天天都要报水位,奶奶每天都要去江边看涨水的情况,最后人们用鸡蛋和鲜花送走了抗洪的战士们
电脑游戏已经开始流行起来,Red   Alert是个让人难忘的游戏,让我的思想观念从赤色要塞转移到大规模战争
最重要的是,还有鼠标这种东西控制全局,原来在信息闭塞的当时,windows95已经慢慢取代了dos
自己就像第二次认识了电脑,因为它出现了第二种操作的方式
后来又出现了Star   Craft   等等,那个时候,玩游戏是学习使用电脑最好的方法

初二末初三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开始发芽了
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见到网吧,不管是白的还是黑的
第一次上网是同学带着去的邮电局的二楼(那个时候邮政电信似乎还是一家人)
上的是6块钱一个小时的网,人们都还醉心于本地信息港聊天室--这种不见面不出声就可以互相交流的方式
以前只是在杂志上看到过有E-MAIL这种东西,当自己把新浪,Elong等网站的邮箱注册了一大堆,觉得自己真的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了
在别人的电话本都会加条自己的E-MAIL,而事实上,除了垃圾信息和广告,从来没有真正一封别人手写的邮件
期间,学校里有个老师以兴趣小组的方式教了我们QBASIC
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交换两个变量的值要引入第三个变量,而那老师的收获是几十人乘以65的报名费
后来还给每名学员发了一本三块钱的奖状,让我们得以在其它学生面前得意洋洋,而多很年以后自己才明白那三块钱有多不值钱
最后一次见那个老师的时候,他正在跟另外两个人讨论pentiumIII都已经上市了的话题
原来,人们讨论电脑都是用"奔腾"这个词了,486,586,686?远去了。。。

初三的时候,OICQ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每一台可以联网的计算机上出现了,而且很快就成为了人们使用的焦点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OICQ已经改名成了QQ,大家都知道民有个人叫马化腾
当然,我也是经常省下吃热干面的钱去网吧,加一些小女生的QQ,并幻想着对方是多么美貌
加一些喜欢足球的人,聊杨晨,聊足球,正值罗马夺冠那年,我的QQ昵称叫“巴蒂斯图塔”
那个时候,网费已经降到3块钱一个小时了,想想6块钱的时候,那些人掘了多少桶金子?

现在想想,那个时期自己花了一年时间玩游戏,花了一年时间聊QQ,看网页
才略懂得了电脑,现在有这么多人学计算机而没有做技术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吧,也许只有这样理解了

初中那三年,接受知识是有等级制度的,而人与人,人对人之间的看法至今影响着我
所谓的等级制度是说要分实验班和平行班,区别的内容师资力量和同学基础不一样,而区分的标准是用钱
在后来的几年中,我一直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困惑
所谓人对人的看法是说班上有大部分的男生和小部分的女生对我这样一个外来省份的人心存偏见或是说瞧不起
正是如此,造就了我现在的坚强,自强
而偏偏是那么一些人,要么打架,要么逃学,要么贪玩,可以说,那个时候可以直接用学习成绩来衡量他们,因为除此之外,别无是处。

中考完后,曾经为没有考上市里全国最出名的高中而绝食了一天,仅此而已
那年暑假,开始对网页有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想了解网页能出现在浏览器里的原因,因为想有自己的个人网页
曾经为“超文本”这个词语迷惑了一周
曾经为FTP的工作方式反复调试了一通宵,不过仍然是一头雾水,在当时,对我而言,可以说很“科幻”

到了高中,聊天已经对自己没有吸引力了,取而代之的是网页的制作
有一天发现原来在西湖一路有个图书馆,于是拿出夹在笔记本里发黄了的一张50元的压岁钱,去办了张借书证
图书馆里有一本厚厚的书讲网页制作的,可是管理员死磨硬缠都不给借,原因是那本书原价70块钱,害得我的书包在那里压了一个月
再后来,就经常把在课堂上看书了,主要是学html,我花了两个2.5元的本子记他的各种标记,并摘抄一些javascript的效果代码
然后趁有时间拿到网吧去实现,平时就存些钱买一周一期的电脑报,那个时候主要是看电脑使用小技巧
最后把网吧的hao123主页全部改成自己做的小页面,非常之得意
后来给同桌阔谈起来,他最后问了我一句话“ "回 "字有几种写法?”,我为这句话沉默了三天

