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总复习——选择篇

1、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 )。
A、Internet
B、Intranet
C、局域网
D、ARPANET

2、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数据交换技术是( )。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人工交换。

3、下列选项中的术语名词,不属于网络性能指标的是( )。
A、数据率
B、主频
C、发送时延
D、传播时延

4、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不正确的叙述是( )。
A、把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就是计算机网络
B、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C、Internet也称国际互联网、因特网
D、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5、有一个待发送的数据块,大小为100MB(1M=106),网卡的数据发送率为100Mbps,则网卡发送完该数据块需要()秒。
A、1
B、2
C、4
D、8

6、两主机间的链路长度为60m,链路带宽为10Mb/s,信号的传播速率为2.0×108m/s,其中一台主机给另一台主机发送1b信息,当主机接收完该信息时耗费的时间是( )。
A、10-7s
B、2×10-7s
C、3×10-7s
D、4×10-7s

发送时延10-7s
传播时延3×10-7s
总时延4×10-7s

7、以下不属于分组交换特点的是()。
A、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B、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C、在通信开始之前,可以不必事先建立连接
D、通信开销大

8、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如何实现,只需调用层间的接口即可。
B、灵活性好。改变其中任一层,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则其他层不会受到影响。
C、难以实现和维护。
D、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每一层的功能有了精确的说明。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10、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
A、时序
B、介质
C、语法
D、语义

11、如果定义某协议报文第一个字节取值为4时表示第4版本,则该定义属于协议规范的()范畴。
A、语法
B、时序
C、编码
D、语义

12、在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
B、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C、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D、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13、在OSI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接口
C、服务
D、会话

14、在OSI中,相邻层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
A、协议
B、应用
C、接口
D、会话

15、在OSI参考模型中,解决不同网络计算机(主机)之间通信问题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网络层
C、运输层
D、应用层

16、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运输层
D、会话层

17、TCP/IP体系结构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体系结构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18、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时间发生顺序的是()。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过程特性

19、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通信介质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方面的内容属于()。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过程特性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层接口规范定义范畴的是()。 
A、接口形状
B、引脚功能
C、物理地址(MAC地址)
D、信号电平

21、关于数字信号,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数字信号是电压脉冲序列 
B、数字信号不能在有线介质上传输 
C、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地通过卫星传输 
D、数字信号是表示数字的信号

22、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上述三种均不是

23、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编码是()。
A、归零码
B、不归零码
C、曼彻斯特编码
D、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24、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做()。      
A、AM         
B、FM             
C、PM  
D、ATM

25、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的传输媒体是()。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微波

26、用双绞线连接计算机,最常用的连接器为()。 
A、RJ-45
B、AUI
C、BNC-T
D、NNI

27、使用两种编码方案对比特流01100111进行编码的结果如下图所示,编码1和编码2分别是()。

A、归零编码和曼彻斯特编码 
B、归零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C、不归零编码和曼彻斯特编码  
D、不归零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28、以下传输介质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保密性最强的是(C)。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电波

29、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种多路复用方式被称为()。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空分复用
D、频分与时分混合复用

30、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多路复用方式被称为()。
A、同步时分复用
B、波分复用
C、异步时分复用
D、频分复用

31、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是( )。
A、同步时分复用
B、统计时分复用
C、频分复用
D、波分复用

32、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s,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
A.600波特
B.1200波特
C.4800波特
D.9600波特

33、某信道的信号传输速率为2kBaud,若想令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8kbit/s,则一个信号码元所能取的有效离散值个数应为( )。
A. 2
B. 4
C. 8
D. 16

3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
A.信噪比
B.频率带宽
C.调制速率
D.信号传播速度

35、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低通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 12kbps
B. 24kbps
C. 48kbps
D. 96kbps

36、若连接R2和R3链路的频率带宽为8kHz,信噪比为1000,该链路实际数据传输速率约为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50%,则该链路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约是( )。
A. 8kbps
B. 20kbps
C. 40kbps
D. 80kbps

