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加工的概念

一、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的重要职能是将生产及消费(或再生产)联系起来,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完成商品所有权利实物形态的转移。因此,流通与流通对象的关系,一般不是改变其形态而创造价值,而是保持流通对象的已有形态,完成空间的他移,实现其"时间效用"及"场所效用"。

流通加工则与此有较大的区别,总的来讲,流通加工在流通中,仍然和流通总体一样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但是。它却不是通过"保护"流通对象的原有形态而实现这一作用的,它是和生产一样,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对象的原有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厂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加工。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
  
  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其差别的主要点为:
  
  (1)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人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以此来区别多环节生产加工中的一环。流通加工的对象是商品而生产加工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
  
  (2)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一般来讲,如果必须进行复杂加工才能形成人们所需的商品,那么,这种复杂加工应专设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过程理应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动,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则是一种辅助及补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3)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
  
  (4)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结合流通的需要进行这种加工活动,从加工单位来看,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
  
  (5)商品生产是为交换为消费而生产的,流通加工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消费(或再生产)所进行的加工,这一点与商品生产有共同之处。但是流通加工也有时候是以自身流通为目的,纯粹是为流通创造条件,这种为流通所进行的加工与直接为消费进行的加工从目的来讲是区别的,这又是流通加工不同于一般生产的特殊之处。
  二、流通加工的地位及作用
  1.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
  
  (1)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流通加工在实现时间场所两个重要效用方面,确实不能与运输和储存相比,因而,不能认为流通加工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流通加工的普遍性也不能与运输、储存相比,流通加工不是所有物流中必然出现的。但这绝不是说流通加工不甚重要,实际上它也是不可轻视的,是起着补充、完善、提高增强作用的功能要素,它能起到运输、储存等其它功能要素无法起到的作用。所以,流通加工的地位可以描述为是提高物流水平,促进流通向现代化发展的不可少的形态。
  
  (2)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流通加工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加工方式,往往以简单加工解决大问题。实践证明,有的流通加工通过改变装璜使商品档次跃升而充分实现其价值,有的流通加工将产品利用率一下子提高20一50%,这是采取一般方法提高生产率所难以企及的。根据我国近些年的实践,流通加工单仅就向流通企业提供利润一点,其成效并不亚于从运输和储存中挖掘的利润,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
  
  (3)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和运行方面,流通加工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加工形态,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分工有一定的意义。
  2.流通加工的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利用流通加工环节进行集中下料,是将生产厂直运来的简单规格产品,按使用部门的要求进行下料。例如将钢板进行剪板、切裁;钢筋或圆钢裁制成毛坯;木材加工成各种长度及大小的板、方等等。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北京、济南、丹东等城市对平板玻璃进行流通加工(集中裁制、开片供应),玻璃利用率从60%左右提高到85-95%。
  
  (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用量小或临时需要的使用单位,缺乏进行高效率初级加工的能力,依靠流通加工可使使用单位省去进行初级加工的投资、设备及人力,从而搞活供应,方便了用户。
  
  目前发展较快的初级加工有:将水泥加工成生混凝土、将原木或板方材加工成门窗、冷拉钢筋及冲制异型零件、钢板预处理、整形、打孔等加工。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由于建立集中加工点,可以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量大的专门机具和设备。

流通加工的目的和内容

 流通阶段的加工即物流加工,处于不易区分生产还是物流的中间环节,尽管它可以创造性质和形态的使用效能,但是还是应该从物流机能拓展的角度将其看作物流的构成要素为宜。
  流通加工的目的可归纳为:
  · 适应多样化的客户的需求
  · 在食品方面,可以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其保存机能
  · 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 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
  流通加工的内容
  a) 食品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最多的是食品行业,为了便于保存,提高流通效率,食品的流通加工是不可缺少的,如鱼和肉类的冷冻,蛋品加工,生鲜食品的原包装,大米的自动包装,上市牛奶的灭菌等。
  b) 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 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是以服务客户,促进销售为目,如衣料品的标识和印记商标,加剧的组装,地毯剪接等。
  c) 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资料加工是钢铁的加工,如钢板的切割,使用矫直机将薄板卷材展评等。

流通加工的类型和方法

流通加工的类型

  为了充分体现流通加工对物流服务功能的增强,流通加工的种类很多:

