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Vue3已经推出很长时间了,它周边的生态也是越来越完善了。之前我们使用Vue2的时候,Vuex可以说是必备的,它作为一个状态管理工具,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Vue3推出后,虽然相对于Vue2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是核心的东西还是没有变的,比如说状态管理、路由等等。再Vue3种,尤大神推荐我们使用pinia来实现状态管理,他也说pinia就是Vuex的新版本。

那么pinia究竟是何方神圣,本篇文章带大家一起学透它!

1.pinia是什么?

如果你学过Vue2,那么你一定使用过Vuex。我们都知道Vuex在Vue2中主要充当状态管理的角色,所谓状态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存储数据的地方,存放在Vuex中的数据在各个组件中都能访问到,它是Vue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既然Vuex那么重要,那么在Vue3中岂能丢弃!

在Vue3中,可以使用传统的Vuex来实现状态管理,也可以使用最新的pinia来实现状态管理,我们来看看官网如何解释pinia的。

官网解释:

Pinia 是 Vue 的存储库,它允许您跨组件/页面共享状态。

从上面官网的解释不难看出,pinia和Vuex的作用是一样的,它也充当的是一个存储数据的作用,存储在pinia的数据允许我们在各个组件中使用。

实际上,pinia就是Vuex的升级版,官网也说过,为了尊重原作者,所以取名pinia,而没有取名Vuex,所以大家可以直接将pinia比作为Vue3的Vuex。

2.为什么要使用pinia?

很多小伙伴内心是抗拒学习新东西的,比如我们这里所说的pinia,很多小伙伴可能就会抛出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要学习pinia?pinia有什么优点吗?既然Vue3还能使用Vuex为什么我还要学它?......

针对上面一系列的问题,我相信很多刚开始学习pinia的小伙伴都会有,包括我自己当初也有这个疑问。当然,这些问题其实都有答案,我们不可能平白无故的而去学习一样东西吧!肯定它有自己的优点的,所以我们这里先给出pinia的优点,大家心里先有个大概,当你熟练使用它之后,在会过头来看这些优点,相信你能理解。

优点:

  • Vue2和Vue3都支持,这让我们同时使用Vue2和Vue3的小伙伴都能很快上手。

  • pinia中只有state、getter、action,抛弃了Vuex中的Mutation,Vuex中mutation一直都不太受小伙伴们的待见,pinia直接抛弃它了,这无疑减少了我们工作量。

  • pinia中action支持同步和异步,Vuex不支持

  • 良好的Typescript支持,毕竟我们Vue3都推荐使用TS来编写,这个时候使用pinia就非常合适了

  • 无需再创建各个模块嵌套了,Vuex中如果数据过多,我们通常分模块来进行管理,稍显麻烦,而pinia中每个store都是独立的,互相不影响。

  • 体积非常小,只有1KB左右。

  • pinia支持插件来扩展自身功能。

  • 支持服务端渲染。

pinia的优点还有非常多,上面列出的主要是它的一些主要优点,更多细节的地方还需要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慢慢体会。

3.准备工作

想要学习pinia,最好有Vue3 的基础,明白组合式API是什么。如果你还不会Vue3,建议先去学习Vue3。

本篇文章讲解pinia时,全部基于Vue3来讲解,至于Vue2中如何使用pinia,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去pinia官网学习,毕竟Vue2中使用pinia的还是少数。

项目搭建:

我们这里搭建一个最新的Vue3 + TS + Vite项目。

执行命令:

npm create vite@latest my-vite-app --template vue-ts

运行项目: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删除app.vue中的其它无用代码,最终页面如下:

4.pinia基础使用

4.1 安装pinia

和vue-router、vuex等一样,我们想要使用pinia都需要先安装它,安装它也比较简单。

安装命令:

yarn add pinia
# 或者使用 npm
npm install pinia

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将pinia挂载到Vue应用中,也就是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根存储传递给应用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创建一个存储数据的数据桶,放到应用程序中去。

修改main.js,引入pinia提供的createPinia方法,创建根存储。

代码如下:

// main.ts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 createPinia } from "pinia";
const pinia = createPinia();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use(pinia);
app.mount("#app");

4.2 创建store

store简单来说就是数据仓库的意思,我们数据都放在store里面。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公共组件,只不过该公共组件只存放数据,这些数据我们其它所有的组件都能够访问且可以修改。

我们需要使用pinia提供的defineStore()方法来创建一个store,该store用来存放我们需要全局使用的数据。

首先在项目src目录下新建store文件夹,用来存放我们创建的各种store,然后在该目录下新建user.ts文件,主要用来存放与user相关的store。

代码如下:

