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式编码器

增量式编码器也成为正交编码器,是通过两个信号线的脉冲输出来进行数据处理,一个输出脉冲信号就对应于一个增量位移,编码器每转动固定的位移,就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通过读取单位时间脉冲信号的数量,便可以达到测速的效果(v=s/t),通过对脉冲信号的累加,和编码器的码盘的周长(转一圈对应距离)  便可以达到计算行走距离的效果(s=n*d)

编码器信号: 

  • A 脉冲输出
  • B 脉冲输出
  • Z 零点信号 当编码器旋转到零点时,Z信号会发出一个脉冲表示现在是零位置 表示编码器转了1圈,可用来记录编码器转了多少圈,从而知道运行距离
  • VCC 电源线
  • GND 地线

编码器线数:

编码器的线数 ,是说编码器转一圈输出多少个脉冲,,,如果一个编码器是500线,说明这个编码器转一圈对应的信号线会输出500个脉冲, A B两相转一圈发出的脉冲数一样的,不过存在90°相位差

线数越高代表编码器能够反应的位置精度越高

编码器原理:

增量式编码器有两个脉冲输出,A相和B相,并且两个相位永远存在90°相位差。 如果两个信号相位差为90度,则这两个信号称为正交。由于两个信号相差90度,因此可以根据两个信号哪个先哪个后来判断方向、并且可以根据AB相脉冲信号数量测得速度,位移等,

编码器正反转:

正转的时候信号线A先输出信号,信号线B后输出  A相超前B相90度  证明是正转

反转的时候信号线B先输出信号,信号线A后输出 B相超前A相90度 证明是反转

STM32定时器编码器模式

STM32的编码器模式共有三种:

  • 仅在TL1计数(A相)
  •  仅在TL2计数(B相)
  •  在TL1和TL2都计数(A相和B相都计数)

 

仅在TL1计数(A相)

TI2(B相)为高电平时:

1时刻: TI1(A相)下降沿,  则向上计数(正转)。

2时刻:TI1(A相)上升沿,   则向下计数(反转)

TI2(B相)为低电平时:

3时刻: TI1(A相)上升沿,  则向上计数(正转)。

4时刻:TI1(A相)下降沿,   则向下计数(反转)

仅在TL2计数(B相)

TI1(A相)为高电平时:

1时刻: TI2(B相)上升沿,  则向上计数(正转)。

2时刻:TI2(B相)下降沿,   则向下计数(反转)

TI2(B相)为低电平时:

3时刻: TI2(B相)下降沿,  则向上计数(正转)。

4时刻:TI2(B相)上升沿,   则向下计数(反转)

在TL1和TL2都计数(A相和B相都计数)

一个脉冲信号周期完成4次跳变。精度提高

1时刻:TI2为低电平,TI1上升沿跳变,计数器向上计数;

2时刻:TI1为高电平,TI2上升沿跳变,计数器仍然向上计数;

3时刻:TI2为高电平,TI1下降沿跳变,计数器仍然向上计数;

4时刻:TI1为低电平,TI2下降沿跳变,计数器仍然向上计数。

毛刺:只有一个相位脉冲   过滤掉 编码器转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毛刺过滤掉

计数器向下计数原理相同   看图即可很好理解。

计数器向下计数:

A下降沿,B低电平
B下降沿,A高电平
B上升沿,A低电平
A上升沿,B高电平

上升沿与下降沿参看 《外部中断----高低电平触发,(边沿触发)上升沿触发和下降沿触发区别》

注意事项:

  • 需要增加测量的精度时,可以采用4倍频方式,即分别在A、B相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计数,分辨率可以提高4倍,
  • 如果只是测速,不要求方向,那么只需要用单片机随意选择一个信号线就行了,,然后定时器边沿触发,检测脉冲计数即可
  • 一般是定时器的通道1和2才能作为编码器输入口,对应编码器输出的两相。
  • GPIO配置为配置为上拉输入模式
  • 一个定时器做一种工作,如果你配置了编码器模式,那么剩下的通道就不能配置其他模式
  • 两相计数模式下,  读出来数需要/4          一个脉冲信号对应四次计数   

编码器配置标准外设库

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它就是编码器接口的配置函数。简单的只需要配置该函数,使能TIM,即可实现采集编码器上面的信息

void 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TIM_TypeDef* TIMx, uint16_t TIM_EncoderMode,uint16_t TIM_IC1Polarity, uint16_t TIM_IC2Polarity)

TIMx参数就是使用哪个定时器作为编码器接口的捕捉定时器。

TIM_EncoderMode参数是模式,是单相计数(仅在TL1计数或仅在TL2计数)还是两相计数(在TL1和TL2都计数)