  一、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

  有许多产品在生产领域的加工只能到一定程度,这是由于存在许多限制因素限制了生产领域不能完全实现终极的加工。例如钢铁厂的大规模生产只能按标准规定的规格生产,以使产品有较强的通用性,使生产能有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木材如果在产地完成成材制成木制品的话,就会造成运输的极大困难,所以原生产领域只能加工到圆木、板方材这个程度。进一步的下料、切裁、处理等加工则由流通加工完成。

  这种流通加工实际是生产的延续,是生产加工的深化,对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有重要意义。

  二、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

  从需求角度看,需求存在着多样化和变化两个特点,为满足这种要求,经常是用户自己设置加工环节,例如,生产消费型用户的再生产往往从原材料初级处理开始。

  就用户来讲,现代生产的要求,是生产型用户能尽量减少流程,尽量集中力量从事较复杂的技术性较强的劳动,而不愿意将大量初级加工包揽下来。这种初级加工带有服务性,由流通加工来完成,生产型用户便可以缩短自己的生产流程,使生产技术密集程度提高。

  对一般消费者而言,则可省去繁琐的预处置工作,而集中精力从事较高级能直接满足需求的劳动。

  三、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

  在物流过程中,直到用户投入使用前都存在对产品的保护问题,防止产品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等过程中遭到损失,使使用价值能顺利实现。和前两种加工不同,这种加工并不改变进入流通领域的“物”的外形及性质。这种加工主要采取稳固、改装、冷冻、保鲜、涂油等方式。

  四、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

  有一些产品本身的形态使之难以进行物流操作。如鲜鱼的装卸、储存操作困难;过大设备搬运、装卸困难;气体物运输、装卸困难等。进行流通加工,可以使物流各环节易于操作,如鲜鱼冷冻、过大设备解体、气体液化等。这种加工往往改变“物”的物理状态,但并不改变其化学特性。并最终仍能恢复原物理状态。

  五、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可以从若干方面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如将过大包装或散装物(这是提高物流效率所要求的)分装成适合一次销售的小包装的分装加工;将原以保护产品为主的运输包装改换成以促进销售为主的装潢性包装,以起到吸引消费者、指导消费的作用;将零配件组装成用具、车辆以便于直接销售;将蔬菜、肉类洗净切块以满足消费者要求等等。这种流通加工可能是不改变“物”的本体,只进行简单改装的加工,也有许多是组装、分块等深加工。

  六、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许多生产企业的初级加工由于数量有限加工效率不高,也难以投入先进科学技术。流通加工以集中加工形式,解决了单个企业加工效率不高的弊病。以一家流通加工企业代替了若干生产企业的初级加工工序,促使生产水平有一个发展。

  七、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利用其综合性强、用户多的特点,可以实行合理规划、合理套裁、集中下料的办法,这就能有效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损失浪费。
 
  八、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

  在干线运输及支线运输的结点,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可以有效解决大批量、低成本、长距离干线运输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未端运输和集货运输之间的衔接问题,在流通加工点与大生产企业间形成大批量、定点运输的渠道,又以流通加工中心为核心,组织对多用户的配送、也可在流通加工点将运输包装转换为销售包装,从而有效衔接不同目的的运输方式。

  九、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的一系列优点,可以形成一种“利润中心”的经营形态,这种类型的流通加工是经营的一环,在满足生产和消费要求基础上取得利润,同时在市场和利润引导下使流通加工在各个领域中能有效地发展。

  十、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

  依靠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联合,或者生产企业涉足流通,或者流通企业涉足生产;形成的对生产与流通加工进行合理分工、合理规划、合理组织,统筹进行生产与流通加工的安排,这就是生产一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促成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优势,是目前流通加工领域的新形式。

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

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其差别的主要点为:

  1、加工对象的区别。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以此来区别多环节生产加工中的一环。流通加工的对象是商品而生产加工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

  2、加工程度的区别。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一般来讲,如果必须进行复杂加工才能形成人们所需的商品,那么,这种复杂加工应专设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过程理应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动,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则是一种辅助及补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3、附加价值的区别。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

  4、加工责任人的区别。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结合流通的需要进行这种加工活动,从加工单位来看,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

  5、加工目的的区别。商品生产是为交换为消费而生产的,流通加工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消费(或再生产)所进行的加工,这一点与商品生产有共同之处。但是流通加工也有时候是以自身流通为目的,纯粹是为流通创造条件,这种为流通所进行的加工与直接为消费进行的加工从目的来讲是有区别的,这又是流通加工不同于一般生产的特殊之处。