/src/store/user.ts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第一个参数是应用程序中 store 的唯一 id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 其它配置项
})

创建store很简单,调用pinia中的defineStore函数即可,该函数接收两个参数:

  • name:一个字符串,必传项,该store的唯一id。

  • options:一个对象,store的配置项,比如配置store内的数据,修改数据的方法等等。

我们可以定义任意数量的store,因为我们其实一个store就是一个函数,这也是pinia的好处之一,让我们的代码扁平化了,这和Vue3的实现思想是一样的。

4.3 使用store

前面我们创建了一个store,说白了就是创建了一个方法,那么我们的目的肯定是使用它,假如我们要在App.vue里面使用它,该如何使用呢?

代码如下:

/src/App.vu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ole.log(store);
</script>

使用store很简单,直接引入我们声明的useUsersStore 方法即可,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执行该方法输出的是什么:

4.4 添加state

我们都知道store是用来存放公共数据的,那么数据具体存在在哪里呢?前面我们利用defineStore函数创建了一个store,该函数第二个参数是一个options配置项,我们需要存放的数据就放在options对象中的state属性内。

假设我们往store添加一些任务基本数据,修改user.ts代码。

代码如下: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state: () => {return {name: "小猪课堂",age: 25,sex: "男",};},
});

上段代码中我们给配置项添加了state属性,该属性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我们往state中添加了3条数据。需要注意的是,state接收的是一个箭头函数返回的值,它不能直接接收一个对象。

4.5 操作state

我们往store存储数据的目的就是为了操作它,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尝试操作state中的数据。

4.5.1 读取state数据

读取state数据很简单,前面我们尝试过在App.vue中打印store,那么我们添加数据后再来看看打印结果: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打印的结果里面多了几个属性,恰好就是我们添加的数据,修改App.vue,让这几个数据显示出来。

代码如下:

<template><img alt="Vue logo" src="./assets/logo.png" /><p>姓名:{{ name }}</p><p>年龄:{{ age }}</p><p>性别:{{ sex }}</p>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name = ref<string>(store.name);
const age = ref<number>(store.age);
const sex = ref<string>(store.sex);
</script>

输出结果:

上段代码中我们直接通过store.age等方式获取到了store存储的值,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比较繁琐,我们其实可以用解构的方式来获取值,使得代码更简洁一点。

解构代码如下: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

上段代码实现的效果与一个一个获取的效果一样,不过代码简洁了很多。

4.5.2 多个组件使用state

我们使用store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组件之间共享数据,那么接下来我们新建一个child.vue组件,在该组件内部也使用state数据。

child.vue代码如下:

<template><h1>我是child组件</h1><p>姓名:{{ name }}</p><p>年龄:{{ age }}</p><p>性别:{{ sex }}</p>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
</script>

child组件和app.vue组件几乎一样,就是很简单的使用了store中的数据。

实现效果: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多个组件同时使用store中的数据。

4.5.3 修改state数据

如果我们想要修改store中的数据,可以直接重新赋值即可,我们在App.vue里面添加一个按钮,点击按钮修改store中的某一个数据。

代码如下:

<template><img alt="Vue logo" src="./assets/logo.png" /><p>姓名:{{ name }}</p><p>年龄:{{ age }}</p><p>性别:{{ sex }}</p><button @click="changeName">更改姓名</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child from './child.vue';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
const changeName = () => {store.name = "张三";console.log(store);
};
</script>

上段代码新增了changeName 方法,改变了store中name的值,我们点击按钮,看看最终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store中的name确实被修改了,但是页面上似乎没有变化,这说明我们的使用的name不是响应式的。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说那可以用监听函数啊,监听store变化,刷新页面...

其实,pinia提供了方法给我们,让我们获得的name等属性变为响应式的,我们重新修改代码。

app.vue和child.vue代码修改如下:

import { storeToRefs } from 'pinia';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ToRefs(store);

我们两个组件中获取state数据的方式都改为上段代码的形式,利用pinia的storeToRefs函数,将sstate中的数据变为了响应式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给child.vue也加上更改state数据的方法。

child.vue代码如下:

<template><h1>我是child组件</h1><p>姓名:{{ name }}</p><p>年龄:{{ age }}</p><p>性别:{{ sex }}</p><button @click="changeName">更改姓名</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import { storeToRefs } from 'pinia';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ToRefs(store);
const changeName = () => {store.name = "小猪课堂";
};
</script>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尝试分别点击两个组件的按钮,实现效果如下:

当我们store中数据发生变化时,页面也更新了!

