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PDF版下载》



3.串联校正

3.1 频率响应法校正设计
  • 在线性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校正装置设计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 分析法(试探法):用分析法设计校正装置直观,在物理上容易实现,但要求设计者有一定的工程设计经验,设计过程带有试探性;
    • 综合法(期望特性法):从闭环系统性能与开环系统特性密切相关出发,根据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期望的开环特性形状,然后与系统原有的开环特性比较,确定校正方式、校正装置的形式和参数;
  • 分析法或综合法,其设计过程一般仅适用于最小相位系统;
  • 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开环频率特性的高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复杂性和噪声抑制性能;
  • 用频域法设计控制系统的实质:在系统中加入频率特性形状合适的校正装置,使开环系统频率特性形状变成期望的形状:低频段增益充分大,以保证稳态误差要求;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一般为-20dB/dec,并占据充分宽的频带,以保证具备适当的相角裕度;高频段增益尽快减小,以削弱噪声影响,若系统原有部分高频段已符合要求,则校正时可保持高频段形状不变,以简化校正装置的形式;
3.2 串联超前校正

利用超前网络或P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网络或PD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性;

用频域法设计无源超前网络的步骤:

  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KK;

  2. 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计算待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3. 根据截止频率ωc′′\omega_c''ωc′′​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Ta、Ta、T;此步骤中,选择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即ωm=ωc′′\omega_m=\omega_c''ωm​=ωc′′​,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ωm=ωc′′\omega_m=\omega_c''ωm​=ωc′′​成立的条件为:
    −L′(ωc′′)=Lc(ωm)=10lg⁡a(1)-L'(\omega_c'')=L_c(\omega_m)=10\lg{a}\tag{1} −L′(ωc′′​)=Lc​(ωm​)=10lga(1)
    可确定aaa值,根据:
    T=1ωma(2)T=\frac{1}{\omega_m\sqrt{a}}\tag{2} T=ωm​a​1​(2)
    确定TTT值;

  4. 验算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γ′′\gamma''γ′′;计算φm\varphi_mφm​值,由已知的ωc′′\omega_c''ωc′′​算出待校正系统在ωc′′\omega_c''ωc′′​时的相角裕度γ(ωc′′)\gamma(\omega_c'')γ(ωc′′​),由γ′′=φm+γ(ωc′′)\gamma''=\varphi_m+\gamma(\omega_c'')γ′′=φm​+γ(ωc′′​)算出γ′′\gamma''γ′′,当γ′′\gamma''γ′′不满足要求时,重新选ωm\omega_mωm​;

实例分析:

Example1: 设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若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位置输出稳态误差ess(∞)≤0.1rade_{ss}(\infty)≤0.1radess​(∞)≤0.1rad,开环系统截止频率ωc′′≥4.4rad/s\omega_c''≥4.4rad/sωc′′​≥4.4rad/s,相角裕度γ′′≥45°\gamma''≥45°γ′′≥45°,幅值裕度h′′≥10dBh''≥10dBh′′≥10dB,试设计串联无源超前网络。

解:

因为
ess(∞)=1K≤0.1e_{ss}(\infty)=\frac{1}{K}≤0.1 ess​(∞)=K1​≤0.1
取K=10rad−1K=10rad^{-1}K=10rad−1,则待校正系统传递函数为:
G0(s)=10s(s+1)G_0(s)=\frac{10}{s(s+1)} G0​(s)=s(s+1)10​
可得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或由ωc′\omega_c'ωc′​计算公式可算得待校正系统的ωc′=3.1rad/s\omega_c'=3.1rad/sωc′​=3.1rad/s,算出待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γ=180°−90°−arctan⁡ωc′′=17.9°\gamma=180°-90°-\arctan\omega_c''=17.9° γ=180°−90°−arctanωc′′​=17.9°
二阶系统幅值裕度为+∞+\infty+∞dB,相角裕度小的原因,因为待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中频区的斜率为-40dB/dec,由于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均低于指标要求,因此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是合适的;

计算超前网络参数,试选ωm=ωc′′=4.4rad/s\omega_m=\omega_c''=4.4rad/sωm​=ωc′′​=4.4rad/s,由渐近特性图或计算公式可得L(ωc′′)=−6dBL(\omega_c'')=-6dBL(ωc′′​)=−6dB,可得:a=4,T=0.114sa=4,T=0.114sa=4,T=0.114s,超前网络传递函数为:
4Gc(s)=1+0.456s1+0.114s4G_c(s)=\frac{1+0.456s}{1+0.114s} 4Gc​(s)=1+0.114s1+0.456s​
为了补偿无源超前网络产生的增益衰减,放大器的增益需要提高4倍,否则不能保证稳态误差要求;

