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s://www.cnblogs.com/yyds/p/6901864.html

本节内容

日志相关概念

logging模块简介

使用logging提供的模块级别的函数记录日志

logging模块日志流处理流程

使用logging四大组件记录日志

配置logging的几种方式

向日志输出中添加上下文信息

参考文档

一、日志相关概念

日志是一种可以追踪某些软件运行时所发生事件的方法。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向他们的代码中调用日志记录相关的方法来表明发生了某些事情。一个事件可以用一个可包含可选变量数据的消息来描述。此外,事件也有重要性的概念,这个重要性也可以被称为严重性级别(level)。

1.日志的作用

通过log的分析,可以方便用户了解系统或软件、应用的运行情况;如果你的应用log足够丰富,也可以分析以往用户的操作行为、类型喜好、地域分布或其他更多信息;如果一个应用的log同时也分了多个级别,那么可以很轻易地分析得到该应用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定位、解决问题,补救损失。

简单来讲就是,我们通过记录和分析日志可以了解一个系统或软件程序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也可以在应用程序出现故障时快速定位问题。比如,做运维的同学,在接收到报警或各种问题反馈后,进行问题排查时通常都会先去看各种日志,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在日志中找到答案。再比如,做开发的同学,可以通过IDE控制台上输出的各种日志进行程序调试。对于运维老司机或者有经验的开发人员,可以快速的通过日志定位到问题的根源。可见,日志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日志的作用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3点:

程序调试

了解软件程序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软件程序运行故障分析与问题定位

如果应用的日志信息足够详细和丰富,还可以用来做用户行为分析,如:分析用户的操作行为、类型洗好、地域分布以及其它更多的信息,由此可以实现改进业务、提高商业利益。

2.日志的等级

我们先来思考下下面的两个问题:

作为开发人员,在开发一个应用程序时需要什么日志信息?在应用程序正式上线后需要什么日志信息?

作为应用运维人员,在部署开发环境时需要什么日志信息?在部署生产环境时需要什么日志信息?

在软件开发阶段或部署开发环境时,为了尽可能详细的查看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来保证上线后的稳定性,我们可能需要把该应用程序所有的运行日志全部记录下来进行分析,这是非常耗费机器性能的。当应用程序正式发布或在生产环境部署应用程序时,我们通常只需要记录应用程序的异常信息、错误信息等,这样既可以减小服务器的I/O压力,也可以避免我们在排查故障时被淹没在日志的海洋里。那么,怎样才能在不改动应用程序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在不同的环境记录不同详细程度的日志呢?这就是日志等级的作用了,我们通过配置文件指定我们需要的日志等级就可以了。

不同的应用程序所定义的日志等级可能会有所差别,分的详细点的会包含以下几个等级:

DEBUG

INFO

NOTICE

WARNING

ERROR

CRITICAL

ALERT

EMERGENCY

3.日志字段信息与日志格式

本节开始问题提到过,一条日志信息对应的是一个事件的发生,而一个事件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事件发生时间

事件发生位置

事件的严重程度--日志级别

事件内容

上面这些都是一条日志记录中可能包含的字段信息,当然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信息,如进程ID、进程名称、线程ID、线程名称等。日志格式就是用来定义一条日志记录中包含那些字段的,且日志格式通常都是可以自定义的。

说明:

输出一条日志时,日志内容和日志级别是需要开发人员明确指定的。对于而其它字段信息,只需要是否显示在日志中就可以了。

4.日志功能的实现

几乎所有开发语言都会内置日志相关功能,或者会有比较优秀的第三方库来提供日志操作功能,比如:log4j,log4php等。它们功能强大、使用简单。Python自身也提供了一个用于记录日志的标准库模块--logging。

二、logging模块简介

logging模块定义的函数和类为应用程序和库的开发实现了一个灵活的事件日志系统。logging模块是Python的一个标准库模块,由标准库模块提供日志记录API的关键好处是所有Python模块都可以使用这个日志记录功能。所以,你的应用日志可以将你自己的日志信息与来自第三方模块的信息整合起来。

