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

古人云:“学以致用”。一切技术都是因应用而生,为应用服务,信息技术也不例外。

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最终是要为企业(本书中的“企业”泛指公司、工厂、政府机构、 各类组织、各类事业单位等)信息化服务的,企业信息化的广阔领域就是系统分析师的 用武之地。因此,作为c i o 的最佳候选人,系统分析师必须掌握有关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知识,熟悉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企业要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挑战,特别是大型企业要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 有制、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和市场开拓战略,要将企业工作重点转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向上來,信息化是必然的选择 和必要的手段。

信息系统的构建并非毫无章法,而是有一定的章法。

本文重点阐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

7 . 4 信息系统(业务层面)战略规划ISSP的方法

信 息 系 统 战 略 规 划 (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ning,ISSP) 的目的是:从企业战略出 发,构建企业基本的信息架构,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信 息 系 统 战 略 规 划就是如何站在战略的角度,为企业规划信息化系统,帮助企业完成战略目标!!!

ISSP方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第一个阶段(职能部门的数据处理需求):主要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

  • BSP企业(业务)系统规划法
  • 关键成功因素法
  • 战略集合转化法

第二个阶段(企业整体的需求):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 心 ,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

  • 战略数据规划法
  • 信息工程法
  • 战略栅格法

 第三个阶段(企业战略的需求)的方法,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情况下,以集成为核 心 ,围绕企业战略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

  • 价值链分析法
  • 战略-致性模型

信 息 系 统 战 略 规 划 (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ning,ISSP) 是从企业战略出 发,构建企业基本的信息架构,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ISSP方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第一个阶段(初级阶段)主要 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企业系统规划 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和战略集合转化法;

第二个阶段(中级阶段)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 心 ,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战略数据规划法、信息工 程法和战略栅格法;

第三个阶段(高级阶段)的方法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情况下,以集成为核 心 ,围绕企业战略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价值链分析法和战略-致 性模型。

7 . 4 . 1 第一个阶段(职能部门的数据处理需求):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业务系统(企 业 系 统) 规 划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方 法 是 IBM公 司 于 2 0 世 纪 7 0 年 代提出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BSP的本质,就是如何基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企业过程,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信息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现有的流程高度切合!!!

BPS的本质,就是如何针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发现开发/部署/安装信息的商业机会!!!

        该方法,就是通过与公司高官交谈,获取公司、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公司的主要业务功能、流程、过程、数据,并根据获得的这些信息来制定信息化系统的目标和规划!!!

B S P 方法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也就是说,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是在B S P 方法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理 解 B S P 方法,对于全面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有帮助的。

B S P 方法的目标是提供•-•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1. BSP方法的原则

采 用 B S P 方法的前提是,在企业内有改善信息系统的要求,并且有为建设这一系统 而建立总的战略的需要。因而,B S P 的基本概念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长期冃标有关。

B S P方法遵循以下原则:

( 1 ) 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B S P 可以看作是一个转化过程,即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 2 ) 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

对任何企业而言,都同 时存在三个不同的层次: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操作控制层

战略计划层是决定企 业 的 目标 ,以及达到这些H标所需要的资源,获取、使用、分配这些资源的策略的过程;

通过管理控制层,管理人员确认资源的获取,以及企业目标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这些资源;

操作控制层保证有效率地完成具体的任务。

( 3 ) 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把数据作为一种企业资源加以确定,为了使每个用户更有效地使用这些数据,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以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4 ) 信息系统应该适应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

B S P 采用了企业发展过程 的概念,这种技术独立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各种因素。

( 5 )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应当由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

对大型信息 系统而言,B S P 釆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自下而上的分步实现。

由于B S P 方法所得到的规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它只是某个时间内对 企业信息资源的最佳认识,因此,B S P 方法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一种环境和提出初步的行动计划,使企业能根据这个计划对将来的系统和优先次序的改变做出积极响应,不至于造成设计的重大失误。

2. B S P 方法的步骤

B S P 方法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订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

其活动步骤如图7-4所示。

从图7~4中可以总结出B S P 方法的4 个基本步骤:

  • 定义管理目标(业务目标)
  • 定义管理功能 (逻辑过程/业务流程/业务功能/企业关键活动)*** =》 关键
  • 定义数据分类(数据类型)
  • 定义信息结构(数据结构)

3 . 前期准备工作

众所周知,信 息 化 是 “一把手”工程。BSP的经验也说明,除非得到了最高领导者 和某些最高管理部门参与规划的承诺,否则,不要贸然开始系统规划。取得领导同意以 后 ,就可以开始准备工作了。具体来说,BSP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 ) 确定系统规划的范围,成 立 系 统 规 划 组 (System Planning Group, SPG)。

最重 要 的 任务就是选择SPG组长,要有一位企业领导用全部时间参加规划工作并指导SPG的活动。SPG…般设秘书一名、若 干 调 査 小 组 (其成员除专职的系统分析师外,还需要 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一个协调组和若干顾问(一般聘请有经验的信息系统专家担任)。

( 2 ) 收集数据

包括企业的一般情况和现有系统的情况,将涉及到有关制订企业计 划的数据、有关组织结构的数据、有关业务活动的数据、现有系统的环境数据和当前技 术环境的数据。

收集有关数据后,形成正式的文档并进行分类,包括业务文档、技术文 档和系统文档。然后 ,对这些文档进行评审。

( 3 ) 制订计划,

画出系统规划工作的PERT图和甘特图,准备好各种调查表和调査 提纲 。

(4) 开好介绍会。

全 体 SPG成员和系统规划所涉及到的部门负责人都应出席介绍会, 并由最高层的领导主持介绍会。介绍会的内容包括:宣布系统规划的业务领导,正式成 立 SPG; SPG介绍规划范围、工作进度、目标系统的设想和关键问题,并介绍准备过程 中收集到的资料。

4 . 定义企业过程(业务流程)!!!关键步骤

企业过程是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

定义企业过程可以作为识别信息系统基础,按照企业过程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可以不必改变,也就是说,可以使信息系统尽量地独立于组织结构。

        定义企业过程主要涉及到三类资源:战略计划与管理控制、产品/服务和支持性资源。

定义企业过程根据企业目标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完成识别资源任务,然后进一步分析、 合并、调整或删除,最后得到企业过程分解系统。

( 1 ) 战略计划与管理控制过程。

从准备工作阶段收集到的有关计划、关键成功因素 和它们的度量标准等信息,一般可被组合成战略计划与管理控制类。

战略计划是长远计划或发展规划,管理控制是操作计划、管理计划和资源计划。

( 2 ) 产品/服务过程。

识别企业的产品/服务,按产品/服务的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产 生阶段、获得阶段、服务阶段、归宿阶段)识别过程,画出过程的总流程图,对每个过 程给出说明。例如,产品在服务阶段有库存控制、质量控制、包装存储等业务过程。

( 3 ) 支持性资源过程。

BSP方法对支持性资源的描述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时的消 耗和使用物”。

基本的支持性资源有材料、资金、设备和人员4 类。

需要对每个支持性资源 ,按生 命周期各阶段(与产品/服务过程相同)进行识别过程。例如,人员在获得阶段 有招聘、平行调动、上级安排等业务过程。

识别了上述三个过程之后,SPG就需要对过程进行归并,减少过程在层次上的不一

备注:

建 立 P O 矩阵之后,就要识别关键的过程,以便决定对企业的哪些部门做更详细的研究。

企业过程后续活动的基础,其根本作用是了解使用信息系统来支持企业的需求和机会。

在企业过程定义中,应该要获得下列结果和资料:过程组和它们所含过程的目录、 各个过程的说明、关键过程名、产品/服务流程图,以及S P G 对整个企业的理解和分析。

备注:

之所以需要定义企业过程,这是因为,信息系统就是为企业的业务过程服务的,没有企业过程,信息系统就很难与企业的实际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很难为提供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找出企业的业务流程,才能为业务流程部署信息系统!!!

