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电路的分类


文章目录

  • 第三章 门电路
    • 概述
    • 半导体二极管门电路
      • 半导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 二极管与门
      • 二极管或门
    • CMOS门电路
      • MOS管的开关特性
        • MOS管的工作原理
        • MOS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 MOS管的四种类型
      • CMOS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反相器的电路结构
        • 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 输入端噪声容限
      • CMOS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 CMOS反相器的动态特性
        • 1.传输延迟时间$t_{PHL}$,$t_{PLH}$
        • 2.交流噪声容限
        • 3.动态功耗
      • 其他类型的CMOS门电路
        • 一.其他逻辑功能的CMOS门电路
        • 二.漏极开路输出门电路(OD门)
        • 三.CMOS传输门和三态门
    • TTL门电路
      • TTL工作原理
        • TTL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 TTL的基本开关电路
        • TTL的动态开关特性
      • 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一.电路结构
        • 二.输入噪声容限
      • TTL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 TTL反相器的输入端负载特性
      • TTL反相器的扇出系数
      • 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
        • 传输延迟时间
        • 交流噪声容限
        • 动态尖峰电流
      •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 其他逻辑功能的TTL门电路
        •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门电路(OC门)
        • 三态门(TS门)

第三章 门电路

概述

用以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运算的单元电路称为门电路
常用的门电路在逻辑功能上有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

TTL的缺点是功耗过大,CMOS有很大的优势

半导体二极管门电路

半导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假定输入信号的高电平 V I H = V C C V_{IH}=V_{CC} VIH​=VCC​,低电平 V I L = 0 V_{IL}=0 VIL​=0,
假定二极管D为理想开关元件,即正向导通电阻为0,反向内阻为无穷大
当 V I = V I H V_{I}=V_{IH} VI​=VIH​时,D截止, V O = V C C V_{O}=V_{CC} VO​=VCC​
当 V I = V I L V_{I}=V_{IL} VI​=VIL​时,D导通, V O = V O L = 0 V_{O}=V_{OL}=0 VO​=VOL​=0

二极管与门



虽然电路很简单,但是有缺点
缺点:
1.输出的高低电平数值和输入的高低电平数值不相等。多级串联时会发生信号的偏移
2.当输出端对地接上负载时负载电阻的改变会影响输出的高电平。
因此,这种电路只做集成电路内部的逻辑单元,而不用它去驱动负载负载

二极管或门


CMOS门电路

MOS管的开关特性

MOS管的工作原理

见模电第一章

MOS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

转移特性

MOS管的四种类型

CMOS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反相器的电路结构


T 1 T_1 T1​为P沟道增强型MOS管, T 2 T_2 T2​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
当 V I = V O H = V D D V_I=V_{OH}=V_{DD} VI​=VOH​=VDD​时, T 1 T_1 T1​截止, T 2 T_2 T2​导通,所以 V O = V O L V_O=V_{OL} VO​=VOL​
输入与输出之间为逻辑非的关系。所以也称反相器

