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老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视频资料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虚拟直观
D.表象直观

2.上好一节课的最根本标准是()。

A.教学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正确
C.教学方法灵活
D.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3.某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学校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
B.抑制
C.负强化
D.正强化

4.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现象体现的是()。

A.创造性
B.学会学习
C.学习动机
D.学习迁移

5.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A.感觉的对比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后效

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7.根据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是生殖期开始的标志,此时个体生理发展趋于成熟。

A.儿童期
B.青春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8.为防止考试焦虑症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学生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9.()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评价
D.德育目标

10.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德育方法是()。

A.自我锻炼法
B.自我调节法
C.自我修养法
D.自我评价法

11.孔子提出了“力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中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1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才干偏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教育决定论的观点

14.青少年的身体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5.校规、校纪属于校园文化中的()。A.物质文化

A.制度文化
B.教师文化
C.学生文化

16.()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自己工作环境中,谋求当前问题解决和改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A.调查法
B.观察法
C.行动研究法
D.个案研究法

17.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18.采取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步骤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19.教师组织学生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20.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2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2.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23.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24.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组块。

A.3
B.4~5
C.7±2
D.9~20

25.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
B.兴趣
C.求知欲
D.成就感

26.初中阶段一方面表现出孩童的稚嫩,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青年的充满理想和激情,这种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状况体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A.过渡性
B.闭锁性
C.社会性
D.动荡性

27.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表现。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28.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A.呈现厌恶刺激
B.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C.消除敏感反应
D.消除肌肉紧张

29.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30.儿童认为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依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31.()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评价法

32.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

A.仁慈专断型
B.民主型
C.强硬专断型
D.放任型

33.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A.教师
B.学生
C.共青团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34.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其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橡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

A.强化干预法
B.厌恶干预法
C.转移注意法
D.延迟满足法

35.下列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卢梭
C.荀子
D.斯宾塞

36.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天赋
B.社会分工
C.国家性质
D.教育水平

3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8.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9.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A.1982年
B.1986年
C.2000年
D.2006年

40.李老师认为我们当前的教育目的应该是教育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最终实现自我。李老师的这种观点属于()的教育目的观。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内在目的论
D.全面发展学说

4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42.()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A.美育
B.德育
C.智育
D.劳育

43.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性与竟技性
B.普及性与文化性
C.教育性与基础性
D.全体性与全面性

44.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45.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夏朝
D.殷商

46.我国最早记载和阐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思想的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47.“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8.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A.导、学、习、行
B.学、思、习、行
C.闻、行、忠、信
D.知、情、意、行

4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50.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51.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赫尔巴特和杜威

5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培根

53.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布卢姆

54.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55.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6.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处于()。

A.前运算阶段
B.直观动作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57.一个儿童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58.下列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地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59.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的是()

A.环境
B.生理
C.刺激
D.认知

60.学霸刘同学放学回家就专心致志地做作业,遇到难题努力钻研克服,这期间他同学约他出去唱k打游戏,面对这些“诱惑”他都不为所动,这体现了意志品质的()。

A.果断性和稳定性
B.自制性和坚持性
C.独特性和自觉性
D.稳定性和功能性

61.“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本性”是针对人格的()而言的。

A.整合性
B.功能性
C.独特性
D.稳定性

62.胆汁质的气质类型特点是()。

A.直率热情,暴躁易怒
B.沉着冷静,死板较呆
C.多愁善感,郁郁寡欢
D.粗枝大叶,动作敏捷

63.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
B.主动感
C.自主感
D.自我统一感

64.“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
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
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
D.气质对能力有影响

65.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整体型
D.系列型

66.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67.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

68.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作业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69.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

A.负强化原则
B.替代强化原则
C.自我强化原则
D.普雷马克原则

70.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
B.斯金纳
C.班杜拉
D.桑代克

71.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A.学习迁移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72.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发现学习

73.()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

A.掌握学习
B.合作学习
C.支架式教学
D.情境性教学

74.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A.建构主义知识观
B.主动建构性
C.建构主义教师观
D.建构主义学生观

75.根据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观点,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不包括()。

A.利己主义
B.真实或真诚
C.尊重、关注和接纳
D.同理心

76.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77.威威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A.广阔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78.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A.高原现象
B.抑制现象
C.遗忘现象
D.挫折现象

79.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的内驱力
B.附属的内驱力
C.生理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80.根据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假如考试难度较小,要想取得好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应该()。