4.5.4 重置state

有时候我们修改了state数据,想要将它还原,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就比如用户填写了一部分表单,突然想重置为最初始的状态。

此时,我们直接调用store的$reset()方法即可,继续使用我们的例子,添加一个重置按钮。

代码如下:

<button @click="reset">重置store</button>
// 重置store
const reset = () => {store.$reset();
};

当我们点击重置按钮时,store中的数据会变为初始状态,页面也会更新。

4.5.5 批量更改state数据

前面我们修改state的数据是都是一条一条修改的,比如store.name="张三"等等,如果我们一次性需要修改很多条数据的话,有更加简便的方法,使用store的$patch方法,修改app.vue代码,添加一个批量更改数据的方法。

代码如下:

<button @click="patchStore">批量修改数据</button>
// 批量修改数据
const patchStore = () => {store.$patch({name: "张三",age: 100,sex: "女",});
};

有经验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我们采用这种批量更改的方式似乎代价有一点大,假如我们state中有些字段无需更改,但是按照上段代码的写法,我们必须要将state中的所有字段例举出了。

为了解决该问题,pinia提供的$patch方法还可以接收一个回调函数,它的用法有点像我们的数组循环回调函数了。

示例代码如下:

store.$patch((state) => {state.items.push({ name: 'shoes', quantity: 1 })state.hasChanged = true
})

上段代码中我们即批量更改了state的数据,又没有将所有的state字段列举出来。

4.5.6 直接替换整个state

pinia提供了方法让我们直接替换整个state对象,使用store的$state方法。

示例代码:

store.$state = { counter: 666, name: '张三' }

上段代码会将我们提前声明的state替换为新的对象,可能这种场景用得比较少,这里我就不展开说明了。

4.6 getters属性

getters是defineStore参数配置项里面的另一个属性,前面我们讲了state属性。getter属性值是一个对象,该对象里面是各种各样的方法。大家可以把getter想象成Vue中的计算属性,它的作用就是返回一个新的结果,既然它和Vue中的计算属性类似,那么它肯定也是会被缓存的,就和computed一样。

当然我们这里的getter就是处理state数据。

4.6.1 添加getter

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定义getter吧,修改user.ts。

代码如下: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state: () => {return {name: "小猪课堂",age: 25,sex: "男",};},getters: {getAddAge: (state) => {return state.age + 100;},},
});

上段代码中我们在配置项参数中添加了getter属性,该属性对象中定义了一个getAddAge方法,该方法会默认接收一个state参数,也就是state对象,然后该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数据。

4.6.2 使用getter

我们在store中定义了getter,那么在组件中如何使用呢?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我们修改App.vue。

代码如下:

<template><p>新年龄:{{ store.getAddAge }}</p><button @click="patchStore">批量修改数据</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 批量修改数据
const patchStore = () => {store.$patch({name: "张三",age: 100,sex: "女",});
};
</script>

上段代码中我们直接在标签上使用了store.gettAddAge方法,这样可以保证响应式,其实我们state中的name等属性也可以以此种方式直接在标签上使用,也可以保持响应式。

当我们点击批量修改数据按钮时,页面上的新年龄字段也会跟着变化。

4.6.3 getter中调用其它getter

前面我们的getAddAge方法只是简单的使用了state方法,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在这一个getter方法中调用其它getter方法,这个时候如何调用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直接在getter方法中调用this,this指向的便是store实例,所以理所当然的能够调用到其它getter。

示例代码如下: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state: () => {return {name: "小猪课堂",age: 25,sex: "男",};},getters: {getAddAge: (state) => {return state.age + 100;},getNameAndAge(): string {return this.name + this.getAddAge; // 调用其它getter},},
});

上段代码中我们又定义了一个名为getNameAndAge的getter函数,在函数内部直接使用了this来获取state数据以及调用其它getter函数。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我们这里没有使用箭头函数的形式,这是因为我们在函数内部使用了this,箭头函数的this指向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吧!所以这里我们没有采用箭头函数的形式。

那么在组件中调用的形式没什么变化,代码如下:

<p>调用其它getter:{{ store.getNameAndAge }}</p>

4.6.4 getter传参

既然getter函数做了一些计算或者处理,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需要传递参数给getter函数,但是我们前面说getter函数就相当于store的计算属性,和vue的计算属性差不多,那么我们都知道Vue中计算属性是不能直接传递参数的,所以我们这里的getter函数如果要接受参数的话,也是需要做处理的。

示例代码: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state: () => {return {name: "小猪课堂",age: 25,sex: "男",};},getters: {getAddAge: (state) => {return (num: number) => state.age + num;},getNameAndAge(): string {return this.name + this.getAddAge; // 调用其它getter},},
});