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1.电压传输特性

(1)A-B段, V I &lt; V G S ( t h ) N V_I&lt;V_{GS(th)N} VI​<VGS(th)N​,而 ∣ V G S 1 ∣ &gt; ∣ V G S ( t h ) P ∣ |V_{GS1}|&gt;|V_{GS(th)P}| ∣VGS1​∣>∣VGS(th)P​∣,所以 T 1 T_1 T1​导通而 T 2 T_2 T2​截止,所以 V O = V O H ≈ V D D V_O=V_{OH}\approx V_{DD} VO​=VOH​≈VDD​
(2)C-D段, V I &gt; V D D − ∣ V G S ( t h ) P ∣ V_I&gt;V_{DD}-|V_{GS(th)P|} VI​>VDD​−∣VGS(th)P∣​,使得 ∣ V G S 1 ∣ &lt; ∣ V G S ( t h ) P ∣ |V_{GS1}|&lt;|V_{GS(th)P}| ∣VGS1​∣<∣VGS(th)P​∣,所以 T 1 T_1 T1​截止,而 V G S 2 &gt; V G S ( t h ) N V_{GS2}&gt;V_{GS(th)N} VGS2​>VGS(th)N​, T 1 T_1 T1​导通。所以 V O = V O L ≈ 0 V_O=V_{OL}\approx 0 VO​=VOL​≈0
(3)B-C段, V D D − ∣ V G S ( t h ) P ∣ &lt; V I &lt; V G S ( t h ) N V_{DD}-|V_{GS(th)P|}&lt;V_I&lt;V_{GS(th)N} VDD​−∣VGS(th)P∣​<VI​<VGS(th)N​, V G S 2 &gt; V G S ( t h ) N V_{GS2}&gt;V_{GS(th)N} VGS2​>VGS(th)N​, ∣ V G S 1 ∣ &gt; ∣ V G S ( t h ) P ∣ |V_{GS1}|&gt;|V_{GS(th)P}| ∣VGS1​∣>∣VGS(th)P​∣, T 1 T_1 T1​和 T 2 T_2 T2​同时导通, V I = 1 2 V D D V_I=\frac{1}{2}V_{DD} VI​=21​VDD​时, V O = 1 2 V D D V_O=\frac{1}{2}V_{DD} VO​=21​VDD​

2.电流传输特性

当工作在A-B段和C-D段时由于总有一个管子是截止的,所以流经 T 1 T_1 T1​和 T 2 T_2 T2​的电流几乎为0.
当工作在B-C段时, T 1 T_1 T1​和 T 2 T_2 T2​之间有电流流过,在 1 2 V D D \frac{1}{2}V_{DD} 21​VDD​处出现尖峰电流
所以不应使器件长期工作在B-C段,以免功耗过大而损坏

输入端噪声容限


V N H = V O H ( m i n ) − V I H ( m i n ) V_{NH}=V_{OH(min)-V_{IH(min)}} VNH​=VOH(min)−VIH(min)​​
V N L = V I L ( m a x ) − V O L ( m a x ) V_{NL}=V_{IL(max)-V_{OL(max)}} VNL​=VIL(max)−VOL(max)​​


V D D V_{DD} VDD​越高,噪声容限越大

CMOS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一.输入特性
输入特性,即反相器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的关系
MOS管的栅极和衬底之间存在着以SiO2为介质的输入电容,而绝缘层非常薄,易被击穿,所以要加入输入保护

当 V I &gt; V D D + V D 1 ( t h ) V_{I}&gt;V_{DD}+V_{D1(th)} VI​>VDD​+VD1(th)​时,电位被钳制在 V D D + V D 1 ( t h ) V_{DD}+V_{D1(th)} VDD​+VD1(th)​
当 V I &lt; − V D 1 ( t h ) V_{I}&lt;-V_{D1(th)} VI​<−VD1(th)​,电位被钳制在 − V D 2 ( t h ) -V_{D2(th)} −VD2(th)​

二.输出特性
反相器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关系为输出特性
1.低电平输出特性

V O L V_{OL} VOL​和 I O L I_{OL} IOL​的关系就是T2的漏极特性曲线
2.高电平输出特性

CMOS反相器的动态特性

1.传输延迟时间 t P H L t_{PHL} tPHL​, t P L H t_{PLH} tPLH​


由于MOS管的电极之间以及电极和衬底之间都存在寄生电容,尤其在反相器的输出端更不可避免的存在负载电容,所以当输入信号发生跳变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必然滞后于输入电压的变化。把输出电压变化落后于输入电压变化的时间称为传输延迟时间并且将输出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的传输延迟时间记做 t P H L t_{PHL} tPHL​,将输出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时的传输延迟时间记做 t P L H t_{PLH} tPLH​。在CMOS电路中, t P H L t_{PHL} tPHL​和 t P L H t_{PLH} tPLH​是以输入和输出波形对应边上等于最大幅度50%的两点间时间间隔来定义的。因为 t P H L t_{PHL} tPHL​和 t P L H t_{PLH} tPLH​通常是相等的,所以也用 t p d t_{pd} tpd​表示 t P H L t_{PHL} tPHL​和 t P L H t_{PLH} tPLH​