37、站点A、B、C通过CDMA共享链路,A、B、C的码片序列分别是(+1,+1,+1,+1)、(+1,-1,+1,-1)和(+1,+1,-1,-1)。若C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2,0,2,0,0,-2,0,-2,0,2,0,2),则C收到A发送的数据是()。
A.000
B.101
C.110
D.111

38、在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中,()的协议数据单元是帧。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39、以下不是数据链路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介质访问控制
B、安全性
C、差错控制
D、流量控制

40、在数据链路层上处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收发帧同步问题的是()。
A、差错控制
B、流量控制
C、封装成帧
D、介质访问控制

41、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为了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采用()。
A . 0比特插入法
B . 转义字符填充法
C . 增加冗余位
D . 以上都不是

42、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与位串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 
A.x6+x4+x3+1         
B.x5+x3+x2+1   
C.x5+x3+x2+x         
D.x6+x5+x4+1

43、发送方准备发送的信息位是1101011011,采用CRC校验算法,生成多项式为G(x)=X4+x+1,那么发出的校验位应该为()。
A、0110
B、1010
C、1001
D、1110

44、下列关于循环冗余校验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 带r个校验位的多项式编码可以检测到所有长度小于或等于r的突发性错误
B. 收发双方无需商定就直接使用多项式编码
C. CRC 可以使用硬件来完成
D. 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

45、在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当帧出现丢失时,发送方会永远等待下去,解决这种死锁现象的方法是()。
A、差错校验
B、帧序号
C、确认机制
D、超时机制

46、在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的作用是()
A、差错控制
B、流量控制
C、超时控制
D、路由控制

47、在差错控制方式中,只会重新传输出错的数据帧的协议是()。 
A. 回退N帧协议 
B. 停止等待协议  
C. 选择重传协议 
D. 以上都是

48、数据链路层采用回退N帧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4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A、2
B、3
C、4
D、5

49、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A、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B、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C、网络层与运输层的功能
D、运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

50、以太网的MAC地址是由()个字节组成的。 
A.3
B.4
C.5
D.6

51、Ethernet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为() 
A. CSMA/CD 
B. 令牌环 
C. 令牌总线
D. 无竞争协议

52、局域网中访问冲突的根源是()
A.独占介质
B.共享介质
C.规则的拓扑结构
D.引入MAC层

53、以太网中,两个站发送数据冲突,不考虑其他站,它们再次冲突的概率是()
A.0.25
B.0.5
C.0.75
D.1

54、以太网中,两个站发送数据冲突,不考虑其他站,最多两次重传就成功的概率是()
A.0.125
B.0.25
C.0.75
D.0.875

55、在下列网络拓扑结构中,中心结点的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的是( )。
A、星型拓扑结构
B、环型拓扑结构
C、树型拓扑结构
D、网状拓扑结构

56、在下元旦网络拓扑结构中,可靠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好的结构是()。
A、星型拓扑结构
B、环形拓扑结构
C、树型拓扑结构
D、总线型拓扑结构

57、以下关于以太网地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以太网地址就是通常所说的MAC地址
B.MAC地址又称为局域网硬件地址
C.MAC地址是通过域名解析查到的
D.以太网地址通常存储在网卡中

58、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中继器
B. 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
C.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形成一个冲突域
D. 交换机在某端口收发数据时其他端口需等待

59、以太网交换机是按照数据帧的()进行转发的。
A、IP地址
B、MAC地址
C、协议类型
D、端口号

60、以太网交换机中的MAC地址映射表是( )。
A. 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B. 是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
C. 是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D. 是由网络用户用特殊的命令建立的。

61、下列网络连接设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是()
A、集线器
B、网桥
C、局域网交换机
D、网卡

62、VLAN划分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安全性
B、增强网络性能
C、方便网络管理
D、分割广播域

63、VLAN目前主要应用的分类方式为 ()
A、基于IP地址的VLAN
B、基于端口的VLAN
C、基于MAC地址的VLAN
D、基于物理范围的VLAN

64、下面关于VLAN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VLAN把交换机划分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子网
B.一个VLAN可以跨越交换机
C.VLAN中的成员可相互通信,若不配置路由,VLAN间的成员不能通信
D.由于包含了多个交换机,所以VLAN扩大了冲突域

