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模型
  • 2.基带信号的基本波形
  • 3.常用的基带信号传输码型
  • 4.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 5.码间串扰;无码间串扰条件
    • 5.1 码间串扰定义
    • 5.2 无码间串扰条件
    • 5.3 无码间串扰系统的带宽、码元速率、频带利用率
      • 5.3.1 理想的无码间串扰系统:
      • 5.3.2 升余弦滚降系统:
      • 5.3.3 一般滚降系统
      • 5.3.4 部分响应基带系统
    • 第一类系统:
    • 第四类系统
  • 6.奈奎斯特第二第三准则
  • 7.预编码d~n~

码型:用具体的脉冲波形ΔVp代表二进制序列

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模型

基带信号:未经频谱搬移的信号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主要由波形变换、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器组成。

抽样判决器:对于M进制的系统,需要判定接收的是M个可能的不同符号中的哪一个。

2.基带信号的基本波形

实际系统中,M进制信号的处理比较复杂,因此主要介绍二进制的数字基带信号码型的。这里主要介绍几种最基本的码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及用途

码型 二进制–>脉冲 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是否有利于同步 抗干扰能力
单极性不归零码NRZ “0”与0电平对应,“1”与正电位对应 不利
双极性不归零码NRZ “0”与负电位对应,“1”与正电位对应 若“0”“1”的数据各占一半,则无 不利
单极性归零码RZ “0”与0电平对应,“1”与正电位对应,且“1”脉冲宽度比码元宽度窄 有利
双极性归零码RZ “0”与负电位对应,“1”与正电位对应,相邻脉冲之间必有零电位区域 若“0”“1”的数据各占一半,则无 有利
传号差分码 “0”代表前后码元电平不变 ,而“1”代表前后码元电平极性改变
交替极性码 “0”与0电平对应,“1”用正负交替的脉冲表示 若出现长串的“0”,则不利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传输码型选取原则为:
1)码型频谱中应含有丰富的定时信息
2)基带信号无直流分量,低频成分、高频成分尽可能少
3)功率谱主瓣宽度窄,可以节省传输频带
4)码型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
5)码型具有一定的检错能力
6)码型变换的设备简单,易实现

3.常用的基带信号传输码型

(1)AMI码:也就是交替极性码
优点:编码电路简单,便于观察误码情况
缺点:当码元序列出现长串连“0”时,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2)HDB3码:改进型交替极性码
编码规则:
1)如果出现4个以上的连“0”,则将每4个连“0”小段的第4个“0”变成与其前一个非0码(+1或-1)相同的码,称为V码(破坏码)
2)当相邻的V码间有偶数个非0码时,再将该连“0”小段的第一个“0”变成+B或-B(B码)。B码的极性±和其前一个非0码的极性相反,并让后面的非0码V码后开始极性交替变化
注意:实际做题时,V码和B码不用写出具体的值,只需要写+V/-V/+B/-B即可
例:

优点:无直流分量,便于直接传输,克服了长连“0”串的出现不利于同步的缺点,非常适合基带传输系统的特性要求。

4.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g1(t)、g2(t)代表码元符号“0”和“1”
T:码元宽度
fT:码元速率,fT=1/T
在基带信号s(t)中,g1(t)、g2(t)出现的概率为P1=P,P2=1-P
g1(t)、g2(t)的傅里叶变换为G1(f)、G2(f)

信号s(t)的功率谱密度:

第一项为连续谱,连续谱必定不为0
第二项为离散谱

如果二进制代码“0”“1”对应的符号波型极性相反(即g1(t)=-g2(t)),且“0”“1”出现的概率相等(即P=(1-P)=1/2)则

此时s(t)的功率密度谱中将不存在离散谱的成分,信号均值E=Pg1(t)+(1-P)g2(t)=0。这一点常用于判断是否含离散谱。
通常,根据连续谱可以确定信号的带宽;根据离散谱可以确定随机序列是否有直流分量和位定时分量。

5.码间串扰;无码间串扰条件

5.1 码间串扰定义

码间串扰:不同时刻发送的码元之间相互影响。比特时间越短,码间串扰影响越大。

5.2 无码间串扰条件

码间串扰的出现一般难以避免,对于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来说,主要关心的是在码元抽样判决时刻,能否消除码间串扰的影响。