2.交流噪声容限


V N A V_{NA} VNA​为交流噪声容限, t w t_w tw​为噪声电压作用时间
可以得到噪声电压作用时间越短,电源电压越高,交流噪声容限越大

3.动态功耗


动态功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容充放电所消耗的功率 P C P_C PC​,二是两个MOS管 T 1 T_1 T1​和 T 2 T_2 T2​短时间导通所消耗的功率 P T P_T PT​
P C = C L f V D D 2 P_C=C_LfV^{2}_{DD} PC​=CL​fVDD2​
推导过程:

P T = C P D f V D D 2 P_T=C_{PD}fV^{2}_{DD} PT​=CPD​fVDD2​
C P D C_{PD} CPD​为功耗电容,f 为输入信号的重复频率
总动态功耗为 P D = P C + P T P_D=P_C+P_T PD​=PC​+PT​

总功耗为 P T O T = P D + P S P_{TOT}=P_D+P_S PTOT​=PD​+PS​
P S P_S PS​静态功耗= V D D I D D V_{DD}I_{DD} VDD​IDD​
当频率很高时,静态功耗可忽略

其他类型的CMOS门电路

一.其他逻辑功能的CMOS门电路

常用的有或非门,与非门,与门,或门,与或非门,异或门

与非

或非

上面电路组成问题

输出电阻会变化,会影响电压输出特性
因此要在电路前后加缓冲非门


注意,与非门里核心器件是或非,或非门核心器件是与非门

二.漏极开路输出门电路(OD门)


两与非门直接相连会发生电源和地短路的情况
解决办法:去掉上面半端

得到的电路,下端的MOS管的漏极为开路,所以为开漏电路


OD门工作时需要上拉电阻 R L R_L RL​至电源
对于OD门
可以将输出并联使用,实现 线与
使用时需外接 R L R_L RL​, V D D V_{DD} VDD​

R L R_L RL​的计算方法:
1.上限

R L R_L RL​不能太高,因为会将高电平拉低

2.下限

也不能太小,否则前端直接将电源接地,会损毁管子

R L R_L RL​要满足

三.CMOS传输门和三态门


将衬底一个接电源,一个接地,该结构导通的关键在于栅极有没有加上合适的电场
只要C加1,就能导通


*双向模拟开关

当C为0时,为高阻态

*三态门

应用


TTL门电路

TTL工作原理

见模电第一章

TTL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输入特性

输出特性

TTL的基本开关电路

TTL的动态开关特性

极间电容效应

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电路结构

典型电路

1.工作特性

2.工作原理
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当 V I &lt; 0.6 v V_I&lt;0.6v VI​<0.6v时,假设 V I = 0 V_I=0 VI​=0,当电路刚上电时 V B 1 V_{B1} VB1​和A之间压差为5v左右,而 T 2 T_2 T2​的集电结有0.7的压降,导致 T 1 T_1 T1​集电结正偏,所以 T 1 T_1 T1​饱和导通,此时 T 1 T_1 T1​管的集电极即 T 2 T_2 T2​的基极的电位为0+饱和压降0.2=0.2v左右,所以 T 2 T_2 T2​截止,所以 T 5 T_5 T5​也截止, T 4 T_4 T4​基极电位为5v,所以 T 4 T_4 T4​导通