超前网络参数确定后,已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aGc(s)G0(s)=10(1+0.456s)s(1+0.114s)(1+s)aG_c(s)G_0(s)=\frac{10(1+0.456s)}{s(1+0.114s)(1+s)} aGc​(s)G0​(s)=s(1+0.114s)(1+s)10(1+0.456s)​
可得渐近幅频特性曲线,已校正系统ωc′′=4.4rad/s\omega_c''=4.4rad/sωc′′​=4.4rad/s,可得待校正系统的γ(ωc′′)=12.8°\gamma(\omega_c'')=12.8°γ(ωc′′​)=12.8°,由计算公式可得φm=36.9°\varphi_m=36.9°φm​=36.9°,因此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为:
γ′′=φm+γ(ωc′′)=49.7°>45°\gamma''=\varphi_m+\gamma(\omega_c'')=49.7°>45° γ′′=φm​+γ(ωc′′​)=49.7°>45°
已校正系统的幅值裕度仍为+∞+\infty+∞dB,因此,全部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

在有些情况下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是无效的:

  • 闭环带宽要求。若待校正系统不稳定,为了得到规定的相角裕度,需要超前网络提供很大的相角超前量,这样,超前网络的aaa值必须选得很大,从而造成已校正系统带宽过大,使得通过系统的高频噪声电平很高,很可能使系统失控;
  • 在截止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待校正系统,一般不宜采用串联超前校正,因为随着截止频率的增大,待校正系统相角迅速减小,使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改善不大,很难得到足够的相角超前量;在一般情况下,产生这种相角迅速减小的原因是,在待校正系统截止频率附近,或有两个交接频率彼此靠近的惯性环节,或有两个交接频率彼此相等的惯性环节,或有一个振荡环节;
3.3 串联滞后校正

利用滞后网络或PI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利用滞后网络或PI控制器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已校正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

滞后网络的最大滞后角应力求避免发生在系统截止频率附近,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如果待校正系统已具备满意的动态性能,仅稳态性能不能满足指标要求,也可以采用串联滞后校正以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同时保持其动态性能仍然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如果所研究的系统为单位反馈最小相位系统,应用频域法设计串联无源滞后网络的步骤:

  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KK;

  2. 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画出待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确定待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ωc′\omega_c'ωc′​、相角裕度γ\gammaγ和幅值裕度h(dB)h(dB)h(dB);

  3. 选择不同的ωc′′\omega_c''ωc′′​,计算或查出不同的γ\gammaγ值,在开环伯德图上绘制γ(ωc′′)\gamma(\omega_c'')γ(ωc′′​)曲线;

  4. 根据相角裕度γ′′\gamma''γ′′要求,选择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ωc′′\omega_c''ωc′′​,考虑到滞后网络在新的截止频率ωc′′\omega_c''ωc′′​处会产生一定的相角滞后φc(ωc′′)\varphi_c(\omega_c'')φc​(ωc′′​),因此有式子成立:γ′′=γ(ωc′′)+φc(ωc′′)\gamma''=\gamma(\omega_c'')+\varphi_c(\omega_c'')γ′′=γ(ωc′′​)+φc​(ωc′′​);其中:γ′′\gamma''γ′′是指标要求值,φc(ωc′′)\varphi_c(\omega_c'')φc​(ωc′′​)在确定ωc′′\omega_c''ωc′′​前取-6°;

  5. 根据关系式确定滞后网络参数b、Tb、Tb、T;
    20lg⁡b+L′(ωc′′)=0,1bT=0.1ωc′′(3)20\lg{b}+L'(\omega_c'')=0,\frac{1}{bT}=0.1\omega_c''\tag{3} 20lgb+L′(ωc′′​)=0,bT1​=0.1ωc′′​(3)

  6. 验算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3.4 串联超前网络和串联滞后网络比较
  1. 超前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滞后校正是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
  2. 为了满足严格的稳态性能要求,当采用无源校正网络时,超前校正要求一定的附加增益,而滞后校正一般不需要附加增益;
  3. 对于同一系统,采用超前校正的系统带宽大于采用滞后校正的系统带宽;从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的观点看,希望系统带宽越大越好,与此同时,带宽越大则系统越容易受噪声干扰的影响,因此如果系统输入端噪声电平较高,一般不宜选用超前校正;
3.5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采用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已校正系统响应速度较快,超调量较小,抑制高频噪声的性能较好;当待校正系统不稳定,且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响应速度、相角裕度和稳态精度较高时,以采用串联滞后-超前校正为宜;

基本原理:利用滞后-超前网络的超前部分来增大系统的相角裕度,同时利用滞后部分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步骤:

  1. 根据稳态性能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KK;

  2. 绘制待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求出待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ωc′\omega_c'ωc′​、相角裕度γ\gammaγ和幅值裕度h(dB)h(dB)h(dB);

  3. 在待校正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上,选择斜率从−20-20−20dB/dec变为-40dB/dec的交接频率作为校正网络超前部分的交接频率ωb\omega_bωb​;