流通加工合理化

一、不合理流通加工若干形式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领域中对生产的辅助性加工,从某种意义来讲它不仅是生产过程的‘延续,实际是生产本身或生产工艺在流通领域的延续。这个延续可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即一方面可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但是,也必须估计到另一个可能性,即对整个过程的负效应。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都会产生抵消效益的负效应。   
  几种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如下: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使整个流通加工是否能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如果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其不合理之处在于:   
  第一,多样化需求要求的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由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运输会出现不合理;   
  第二,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增加了近距离运输、装卸、储存等一系列物流活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需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 一般而言,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设在产出地,设置在进入社会物流之前,如果将其设置在物流之后,即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一个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流通加工点的投资过高(如受选址的地价影响),加工点周围社会、环境条件不良等。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流通加工完成,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成造不合理性。   
  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而言,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者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尤其不宜与生产过程争夺技术要求较高、效益较高的最终生产环节,更不宜利用一个时期市场的压迫力使生产者变成初级加工或前期加工,而流通企业完成装配或最终形成产品的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与生产夺利的恶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对生产及消费者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质量、包装等问题,相反却实际增加了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流通加工之所以能够有生命力,重要优势之一是有较大的产出投入比,因而有效起着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除了一些必须的、从政策要求即使亏损也应进行的加工外,都应看成是不合理的。
  二、流通加工合理化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做到最优的选择。   
  为避免各种不合理现象,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需要做出正确抉择。目前,国内在进行这方面合理化的考虑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  
  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加工和配送结合。这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之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的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前文已提到过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通过加工有效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   
  加工和配送的结合,通过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销售,是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   
  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对流通加工企业而言,与一般生产企业一个重要不同之处是,流通加工企业更应树立社会效益为第一观念,只有在补充完善为己任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范畴了。

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从词义讲:装卸是物品的装上和卸下;搬运是物品在小范围的位移。装卸是改变物品的空间状态或位置;搬运是改变物品的空间距离,两者往往伴生存在、交替动作,统称装卸搬运,有时人们说装卸时,含有搬运;说搬运时含有装卸。
装卸搬运的方式及特点

1、以设施和设备对象区别
  
  (1)仓库、配送中心装卸搬运。如出入库、堆码、上架、取货、分类、分拣、传送、掏集装箱、装车、卸车等作业。
  
  (2)铁路货物装卸搬运。如往车厢中装货、从车厢中卸货,有时直接将汽车、坦克开上火车或开下火车,也有时用传送带直接将煤炭、粮食等散货装进车厢。
  
  (3)港口货物装卸搬运。装船卸船一般利用大型岸吊,有时直接吊上火车或卡车,有时利用管道直接将粮食、水泥等散货用气压方法吸进吸出,也有时小船靠接大船“过驳”或卡车直接开上船或开下船。
  
  (4)汽车货物装卸搬运。包括叉车作业、吊车作业、传送带作业和人工作业等,灵活性大,汽车可以转向、调头,靠近货物装卸,也可只装卸,不搬运。
  2、以作业方式区别
  
  (1)叉上叉下方式。用叉车将货物托起并通过叉车的转向和行走,将货物放上目的场所,如卡车车厢、集装箱箱内、货架或地面之上等。叉车作业最适合托盘货物,使用托盘堆码,叉车的装卸倍显优势。
   
  (2)吊上吊下方式。从轮船货仓、火车车厢、卡车车厢将货物吊出或吊进作业属此类装卸搬运方式。岸边装卸桥(岸吊)、龙门吊、卡车吊和集装箱跨车等作业多为吊上吊下方式。
 
  (3)滚上滚下方式。利用半〖FJF〗?NB12A?〖FJJ〗车、卡车或叉车载货直接开上轮船,抵达目的港后再直接开下轮船的方式称“滚上滚下”式装卸。此种方式在铁路上也有应用,如装有货物的卡车直接开上火车,到达目的车站后直接开下火车。这种方式亦称“驮背运输”。2002年底,我国的跨海火车轮渡已成功运营,也属此类装卸方式。
  