当 V I V_I VI​增大到使得 T 2 T_2 T2​的基极大于0.7v时, T 2 T_2 T2​导通且工作在放大区

当 V I V_I VI​上升到1.3v时,使得 T 5 T_5 T5​基极电位到0.7v, T 5 T_5 T5​导通, T 4 T_4 T4​截止,截止原因是 T 4 T_4 T4​的基极被 T 2 T_2 T2​和 T 5 T_5 T5​拉到0.8v

(1)A-B段,截止区 V I &lt; 0.6 v V_I&lt;0.6v VI​<0.6v,所以 V B 1 V_{B1} VB1​<1.3v,此时 T 1 T_1 T1​导通, T 2 T_2 T2​, T 5 T_5 T5​截止, T 4 T_4 T4​导通
V O H = V C C − V R 2 − V B E 4 − V D 2 = 3.4 V V_{OH}=V_{CC}-V_{R2}-V_{BE4}-V{D2}=3.4V VOH​=VCC​−VR2​−VBE4​−VD2=3.4V
(2)B-C段,线性区 0.6 v &lt; V I &lt; 1.3 v 0.6v&lt;V_I&lt;1.3v 0.6v<VI​<1.3v, T 2 T_2 T2​导通且在放大区, T 5 T_5 T5​截止, T 4 T_4 T4​导通, V I V_I VI​上升, V O V_O VO​下降
(3)C-D段,转折区 V I = V T H ≈ 1.4 v V_I=V_{TH}\approx 1.4v VI​=VTH​≈1.4v, V B 1 &gt; 2.1 V V_{B1}&gt;2.1V VB1​>2.1V T 2 T_2 T2​ T 5 T_5 T5​导通, T 4 T_4 T4​截止,所以 V O V_O VO​迅速下降,为0
(4)D-E段,饱和区, V I V_I VI​继续上升,而 V o V_o Vo​不变

几个问题:
T2的输出 V C 2 V_{C2} VC2​与 V E 2 V_{E2} VE2​方向相反,故称为倒相极
输出级在稳态下 T 4 T_4 T4​和 T 5 T_5 T5​总有一个导通和截止,既降低功耗又提高带负载能力,又称推拉式
D 1 D_1 D1​抑制负向干扰, D 2 D_2 D2​保证 T 4 T_4 T4​截止

二.输入噪声容限

V N H = V O H ( m i n ) − V I H ( m i n ) V_{NH}=V_{OH(min)-V_{IH(min)}} VNH​=VOH(min)−VIH(min)​​
V N L = V I L ( m a x ) − V O L ( m a x ) V_{NL}=V_{IL(max)-V_{OL(max)}} VNL​=VIL(max)−VOL(max)​​

TTL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一.输入特性
稳态下的 i I = f ( V I ) i_I=f(V_I) iI​=f(VI​)
重点讨论 V I = V I H / V I L 下 的 i I V_I=V_{IH}/V_{IL}下的i_I VI​=VIH​/VIL​下的iI​
1.当 V I = V I L = 0.2 v V_{I}=V_{IL}=0.2v VI​=VIL​=0.2v
I I L = − ( V C C − V B E 1 − V I L ) R 1 = − 1 m A I_{IL}=\frac{-(V_{CC}-V_{BE1}-V_{IL})}{R_1}=-1mA IIL​=R1​−(VCC​−VBE1​−VIL​)​=−1mA
I I L I_{IL} IIL​是流出的
2.当 V I = V I H = 3.4 v V_{I}=V_{IH}=3.4v VI​=VIH​=3.4v时
发射结反偏, I I H I_{IH} IIH​很小

一.输出特性
1.高电平输出特性
当 V O = V O H V_{O}=V_{OH} VO​=VOH​, V O H = f ( i L ) V_{OH}=f(i_{L}) VOH​=f(iL​)
i L i_{L} iL​流出,所以为负值,这时 T 4 T_4 T4​导通
工作在射级输出状态, R O R_O RO​很小
i L ( m a x ) &lt; 0.4 m A i_{L(max)}&lt;0.4mA iL(max)​<0.4mA