1. logging模块的日志级别

logging模块默认定义了以下几个日志等级,它允许开发人员自定义其他日志级别,但是这是不被推荐的,尤其是在开发供别人使用的库时,因为这会导致日志级别的混乱。

开发应用程序或部署开发环境时,可以使用DEBUG或INFO级别的日志获取尽可能详细的日志信息来进行开发或部署调试;应用上线或部署生产环境时,应该使用WARNING或ERROR或CRITICAL级别的日志来降低机器的I/O压力和提高获取错误日志信息的效率。日志级别的指定通常都是在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中进行指定的。

说明:

上面列表中的日志等级是从上到下依次升高的,即:DEBUG < INFO < WARNING < ERROR < CRITICAL,而日志的信息量是依次减少的;

当为某个应用程序指定一个日志级别后,应用程序会记录所有日志级别大于或等于指定日志级别的日志信息,而不是仅仅记录指定级别的日志信息,nginx、php等应用程序以及这里要提高的python的logging模块都是这样的。同样,logging模块也可以指定日志记录器的日志级别,只有级别大于或等于该指定日志级别的日志记录才会被输出,小于该等级的日志记录将会被丢弃。

2. logging模块的使用方式介绍

logging模块提供了两种记录日志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使用logging提供的模块级别的函数

第二种方式是使用Logging日志系统的四大组件

其实,logging所提供的模块级别的日志记录函数也是对logging日志系统相关类的封装而已。

logging模块定义的模块级别的常用函数

其中logging.basicConfig(**kwargs)函数用于指定“要记录的日志级别”、“日志格式”、“日志输出位置”、“日志文件的打开模式”等信息,其他几个都是用于记录各个级别日志的函数。

logging模块的四大组件

说明: logging模块提供的模块级别的那些函数实际上也是通过这几个组件的相关实现类来记录日志的,只是在创建这些类的实例时设置了一些默认值。

三、使用logging提供的模块级别的函数记录日志

回顾下前面提到的几个重要信息:

可以通过logging模块定义的模块级别的方法去完成简单的日志记录

只有级别大于或等于日志记录器指定级别的日志记录才会被输出,小于该级别的日志记录将会被丢弃。

1.最简单的日志输出

先来试着分别输出一条不同日志级别的日志记录:

也可以这样写:

输出结果:

2. 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1:为什么前面两条日志没有被打印出来?

这是因为logging模块提供的日志记录函数所使用的日志器设置的日志级别是WARNING,因此只有WARNING级别的日志记录以及大于它的ERROR和CRITICAL级别的日志记录被输出了,而小于它的DEBUG和INFO级别的日志记录被丢弃了。

问题2:打印出来的日志信息中各字段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输出?

上面输出结果中每行日志记录的各个字段含义分别是:

日志级别:日志器名称:日志内容

之所以会这样输出,是因为logging模块提供的日志记录函数所使用的日志器设置的日志格式默认是BASIC_FORMAT,其值为:

"%(levelname)s:%(name)s:%(message)s"

问题3:如果将日志记录输出到文件中,而不是打印到控制台?

因为在logging模块提供的日志记录函数所使用的日志器设置的处理器所指定的日志输出位置默认为:

sys.stderr。

问题4: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查看这些日志记录函数的实现代码,可以发现:当我们没有提供任何配置信息的时候,这些函数都会去调用logging.basicConfig(**kwargs)方法,且不会向该方法传递任何参数。继续查看basicConfig()方法的代码就可以找到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了。

问题5:怎么修改这些默认设置呢?

其实很简单,在我们调用上面这些日志记录函数之前,手动调用一下basicConfig()方法,把我们想设置的内容以参数的形式传递进去就可以了。

3. logging.basicConfig()函数说明

该方法用于为logging日志系统做一些基本配置,方法定义如下:

logging.basicConfig(**kwargs)

该函数可接收的关键字参数如下:

4. logging模块定义的格式字符串字段

我们来列举一下logging模块中定义好的可以用于format格式字符串中字段有哪些:

5.经过配置的日志输出

先简单配置下日志器的日志级别

输出结果:

所有等级的日志信息都被输出了,说明配置生效了。

在配置日志器日志级别的基础上,在配置下日志输出目标文件和日志格式

此时会发现控制台中已经没有输出日志内容了,但是在python代码文件的相同目录下会生成一个名为'my.log'的日志文件,该文件中的内容为:

在上面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设置下日期/时间格式

此时会在my.log日志文件中看到如下输出内容:

掌握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已经能够满足我们平时开发中需要的日志记录功能。

6. 其他说明

几个要说明的内容:

logging.basicConfig()函数是一个一次性的简单配置工具使,也就是说只有在第一次调用该函数时会起作用,后续再次调用该函数时完全不会产生任何操作的,多次调用的设置并不是累加操作。

日志器(Logger)是有层级关系的,上面调用的logging模块级别的函数所使用的日志器是RootLogger类的实例,其名称为'root',它是处于日志器层级关系最顶层的日志器,且该实例是以单例模式存在的。

如果要记录的日志中包含变量数据,可使用一个格式字符串作为这个事件的描述消息(logging.debug、logging.info等函数的第一个参数),然后将变量数据作为第二个参数*args的值进行传递,如:logging.warning('%s is %d years old.', 'Tom', 10),输出内容为WARNING:root:Tom is 10 years old.

logging.debug(), logging.info()等方法的定义中,除了msg和args参数外,还有一个**kwargs参数。它们支持3个关键字参数: exc_info, stack_info, extra,下面对这几个关键字参数作个说明。

关于exc_info, stack_info, extra关键词参数的说明:

exc_info: 其值为布尔值,如果该参数的值设置为True,则会将异常异常信息添加到日志消息中。如果没有异常信息则添加None到日志信息中。

stack_info: 其值也为布尔值,默认值为False。如果该参数的值设置为True,栈信息将会被添加到日志信息中。

extra: 这是一个字典(dict)参数,它可以用来自定义消息格式中所包含的字段,但是它的key不能与logging模块定义的字段冲突。

一个例子:

在日志消息中添加exc_info和stack_info信息,并添加两个自定义的字端 ip和user

输出结果:

四、logging模块日志流处理流程

在介绍logging模块的高级用法之前,很有必要对logging模块所包含的重要组件以及其工作流程做个全面、简要的介绍,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我们所写的代码(将会触发什么样的操作)。

1. logging日志模块四大组件

在介绍logging模块的日志流处理流程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下logging模块的四大组件:

logging模块就是通过这些组件来完成日志处理的,上面所使用的logging模块级别的函数也是通过这些组件对应的类来实现的。

这些组件之间的关系描述:

日志器(logger)需要通过处理器(handler)将日志信息输出到目标位置,如:文件、sys.stdout、网络等;

不同的处理器(handler)可以将日志输出到不同的位置;

日志器(logger)可以设置多个处理器(handler)将同一条日志记录输出到不同的位置;

每个处理器(handler)都可以设置自己的过滤器(filter)实现日志过滤,从而只保留感兴趣的日志;

每个处理器(handler)都可以设置自己的格式器(formatter)实现同一条日志以不同的格式输出到不同的地方。

简单点说就是:日志器(logger)是入口,真正干活儿的是处理器(handler),处理器(handler)还可以通过过滤器(filter)和格式器(formatter)对要输出的日志内容做过滤和格式化等处理操作。

2. logging日志模块相关类及其常用方法介绍

下面介绍下与logging四大组件相关的类:Logger, Handler, Filter, Formatter。

Logger类

Logger对象有3个任务要做:

1)向应用程序代码暴露几个方法,使应用程序可以在运行时记录日志消息;

2)基于日志严重等级(默认的过滤设施)或filter对象来决定要对哪些日志进行后续处理;

3)将日志消息传送给所有感兴趣的日志handlers。

Logger对象最常用的方法分为两类:配置方法 和 消息发送方法

最常用的配置方法如下:

关于Logger.setLevel()方法的说明:

内建等级中,级别最低的是DEBUG,级别最高的是CRITICAL。例如setLevel(logging.INFO),此时函数参数为INFO,那么该logger将只会处理INFO、WARNING、ERROR和CRITICAL级别的日志,而DEBUG级别的消息将会被忽略/丢弃。

logger对象配置完成后,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来创建日志记录:

说明:

Logger.exception()与Logger.error()的区别在于:Logger.exception()将会输出堆栈追踪信息,另外通常只是在一个exception handler中调用该方法。

Logger.log()与Logger.debug()、Logger.info()等方法相比,虽然需要多传一个level参数,显得不是那么方便,但是当需要记录自定义level的日志时还是需要该方法来完成。

那么,怎样得到一个Logger对象呢?一种方式是通过Logger类的实例化方法创建一个Logger类的实例,但是我们通常都是用第二种方式--logging.getLogger()方法。

logging.getLogger()方法有一个可选参数name,该参数表示将要返回的日志器的名称标识,如果不提供该参数,则其值为'root'。若以相同的name参数值多次调用getLogger()方法,将会返回指向同一个logger对象的引用。

关于logger的层级结构与有效等级的说明:

logger的名称是一个以'.'分割的层级结构,每个'.'后面的logger都是'.'前面的logger的children,例如,有一个名称为 foo 的logger,其它名称分别为 foo.bar, foo.bar.baz 和 foo.bam都是 foo 的后代。

logger有一个"有效等级(effective level)"的概念。如果一个logger上没有被明确设置一个level,那么该logger就是使用它parent的level;如果它的parent也没有明确设置level则继续向上查找parent的parent的有效level,依次类推,直到找到个一个明确设置了level的祖先为止。需要说明的是,root logger总是会有一个明确的level设置(默认为 WARNING)。当决定是否去处理一个已发生的事件时,logger的有效等级将会被用来决定是否将该事件传递给该logger的handlers进行处理。

child loggers在完成对日志消息的处理后,默认会将日志消息传递给与它们的祖先loggers相关的handlers。因此,我们不必为一个应用程序中所使用的所有loggers定义和配置handlers,只需要为一个顶层的logger配置handlers,然后按照需要创建child loggers就可足够了。我们也可以通过将一个logger的propagate属性设置为False来关闭这种传递机制。

Handler类

Handler对象的作用是(基于日志消息的level)将消息分发到handler指定的位置(文件、网络、邮件等)。Logger对象可以通过addHandler()方法为自己添加0个或者更多个handler对象。比如,一个应用程序可能想要实现以下几个日志需求:

1)把所有日志都发送到一个日志文件中;

2)把所有严重级别大于等于error的日志发送到stdout(标准输出);

3)把所有严重级别为critical的日志发送到一个email邮件地址。

这种场景就需要3个不同的handlers,每个handler复杂发送一个特定严重级别的日志到一个特定的位置。

一个handler中只有非常少数的方法是需要应用开发人员去关心的。对于使用内建handler对象的应用开发人员来说,似乎唯一相关的handler方法就是下面这几个配置方法:

Formater类

Formater对象用于配置日志信息的最终顺序、结构和内容。与logging.Handler基类不同的是,应用代码可以直接实例化Formatter类。另外,如果你的应用程序需要一些特殊的处理行为,也可以实现一个Formatter的子类来完成。

Formatter类的构造方法定义如下:

logging.Formatter.__init__(fmt=None, datefmt=None, style='%')

可见,该构造方法接收3个可选参数:

fmt:指定消息格式化字符串,如果不指定该参数则默认使用message的原始值

datefmt:指定日期格式字符串,如果不指定该参数则默认使用"%Y-%m-%d %H:%M:%S"

style:Python 3.2新增的参数,可取值为 '%', '{'和 '$',如果不指定该参数则默认使用'%'

Filter类

Filter可以被Handler和Logger用来做比level更细粒度的、更复杂的过滤功能。Filter是一个过滤器基类,它只允许某个logger层级下的日志事件通过过滤。该类定义如下:

class logging.Filter(name='')

filter(record)

比如,一个filter实例化时传递的name参数值为'A.B',那么该filter实例将只允许名称为类似如下规则的loggers产生的日志记录通过过滤:'A.B','A.B,C','A.B.C.D','A.B.D',而名称为'A.BB', 'B.A.B'的loggers产生的日志则会被过滤掉。如果name的值为空字符串,则允许所有的日志事件通过过滤。

filter方法用于具体控制传递的record记录是否能通过过滤,如果该方法返回值为0表示不能通过过滤,返回值为非0表示可以通过过滤。

说明: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在filter(record)方法内部改变该record,比如添加、删除或修改一些属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filter做一些统计工作,比如可以计算下被一个特殊的logger或handler所处理的record数量等。