企业过程: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主要功能, 主要业务场景。

数据类型:业务场景中涉及到的各种数据以及其类型。

统分解成便于理解和实现的部分,一般将信息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而乂相互联系 的子系统,即信息系统的主要系统。通过将过程和由它们产生的数据类分组、归并,形 成主要系统。

10. 确定优先顺序

对于众多的子系统,需要确定优先顺序,其过程是:确定选择的标准、对子系统进 行排序、描述优先子系统、选择实施方法。 系统逻辑优先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4 个方面的需求,分别是需求、对企业的影响、 潜在的利益分析和成功的可能性。

B S P 方法建议,把每个方面划分成1〜 10个等级,确 定实施顺序,绘制图形,以便强调最迫切需求的子系统。为了方便管理人员对优先子系 统进行评价,S P G 应建立其详细资料,包括企业过程和数据类字典、问题分析表、P O矩阵、C U 矩阵和R D 矩阵,以及结论等。

11. 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在业务活动中(例如,生产和经营活动)对信息的产生、获 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进行全面的管理。

信息资源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 源一样,都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应该像管理其他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

有关信息资源 管理的详细知识,将在7.6节中介绍。

12. 制订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通过系统规划而提出的具体建议可能有以下4 个方面:

( 1 ) 信息结构。

包括对目前正在开发的系统所需要的修改,对作为未来方向和未来 信息系统规划基础的信息结构的认可,以及对现有系统的过渡性改进。

( 2 ) 信息系统管理。

包括加强数据管理以控制企业内的数据资源;改进信息系统的 规划过程,使得更有效地支持企业和使用信息资源;提供一个测控系统,以保证未来实 施工作能顺利完成。

( 3 ) 分布信息系统规划。

包括分布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数据的组织和程序的 幵发。

( 4 ) 总体结构优先顺序。

包括提出将被实现的优先级的系统,确定实现髙优先级系 统的先行系统。 每个开发计划都应该包括项目的范围、主题和目标、预期成果、进度、潜在的效益、 人员和职责、工具和技术、人员培训、通信、后勤和控制等内容。有关项目开发计划的 详细知识,将在20.1节中介绍。

13. 成果报告

写出B S P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并向管理部门介绍系统 规划工作所做出的判断,提出建议及通过幵发计划。成果报告一般应包括研究的背景、 系统目标和范围、研究方法、主要问题的识别、结论及建议、对后续项目的开发计划等。B S P 的后续活动是指当系统规划完成后,进一步开发时应考虑和从事的活动,它是B S P主要活动的继续发展,更偏重于确定细节和做出实现项目的计划。

7 . 4 . 2 第一个阶段(职能部门的数据处理需求):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BSP方法,需要全面关注企业的全局和整体,关键成功因素法是在众多因素中,关注核心的因素,关注关键性的、成功因素,关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而不需要关注所有因素。因此,找到导致企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是核心,是关键点!!!根据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指定信息化战略。

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 S F ) 法是由 John Rockart 于 20 世纪 70 年 代末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该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 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从而为管理部门控制信息技术及其处理过程提供实施 指南。 在每个企业中都存在着对企业成功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称为C S F 。C S F 通常与那 些能够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面相关。C S F 方法的通常是通过企业的C S F , 确定企业 业务的关键信息需求。通过对C S F 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 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即找到关键成功因素)

1. CSF的确定:关键

备注:

C S F 是为确保业务流程的成功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工 作,是业务流程的可观察、可测量特征,它分布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对C S F进行认真的选择和度量,并对C S F 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调整。

2.  C S F 方法的实施步骤

C S F 方法通过与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交流,根据企业战略确定的企业 目标,识别出与这些目标相关的C S F 及其关键性能指标。C S F 方法能够直观地引导高层 管理人员理清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

应用C S F 方法大致可分为 三个步骤,分别是确定企业目标识别C S F确定信息需求,如图7-5所示。

7 . 4 . 3 第一个阶段(职能部门的数据处理需求):战略集合转化法SST

备注:这种方法充分展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特别是企业,其任何行为,包括信息系统的构建,都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必须放弃那些与自己战略目标不一致的行为。正所谓,有所舍才所有得。

