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的由来

在很久以前,人们写小数的时候,就将小数部分降一格写,略小于整数部分。例如写63.35,就写成6335。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用一条竖线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例如257.36表示成257|36。

17世纪,英国数学家耐普尔采用一个逗号“,”来作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点,例如 17.2记作是17,2。这样写容易和文字叙述中的逗号相混淆,但是当时还没有发现更好的方法。

在17世纪后期,印度数学家研究分数时,首先使用小圆点“·”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直到这个时候,小数点才算是真正诞生了。

等于号的由来

为了表示等量关系,用“=”表示“相等”,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符号了。

  说来话长,在15、16世纪的数学书中,还用单词代表两个量的相等关系。例如在当时一些公式里,常常写着aequaliter这个单词,其含义是“相等”的意思。

  1557年,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在其论文《智慧的磨刀石》中说:“为了避免枯燥地重复aequalite (等于)这个单词,我认真地比较了许多的图形和记号,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等长的线段,意义更相同了。” 于是,列科尔德有创见性地用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表示“相等”,“=”叫做等号。

  用“=”替换了单词表示相等是数学上的一个进步。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列科尔德发明的等号,并没有马上为大家所采用。

  历史上也有人用其它符号表示过相等。例如数学家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几何学》一书中,曾用“∞”表示过“相等”。直到17世纪,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各种场合下大力倡导使用“=”,由于他在数学界颇负盛名,等号渐渐被世人所公认。

加号和减号的由来

“+” 和“-”并不是随着加减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如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年前),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和印度一样,都没有加法和减法符号。

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s”(相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P表示加,用”Minus” (相减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M表示减。

“+”、“-”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现在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把它用作数学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乘号的由来

乘法是最早产生的运算之一,且出现于人类最早的文字记载当中。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后日渐流行,沿用至今。

奥特雷德

莱布尼茨于1698年7月29日给J.伯努利的一封信内提出以圆点“•”表示乘,以防“×”号与字母X相混淆。后来以“•”表示乘法的用法亦相当流行,现在欧洲大陆派(德、法、俄等国)规定以“•”作乘号。其他国家则以“×” 作乘号,“•”为小数点。而我国则规定以“×”或“•”作乘号都可,一般于字母或括号前的乘号可略去。

除号的由来

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於其出版的《整数算术》中以一个或一对括号作除号如以 “ 8)24” 或 “8)24(” 表示24÷8;奥特雷德则以 “a)b(c” 来表示 b÷a=c;J.马洪(1701年)则以“D)A+B-C”表示(A+B-C)÷D。至1545年, 施蒂费尔又改以大写德文字母D表示除。 其後,斯蒂文亦採用了这符号,他以表示,而戈里马德(1751年)则以反写字母表示除,如124=3及a2b2a2。另外,昆尼亚於1790年出版的《数学原理》中,以平放的 小写字母表示除。

现在除号“÷”称为雷恩记号,是瑞士人J.H.雷恩于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引用为除号。此外,莱布尼兹于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内首以冒号“ :”表示除,另外也有人用“-”(除线)表示除。以上三种表示除的符号一直沿用至今。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由来

1629年,吉拉尔分别用 ff 和 § 表示大于和小于,1631年,在哈里奥特去世10年之后出版的他的《实用分析术》中,首次引入>和<表示大于和小于.同一年,奥特雷德用和表示大于和小于,1647年又用和表示不大于和不小于.1634年,埃利贡用3/2和2/3表示大于和小于,直到18世纪,>和<符号才为人们普遍接受,1734年,布盖(Bouguer,p·,法国)发明了≥和≤.

庞加莱与波莱尔于1901年引入符号<<(远小于)和>>(远大于),很快为数学界所接受,沿用至今。

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的由来

在没有发明运算符号以前,人们运算都要用很复杂的文字进行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需要有密切联系的各种计算也逐渐复杂起来。这些计算常由两个或几个小题合成,而且在计算时常常需要先算出某一个小题后再算第二个小题,于是便产生了区别先后计算的符号

大约400多年以前,在大数学家魏治德的数学运算中,首次出现了()、[  ]和{  }。 “( )”叫小括号,又叫圆括号,是17世纪荷兰数学家吉拉特开始使用的。“[  ]”叫中括号,又叫方括号;“{  }” 叫大括号,又叫花括号,这两种括号是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的。

如果这三种符号在一个算式里出现,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现在你们知道了吗?

圆周率π的由来

你认识“π”这个符号吗?它表示圆周率。数学中它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的比值,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1600年,英国威廉奥托兰特首先使用π表示圆周率,因为π是希腊 “圆周”的第一个字母,而δ是“直径”的第一个字母,当δ=1时,圆周率为π。1737年数学家欧拉在其著作中使用π,后来被数学家广泛接受,一直没用至今。

大约1500年前,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大约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

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了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德国数学家柯伦于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到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年10月16日,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公司职员近藤茂利用家中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刷新了2010年8月由他自己创下的5万亿位吉尼斯世界纪录。

百分号的由来

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尚不需要很精密的数值,一般有一位小数就够用了。16世纪的欧洲,工商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计算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

在计算实践中发现,自然数有一个基本的单位是1,而分数和小数都没有统一的单位。例如  的单位是  ,0.05的单位是0.01。因为它们的单位很不统一,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于是,在分数的基础上,数学家把目光投向分母是100的分数身上,称它为百分数。“百分数”用符号“%”表示,这样百分号就产生了。例如 0.75 记作“75%”。