65、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网络的主要优点是()。
A、灵活性和移动性好
B、传输速度快
C、安全性高
D、抗干扰性强

66、要想组建一个有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必须的。
A、交换机 
B、路由器
C、AP(Access Point) 
D、笔记本

67、一名学生在实验室使用无线连接到他的实验合作者的笔记本电脑,他使用的是()无线模式。
A、ad-hoc模式
B、基础结构模式
C、移动模式 
D、漫游模式

68、一位老师把他的台式计算机连接到一个WLAN BSS时,他使用的是()无线网络。
A、ad-hoc 
B、基础结构模式
C、移动模式
D、漫游模式

69、无线通信中的天线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70、目前无线局域网主要以()作为传输媒介。
A、短波
B、激光  
C、微波 
D、红外线

71、用于WLAN的IEEE标准是()
A、802.3
B、802.11 
C、802.15 
D、802.7

72、IEEE 802.11标准采用()机制,可在所有站支持竞争型异步业务,从而使信号冲突概率减少到最小。
A、CSMA/CD  
B、CSMA/CA
C、AP 
D、交换

73、无线信道争用不检测冲突的原因是( )。
A. 隐藏节点的问题,检测不到冲突 
B. 暴露节点的问题,检测到信道忙,但可能没有冲突
C. 在无线网络设备检测冲突花费过大
D. 没有冲突

74、下面有关虚电路和数据报的特性,正确的是( )
A、虚电路和数据报分别为面向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B、数据报在网络中沿同一条路径传输,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  
C、虚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分组中只需要携带连接标识 
D、虚电路中的分组到达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

75、下面的地址中,属于本地回路地址的是( )      
A、10.10.10.1
B、255.255.255.0
C、127.0.0.1                
D、192.0.0.1

76、我们将IP地址分为A、B、C三类,其中B类的IP地址第一字节取值范围是(   )  
A、127—191    
B、128—191   
C、129—191    
D、126—191

77、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路由是在(   )实现的。
A、运输层    
B、物理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78、在IP地址方案中,210.42.194.22表示一个(   )地址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79、如果IP地址为202.130.191.33,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那么网络地址是( )  
A、202.130.0.0   
B、202.0.0.0   
C、202.130.191.33   
D、202.130.191.0

80、一个IP地址在结构上包含网络地址与______。
A、广播地址
B、多址地址
C、主机地址
D、子网掩码

81、如果用户网络需要划分6个子网,第个子网最多20台主机,则适用的子网掩码是(   )
A.255.255.255.192  
B.255.255.255.240
C.255.255.255.224
D.255.255.255.248

82、把IP网络划分成子网,这样做的好处是( )
A、增加冲突域的大小
B、增加主机的数量
C、减小广播域的大小
D、减少了大中型网络中IP地址资源的浪费

83、主机地址172.16.2.160属于的子网是( )
A、172.16.2.64/26
B、172.16.2.96/26
C、172.16.2.128/26
D、172.16.2.192/26

84、路由器转发分组是根据报文分组的()。 
A、端口号 
B、MAC地址 
C、IP地址 
D、域名

85、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A、需要包含到达所有主机的完整路径信息  
B、需要包含到达所有主机的下一步路径信息  
C、需要包含到达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信息  
D、需要包含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步路径信息

86、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W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报头中的(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87、能隔离广播域的设备有 ()
A、中继器
B、集线器
C、交换机
D、路由器

88、关于AR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请求采用单播方式,应答采用广播方式 
B、请求采用广播方式,应答采用单播方式 
C、请求和应答都采用广播方式 
D、请求和应答都采用单播方式

89、下列情况中,需要启动ARP请求的是()。  
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C、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D、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90、CIDR技术的作用是()
A、把小的网络汇聚成大的超网
B、把大的网络划分成小的子网
C、解决地址资源不中的问题
D、多个主机共享同一个公网地址上网

91、牛津大学申请了从194.24.16.0开始的4096个IP地址,聚合为一个子网,其子网掩码是()
A、255.255.0.0
B、255.255.240.0
C、255.255.248.0
D、255.255.252.0