2 . 与 B S P 和 C S F 方法的比较

C S F 方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和传 统的方法衔接得比较好,但一般最有利的只是在确定管理目标上。

S S T 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 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C S F 。

B S P 方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引出过程。企业目标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对P O 矩阵、R D 矩阵和C U 矩阵等的分析得到的。这样可以定义出新的 系统以支持企业过程,也就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系统的目标,识别企业过程是B S P 方法 的中心。

在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实践中,往往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统称为C S B 方法。

C S B 方法先用C S F 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然后用S S T 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这些 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用 B S P 方法校核两个目标,并确定信息系统结构。这样,就补充了单个方法的不足。当然,这也使得整个方法过于复杂,而削弱了单个方法的灵 活性。

7.4.4 战略数据规划法 第二个阶段(企业整体的需求): 战略数据规划法

按照詹姆斯•马丁(J a m e s Martin) 的观点,企业要搞信息化,首要任务应该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做好企业战略数据规划(Stragegy Data Planning, S D P ) 。

S D P 是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和专有性。马丁总结了信息系统开发的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发现企业数据处理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即数据类和数据 之间内在的联系是相对稳定的,而对数据处理的业务流程和步骤是经常变化的。

S D P 工作的开展应由核心设计小组(Core Design G r o u p , C D G ) 来领导,C D G 将得到企业内各个用户部门的帮助,并从用户部门选取一些主要人员(用户分析师)参加到 设计小组中。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C D G 应包括数据处理管理人员、系统分析领导 者、资源管理人员、财务总监、业务经理、客户服务经理等。

S D P 方法采用自顶向下进行全局规划,自底向下进行详细设计,设计是规划的延伸。

全局规划可分为粗略的方式和精细的方式。粗略的方式一般只描述职能范围和业务活动 过程,而不描述活动,只描述主题数据库而不去描述组成这些数据库的实体;精细的方 式则需要描述所有这些实体或活动。全局规划工作一般应该在6 个月内完成。

主题数据库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加速应用项目的开发。程序人员使用的数据应已存在于有关数据库中。它把企业的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应设计得尽可能稳定,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的信息资源提供稳定的服务。稳定并非限制主题数据库永不发生变化,而是要求在变化后不会影响已有的应用项目工作。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应独立于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现过程,这样能保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仍然有效。

7.4.5 战略数据规划法 第二个阶段(企业整体的需求): 信息工程法

7.4.6 战略数据规划法 第二个阶段(企业整体的需求): 战略栅格法

7.4.7 战略数据规划法 第三个阶段(企业战略的需求): 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V C A ) 法是由 Michael E.Porter 于 1989 年提出 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视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处理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 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价值链:就是把按照计算机系统的方式,把企业看成一个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系统,把给企业带来增量价值活动,组成一个活动序列,即价值链序列,这些活动包括输入活动、处理活动和输出活动。

信息技术关键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企业通过在价值链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系统的控制作用、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备注: 信息系统是通过改变价值活动的进行方式来影响价值链的。也就是说,信息系统并不改变企业原先的价值链本身,而是改变了价值链的进行方式或执行方式,即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完成企业原先的加载链上的各项活动,提升了执行效率和生产率。

7.4.8 战略数据规划法 第三个阶段(企业战略的需求): 战略-致性模型

根 据 7.2.2节的介绍,我们知道,信息化战略接受企业战略的指导,企业战略需要信息化战略的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证信息化战略企业战略的一致性,把企业战略的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目标。

遗憾的是,企业信息化战略投入的价值难以体现,究其原因,

  • 首先在于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之间缺少对应关系,
  • 其次是缺少一个动态的操作流程来保证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之间持久的对应关系。

战略一致性模型( Strategy Alignment Model, SAM) 也称为战略对应模型,是由John H a n d e r s o n于 1994年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检査企业战略与信 息基础架构之间的一致性。

[架构之路-146]-《软考-系统分析师》- 7-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BSP法/关键成功因素法/价值链分析法/战略集合转化法/战略数据规划法/信息工程方法/战略栅格法/战略相关推荐

  1. [架构之路-144]-《软考-系统分析师》- 7-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1-概念、方法、与企业战略/IT战略/业务重组的关系

    前言: 所谓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任何现实世界的一定的活动范围,都是系统,任何计算机组成的软硬 ...