TIM_IC1Polarity和TIM_IC2Polarity参数就是通道1、2的捕捉极性。

相关寄存器配置

● CC1S=’01’ (TIMx_CCMR1寄存器,IC1FP1映射到TI1)

● CC2S=’01’ (TIMx_CCMR2寄存器,IC2FP2映射到TI2)

● CC1P=’0’ (TIMx_CCER寄存器,IC1FP1不反相,IC1FP1=TI1)

● CC2P=’0’ (TIMx_CCER寄存器,IC2FP2不反相,IC2FP2=TI2)

● SMS=’011’ (TIMx_SMCR寄存器,所有的输入均在上升沿和下降沿有效).

● CEN=’1’ (TIMx_CR1寄存器,计数器使能)

如果计数器只在TI2的边沿计数,则置TIMx_SMCR寄存器中的SMS=001;如果只在TI1边沿计数,则置SMS=010;如果计数器同时在TI1和TI2边沿计数,则置SMS=011 

编码器模式功能:

  • stm32f407中定时器1、2、3、4、5、8提供编码器接口模式
  • 可以对输入信号TI1,TI2进行滤波处理,数字滤波器由事件器组成,每N个事件才视为一个有效边沿,可以在TIMx_CCMR1、TIMx_CCMR2中的IC1F位域设置      也就是可以设置每产生几次脉冲才视为1次有效  

各个值的计算:

转速计算方法:用捕获值(一秒内输出的脉冲数)/编码器线数(转速一圈输出脉冲数)/电机减数比(内部电机转动圈数与电机输出轴转动圈数比,即减速齿轮比    没有则不用除)

运动距离计算:输出的总脉冲数 / 编码器线数*编码器齿轮周长

所转角度计算:    输出的总脉冲数 / 编码器线数 *360     或    溢出中断次数*360+当前计数值

转动方向: 方向在定时器CR1的DIR位里   dir=(TIMX->CR1 & 0x0010)>>4;     //取方向标志位
if(dir > 0)  //向下计数     else     //向上计数

那么我们直接看代码:

定时器初始化设置

void TIM3_Int_Init()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ure;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ENABLE); //定时器设置-------------------------------------------------------------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Period = 359*4;  //重装载值   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Prescaler=0x0;  //预分频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CounterMode=TIM_CounterMode_Up; //向上计数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TIM_CKD_DIV1; //时钟分割TIM_TimeBaseInit(TIM3,&TIM_TimeBaseInitStructure);//初始化TIM3//编码器模式设置--------------------------------------------------------------                 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TIM3,TIM_EncoderMode_TI12,TIM_ICPolarity_Rising, TIM_ICPolarity_Rising);//计数模式3TIM_ICStructInit(&TIM_ICInitStructure); //将结构体中的内容缺省输入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Filter = 0;//滤波器值TIM_ICInit(TIM3, &TIM_ICInitStructure);  //将TIM_ICInitStructure中的指定参数初始化TIM3
//溢出中断设置--------------------------------------------------------------  TIM_ITConfig(TIM3,TIM_IT_Update,ENABLE); //允许TIM3溢出中断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TIM3_IRQn;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0x01;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0x01;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ENABLE;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TIM_SetCounter(TIM3,0); //TIM3->CNT=0TIM_Cmd(TIM3, ENABLE);
}

重装载值:    (编码器线数-1 ) *4                因为我们是两相计数,一个脉冲信号4次计数,所以乘4,保证转完1整圈才触发中断

中断设置:

int circle_count=0;//圈数
void TIM3_IRQHandler(void)
{if(TIM_GetITStatus(TIM3,TIM_IT_Update)==SET){       if((TIM3->CR1>>4 & 0x01)==0) //DIR==0circle_count++;else if((TIM3->CR1>>4 & 0x01)==1)//DIR==1circle_count--;}TIM_ClearITPendingBit(TIM3,TIM_IT_Update);
}

各个值的计算:

脉冲数:  TIM_GetCounter(TIM3)/4

int angle=0;  //转过总角度
int Realyangle = 0;  //当前实际角度 0~360
int Distiance=0;   //运行距离
extern int circle_count;   //转过圈数Realyangle = TIM_GetCounter(TIM3)/4/360 ;      //先除4   最后除编码器线数angle=Realyangle +circle_count*360;//当前角度Distiance = angle/360*编码器齿轮周长  + circle_count*编码器齿轮周长

【STM32】 定时器---正交解码编码器模式详解相关推荐

  1. STM32定时器---正交编码器模式详解

    编码器分类: 按工作原理:光电式.磁电式和触点电刷式 按码盘的刻孔方式: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 由于博主接触面还不是很广,一共就用过两个种类的编码器,都是属于光电的 差分编码器:一般由8根线连接 信号线分 ...