3. logging日志流处理流程

下面这个图描述了日志流的处理流程:

我们来描述下上面这个图的日志流处理流程:

1)(在用户代码中进行)日志记录函数调用,如:logger.info(...),logger.debug(...)等;

2)判断要记录的日志级别是否满足日志器设置的级别要求(要记录的日志级别要大于或等于日志器设置的级别才算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该日志记录会被丢弃并终止后续的操作,如果满足则继续下一步操作;

3)根据日志记录函数调用时掺入的参数,创建一个日志记录(LogRecord类)对象;

4)判断日志记录器上设置的过滤器是否拒绝这条日志记录,如果日志记录器上的某个过滤器拒绝,则该日志记录会被丢弃并终止后续的操作,如果日志记录器上设置的过滤器不拒绝这条日志记录或者日志记录器上没有设置过滤器则继续下一步操作--将日志记录分别交给该日志器上添加的各个处理器;

5)判断要记录的日志级别是否满足处理器设置的级别要求(要记录的日志级别要大于或等于该处理器设置的日志级别才算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记录将会被该处理器丢弃并终止后续的操作,如果满足则继续下一步操作;

6)判断该处理器上设置的过滤器是否拒绝这条日志记录,如果该处理器上的某个过滤器拒绝,则该日志记录会被当前处理器丢弃并终止后续的操作,如果当前处理器上设置的过滤器不拒绝这条日志记录或当前处理器上没有设置过滤器测继续下一步操作;

7)如果能到这一步,说明这条日志记录经过了层层关卡允许被输出了,此时当前处理器会根据自身被设置的格式器(如果没有设置则使用默认格式)将这条日志记录进行格式化,最后将格式化后的结果输出到指定位置(文件、网络、类文件的Stream等);

8)如果日志器被设置了多个处理器的话,上面的第5-8步会执行多次;

9)这里才是完整流程的最后一步:判断该日志器输出的日志消息是否需要传递给上一级logger(之前提到过,日志器是有层级关系的)的处理器,如果propagate属性值为1则表示日志消息将会被输出到处理器指定的位置,同时还会被传递给parent日志器的handlers进行处理直到当前日志器的propagate属性为0停止,如果propagate值为0则表示不向parent日志器的handlers传递该消息,到此结束。

可见,一条日志信息要想被最终输出需要依次经过以下几次过滤:

日志器等级过滤;

日志器的过滤器过滤;

日志器的处理器等级过滤;

日志器的处理器的过滤器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 关于上面第9个步骤,如果propagate值为1,那么日志消息会直接传递交给上一级logger的handlers进行处理,此时上一级logger的日志等级并不会对该日志消息进行等级过滤。

五、使用logging四大组件记录日志

现在,我们对logging模块的重要组件及整个日志流处理流程都应该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1. 需求

现在有以下几个日志记录的需求:

1)要求将所有级别的所有日志都写入磁盘文件中

2)all.log文件中记录所有的日志信息,日志格式为:日期和时间 - 日志级别 - 日志信息

3)error.log文件中单独记录error及以上级别的日志信息,日志格式为:日期和时间 - 日志级别 - 文件名[:行号] - 日志信息

4)要求all.log在每天凌晨进行日志切割

2. 分析

1)要记录所有级别的日志,因此日志器的有效level需要设置为最低级别--DEBUG;

2)日志需要被发送到两个不同的目的地,因此需要为日志器设置两个handler;另外,两个目的地都是磁盘文件,因此这两个handler都是与FileHandler相关的;

3)all.log要求按照时间进行日志切割,因此他需要用logging.handlers.TimedRotatingFileHandler; 而error.log没有要求日志切割,因此可以使用FileHandler;

4)两个日志文件的格式不同,因此需要对这两个handler分别设置格式器;

3. 代码实现

all.log文件输出

error.log文件输出

python日志模块_Python之日志处理(logging模块)相关推荐

  1. python日志处理_Python之日志处理(logging模块)

    转发:https://www.cnblogs.com/yyds/p/6901864.html 本节内容 日志相关概念 logging模块简介 使用logging提供的模块级别的函数记录日志 loggi ...