92、以下不属于路由协议的是( )。
A、RIP  
B、OSPF 
C、BGP 
D、PPP

93、与静态路由协议相比,动态路由的优点有( )。
A、网络带宽占用少 
B、优先级高
C、路由器能自动发现网络拓扑变化
D、路由器能自动计算新的路由

94、RIP协议路由的更新报文发送典周期是( )秒 
A、5 
B、30 
C、60
D、180

95、在RIP协议中,计算路由计量值的参数是( )。  
A、MTU 
B、时延 
C、带宽 
D、路由跳数

96、在RIP中,路由计量值等于( )为不可达。  
A、8 
B、10
C、15
D、16

97、某自治系统采用RIP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R2的距离矢量中包含信息<net1,16>,则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7
B、R2可以到达net1,跳数为16
C、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1,跳数为17
D、R1不能经过R2到达net1

98、RIP协议中,解决路由环路问题的方法有( ) 
A、水平分割
B、定义路由度量的最大值  
C、路由器重启  
D、触发更新
答案:A、B、D

99、OSPF协议采用( )算法计算最佳路由。
A、Dynamic-Search
B、Bellman-Ford
C、Dijkstra
D、Spanning-Tree

100、以下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OSPF协议根据链路状态法计算最佳路由 
B、OSPF协议是用于自治系统之间的外部网关协议 
C、OSPF协议使用链路状态公告LSA扩散路由信息
D、OSPF协议只能适用于小型网络

101、BGP协议的作用是( )。 
A、用于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器间交换路由信息  
B、用于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器间交换路由信息 
C、用于主干网中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D、用于校园网中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102、关于IP协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IP协议是运行在网际层的互联网协议   
B、IP协议提供的是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C、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数据报传输服务  
D、IP协议实现尽最大努力的数据投递服务

103、IP协议数据报的最大长度是()字节。
A、65535
B、1500
C、600
D、256

104、IP数据报具有“生存时间”域,当该域的值为()时数据报将被丢弃。
A、255   
B、16  
C、1  
D、0

105、对IP数据报进行分片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各个物理网络不同的地址长度   
B、拥塞控制 
C、适应各个物理网络不同的MTU长度  
D、流量控制

106、对IP数据报分片的重组通常在()进行。 
A、源主机    
B、目的主机 
C、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   
D、目的主机或路由器

107、一个数据报划分为3个更小的数据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所有数据报,DF比特均置为1
B、 对所有数据报,MF比特均置为1
C、 对所有数据报,Identifier字段均相同
D、 对所有数据报,分片偏移(offset)字段均相同

108、若分片偏移的值为100,它表示()。
A、这个数据报未被分片
B、这个数据报的长度为100字节
C、数据报的第一个字节是字节100
D、数据报的第一个字节是字节800

109、以下关于ICMP协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MAC地址求对应的IP地址
B.在公网IP地址与私网IP地址之间进行转换
C.向源主机发送传输错误报告
D.向主机分配动态IP地址

110、以下关于NAT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T用来实现私有地址与公用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
B.NAT实现的是公用网络地址和内部地址一对一的映射
C.NAT能够对内部主机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
D.NAT的提出为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111、Internet protocol版本IPv6采用的地址空间为()
A、32位            
B、64位            
C、128位            
D、256位

112、下面关于IPv6的优点描述中,正确的是( )。
A、IPv6协议彻底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
B、IPv6协议支持光纤通信
C、IPv6协议允许全局lP地址出现重复
D、IPv6协议支持卫星链路的Internet连接

113、以下关于VPN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VPN通过加密数据保证通过公网传输的信息即使被他人截获也不会泄露
B、VPN是和公共网络物理上完全隔离的、安全的专用线路
C、VPN指用户通过公用网络建立的临时的、安全的连接
D、VPN通过身份认证实现安全目标,不能提供数据加密功能

114、在OSI模型中,提供端到端传输功能的层次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运输层
D、应用层