角号的由来

在数学中,要研究各种各样的数和形。它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是人们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人类的祖先从开始制造工具起,就脱离了动物界,对千奇百怪的“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例如,当古人们观察到人的大小腿间,或者上下臂之间,形成了一个角度,这种形象在头脑李反复了无数次,就可能会产生出角的蒙昧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终于从各种角的形象中,抽象出它的本质概念:由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用符号“∠”表示,读作“角”。角是几何里最简单的图形之一。用“∠”和几个字母联合起来,就能形象的表示一个角。

根号的由来

早在1480年,德国人便开始用一个点来表示方根,如•3表示3的平方根,••3表示3的4次方根,到了16世纪初,平方根用小点带上一条小尾巴来表示,就像一个小蝌蚪,因而很难标准。1525年,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的代数书中用√8表示8的平方根,显然用“小钩子”要比“小蝌蚪”好多了,不过后来又发现了新问题。传说,两个工程人员为式中引起了矛盾,差一点要上法庭打官司。究其原因,是因为小钩子“√”的意义不明确,不知道它能管后面几个字母及数字。

后来,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创设了现代的平方根号,并把立方根写成,在原书第一版中写道:“如果我想求的平方根,就写作;如果想求的立方根,则可写作 

笛卡尔的根号与鲁道夫的根号最大区别在于:笛卡尔考虑到,当被开方数有几项时,鲁道夫的根号会引起混淆,因此,他在上方用直线把这几项括起来,前面再放上记号“”,也就是现在使用的根号了。  现代的立方根号出现的很晚,一直到18世纪才在一些书中看到,在1732年以后才渐渐通行。之后,一般的n次方根符号也就相继出现了。

数学趣话,你知道常见的数学符号都是谁发明的吗?相关推荐

  1. 这些数学趣图,数学老师看了后会怎么想?

    全世界有3.14 % 的人已经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这个扣分不? 我的人生98%的时间都是无比正确的 数学与我不能言语的关系 最深情的告白 限速是...... 当我完成数学作业后.... 维生素C的来历 ...

  2. 数学趣题——魔幻方阵

    数学趣题--魔幻方阵 转载链接:http://www.cnblogs.com/steven_oyj/archive/2010/05/26/1744130.html 问题: 在n*n的矩阵中填写1~n* ...

  3. SQLServer常见的数学函数梳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SQLServer常见的数学函数相关的知识笔记. 1.绝对值函数ABS(x)和返回圆周率的函数PI() ABS(x)返回x的绝对值,PI()返回圆周率的值 用法:select ABS ...

  4.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校友会,忆青春成长路 话数计奋斗情——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校友会...

    忆青春成长路 话数计奋斗情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校友会 2019年12月18日下午,"忆青春成长路,话数计奋斗情"主题校友会在学校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

  5. 学数学建模算法对计算机的好处,数学建模中常见十种算法 (期末论文).doc

    数学建模中常见十种算法 (期末论文) 数 学 系 毕 业 论 文 论文 (设计)题目: 数学建模中常见的十种算法 姓 名 黄小芬______ 学 号 100501313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 级 ...

  6. 常见的数学建模比赛汇总(参考资料)

    常见的数学建模比赛汇总(参考资料) 1.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 简介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 ...

  7. 几款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为改进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而且对数学的学习.数学的理解以及数学的应用,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等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如果缺少 ...

  8. 数学趣题——谁在说谎

    数学趣题--谁在说谎 转载链接:http://www.cnblogs.com/steven_oyj/archive/2010/05/26/1744227.html 问题:A说:B说谎.B说:C说谎.C ...

  9. 【数学建模】常见的数学建模比赛汇总(参考资料)

    1.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 1.1 简介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内容 ...

  10. 连岳读书|这是不让人害怕的数学,课堂上学不到的数学!

    本文首发:一句日历已获得授权,转载需联系原文. "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相信许多人都用这句话调侃过自己和数学的关系. 各种公式.定理.几何图形,一看就会,一做就废,久而 ...

最新文章

  1. 利用HTML5 Canvas和Javascript实现的蚁群算法求解TSP问题演示
  2. ubuntu 安装mysql ,postgresql (转)
  3. node(ActiveMq)
  4. pandas matplotlib 直播数据分析
  5. interrupt 1 using 1
  6. 修正memcache.php中的错误示例
  7. PHP SHA1withRSA加密生成签名及验签
  8. 机器学习(一)线性回归
  9. 社会化分享插件集成分享
  10. delphi 调用dll 整形返回值_VS2015 编写C++ DLL库及C++、 C#、python 调用
  11. 飞鸽传书 v2.51 Build 320 多国语言版
  12. iOS学习之NSBundle介绍和使用
  13. 接口与interface关键字
  14. 好用的论文翻译工具集锦
  15. Realtek网卡如何识别具体型号是8111B/8111C/8111D还是8111E
  16. SPSS实现两变量相关分析
  17. 结构体初始化为0的技巧!!
  18. 海信电视全记录:法国再度闯入世界杯决赛,剑指蝉联冠军
  19. error LNK2005: _DllMain@12 已经在 MSVCRTD.lib(dllmain.obj) 中定义
  20. Linux运维之道-基础命令

热门文章

  1. The (Near) Future of Database | TiDB DevCon 2019
  2. html代码编辑器jason,JSON 编辑器实现代码
  3. Android面试准备20190422
  4. android7.0电话录音,芒果录音手机版-芒果通话录音app(电话通话录音软件)下载7.3.2官方安卓版-西西软件下载...
  5. html mht word,mht格式怎么转换成word
  6. ISO9000认证与互联网转型
  7. Python坦克大战(一):素材准备
  8. 中英文停用词(stop word)列表
  9. 算法笔记 (胡凡 / 曾磊 著)
  10. 我的NVIDIA开发者之旅——Caffe教程(3)使用sklearn和caffe进行简单逻辑回归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