到高二的时候,就有些鬼迷心窍了
有了自己的电脑,奔III667的,别人用的都是图拉丁1G的,有米的人用的都是奔四1.7G的,不管怎么说,有电脑是件幸福的事情
说鬼迷心窍是因为当时盗QQ已经很流行了,我这么勇于探索新知识的人怎么会放过呢?
当时有一个叫“咖啡屋”的网吧几乎每台机子都被我上了木马,我的邮箱里每天都会收到成百上千的QQ和密码
盗QQ有什么技术含量?安装一个软件有什么技术含量?
只是有一天看到一个人因为QQ被盗后的惊慌我才悔恨自己的所做所为!虽然我没有改过别人的密码,但是别人呢?安装软件谁不会?
网吧里的万象幻境也是形同虚设
再后来,流光,冰河,广外,飘叶,windows2000输入法问题,rpc空连接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又如何呢?有一次可以改“西气东输工程”的首页,我始终下不了手
----因为有个词叫做"设身处地"
当时常去天天安全网,在他的论坛里的好多精华贴里学到了以前三年都学不到的知识,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意思了
所以至今都觉得论坛是学习最好的地方,与别人交流,了解别人的想法,开阔自己的视野,才会看得更远
在高中积累最多的恐怕也就是电脑与软件的使用技巧了,有些,终身受用

可是像我这样学习不务正业的人,在高中,会有什么下场?
有一次看电脑书被班主任逮了,一巴掌就甩在了我脸上,外加一句“中国没有bill   gates”,   这样讽刺的话
他从此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我恨的人
然而如他所料,第一次高考真的很没出息
复习的那一年,过得很快,整整沉下去学了一年,锐气也磨得差不多了,现如今,留下的,只有执著了。
(如果有在读高中生阅读此文,奉劝你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学业,把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待时机时将它取出
考上大学才是硬道理,不要相信什么文凭无用的鬼话,因为只有你的钱足够砸死人你才会觉得钱没有用
我初中高中六年积累的那些计算机知识,在大学也许一年就可以全都补回来。)
进校两年了,感触也有很多,,,,
,,,这一段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先说下很多人对学校的看法
从大一就抱怨自己被骗了,一直抱怨到大四,除了抱怨,没有做更多的实际工作,似乎是屈才了的说
有勇气说自己被骗了,却没有勇气去面对,却没有勇气去改变,这种人,永远都是懦夫一个
我复读的时候有好几个同学都是从大学读了几个月返回去的,结果来年真的考上了综合实力更强的大学;
有些人直接看不起自己的学校,这就跟看不起自己没什么区别,从客观来说,学校很多方面的确不如人意
但是请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学校,与成信无关;
我高考是过了重点线几十分的,不是想炫耀什么,也没资格,很多省份都是高于重点线录取的,事实上这过去的事根本不值得一提
有些人还停留在自己高中的成绩上,觉得自己基础比别人好就要比别人少努力,这种道理在高一的时候就应该明白
中考上来不一样的基础,到后来跑在前面的却是那些中考成绩很普通的同学,不懂得居安思危,不进则退;
只是想说,读大学,是为了得到你想要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得到光鲜的“新装”;
我不是愤青,但是仍然希望能改变大家的思想,有句话叫做欲变世界,先变其身。虽然我是多么地渺小

有很多人,包括我,都是被学校的“信息工程”吸引所至
而实际上,学校确实也有他“信息工程”的特色,图书馆的书就可以体现出来
学校的硬件绝对是一流的,虽然小了点,但是五脏在慢慢俱全
学校的环境也是不错的,绿化得很好,也很干净
难道正是这种舒适的环境造就了同学们的惰性?
不足之处是师资不够雄厚,很少有老师能对自己所教课程有深刻认识,以自己的理解来引导学生
可以说多数都是应付其事,草草了事,提不起学生的兴致
这也许是普通本科的通病吧

这是现实,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主动的学习,我认为这是个好方法
如果说开车的不必修路,那么你的车开得如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捕捉到的知识要远比老师灌的扎实的多,虽然效率不如老师的一课十页
图书馆绝对是一个好去处
如果连自己的兴趣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么只能说活得很失败,你的路都是别人在引导
从生命伊始到死亡末端,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为什么不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呢?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什么意思?
我想说,贵在坚持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几年直到发霉都不去实施
那样四年过去,会发现自己仍然在原点,只是被周围的事物来回吸引着注意力,却始终没有向某个方向走出一步
有时,错误的决定要优于没有决定,人很多时候在事后才能自己所做的对错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件事,那么只有到老的时候才会分辨
既然这样,还不如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事情,然后,直到老死,看自己的结果