115、传输层与应用层的接口上所设置的端口是一个( )位的地址
A、8位   
B、16位  
C、32位  
D、64位

116、熟知端口的范围是( ) 
A 0~255 
B 0~1023 
C 1024~49151 
D 49151~65535

117、UDP 协议校验的数据是( ) 
A、首部+伪首部  
B、首部  
C、首部+数据  
D、伪首部+首部+数据

118、本地TCP进程发送了4个报文段,每个段数据的长度为4字节,其第一个段的序号是6002。那么接收进程为表明其接收到第3个报文段而返回的确认号是( )。
A、6010  
B、6011  
C、6014
D、6015

119、TCP报文中确认序号指的是( )。
A、已经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序号 
B、期望收到的第一个字节序号   
C、出现错误的数据序号 
D、请求重传的数据序号

120、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建立,TCP通常采用(  )机制。 
A、三次握手   
B、窗口控制    
C、自动重发   
D、差错检验

121、TCP使用( )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
A、三次握手
B、四次挥手
C、Windows窗口
D、滑动窗口

122、流量控制往往是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数据链路层协议要解决的是(A)的流量控制问题,而TCP的则是解决( C)的流量控制问题
A.点对点
B.主机对主机
C.端对端
D.网络对网络

123、TCP中的拥塞窗口的是( )。  
A、接收方根据网络状况得到的数值  
B、发送方根据网络状况得到的数值  
C、接收方根据接收能力得到的数值   
D、发送方根据发送能力得到的数值

124、当拥塞窗口增加到门限窗口时,拥塞窗口增加的方式是( )。  
A、随机增加   
B、线性增加  
C、指数增加  
D、不增加

125、在发送端TCP接收到确认ACK之前,若其设置的重传计时器到时,这时发送TCP端会( )
A、重传数据段
B、放弃该连接
C、调整发送窗口尺寸
D、向其他目标端口重传数据段

126、DNS的主要作用是( )。  
A、域名解析   
B、远程接入   
C、文件传输  
D、邮件传输

127、在TCP/IP互联网中,WWW服务器与WWW浏览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使用( )协议。  
A、FTP
B、SMTP  
C、HTTP   
D、DNS

128、HTTP协议传输层采用TCP协议,默认端口是( )。
A、21   
B、80   
C、110 
D、8080

129、WWW上的每一个网页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个地址称为( )。
A、协议 
B、域名
C、端口
D、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130、在电子邮件地址abc@xaiu.edu.cn中,主机域名是( )。
A.abc
B.xaiu.edu.cn
C.abc@xaiu.edu.cn
D.xaiu

131、在因特网上专门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是( )。
A、SMTP
B、FTP  
C、POP   
D、DNS

132、DHCP是( )英语单词的缩写。
A、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B、Dynamic Host Connection Protocol
C、Dynamic Hot Connection Protocol
D、Denial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133、搜索引擎的本质是( )
A、网络数据库
B、网站
C、网络通信协议
D、网络爬虫

134、在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型中,客户和服务器指两个( ),其中服务器经常处于守候状态。
A.两个应用程序
B.两个用户
C.两个文件
D.两台计算机

135、以下关于DHCP服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DHC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
B. 客户端在配置时必须指明DHCP服务器的IP地址
C. 通过设置DHCP中继,可以让客户端跨网段获取IP地址
D. 允许在一台DHCP服务器上建立多个地址池

136、攻击者恶意占用主机可网络几乎所有的资源,使得合法用户无法获得这些资源,这种攻击方式称为( )。  
A、渗透
B、窃听
C、拒绝服务攻击
D、解密

137、以下关于安全机制的描述中,属于实现完整性的技术是( )。  
A、数据原发鉴别
B、连接机密性 
C、访问控制 
D、报文摘要

138、对称加密算法的典型代表是( )。
A、RSA
B、DES
C、MD5
D、SHA-1

139、下列关于公钥密码体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开密钥是可以公开的信息,私有密钥是需要保密的
B、是一种非对称密码体制
C、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而且从一个难以推出另一个
D、只能公钥加密、私钥解密,不能私钥加密、公钥解密

140、CA指的是( )。
A.数字签名
B.数字证书
C.虚拟专用网
D.加密

141、数字签名功能不包括( )。
A、防止发送方的抵赖行为
B、接收方身份确认 
C、发送方身份确认
D、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142、一般而言,Internet防火墙建立在一个网络的( )。
A、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交叉点
B、每个子网的内部
C、部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结合处
D、内部子网之间传送信息的中枢

143、以下不属于IDS基本功能的是(  )。 
A、监测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查找非法用户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 
B、识别已知的攻击行为,统计分析异常行为
C、操作系统日志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活动等 
D、断开异常连接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一)——选择篇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谢希仁第七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 文章目录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 第一章 1.2 互联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1.2.2 互联网的发展(略) 1.3 互联网的组成 1.3.1 边缘部分 1.3 ...

