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描述及目标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和继往开来的作用。该课程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单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内部工作机制,包括计算机各大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计算机整机的相关技术。

该课程以需求分析引导学生构建单机系统,根据构建好的系统进行部件选择、互连、测试等操作,最终可以实现目标系统功能。本门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加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可以通过具体的硬件实验箱进行操作,最后通过相关模拟软件构件自己的理想系统。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理解问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第1次课计算机系统概述

主要知识点:

1.1计算机系统基本概念

1.2计算机硬件框图

1.3计算机工作过程

1.4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重点:计算机的硬件框图,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难点:计算机如何区分同样以0、1代码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和数据。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

参考案例:单机系统

讲授学时:3学时

(二)第2次课系统总线

主要知识点:

2.1总线的基本概念

2.2总线结构

2.3总线控制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系统中的总线的作用及类别,掌握总线结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总线在控制过程中如何判优和通信。

重点:总线结构,总线控制。

难点:总线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总线判优方法和通信控制。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

参考案例:单机系统

讲授学时:3学时

(三)第3次课主存储器1

主要知识点:

3.1存储器的分类

3.2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3.3主存储器芯片介绍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存储器的基本类别,不同存储器的功能和层次,掌握常用的主存储器芯片特性和功能。

重点: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的层次结构,RAM、ROM,芯片刷新。

难点:不同寻址方式寻址范围的确定,RAM的刷新。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习题巩固。

参考案例:2114、4116、2716芯片

讲授学时:2学时

习题讲解:1学时

(四)第4次课主存储器2

主要知识点:

4.1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4.2主存储器的校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不同类型存储器与CPU连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主存储器在存储数据时如何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重点:CPU与存储器的连接,主存储器的校验。

难点:RAM和ROM芯片与CPU连接时有何区别,汉明码形成及纠错。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习题讲解。

参考案例:2114、4116、2716芯片

讲授学时:2学时

习题讲解:1学时

(五)第5次课高速缓冲存储器

主要知识点:

5.1问题的提出

5.2 Cache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5.3 Cache-主存地址映射

5.4替换策略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在系统中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目的,熟悉Cache的工作过程和基本结构,学会并掌握如何实现Cache-主存的地址映射,熟练掌握常用的替换策略。

重点:Cache的工作原理,Cache-主存地址映射。

难点:在系统中设置Cache的原因,如何实现Cache-主存的地址映射。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习题讲解。

讲授学时:2学时

习题讲解:1学时

(六)第6次课辅助存储器

主要知识点:

6.1辅助存储器的类别

6.2磁盘记录方式

6.3磁盘的校验方式

6.4光盘存储器

6.5熟悉实验操作环境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在系统中增加辅助存储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同辅助存储器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磁盘的几种记录方式,学会如何进行磁盘中的数据校验。熟悉硬件实验箱的基本构成和简单操作,同时让学生提前熟悉后续实验所使用的软件工具。

重点:磁盘的记录方式,磁盘的校验方法,磁盘的基本性能指标,16位机的基本结构。

难点:CRC校验码,磁盘基本性能指标的计算,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习题讲解、动手实践。

讲授学时:2学时

习题讲解:1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七)第7次课计算机的运算方法1

主要知识点:

7.1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7.2数的表示

7.3定点数的加减和逻辑运算

7.4 16位机的加减、逻辑运算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学会并掌握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和逻辑运算;并用实际的实验箱完成简单的加减运算。

重点:数的不同编码,定点数的逻辑运算,实验箱具体操作。

难点:为什么在运算的过程中要用补码运算,数要用不同的类型表示,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习题讲解、动手实践。

讲授学时:3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八)第8次课计算机的运算方法2

主要知识点:

8.1浮点数的基本表示

8.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8.3算术逻辑单元

8.4 16位机的移位运算、标志控制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浮点数的加减运算过程,数的移位运算和标志控制。

重点: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算术逻辑单元,动手实践数的移位运算和标志控制。

难点:浮点数运算中的溢出判断,算术逻辑单元的构成,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动手实践。

讲授学时:2学时

习题讲解:1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九)第9次课计算机的运算方法3

主要知识点:

9.1定点数的乘除运算

9.2第6章习题讲解

9.3软件仿真实现运算器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定点数的一位乘除法运算,通过习题讲解巩固计算机中不同类型数的基本运算;学会使用一种软件仿真工具实现简单的运算器。

重点:定点数乘除运算,软件仿真。

难点:定点数乘除运算过程中的移位操作,仿真软件的使用。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习题讲解、动手实践。

讲授学时:1学时

习题讲解:2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十)第10次课期中小考

主要知识点:

10.1计算机系统概述

10.2系统总线

10.3存储器

10.4计算机的运算方法

10.5准双向I/O口实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熟悉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安排提供依据;掌握准双向I/O的输入/输出特性。

重点:已学各章知识点,I/O特性操作实践。

难点: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随堂考核、动手实践。

考核学时:3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十一)第11次课输入输出系统

主要知识点:

11.1 I/O系统的基本组成

11.2 I/O与主机的联系方式

11.3 I/O接口

11.4地址、数据总线实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I/O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并掌握I/O与主机的联系方式,掌握I/O接口的基本组成,建立“段”的概念并学会运用,建立“奇偶”概念并领会字寻址中对字节操作的动态定义。

重点:I/O与主机的联系方式,地址、数据总线实验。

难点:处理I/O终端的各类软、硬件技术的运用,DMA与主存交换数据的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动手实践。

讲授学时:3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十二)第12次课I/O控制方式

主要知识点:

12.1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

12.2习题讲解

12.3存储器读写实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的特点及区别,掌握CPU响应中断请求和DMA请求的时间;掌握存储部件在计算机中的运用。