  2. python多进程打印输出_python 多进程日志 logging

    python的logging模块提供了灵活的标准模块,使得任何Python程序都可以使用这个第三方模块来实现日志记录. 但是 python 中logging 并不支持多进程,所以会遇到不少麻烦. 以 ...

  3. python大型项目中的日志模块_Python中日志模块的使用

    前言 程序和脚本往往是无人值守运行的,一旦发生问题,就需要我们去追溯当时的情况来定位问题的原因. 这便需要我们在程序和脚本中引入日志的功能. 相比于print信息,使用logging日志有以下优点 可 ...

  4. python爬虫需要调用什么模块_python爬虫需要调用什么模块

    python 爬虫常用模块: Python标准库--urllib模块 功能:打开URL和http协议之类 注:python 3.x中urllib库和urilib2库合并成了urllib库. 其中url ...

  5. python 文件操作的模块_Python之文件操作修改模块

    1.使用OS模块进行path路径操作 操作的语法为os.path.方法名(): import os # 首先导入os模块 *abspath()方法:获取当前文件的全路径,所带参数为file: file ...

  6. python巩固函数和模块_Python学习教程6:函数,模块和类的使用

    Python函数 定义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利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片段. 函数能提高应用的模块行,使代码逻辑更加的条理清晰. 内建函数 内建函数是Python中自带的,可供用户重复 ...

  7. python解析html xml最好的模块_python中处理xml的模块哪个好?

    python中可以使用BeautifulSoup4或pyQuery模块处理xml文件.pyQuery模块比较适合于对CSS选择器等的支持,BeautifulSoup4模块使用简单. Beautiful ...

  8. python中必须使用import引入模块_Python之import方法引入模块详解

    在python用import或者from-import或者from-import-as-来导入相应的模块,作用和使用方法与C语言的include头文件类似.其实就是引入某些成熟的函数库和成熟的方法,避 ...

  9. math库是python语言的数学模块_Python入门-函数库(模块)

    内建函数和异常 定义内建函数(例如 len,int, range ...)的 _ _builtin_ _ 模块, 以及定义所有内建异常的 exceptions模块. Python 在启动时导入这两个模 ...

最新文章

  1. MDT2008部署之三LTI部署之二
  2. 10个常用方法有效优化ASP.NET的性能
  3. 无法去掉自增标识_为什么 MySQL 的自增主键不单调也不连续
  4. 一些C++的开源项目和C++库以及修炼C++的方法
  5. vivado SOC——hello word(上)建立SOC系统
  6. linux shell zsh,Linux终极shell Z Shell 用强大的zsh oh-my-zsh把Bash换掉
  7. php 相册分类,这款不需要网络就可以智能识别分类照片,让你的相册不再混乱...
  8. static 与 extern 关键字描述说明
  9. NC107617 poj3020 Antenna Placement
  10. HH SaaS电商系统的标签系统设计
  11. AOP就是面向切面编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实现AOP。 ![](https://upload-im
  12. 关于ApplicationContextAware使用深入理解
  13. 脾气好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14. tensorflow代码cpu上可以跑gpu跑报错Blas GEMM launch failed
  15.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词汇
  16. 酉矩阵、克罗内克积/和 脑图总结
  17. 运维工作的OKR愿景、战略和目标设计示例
  18. html head标签详解
  19. 仿微信.QQ聊天界面
  20. javascript网页特效(一)

热门文章

  1. 【主题演讲】探讨视频行业与技术的更多挑战与机会
  2. 研究人员的AI技术能够实时匹配活页乐谱与MIDI音频
  3. 10 分钟快速入门海量数据搜索分析引擎 Elasticearch
  4. 中国移动携手腾讯开展5G联合创新
  5. Undefined Reference to Typeinfo
  6. Openresty (nginx + lua)
  7. WebStorm Vue ElementUI
  8. float double 的存储方式
  9. utf-8编码的字符串转成unicode(ucs-4)编码的字符串
  10. 大剑无锋之SpringBoot和Spring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