  2. 软考 计算机网络,软考-计算机网络总复习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描述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 ...

  3.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总复习(综述篇)

    操作系统综述篇 文章目录 操作系统综述篇 前言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二.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三.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并发性 共享性 虚拟性 异步性 四.微内核OS结构 特点 功能 问题 总结 前 ...

  4. Python总复习——判断题篇

    判断题篇 1.Python是开源的,它可以被一直到许多平台上.(√) 2.Python使用符号#表示单行注释.(√) 3.Python中的代码块使用缩进来表示.(√) 4.Python中的标识符不能使 ...

  5.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总复习 —— 一篇匆匆忙忙的复习笔记

    这篇复习笔记是针对<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后面几章的 前面的汇编复习内容在 "零.学习笔记总目录" 的 "汇编考前复习" 中 ✅ 这篇笔记中可能 ...

  6. 计算机网络(就业向总复习)

    阅读说明 本文定位于就业向总复习,从整体上把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理论 由于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实际配置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不涉及具体的网络设备配置,后续将发文以ensp模拟华为设备,有机会的话也会进行一 ...

  7. 【计网】计算机网络期末总复习-谢希仁(个人总结)理论概念

    文章目录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个人总结)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物理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第四章 网络层 第五章 运输层 第六章 应用层 其他补充 算法和协议 题目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个人总结) ...

  8. 自考计算机网络应用,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总复习.doc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选择)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选择)计算机网络中PSE(分组交换设备)属于网络系统的通信子网. (选择)通信子网主要 ...

  9. (52 90) 简答 什么叫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试卷.doc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试卷 计算机网络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应用层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 ...

最新文章

  1. 脚本必须位于html的,js 前端第三剑客
  2. POJ - 3417 Network(树上差分)
  3. 同步android wear音乐,Android Wear首次更新:添加离线音乐 GPS功能等
  4. 力扣669. 修剪二叉搜索树(JavaScript)
  5. 如何学习Web前端知识转型?
  6. shell中的重定向(21)
  7. C#总结项目《影院售票系统》编写总结一
  8. C++中两种计算时间方法的比较
  9. pcl dll load failed: 找不到指定的模块。_解决cuda10.1+tensorflow-gpu出现“cudart64_100.dll”问题...
  10. TestStand2014 使用过程中message Popup遗失test and buttons
  11. 优秀的 Verilog/FPGA开源项目介绍(二十九)- 开源网站
  12. 笔记本电脑设置WiFi共享
  13. 微型计算机有哪些型号,微型计算机一般按什么进行分类
  14. 数据可视化(箱线图、直方图、散点图、联合分布图)
  15. 新浪微博 ios/android 你所访问的站点在新浪微博的认证失败 解决方法
  16. 生物信息学(3)——双序列比对之BLAST算法简介
  17. 如何将电子签名透明化处理
  18. python设置变量age和tall的值、编写一个_Python变量学习
  19. 文创产品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怎么写呢?
  20. 关于单片机PDR和POR应用注意事项

热门文章

  1. 百度 谷歌分页_利用SEO来提高Google收录PR值和百度网站权重
  2. 中国的5G建设和美国马斯克的星链有什么区别?
  3. 丘比特 脱单攻略之女神倒追
  4. Android Studio设置HTTP代理地址
  5. BeTheme:遵循最新设计趋势的WordPress主题
  6. PAT甲级-1021 Deepest Root(25分)
  7. 专栏推介:《Hi3861网络编程实验》
  8. 读书笔记-Designing Interfaces中文版
  9. spss中如何处理极端值、错误值
  10. 零售ERP开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