结语:打字打到手痛。
帮助别人,不是应该帮助,而是可以帮助,做人不能太贪婪
闻道有先后,不在于学得晚,在于学得执著

回顾十年,只是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喜欢着计算机,并为之付出了时间

自己介绍:
85生
会做点简单的网页,会写简单的ASP代码,仍记得BASIC的语法,略懂C语言,初识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学习win32   api的路上
喜欢网络相关的知识,每天打开的前两个网站是CSDN和ZOL,如此而已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往往要花别人两倍的时间去看懂一些内容,信念告诉我要坚持,也许正是如此,能让我学到我想要的知识

最后想说一下自己学习的经验,希望踌躇的人少走弯路
各种技术虽无高低之分,但却有门槛之高低,如学习html标记就要比学习C花少得多的时间
虽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但是要想真正深入一门编程技术,还是不要局限于只用他的IDE工具
IDE工具带来的是方便,快捷,而进而学习之本身的代码,不会让你有离开了IDE以后,一无是处的感觉

如果打算做应用程序这一块,从入门开始,最先了解应该了解的是程序的方法,而不是某一门语言的方法,却又要从某一门语言开始
不管什么程序语言,在我们尚有生命的这个时期,都逃脱不了常量,变量,数组,(指针),条件,循环,函数,(对象,方法,属性)
按照现阶段哲学的说法,任何事物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那么,一门语言也难逃此运
而CPU是只认0和1的,只有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才会清楚不同的程序语言之间的区别是效率,而认为C比VB好的人,只能说很肤浅
让编译器与OS控制CPU工作是硬件的事,而写出优秀高效的程序,是人的事

拿目前生命力较旺盛的程序语言来说,存在的即是有道理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汇编,其指令直接操作CPU,效率只低于0和1,只是CPU的指令没有英语单词那么好背,适合代码量小而对效率很追求如单片机等
C,元素少,效率很高,以函数为基础元素,适合做系统底层除汇编以外的程序
VB,基于对象的,语法友好,开发速度快,适合除底层外的各种小程序,数据库,COM
C++,既可基于函数,亦可面向对象,效率略低于C,适合做工控,嵌入式等控制硬件的程序
VC,以C++为基础,加上若干类库,钢笔适合写什么样的文章,它就适合做什么程序
delphi,win32下的利器,开发速度快,MIS系统等都较适合
至于JAVA,C#,NET这种东西,是下个层次的抽象了,把函数,方法,属性都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框架里,只要照着模型画图就可以了
做快速开发,而基本忽略硬件效率的话,可以适时选择

程序语言,说白了,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已了
不管做工业控制,人工智能,应用桌面软件还是网页什么的
千万不要为了学习一门语言而去学习一门语言,那样会陷入泥潭,永远都脱不了身

如果打算windows下程序的开发,那么要了解消息机制,从win32API开始,SDK,或许需要MFC
LINUX下的程序,GCC也许是开头

如果打算做WEB(也就是网页)的开发,那么一定要从HTML学起,而按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还有必要看XHTML标准
如果打算做偏前台的WEB,那么要了解的还有CSS,当然还要有出色的设计理念和美妙的色彩感觉,photoshop,dreamweaver都是好朋友
偏后台的web,那么无论是ASP,PHP,JSP,还是ASP.NET。要学的只是那么几个对象的方法和属性而已,结合脚本才能写出像样的逻辑。

杂文一篇,希望在大家学习的道路上有所帮助

又一个10年来学习的回忆相关推荐

  1. 3.9 训练一个 Softmax 分类器-深度学习第二课《改善深层神经网络》-Stanford吴恩达教授

    ←上一篇 ↓↑ 下一篇→ 3.8 Softmax 回归 回到目录 3.10 深度学习框架 训练一个 Softmax 分类器 (Training a Softmax Classifier) 上一个视频中 ...

  2. 数据解读 | FPX轻松夺冠,但英雄联盟还能有下一个10年吗?