上段代码中我们getter函数getAddAge接收了一个参数num,这种写法其实有点闭包的概念在里面了,相当于我们整体返回了一个新的函数,并且将state传入了新的函数。

接下来我们在组件中使用,方式很简单,代码如下:

 <p>新年龄:{{ store.getAddAge(1100) }}</p>

4.7 actions属性

前面我们提到的state和getters属性都主要是数据层面的,并没有具体的业务逻辑代码,它们两个就和我们组件代码中的data数据和computed计算属性一样。

那么,如果我们有业务代码的话,最好就是卸载actions属性里面,该属性就和我们组件代码中的methods相似,用来放置一些处理业务逻辑的方法。

actions属性值同样是一个对象,该对象里面也是存储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同步方法和异步方法。

4.7.1 添加actions

我们可以尝试着添加一个actions方法,修改user.ts。

代码如下: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state: () => {return {name: "小猪课堂",age: 25,sex: "男",};},getters: {getAddAge: (state) => {return (num: number) => state.age + num;},getNameAndAge(): string {return this.name + this.getAddAge; // 调用其它getter},},actions: {saveName(name: string) {this.name = name;},},
});

上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非常简单的actions方法,在实际场景中,该方法可以是任何逻辑,比如发送请求、存储token等等。大家把actions方法当作一个普通的方法即可,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内部的this指向的是当前store。

4.7.2 使用actions

使用actions中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比如我们在App.vue中想要调用该方法。

代码如下:

const saveName = () => {store.saveName("我是小猪");
};

我们点击按钮,直接调用store中的actions方法即可。

5.总结示例代码

前面的章节中的代码都不完整,主要贴的是主要代码部分,我们这节将我们本篇文章用到的所有代码都贴出来,供大家练习。

main.ts代码: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 createPinia } from "pinia";
const pinia = createPinia();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use(pinia);
app.mount("#app");

user.ts代码: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第一个参数是应用程序中 store 的唯一 id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state: () => {return {name: "小猪课堂",age: 25,sex: "男",};},getters: {getAddAge: (state) => {return (num: number) => state.age + num;},getNameAndAge(): string {return this.name + this.getAddAge; // 调用其它getter},},actions: {saveName(name: string) {this.name = name;},},
});

App.vue代码:

<template><img alt="Vue logo" src="./assets/logo.png" /><p>姓名:{{ name }}</p><p>年龄:{{ age }}</p><p>性别:{{ sex }}</p><p>新年龄:{{ store.getAddAge(1100) }}</p><p>调用其它getter:{{ store.getNameAndAge }}</p><button @click="changeName">更改姓名</button><button @click="reset">重置store</button><button @click="patchStore">批量修改数据</button><button @click="saveName">调用aciton</button><!-- 子组件 --><child></child>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child from "./child.vue";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import { storeToRefs } from "pinia";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ToRefs(store);
const changeName = () => {store.name = "张三";console.log(store);
};
// 重置store
const reset = () => {store.$reset();
};
// 批量修改数据
const patchStore = () => {store.$patch({name: "张三",age: 100,sex: "女",});
};
// 调用actions方法
const saveName = () => {store.saveName("我是小猪");
};
</script>

child.vue代码:

<template><h1>我是child组件</h1><p>姓名:{{ name }}</p><p>年龄:{{ age }}</p><p>性别:{{ sex }}</p><button @click="changeName">更改姓名</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import { storeToRefs } from 'pinia';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ToRefs(store);
const changeName = () => {store.name = "小猪课堂";
};
</script>

总结

pinia的知识点很少,如果你有Vuex基础,那么学起来更是易如反掌。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的函数思想,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Vue3中的所有东西似乎都可以用一个函数来表示,pinia也是延续了这种思想。

所以,大家理解这种组合式编程的思想更重要,pinia无非就是以下3个大点:

  • state

  • getters

  • actions

当然,本篇文章只是讲解了基础使用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能满足大部分需求了,如果还有兴趣学习pinia的其它特点,比如插件、订阅等等,可以移步官网:pinia官网 ( https://pinia.web3doc.top/ )。

全方位解析 pinia相关推荐

  1. 什么是无线网桥?全方位解析无线网桥及应用场景

    什么是无线网桥?全方位解析无线网桥及应用场景 无线网桥是什么?无线网桥只能做无线监控系统吗?除了无线监控系统还能做什么?如何选择无线网桥?以上的疑问你是否都能解答?如果不能,说明你对无线网桥的认识还不 ...