码间串扰取决于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H(f)

一个无码间串扰影响的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
若对h(t)在kT时刻抽样,则

即:本码判决时刻不为0,其他抽样点上均为0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无码间串扰的频域条件:
当码元速率RS=1/T时,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的传递函数H(ω)应满足的条件为:

KC是一个实常数。
当码元速率RS=K/T时,对应的判别条件应改为

相当于将H(ω)以K2pi/T的周期进行混叠,得到的频谱如果是常数(一条直线),则H(ω)就是无码间串扰系统


5.3 无码间串扰系统的带宽、码元速率、频带利用率

5.3.1 理想的无码间串扰系统:

码元的周期T,系统需要的最小带宽为
WIL=1/2T

若已知系统的带宽为W~IL~,则可得到的无码间串扰系统的最大码元速率为
RS=1/T=2WIL

对于无码间串扰的基带系统,可获得最大的频带利用率
ηB=RS/WIL=2(Baud/Hz)

因此,有时候也将在抽样值无失真的条件下,频带利用率最大可达每赫兹2波特这一性质称为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5.3.2 升余弦滚降系统:

升余弦滚降系统是指其传递函数的频谱结构H(ω)具有以pi/T和-pi/T为中心的、奇对称过渡特性的无码间串扰的系统

典型的升余弦滚降系统的特性可表示为

由此可见,具有典型升余弦滚降系统特性的传输系统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升余弦滚降系统在-2Π/T到0和0到2Π/T频谱区域内具有最平缓的过渡特性,物理上易于实现,相应的时域脉冲波形的“拖尾”也会迅速衰减,从而可大大减少抽样同步出现偏差时码间串扰的影响,但代价是所需的频带宽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

5.3.3 一般滚降系统

α:滚降系数
α=1时,对应系统则成为升余弦滚降系统
α=0时,对应系统则成为具有最窄频带的无码间串扰系统。

码元的周期T,则系统所需的最小带宽
W=(1+α)/2T

若已知系统的带宽W,则可得到无码间串扰的最大码元速率为
RS=1/T=2W/(1+α)

频带利用率
ηB=RS/W=2/(1+α)
ηb=Rb/W=2log2M/(1+α),M为进制数/电平数

5.3.4 部分响应基带系统

部分响应系统优点:
既能消除码间串扰,又能够达到最窄频带的无码间串扰传输系统的频带利用率

对于其他类的部分响应系统,cn满足
cn=r0an+r1an-1+。。。+rN-1an-(N-1)

最常见的系统:

第一类系统: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信号处理过程:
t=nT时刻待发送的码元an,则t=nT时刻实际发送的码元cn满足
cn=an+an-1
因此在发送时,需要规定a-1

接收时,
cn=an+an-1

技巧:接收时,
若cn=2,则an=an-1=1
若cn=-2,则an=an-1=-1
只有当cn=0时,才需要观察an和an-1的值。

第四类系统

cn=an-an-2

一般滚降系统牺牲带宽,换取码间串扰减少

6.奈奎斯特第二第三准则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给出了一个在抽样点出无码间串扰的系统应满足的条件
奈奎斯特第二准则又称转换点无失真准则
奈奎斯特第三准则给出了波形面积无失真的条件

7.预编码dn

预编码是为了避免因相关编码而引起的“差错传播”现象。

一般的编码译码过程是:
输入数据bn–>预编码输出dn–>待发送的二电平序列an–>[信道]–>抽样序列cn–>判决输出b^n

抽样序列(将收到的an变成cn,从而有利于接下来的判决)涉及到部分响应基带系统的知识

通信原理 day8,day9:第五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常用基带信号传输码型;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无码间串扰;无码间串扰系统;预编码相关推荐

  1. [计网:原理与实践] 第五章:端到端协议(课后习题整理)

    第五章 端到端协议 5-1 说明在包括大量应用进程的应用层与支持主机到主机端到端通信的网络层之间设置运输层的必要性.运输层应当提供的服务包括哪些?   运输层运行在位于因特网边缘的端系统上,对上直接为 ...