    作者 | 罗钰婧.张倍笛 编辑 | 阿米.蒂姆    设计 | 邹磊 来源:DT财经(ID:DTcaijing) FPX赢了,来自中国的战队连续第二年拿到了象征英雄联盟(下称LOL)最高荣誉的召唤师奖 ...

  3. 职场高手不会告诉你的10倍速学习心法!解密 “库伯学习圈” 和 “费曼学习法”...

    库伯学习圈,是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总结了约翰·杜威(John.Dewey).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经验学习模式, ...

  4. 谷歌、阿里们的杀手锏:3大领域,10大深度学习CTR模型演化图谱(附论文)

    来源:知乎 作者:王喆 本文约4000字,建议阅读8分钟. 本文为你介绍近3年来的所有主流深度学习CTR模型.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近3年来的所有主流深度学习CTR模型,也是我工作之余的知识总结,希望 ...

  5. 10个深度学习软件的安装指南(附代码)

    来源:AI前线 本文长度为2385字,建议阅读4分钟 本文为你介绍10个深度学习软件安装指南. 由于近期论文的需要,我搭建了一个基于 Ubuntu 和英伟达的深度学习环境.尽管已经有很多非常棒的关于英 ...

  6. 从体验上拉开差距,Serverless 将成就云计算的下一个 10 年!

    简介:差距都在细节上.Serverless 将成就云计算的下一个 10 年! 差距都在细节上. Serverless 要成就云计算的下一个 10 年,不仅需要在技术上持续精进,也需要在产品体验上精耕细 ...

  7. Java入门1.2.3—一个老鸟的Java学习心得

    Java入门1.2.3-一个老鸟的Java学习心得 基本信息 作者: 臧萌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217831 上架时间:2010-3-30 出版日期:2010 年3月 ...

  8. 春节特惠活动┃一张纸一幅图,竟然提高了10倍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 数据汪特别推荐 点击上图进入玩酷屋 人类大脑的容量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时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大脑的运用远远不够. 大脑机能的使用率基于我们的思维模式,而思维导图正是开发大脑中最有效的利器! ...

  9. 预售┃一张纸一幅图,竟然提高了10倍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 卢sir特别推荐 点击上图进入玩酷屋 人类大脑的容量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时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大脑的运用远远不够. 大脑机能的使用率基于我们的思维模式,而思维导图正是开发大脑中最有效的利器! ...

最新文章

  1. 【题解】BZOJ 3065: 带插入区间K小值——替罪羊树套线段树
  2. 如果只能通过IE写博客【Do we write blog just only with IE?】
  3.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简介及推导)
  4. STL::map默认会按照.first的字母顺序排列
  5. redis和memcached相比的独特之处
  6. 低代码发展专访系列之一:低代码平台产品的使用者都是谁?
  7. js for foreach 快慢_js基本搜索算法实现与170万条数据下的性能测试
  8. [Angularjs]ng-select和ng-options(转载)
  9. 1_数据分析—数据载入、导出和探索
  10. QlikSense导入oracle数据,【主流BI分析工具对比】12款顶级BI分析工具最佳用例
  11.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新年,请一定要做这五件事
  12. JDBC:java数据库连接对象
  13. 噪音测试软件+安卓,分贝噪音测试软件
  14. 2019最新好听DJ舞曲精选(51-70)【WAV/百度】
  15. Springboot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学生疫情在校封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附源码240904
  16. 【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起源:带你速看计算机伟大历史
  17. 使用Hibernate中save方法时由于设置的id的增长方式为assigned报错处理和
  18. C#与C++混合编程及性能分析
  19. 前端页面模拟浏览器搜索功能Ctrl+F实现
  20. Android实战—Broadcast音乐盒(三)

热门文章

  1. 【C语言】编程初学者入门训练(8)
  2. 《大数据》入选2020年度《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3. 从复杂到简单:通用CRM客户管理系统改变企业管理方式
  4. 马震宇 php,马震宇出品360问答系统项目实战 基于HDPHP
  5. android手机上gmail的配置
  6. The Open Group 2019上海峰会演讲征集进行中
  7. LVGL | LVGL之PC模拟器中文文档
  8. 联想r480安全模式_ThinkPad R480拆解-解剖刀下的Racing
  9.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初探——基础核心概念
  10. jdbc封装,斗地主和音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