2.低电平输出特性
当 V O = V O L V_{O}=V_{OL} VO​=VOL​, V O H = f ( i L ) V_{OH}=f(i_{L}) VOH​=f(iL​)
(1) i L i_{L} iL​流入, T 5 T_5 T5​饱和导通 , R o R_o Ro​很小
(2) V O L &lt; 0.4 v V_{OL}&lt;0.4v VOL​<0.4v, i L ( m i n ) = 16 m A i_{L(min)}=16mA iL(min)​=16mA
TTL低电平时带负载能力较强

TTL反相器的输入端负载特性


1.当输入端经电阻接地, V I ≠ 0 V_I\neq 0 VI​̸​=0,且随 R P R_P RP​升高而升高
当 V B 1 = 2.1 V V_{B1}= 2.1V VB1​=2.1V时, R P R_P RP​上升, V I V_I VI​不在上升
2.在 V B 1 &lt; 2.1 V ( V I &lt; 1.4 v ) V_{B1}&lt; 2.1V(V_I&lt;1.4v) VB1​<2.1V(VI​<1.4v)时, V I = R P R I + R P ( V C C − V B E 1 ) V_I=\frac{R_P}{R_I+R_P}(V_{CC}-V_{BE1}) VI​=RI​+RP​RP​​(VCC​−VBE1​)

TTL反相器的扇出系数


V O H ≥ 3.2 V 时 , 查 得 ∣ i O H ∣ = 0.4 m A V_{OH}\geq3.2V时,查得|i_{OH}|=0.4mA VOH​≥3.2V时,查得∣iOH​∣=0.4mA
V O L ≤ 0.2 V 时 , 查 得 ∣ i O L ∣ = 16 m A V_{OL}\leq0.2V时,查得|i_{OL}|=16mA VOL​≤0.2V时,查得∣iOL​∣=16mA
对于一个标准TTL门电路扇出系数是10

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

传输延迟时间

1.现象

2.原因
结电容的原因


t P D t_{PD} tPD​找最长路径
t C D t_{CD} tCD​找最短路径

交流噪声容限

当输入信号为窄脉冲时,且接近 t P D t_{PD} tPD​时,输出变化跟不上,变化很小,因此交流噪声容限远大于直流噪声容限
正脉冲噪声容限

负脉冲噪声容限

动态尖峰电流

静态电流

交流电流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其他逻辑功能的TTL门电路

1.与非门


2.或非门


3.与或非门
上面两个结合

4.异或门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门电路(OC门)

和CMOS的OD门类似
推拉式输出电路的局限性:
(1).输出电平不可调
(2).负载能力不强,尤其是高电平输出
(3).输出端不能并联输出

会产生电源到地的短路
2.OC门的结构特点
取消了上半部分

T 5 T_5 T5​可承受较大电流
工作时需要外接 R L R_L RL​, V c c V_{cc} Vcc​

3.OC门的线与

R_L的计算

上限

下限

三态门(TS门)


以下图做分析:
当 E N ′ EN\prime EN′输入高电平
则,T4和T5都会被截止

输出有三个状态:
逻辑1,逻辑0,高阻态

数字电路技术基础(三)相关推荐

  1. 电子技术基础(三)__第5章 数字电路基础__反函数_对偶函数

    一 反函数 设有函数F, 将F中所有的 ˙ 换成 + , + 换成 ˙, 0换成1, 1 换成0, 原变量换成反变量, 原来的反变量换成原变量, 即得到反函数  二 对偶函数 设有函数F,  将F中所 ...

  2. 电子技术基础(三)__第5章 数字电路基础__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由于16 = ,因此1位 十六进制数相当于4位二进制数, 这样, 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让是十分方便的. 二进制整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  从二进制数的 ...

  3. 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四)

    这一章我通篇看的datasheet加仿真 列一下 编码器 74HC148八三编码器 74HC147十四编码器 译码器 74HC137 三八锁存译码器 74HC138 三八译码器 74HC139 二四译 ...