  (4)移上移下方式。火车与汽车靠接,处于相同的高度,平行将货物移向对方车箱上,称移上移下方式。卡车与仓库、配送中心货台高度一致时,也可采取移动式装卸方式。
  
  3、以作业特点区别
  
  (1)连续装卸搬运。配送中心中的辊道式输送线、生产车间中的生产流水线、流水作业台以及皮带输送机等都属此类方式。特点是作业连续,中间不停顿,装卸搬运对象物相对稳定,作业量大。
  
  (2)间歇装卸搬运。吊装机具、叉车、铲车、抓斗、吸盘(用磁铁吸集废钢、废铁)等作业属此类方式。优越性有:机动性强、作业范围大,装卸搬运货物种类多。
  4、按作业动态区别
  
  (1)垂直装卸搬运。如垂直升降电梯、巷道起重机、气力传输装置以及吊车等作业方式。作业机具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灵活性大等是此类方式的特长。
  
  (2)水平装卸搬运方式。辊道输送机、链条输送机、悬挂式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以及手推车、无人搬运车等作业均属此类。
装卸搬运分类

1.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
  
以此可分为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仓库装卸配合出库、入库、维护保养等活动进行,并且以堆垛、上架、取货等操作为主。
  
铁路装卸是对火车车皮的装进及卸出,特点是一次作业就实现一车皮的装进或卸出,很少有象仓库装卸时出现的整装零卸或零装整卸的情况,港口装卸包括码头前沿的装船,也包括后方的支持性装卸运,有的港口装卸还采用小船在码头与大船之间“过驳”的办法,因而其装卸的流程较为复杂,往往经过几次的装卸及搬运作业才能最后实现船与陆地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
  
汽车装卸一般一次装卸批量不大,由于汽车的灵活性,可以少或根本减去搬运活动,而直接、单纯利用装卸作业达到车与物流设施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
2.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
  
以此可分成便吊车的“吊上吊下”方式,使用叉车的“叉上叉下”方式,使用半挂车或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及散装方式等。
  (1)“吊上吊下”方式。采用各种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起吊,依靠起吊装置的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并在吊车运行的范围内或回转的范围内实现搬运或依靠搬运车辆实现小搬运。由于吊起及放下属于垂直运动,这种装卸方式属垂直装卸。
  (2)叉上叉下方式。采用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依靠叉车的运动进行货物位移,搬运完全靠叉车本身,货物可不经中途落地直接放置到目的处。这种方式垂直运动不大而主要是水平运动,属水平装卸方式。
  (3)滚上滚下方式。主要指港口装卸的一种水平装卸方式。利用叉车或半挂车、汽车承载货物,连同车辆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船上开下,称“滚上滚下”方式。利用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在船上卸货后,叉车必须离船,利用半挂车、平车或汽车,则托车将半挂车、平车拖拉至船上后,托车开下离船而载货车辆连同货物一起运到目的地,再原车开下或拖车上船拖拉半挂车、平车开下。
  
滚上滚下方式需要有专门的船舶,对码头也有不同要求,这种专门的船舶称“滚装船”。
  (4)移上移下方式。是在两车之间(如火车及汽车)进行靠接,然后利用各种方式,不使货物垂直运动,而靠水平移动从一个车辆上推移到另一车辆上,称移上移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需要使两种车辆水平靠接,因此,对站台或车辆货台需进行改变,并配合移动工具实现这种装卸。

(5)散装散卸方式。对散装物进行装卸。一般从装点直到卸点,中间不再落地,这是集装卸与搬运于一体的装卸方式。
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以此可分垂直装卸、水平装卸两种形式。
4.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以此可分成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等。
5.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
  
以此可分成连续装卸与间歇装卸两类一连续装卸主要是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通过连续输送机械,连续不断地进行作业,中间无停顿,货间无间隔。在装卸量较大、装卸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用采取这一方式。
  
间歇装卸有较强的机动性,装卸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尤其适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也可采取此种方式。

搬运装卸基本方法?