A.极高
B.偏高
C.中等
D.偏低

81.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和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

A.比较难的任务
B.非常难的任务
C.非常容易的任务
D.难度适中的任务

82.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B.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C.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D.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83.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价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84.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85.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86.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角度,这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87.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88.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89.有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t”时,常常会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造成这种干扰现象的原因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双向抑制

90.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A.及时复习
B.使用记忆术
C.分散集中结合
D.适当过度学习

91.记忆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其中,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不包括()。

A.编码
B.遗忘
C.保持
D.提取

92.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字、单词或公式等话到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考试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

A.舌尖现象
B.高原现象
C.遗忘现象
D.挫折现象

93.小彭同学每每中午学习的效果经常大打折扣,从遗忘原因干扰理论的角度看,是因为受到()的干扰。

A.前摄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双向抑制

94.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95.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不利于()。

A.系统的知识传授
B.因材施教
C.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教学管理

96.在一些农村教学点,教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97.能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并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文纳特卡制

98.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这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A.在线课堂
B.网络课堂
C.虚拟课堂
D.翻转课堂

99.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互动学习

100.下列不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是()。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接受学习

中学-知识与能力【10】相关推荐

  1. 中学-知识与能力【6】

    1.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教材 B.教案 C.课程标准 D.学生已有经验 2.提出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是(). A.杜威 B.泰勒 C.斯腾豪斯 D.劳顿 3."学校课程中相关 ...

  2. 中学-知识与能力【4】

    1.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伯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 2.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 ...

  3. 中学-知识与能力【7】

    1.七年级(2)班的学生特别喜欢数学老师王老师,都觉得她是一个好老师,因为王老师说话很好听,不管她说什么大家都觉得是好的.这种现象属于().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首因效 ...

  4. 中学-知识与能力【3】

    1.辨析题: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2.简述我国当前教育的方针的基本内容. 3.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5.简述发散想维的基本特征. 6.辨析题: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计 ...

  5. [教师资格证-中学笔试-裸考过关]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技巧)

    裸考过了综测和专业课,都是刚刚达线,而教育知识与常识需要背,所以68分没过...很惨...就差了一个选择题. 所以再次考试的时候还是准备了下,至少得看看考什么,不然真的太惨了,68....不过其他两门 ...

  6.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重点整理

    2017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重点整理 考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考点2:教育学的产生 ...

  7. 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主观题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计划.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它 ...

  8.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文化素养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一共考查3个题目,共计30分. 1.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 ...

  9.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原则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概念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 ...

最新文章

  1. 2022-2028年中国可生物降解农用薄膜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2. 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的有什么,常用网络连接设备有哪些?
  3. 关于Linux,你该读哪些书
  4. python中函数的参数:必传参数(位置参数)、默认值参数、参数组传参、关键字传参...
  5. 【渝粤教育】电大中专新媒体营销实务 (11)作业 题库
  6. 《C和指针》——C语言字符串操作
  7. wlan bss ess ssid
  8. VS2013 community卸载后不能重装的问题
  9. Emacs之hs-minor-mode折叠代码
  10. 最强代码生成器平台,杀疯了~
  11. class在java中_class在java里是什么意思
  12. 显示器尺寸对照表_电脑显示器尺寸对照表(电脑显示器尺寸一览表)
  13. win10安装steam有损计算机,Win10专业版无法安装steam软件怎么办?
  14. 如何使广告条自动运行,仅供学习参考
  15. 路由器与交换机知识总
  16. R语言学习-创建空矩阵
  17. WebSSH在线编程 所需工具介绍
  18. 初学者必须要知道的FPGA基础知识
  19. 【Android】应用拍摄视频功能
  20. 寒武纪cnstream模型加速的python环境搭建笔记

热门文章

  1. 【推荐算法】双塔模型介绍
  2. 是的,你的AI技能正在“贬值”
  3. 爱快最新版3.6用docker安装Jellyfin最新教程
  4. 2020科大讯飞iFLYTEK A.I.开发者大赛
  5. java 查找大写字母_在Java中查找字符串的所有大写字母
  6. 分析各渠道广告,建立评分模型以及找到优质渠道的特性
  7. linux ln -s
  8. 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出区块链工具以跟踪食品供应链
  9. 休闲零食生产企业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
  10. 大牛养成指南(2):先实现一个小目标吧!10000小时理论如何轻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