重点:I/O控制方式,存储器运用实验。

难点:周期挪用的含义,CPU响应中断请求和DMA请求的时间,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

讲授学时:3学时

习题讲解:1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十三)第13次课指令系统1

主要知识点:

13.1指令格式

13.2数据存储方法

13.3寻址方式

13.4指令总线运用实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指令的基本格式以及各字段的作用,理解不同的地址格式对访存次数、寻址范围的影响,理解并掌握不同的寻址方式对操作数的寻址范围、所需的硬件支持、信息加工流程以及编程的影响。建立“指令暂存”概念,领会“操作码段”和“操作数段”的用途。

重点: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总线运用实验。

难点:设计指令格式的方法,扩展操作码技术的运用,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

讲授学时:3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十四)第14次课指令系统2

主要知识点:

14.1RISC技术

14.2指令格式举例

14.3讲解第7章习题

14.4综合实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RISC技术,掌握设计指令格式应考虑的各种因素。通过简单模型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学会模型机的设计过程和基本方法。

重点:RISC技术,设计指令要考虑的因素,模型机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习题讲解。

讲授学时:1学时

习题讲解:2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十五)第15次课CPU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知识点:

15.1CPU结构

15.2指令周期

15.3综合实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器完成一条指令的全过程,以及如何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开发系统的并行性所采取的基本技术。

重点:CPU的功能和硬件组成,CPU工作周期和指令周期的概念,一个完整的指令周期中的信息流程,指令流水技术,中断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施方案。

难点:各种中断技术,动手实践。

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实例演示。

讲授学时:3学时

实验学时:2学时

(十六)第16次课期末复习、答疑

教学内容:随堂复习各章知识点,针对学生疑问答疑,实验课上对学生的综合实验情况进行检查。

讲授学时:1学时

答疑学时:2学时

综合实验:2学时

布置时间:根据教学进度,可在讲解第10次课时布置综合实验,指导学生课下实践,在第16次课验收综合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ID是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ID是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作业_A 用户名:niekai最终成绩:80.0 HYPERLINK "//scores/?ag_id=200580&assessmentid=23539e75-9 ...

  2.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EMAR是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3章2

    1.1,2,第3节 CPU模型机的组成及其数据通路,3.3.1 基本组成,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图,3,3.3.1 基本组成,1寄存器,(1)可编程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有4个:R0.R1.R2.R3:堆栈指 ...

  3.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12H是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习报告.doc

    文档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报告.doc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报告2010-201 ...

  4.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lad什么意思,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大神们能不能帮忙做几道题啊...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中断处理过程中,由硬件完成的操作是 . A.关中断 B.开中断 C.保存CPU现场 D.恢复CPU现场 2.由四片74181ALU构成的十六位运算器, ...

  5.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wr是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例题.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例题.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例题1计算机组成原理例题安康学院成典勤第三章系统总线例1.假设总线的时钟频率为33MHZ,且一个总线时针周期为一个总线传输周期.若在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可并行 ...

  6.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EMAR是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试题

    时间?刷新用的行地址为几位?(4分) ② 若为该机配备4K×8位的Cache,每块8字节,采用2路组相联映象,试写出对主存地址各个字段的划分(标出各个字段的位数):若主存地址为03280H,则该地址可 ...

  7.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J1J3是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 名 机器号:学 号E-mail分步成绩实验表现实验报告总成绩 实验一 寄存器及数据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寄存器器件的工作原理,了解COP ...

  8.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J1J3是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实验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机器号_______________ ...

  9.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dma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DMA方式”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智爱娟 刘雅琴 侯凤云 摘要: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點,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本文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从学什么,为什么学, ...

  10.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fa代表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名词解释

    主机: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合起来构成计算机的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运算器:计算机中完成运算功能的部件,则ALU和寄存器构成. 指令:构成计算机 ...

最新文章

  1. 数据库事务的四个隔离级别浅析
  2. Pythonseleniumtesseract自动化测试随机码、验证码(Captcha)的OCR识别解决方案参考...
  3. 支付宝的商业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创造数字时代普惠金融“奇迹”
  4. springcloud云服务架构-HongHu commonservice-eureka项目构建过程
  5. sql过滤代码段_如何创建和管理T-SQL代码段
  6. html内容超出不自动滚动,16.css: overflow使用 例: 固定div大小,不让内容超出div
  7. Glusterfs的安装及简单使用
  8. python 逻辑回归_不会Python没问题!用Excel实现简单的逻辑回归!
  9. 探究:数字孪生是如何赋能智慧能源信息化领域系统发展的?
  10. 软考高级 真题 2011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综合知识
  11. 如何高效率安排你的时间?Mac精品日程管理软件推荐
  12. 专题开发十三:JEECG微云高速开发平台-附录
  13. FlashFXP,小编带你认识什么是FlashFXP软件
  14. javafx label设置字体大小_JavaFX-实现文本
  15. android 九宫格封装,Android 实现九宫格、点击图片放大全屏浏览等
  16. 使用java实现鱼刺图
  17. 最近感冒恢复中,读了《平凡的世界》,写点感受。
  18. Ava 自动化测试----对函数的简单测试和对Http接口的测试
  19. 产品开发必看!一篇讲透,京东商城双轮驱动的核心业务模式!
  20. 未来应用陈鸿:被微信封掉公众号后怎么办?——给微信创业者的10点真诚建议

热门文章

  1.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鼠标设计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学
  3. 安装英文版xp时选择安装亚洲中文语言包
  4. android播放器录制视频,Android播放器的录制实践
  5. 基于XML的ASP留言板
  6. android通讯录加密,Android获取通讯录并上传(包含通讯录加密)
  7. linux安装R3.5.0
  8. vfp中写入文本文件_VFP文件操作函数用法.doc
  9.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下载与安装
  10. c++ pdflib 生成中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