  2. 【系统分析师之路】第三章 复盘企业信息化战略(DSS,ERP,CRM,PDM)

    [系统分析师之路]第三章 复盘企业信息化战略(DSS,ERP,CRM,PDM) 复盘企业信息化战略--DSS,ERP,CRM,PDM [系统分析师之路]第三章 复盘企业信息化战略(DSS,ERP,CR ...

  3. 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0天

    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0天 简单测试了一下选择题39分 还需努力啊 is-a基于类继承或接口实现,is-a是表达这句话的一种方式:"这个东西是那个东西的一种".例如:野马是一种马. ...

  4. 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5天

    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5天 系统分析师考试说明 系统分析师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具有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 (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 (3)熟悉企业和 ...

  5. 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1天

    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1天 公共机制是指达到特定目标的公共UML方法,主要包括规则说明.修饰.公共分类和扩展机制.规则说明是元素语义的文本描述,它是模型真正的核心:UML为每一个事物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记 ...

  6. 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7天

    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7天 1. 最小生成树 2. 最短路径 3. 网络与最大流量 4. 线性规划 5. 动态规划 6. 运筹方法 1. 最小生成树 一个有 n 个结点的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原图的极小连通 ...

  7. 2023上半年软考系统分析师科目一整理-02

    2023上半年软考系统分析师科目一整理-02 1. 安全 2. 知识产权 1. 安全 对称加密算法中,由于加密解密都使用同样的密钥,所以密钥需要进行共享,故也被称共享密钥算法. 三重DES加密是使用2 ...

  8. 参加软考系统分析师的感想

    文章目录 前言 系分简介 系分知识点 今年的题型 综合知识(上午选择题) 案例分析(下午简答分析题) 论文(下午小作文) 写在最后 前言 23年5月27日参加了国家计算机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完后很多的题 ...

  9. 2023上半年软考系统分析师科目一整理-01

    2023上半年软考系统分析师科目一整理-01 1. 面向对象 2. UML 1.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分析中,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的构成成分包含了(A),属性和方法(或操作). A.标识 B.消息 C. ...

最新文章

  1. mysql二进制包下的support-files文件夹
  2. 我的第一篇paper
  3. WSUS注冊表導入,工作組用戶系統更新
  4. 服务器2003系统文件,win2003图文详解文件服务器的安装步骤
  5. python学生类出不来中文_求教Python中文编码望大神给解答
  6. Code Review工具Jupiter介绍
  7. python3中zip()函数的用法
  8. 【Linux】一步一步学Linux——Linux系统常用快捷键(12) 待更新...
  9. java调用 火眼臻睛,连接创新,发现未来,臻识科技受邀CCF-GAIR,论道浪潮之巅...
  10. 聚类算法学习指南(二)
  11. 算法(8)-leetcode-explore-learn-数据结构-链表
  12. LeetCode 340. 至多包含 K 个不同字符的最长子串
  13. 一步快速将Smartform转成生成PDF文件
  14. SpringCloud Alibaba系列——7Dubbo的服务暴露和注册
  15. 由自身经历谈“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16. 第八届蓝桥杯(国赛)——瓷砖样式
  17. spss pro网络挑战赛A题:人群疏散模拟代码
  18. mysql中avg函数如果有空值_对于 AVG 函数,如果列中所有行的值都是 null,那么 AVG 函数返回的值是( )...
  19. 分组传送网——LTE/QoS/保护/时钟同步
  20. 读书笔记-《购物中心》

热门文章

  1. cookie和session的学习
  2. Mybatis源码之Statement
  3. vue 知识点整理——组件(components)
  4. 什么是流形(manifold)、流形学习
  5. 机器学习——特征工程之分类变量
  6. 沉睡者-持久可积累的全自动网盘赚钱项目
  7. 最全面的python编辑器/IDE介绍
  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步骤
  9. 【LeetCode】螺旋矩阵旋转图像
  10. LRC (文件格式)