  2. STM32三种BOOT启动模式详解(全网最全)

    一.三种boot启动模式 一般来说就是指我们下好程序后,重启芯片时,SYSCLK的第4个上升沿,BOOT引脚的值将被锁存.用户可以通过设置BOOT1和BOOT0引脚的状态,来选择在复位后的启动模式. ...

  3. STM32学习笔记-大小端模式详解

    小端模式(Little Endian) 小端模式(Little Endian),也称为Intel顺序.最低有效字节,首先存储. 例如:int16数据0x1234在地址单元中的存储顺序为 例如:int3 ...

  4. STM32开发 -- 低功耗模式详解(2)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uyou.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98631012 上一篇文章 STM32开发 – 低功耗模式详解(1) 简单的总结了一下低功 ...

  5. 运动控制器PSO位置同步输出(二):PSO模式详解

    本节我们主要去讲解一下多种PSO模式原理和使用的讲解,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触发模式. 一.硬件说明 硬件选型的首要要求是支持PSO功能,再分析PSO的应用场合和轴数等选择具体的型号.本例以ZMC ...

  6. Android  Doze and App Standby模式详解

    Android  Doze and App Standby模式详解 来源:腾云阁 https://www.qcloud.com/community Optimizing for Doze and Ap ...

  7. 关于stm32的正交解码

    关于正交解码,我先解释何为正交解码,,,,其实名字挺高大上的,,,,还是先说编码器吧 看一下我用过的一种编码器 编码器的 线 数 ,是说编码器转一圈输出多少个脉冲,,,如果一个编码器是500线,,,说 ...

  8. ST MCU_GPIO的八种工作模式详解

    GPIO的八种工作模式详解 浮空输入_IN_FLOATING 带上拉输入_IPU 带下拉输入_IPD 模拟输入_AIN 开漏输出_OUT_OD 推挽输出_OUT_PP 开漏复用输出_AF_OD 推挽复 ...

  9. V90 PN伺服EPOS回零+点动JOG+MDI+程序步具体工作模式详解

    V90 PN伺服EPOS回零+点动JOG+MDI+程序步具体工作模式详解 1. 回零  增量式编码器主动回零 在配置回零参数界面,选择回参考点方式: 0:信号REF 即直接设定参考点方式(将当前位置 ...

最新文章

  1. BinaryTree-学习二叉树的Python库
  2. TerryLee技术专栏WCF后传正文 WCF后传系列(3):深入WCF寻址Part 3—消息过滤引擎...
  3. grails 转为java_创建一个grails项目,然后转成maven项目
  4. Oracle/PLSQL Repeat Until Loop
  5. swift基础之_swift调用OC/OC调用swift
  6. DropDownList如何绑定DataTable,如何绑定DataSet
  7. SharePoint:扩展DVWP - 第8部分:挂接了工作流列表表单操作
  8. Manjaro/Arch 软件配置安装
  9. python能做什么工作知乎-python能做什么知乎
  10. python怎么安装scrapy_Python-2.7安装Scrapy 1.0爬虫实例
  11.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12. iPhone中国移动收不到彩信,设置方法?
  13. cypress初识--看完就可以写一个简单web自动化脚本了!
  14. 消息中间件(消息队列)
  15. 网页设计图片向上浮动_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制作与美化)
  16. python平安夜代码加文案
  17. 32位程序在Windows上的内存问题
  18. 2022-C4-AI-基于飞桨的智慧书桌系统
  19. HanLP 部署及NLP+ML双生树思维导图
  20. R-基本统计分析--独立、相关性及其检验

热门文章

  1. 查看pcl版本 linux,成功安装 linux pcl (1.8.1版本) python-pcl
  2. 使用kafka解决zookeeper is not a recognized option when executing kafka-console-consumer.sh报错
  3. jieba自定义分词规则与多进程切词
  4. pytorch构造IterableDataset,流式读取文件夹,文件夹下所有大数据文件,逐个文件!逐行读取!(pytorch Data学习四)
  5. 解决Dataframe删除操作时警告:SettingWithCopyWarning:A value is trying to be set on a copy of a slice from a...
  6. mysql上一条语句成功_mysql : 获取上一条insert语句
  7. 贵阳学python_python学习类
  8. Vue 犯罪指南:TypeError: Right-hand side of 'instanceof' is not an object
  9. Android 实践项目开发二
  10. (二)oracle的S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