 装卸搬运的基本方法,可以分别从作业对象、作业手段、装卸设备作业管理、作业方式的角度进行划分:
(1)按作业对象(货物形态)可分为:①单件作业法。即单件逐件货物作业;②集装作业法。指将货物集零为整(集装化)后再行装卸搬运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按集装化方式不同,分为集装箱作业法、托盘作业法、货捆作业法、滑板作业法、挂车作业法(驮背式运输);③散装作业法。是指对诸如煤炭、矿石、建材等大宗货物通常采用的散装、散卸方法,以及近来随着粮食、食糖、水泥、化肥、化工原料等的作业量增大,为提高装卸效率,降低成本而趋向采用散装、卸散的方法。散装散卸方法主要分为:重力法(利用货物的位能完成装卸;倾翻法(利用运输工具的载货部分倾翻完成卸货);机械法(利用各种抓、铲、舀等机器完成装卸);气力输送法(利用风机在管道内形成气流,依靠气体的动能或压差输送货物)。
(2)按作业手段及组织水平,可分为人工作业法;机械化作业法;综合机构化作业法。
(3)按装卸设备作业原理,可分为间歇式作业法(如包装货件、笨重货物等的装卸搬运是断续、间歇、重复、循环进行的)和连续性作业法。
(4)按作业方式,可分为吊装吊卸法(也称垂直装卸法)和滚装滚卸法(也称水平装卸法)。

装卸搬运机械类别及概况

1、按作业性质分类
  
  (1)装卸机械。如电动葫芦、单梁起重机、卡车吊、悬臂吊等。
  
  (2)搬运机具。如搬运车、手推车、托盘、输送机等。
  
  (3)装卸搬运机械。如叉车、铲车、跨运车、龙门吊车、气力输送机等。
  2、按机具工作原理分类
  
  可分为叉车类、吊车类、输送机类、作业车类和管道输送机类。叉车类包括:通用叉车、高架叉车、专用叉车、无人控制叉车;吊车类包括:门式、桥式、履带式、轮胎式、岸壁式、巷道式等;输送机类包括:皮带式、辊道式、链式、轮式、悬挂式等;作业车类包括:无人搬运车、手推车、普通搬运车、笼车、台车等;管道输送机类包括:粉状、颗粒状、液体等输送管道。
  3、按动力分类
  
  (1)动力式装卸搬运机具。有分燃式和电动式两种。
  
  (2)重力式装卸输送机。有辊式、滚轮式等。
  
  (3)人力式装卸搬运机具。有手动叉车、手推车、手动升降平台等。

选择最佳的港口装卸设备

在散杂货进口运输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港口装卸设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在货物运输中的最低货损。那么,所选择的运输工具和装卸方法就必须适合这些货物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移动困难、易损坏的特点。
  操作中容易发生货损的地方主要包括:由于货物被吊起过高,并发生移动,易产生较大晃动,产生货损;货物吊起,水平移动过程中,由于货物超长,易重心不稳,发生货物翻斗,产生货损;货物在从船舱及舱内提出时,由于货物超长及摆动等不可控因素,货物易与舱口、舱壁发生碰撞、磨擦,导致货损;利用传统叉车装卸货物,由于叉车臂频繁接触货物,造成对货物的磨损;货物超重,且吊起时间过长,采用钢丝绳作为吊捆工具时,易损坏货物包装,造成货损。例如进口木浆以前一般采用传统装卸设备进行作业,由于在吊上吊下过程中货物易与船体发生碰撞,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木浆造成破损,最大破损率可达20%左右,如果采用专用装卸设备装卸木浆,则可大大减轻设备对于货物的磨损。例如采用真空吸盘设备、吊具、插棒等专用设备,真空吸盘设备通过吸盘表面与新闻纸表面产生一个密闭空间,利用大气压力将新闻纸吸附在吸盘表面,从而完成装卸作业。使用真空吸盘设备从船上卸下新闻纸,可使您进口的木浆在这一环节中实现零货损。专用卡具由吊架与卡具两部分组成,其卡具内侧衬有胶垫,可减轻卡具内表面对货物表面的磨损,使用专用卡具从船上卸下木浆既快又安全。专用插棒由吊架与插棒两部分组成,其插棒是采用内扩的方式起卸新闻纸,从而可以减轻设备对于货物的磨损。采用专用夹抱器进行港口内的装卸、倒短作业,也可减轻进口木浆的破损率,这种设备采用夹抱臂夹抱的水平移动方式,夹抱器内侧有胶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夹抱器对货物表面的磨损。
  当进口大型设备时,在港口的装卸过程中应该根据超重、超大货物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装卸工具,达到降低货损的目的。目前这种货物一般采用滚装船运输,滚装船自带船舶尾跳,超大件货物固定在水平移动的集装板上,然后由船舶自带拖头通过传播尾跳运出船舱。这种方式由于改垂直运输为水平运输,基本上可以实现零货损。例如进口成组钢管采用流动吊架装卸,可以降低货物因碰撞、晃动而引起的破损。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78883/viewspace-1625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78883/viewspace-16254/

物流基础知识(十八)相关推荐

  1. JavaSE基础知识(十八)--Java多态之向上转型(多态初步)

    Java SE 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十八)? 本文内容参考自Java8标准 再次感谢Java编程思想对本文的启发! 开篇一句很重要的话: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中,多态是继数据抽象和继承之后的第三种 ...