  2. 360度全方位解析死链接

    相信业内人士都知道什么叫做死链接,在这里我再赘述一下, 死链接指的就是失效的链接.错误链接,它原本是正常的,但是后来就变成无效的链接,使得网页中打开这个死链接地址,服务器回应的就是打不开的页面或友好的 ...

  3. 用python全方位解析2019新冠疫情词云图

    用python全方位解析2019新冠疫情词云图 wordcloud模块 jieba分词器模块 PyCharm创建工程 生成词云的方法 wordcloud.WordCloud()的参数介绍 影响词云图像 ...

  4. 全方位解析俄语系勒索软件的生态系统

    本文讲的是全方位解析俄语系勒索软件的生态系统, 勒索软件的发家史 毫无疑问,近两年,以敲诈勒索为目的的文件加密恶意软件逐渐成为恶意软件中的主力军,勒索软件是当今网络攻击中一种最主要的攻击工具,对政府组 ...

  5. ots在线考计算机的word,全方位解析弘成OTS在线考试系统

    原标题:全方位解析弘成OTS在线考试系统 弘成·OTS在线考试系统 覆盖在线考试全过程 满足多种业务场景的智慧考试系统 10年品质,让考试更智慧! 6大优势,轻松解决考试痛点 01智能题库 支持多种试 ...

  6. Android基础——JSON数据的全方位解析

    Android基础--JSON数据的全方位解析 本篇文章包括以下内容: JSON是什么 JSONObject的解析和存储 JSONObject的解析和存储(抽象) JSONArray的解析和存储 模拟 ...

  7. 微信小程序全方位解析

    九个月之前,应用号首次被提出.近日,应用号以"小程序"的名称,正式向200人发出公测邀请."无需下载,用完即走",微信小程序提供了一种新的开放能力,使其在IT圈 ...

  8. 【笔记-vue】《imooc-vue.js高仿饿了么》、《imooc-vue 音乐app》、《imooc-vue.js源码全方位解析》

    20170709 - 20171128:<imooc-vue.js高仿饿了么> 一.第一章 课程简介 1-1课程简介 1.需求分析-脚手架工具-数据mock-架构设计-代码编写-自测-编译 ...

  9. 51CTO技术沙龙之:窥斑见豹 全方位解析虚拟化(视频、图文、PPT)

    2009年3月29日,当寒流再次肆无忌惮的袭过首都北京,人们还是在本应阳光明媚的季节里打起寒颤.然而,这样的天气丝毫没能挡住51CTO开展的线下技术沙龙活动,没能打消虚拟化方面专家们的激情,更没能湮灭 ...

最新文章

  1. win这个傻逼系统,高PPI上默认的情况下是放大的,放大了之后逻辑分辨率不跟着放大。
  2. Poj 3246 Balanced Lineup(线段树基础)
  3. 正面管教php_佛山市第三中学正面管教家长工作坊PHP分享会
  4. unittest----assert断言的使用
  5. python里的英文歌叫什么_一首英文歌名最后是onshould
  6. 【SICP练习】71 练习2.42
  7. 用 RSocket 解决响应式服务之间的通讯
  8. java voip 的sip服务器搭建_用ASTERISK搭建自己的免费VOIP服务器
  9. android源码中国地图,Android 绘制中国地图
  10. 13个Python必备的知识
  11. 15-mysql数据事务语言DTL
  12. 上架CiscoWS-C4948E设备及升级IOS
  13. Linux tar命令总结:Linux下对文件进行打包、压缩并分割成指定大小
  14. JAVA集合05_Collection.toMap()应用、三个重载方法、解决重复key问题
  15. 基于51单片机的数码录音放音系统设计
  16. mysql日常管理事件
  17. 西门子定位器的功能和分类!
  18. Cuda: Handle Conflicting Installation Methods
  19. 一声“天猫精灵”,透视中国AIoT产业带的造风样本
  20. Linux上如何使用vim编辑器写代码

热门文章

  1. linux打开cd驱动器命令,在Linux中,如何挂载cdrom
  2. 暗影精灵3+ ubuntu18.04 安装显卡驱动
  3. 3D中的方位和角位移(7)
  4. 微小说:如果你在骗我,真希望你能骗我一辈子
  5. python爬虫进阶-每日一学(滑块拼图)
  6. c++输出方块_数据科学 | OpenCV方块体识别解决方案
  7. mall 项目 k8s
  8. 计算机程序的各个段【数据段、代码段等】
  9. 双翌视觉LaserKnights视觉定位激光打标案例
  10. 储能控制器,simulink仿真模型。 采用下垂控制实现蓄电池超级电容构成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