  2.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

    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 文章目录 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 一.半导体存储器概述※ (一)分类 (二)结构 二.典型存储器芯片及其接口特性※ (一)典型的SRAM--6116 (二)典型的DRAM--2 ...

  3. 第五章. 可视化数据分析图表—图表的常用设置1

    第五章. 可视化数据分析图 5.2 图表的常用设置1 本节主要介绍图表的常用设置,主要包括颜色设置,线条样式,标记样式,设置画布,坐标轴,添加文本标签. 1.设置画布(matplotlib.pyplo ...

  4. 通信原理day7:第三章:抽样;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A律;增量(ΔM)调制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1.抽样定理 1.1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1.2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2.量化 2.1 均匀量化 2.1.1.抽样频率,传输速率 2.1.2.量化位数,量化电平,量化间隔 2.1.3.量 ...

  5. 基于matlab的正交振幅调制与解调,通信原理与matlab仿真 第一章 BPSK调制解调器(1)...

    BPSK数字调制是相移键控PSK的一种,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反映数字信号,载波的振幅和频率均不变化.PSK应用很广泛,抗噪声性能比ASK和FSK要好,频带利用率较高.PSK信号非常适合在卫星通信中使用 ...

  6. 编译原理个人作业--第五章——基于 编译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1 文法 G 1 G_1 G1​为 E → E + T ∣ T T → T ∗ F ∣ F F → ( E ) ∣ i E\rightarrow E+T|T\\ T\rightarrow T*F|F\ ...

  7. 现代通信原理思维导图--第一章 信号

  8. 通信原理雨课堂第六章

  9. 【笔记整理】通信原理第四章复习——数字基带传输

    4.1 引言 数字基带信号--数字信号「补充:基带信号(指未经调制的信号.特征是其频谱从零频率或很低频率开始,占据较宽的频带.)基带在传输前,必须经过一些处理或某些变换,比如码型变换.波形变换和频谱变 ...

最新文章

  1. 小型职工工作量c语言,计算机c语言职工工作量统计系统(20页)-原创力文档
  2. 基于OpenCV给图片添加边框
  3. Wiki系统分析比较
  4. iOS性能优化 启动
  5. 迪普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线
  6. Enhancement spot 增强点简介
  7. mysql insert 语句优化_分享insert into语句优化的小技巧
  8. 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类行为型模式
  9. python后端框架flask_Vue+Flask轻量级前端、后端框架,如何完美同步开发
  10. 超级SEO静态页面生成系统源码
  11. JVM—垃圾回收GC算法
  12. VS2010中使Unity3d的shader文件关键字高亮
  13. FastDFS分布式架构,详细安装步骤,测试;Nginx中配置FastDFS,并提供优化,下载方法,楼主已测
  14. 银行IT架构变迁史(金融IT基础架构)
  15. Python函数必须先定义、后调用(函数调用函数例外)
  16. 由115网盘取消大众分享功能说起
  17. 让Myeclipse10支持Mac OSX – Retina显示屏
  18. latex模板中生成PDF出错
  19. 【愚公系列】华为云GaussDB(for Redis)的体验流程|【这次高斯不是数学家】
  20. PHP读取word文档 导入word文档

热门文章

  1. LinuxI/O多路复用转接服务器——epoll模型实现
  2. 电脑安装Window10虚拟机
  3. 阿里云 mysql自动备份数据库_MySQL定时备份数据库(全库备份)
  4. JS原生系列-DOM篇(扩展)
  5. 均匀线阵列波束形成matlab仿真
  6. 给你最给力最专业的自我价值观测试……重新认识我是谁
  7. 树莓派自启动python程序,远程树莓派桌面,重装树莓派系统,串口驱动,永不休眠,树莓派旋转屏幕方向,树莓派定时重启,修改矫正树莓派时间,raspbian Linux 系统命令常用
  8. 计算机插入的图片怎么改成线条格式,电脑把CAD转化为JPG格式后图片不清晰怎么办...
  9. STM32循迹小车系列教程(三)—— 使用灰度传感器循迹
  10. 立体五子棋中的一个有趣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