  2. 物流基础知识(十九)

    包装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功能 包装基本特性是指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和便利性.包装的主要功能是指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和方便消费. 什么是托盘包装? 托盘包装 ( Palletizing ) 是指以托盘 ...

  3. 物流基础知识(十二)

    现代物流的价值 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行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使经济学对运输业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兴古典经济学家杨小凯认为,运输发展作为改进交易效率的重要方式,可以提 ...

  4. 物流基础知识(十六)

    配送中心--储存 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 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 ...

  5. 物流基础知识(十四)

    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 铁路货物运输分为三种: 1. 整车运输:2. 零担运输: 3. 集装箱运输. 其中还包括快运,整列行包快运,但现在开展的范围不大. 一批货物的重量.体积或形状需要以一辆以上货车运输 ...

  6. 初中八年级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导语:对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老师们有怎样的计划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供各位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 一.学 ...

  7. 深度学习基础知识(八):神经网络基础之导数

    这个专栏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深度学习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以吴恩达老师深度学习课程内容作为基础,并补充了很多其他内容希望让整体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系统化.如果想要了解具体专栏里面有什么内容的话,可以看一看 ...

  8. Java基础知识(十) 多线程

    Java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多线程?它与进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使用多线程 2. 同步和异步有什么区别 3. 如何实现Java多线程 4. run()方法与start()方法有什么区别 5. 多线程 ...

  9. 物流基础知识(十三)

    运输手段和特点 运输在物流系统中是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于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从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判断的基准: ...

最新文章

  1. Python案例:使用正则表达式的爬虫
  2. Djang1.8+Python2.0迁移到Django2.0+Python3.6注意事项(转)
  3. windows下rpc框架thrift的环境配置
  4. Attempted relative import in non-package
  5. 【Paper】2021_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容错一致性控制
  6. jQuery ajax 和 普通js ajax 笔记
  7. JEECG参与2017年度最受欢迎开源项目投票,请投上宝贵一票
  8. 库查询所有表的权限_JSW 基于WEB的MSSQL数据库查询平台
  9. Docker镜像源更改
  10. ENVI扩展工具——混合像元分解FCLS
  11. spark wordcount 实例
  12. 202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保研(情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13. 【APP推荐】手机制作微电影
  14. JavaScript中if嵌套
  15. python实现千牛客服自动回复语_千牛旺旺客服设置自动回复的技巧有哪些?总结性文章来啦...
  16. c语言自己走时间的程序,c语言用哪些语句能实现时间暂停?比方说按某一个键使时间暂停,再按一次使时间继续。...
  17. JetBrains Account验证时JetBrains账户连接错误:连接拒绝(连接拒绝) 或 用于签署许可证的证书不是由JetBrains root certifi签署的。
  18. matlab差商chaS,牛顿插值MATLAB算法.doc
  19. 台式计算机鼠标,台式电脑鼠标怎么选?
  20. 【总结】Java 日期时间

热门文章

  1. 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为什么会有高次谐波
  2. “幽灵刹车”困扰特斯拉
  3. Linux: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usr/lib/xx.so.xx: file too short
  4. 不一样的“中国速度”,数据可视化交通运输大屏,带你见证中国高铁
  5. 困难时拉你一把的图片_人,最不能忘记的,是在你困难时拉你一把的人,句句现实经典...
  6. 哈哈哈哈哈哈不错测试一下测试一下哈哈哈哈哈哈不错测试一下测试一下
  7. DGV: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数据库
  8. 数据库为什么需要锁机制?有哪些锁机制?
  9. 行业分析-全球与中国湿部淀粉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0. android浏览器固定宽度,Android浏览器宽度拉伸到iframe内容宽度,尽管溢出: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