  4. 根据响应速度要求,选择系统的截止频率ωc′′\omega_c''ωc′′​和校正网络衰减因子1/α1/\alpha1/α;要保证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为所选的ωc′′\omega_c''ωc′′​,有:
    −20lg⁡α+L′(ωc′′)+20lg⁡Tbωc′′=0(4)-20\lg\alpha+L'(\omega_c'')+20\lg{T_b}\omega_c''=0\tag{4} −20lgα+L′(ωc′′​)+20lgTb​ωc′′​=0(4)
    其中:Tb=1/ωb;L′(ωc′′)+20lg⁡Tbωc′′T_b=1/\omega_b;L'(\omega_c'')+20\lg{T_b}\omega_c''Tb​=1/ωb​;L′(ωc′′​)+20lgTb​ωc′′​可由待校正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20dB/dec延长线在ωc′′\omega_c''ωc′′​处的数值确定;

  5. 根据相角裕度要求,估算校正网络滞后部分的交接频率ωa\omega_aωa​;

  6. 校验已校正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自动控制原理6.3---串联校正相关推荐

  1. 自动控制原理6.4---前馈校正

    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PDF版下载> 4.前馈校正 4.1 前置滤波组合校正 为了改善系统性能,在系统中常引入形如Gc(s)=(s+ ...

  2. 自动控制原理6.5---复合校正

    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PDF版下载> 5.复合校正 5.1 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校正 如果在系统的反馈控制回路中加入前馈通路,组成一个前 ...

  3. 频域串联滞后校正matlab,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七基于MATLAB控制系统频域法串联校正设计.doc...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七基于MATLAB控制系统频域法串联校正设计.doc 实验七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频域法串联校正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对给定系统设计满足频域或时域指标的串联校正装置: (2)掌 ...

  4. 自动控制原理6.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PDF版下载> 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1.1 性能指标 校正: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 ...

  5. 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matlab,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_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_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1滞后校正特性及校正方法 1.1滞后校正特性 滞后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的校正装置来校正控制系统,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1 ...

  6. 自动控制原理7.7---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

    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PDF版下载> 7.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 线性离散系统的设计方法:模拟化设计和离散化设计: 模拟化设计:把控制系 ...

  7. 自动控制原理_卢京潮_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与校正_学习笔记

    总目录: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学习笔记: https://blog.csdn.net/mahoon411/article/details/112555468 第三章线性系 ...

  8.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笔记---自动控制系统校正与综合

    自控原理学习笔记 自控原理学习笔记专栏 第一章--反馈控制系统的动态模型 第二章--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连续时间系统性能分析 第四章--自动控制系统校正与综合 第五章--线性离散系统 自动控 ...

  9. 【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老师-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5章 回到目录 第7章 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 串联校正 6.4 前馈校正 6.5 复合校正 6.6 控制系统校正设计 6.1 ...

  10.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梳理——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主要内容是书上6-1.6-2.6-3 目录 一.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1.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2. 系统带宽的选择 3. 校正方法 4. 基本控制规律 1)比例(P)控制规律 2)比例-微分(PD) ...

最新文章

  1. 剑指offer:面试题29. 顺时针打印矩阵
  2. 强势 图解 AC自动机(保证您一次就能学会!)
  3. 增长率高达40%!物联网平台如何拉动产业马车飞速狂奔
  4. cmd弄电脑滚绿代码_windows10点击“此电脑”——“管理”会出现管理员已阻止你运行此应用。有关详细信息。。。...
  5. 聊聊redisson的分布式锁
  6. 再读headfirst-原则与模式摘录
  7. mysql 查看数据表大小_关于MySQL 查询表数据大小的总结
  8. Java复习题及答案
  9. css3 文字竖排英文及数字竖排文字方向问题文字竖排字间距问题
  10. 21)C语言之悬空else
  11. 今晚8点 | 矛与盾的对决——神经网络后门攻防
  12. Wmware虚拟机装黑苹果时,镜像格式转换的方法
  13. Excel条件格式使用小总结
  14. Mybatis框架与mysql数据库简单应用
  15. 短域名Andy.ge 安迪哥的启用
  16. Python3 基础知识
  17. 处理Java连接不上hdfs
  18. 人工神经网络设计选择题,人工神经网络设计原则
  19. Apache服务器解压版配置(win版)
  20. 诶嘿,~~o(╥﹏╥)o~~大东北我又来了

热门文章

  1. 搭建Struts框架
  2. 咚咚咚————【Matlab】单片机读取摄像头回传的RGB数组绘制图片
  3. 2015Mac版飞秋无法接受文件夹!!!
  4. SQL基本语句(整理)
  5. IT运维服务整体方案
  6. 聚焦设计交易与商业落地 DANG·DHUB设计师平台上线【图】_品牌资讯_服饰_太平洋时尚网...
  7. win和linux双系统安装教程
  8. R语言介绍(R包与帮助文档)
  9. Jxls异常 Cannot load XLS transformer. Please make sure a Transformer impleme
  10. STM32中CAN波特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