  4. 数字电路技术基础一二章

    1.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英文分别是Binary,Octal,Decimal,Hexadecimal 缩写分别是B,O,D,H 2.进制转换方法 二转十:简单,加权求和就行,小数点后一位权 ...

  5. 电子技术基础(三)__第1章 并联电路的电阻_电阻的分流公式

    并联电路的电阻是电路分析的基础,是一个重点, 必须掌握. 看以下图: 这是一个定律,是一个公式. 这样有  , 即等效电阻总小于任一个并联中的电阻. 注意这个概念:电阻的倒数称为电导G,它表明了电阻元 ...

  6. 电子技术基础(三)__第2章放大电路原理__晶体三极管

    晶体管的三个工作区及相应的偏置电压 1 晶体三极管具有三个区.两个PN结,从三个区分别引出三个电极而构成. 晶体三极管内部的三个区, 分别称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 从三个区分别引出的电极称为发射极( ...

  7. 电子技术基础(三)__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

    基尔霍夫定律 和欧姆定律都是分析与计算电路的最基本的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KCL可表述为: 对于电路中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该节点的 ...

  8. 电子技术基础(三)__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RLC串联电路

    一 RC串联电路的分析 容抗的公式:   注意: 在有电容的电路, 电容的电流超前电压90度 电容上的电压 = 电流 * 容抗 二  RL串联电路的分析 力的合成方法就是指勾股定理方法 三  RLC串 ...

  9. 电子技术基础(三)__第5章 之逻辑函数相关的 最小项、卡诺图、逻辑图

    逻辑函数的表示形式主要有:  逻辑函数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逻辑图. 本文主要介绍 逻辑函数表达式里的最小项,卡诺图, 逻辑图. 1 最小项 设由三个输入变量A.B.C组成逻辑函数, 可以组成许多乘 ...

最新文章

  1. python怎么拆分没有分隔符字符串_python如何拆分含有多种分隔符的字符串
  2. Error running query: MetaException(message:Got exception: 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all From XXXX
  3. LeetCode Rotate List
  4. 1042. Shuffling Machine (20)
  5. 子查询 不同情况 mysql
  6. mysql alter event_MYSQL ALTER EVENT介绍
  7. GNU Make笔记
  8. rs232无线串口服务器,低成本WIFI串口服务器
  9. 八款Android开源游戏引擎
  10. gps导航卫星星历及历书参数意义
  11. Q1营收利润大增,Take-Two如何掘金“次世代”?
  12. 红米k30 允许调用gpu调试层_高效渲染!RTX 3090卡皇打造NVIDIA STUDIO强力主机实战体验|nvidia|显卡|gpu|cpu|内存...
  13. tftp目录linux目录,tftp命令指定下载目录,2步完成tftp命令传输文件
  14. 基于量子计算的md5密码哈希破解方法
  15. Java java.sql.SQLSyntaxErrorException:Duplicate column name ‘xxx‘问题解决
  16. 【VUE项目】VUE+ElementUI电商后台管理系统
  17. 新手也可以制作出大片的效果——Movavi Video Editor 15 Plus Mac
  18. java 字符串中取消换行或添加换行
  19. Python字符串的索引与切片
  20. 用pytorch官网命令 安装pytorch1.10.1+CUDA11.1报错

热门文章

  1. oracle索引整理
  2. 2018CCPC吉林赛区 hdu6555~hdu6566
  3. typeahead有什么作用_typeahead.js 运用教程小结
  4. 【OR】YALMIP 二阶锥规划
  5. 大学生或者程序员上B站学习编程必备的几位优秀UP主
  6. 不定积分公式 定积分公式
  7. 文字转语音在线转换方法
  8.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材料模板
  9. 微信开发者小程序项目拉取与推送
  10. 阿里云服务器能做小程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